回覆列表
  • 1 # 望月嬋

    我經歷過的熟人兇殺案發生在我故鄉小鎮,當事人是我故鄉鄰居一家。只是兇殺案發生的時候,我已經沒在故鄉小鎮,整個案件從發生到塵埃落定,我都不是旁觀者親歷者,不過因為和故鄉兒時夥伴一直保持密切聯絡,我瞭解整個過程。

    被害者是鄰居女主人,我叫她羅孃。當年40出頭,是我們故鄉小鎮小學老師,一個溫文爾雅,收拾打扮都乾淨爽潔的女人,只是因為小時候得過小兒麻痺症,走路微微有點跛,不過不影響她整個兒優雅文靜的氣質。

    羅孃是在夜裡去世的,發現者是她老公,當地派出所所長,據說是突發疾病而亡。羅孃生前有先天性心臟病,之前還到省城做了治療剛回到小鎮。所以,對她的突然亡故,大家雖然覺得意外,但還是從內心能接受。加上當時正值大夏天,羅孃老公提出來立刻火化的說法,大家都不覺得奇怪。

    蹊蹺的發現就在於我這個兒時夥伴的媽媽牛孃,她和羅孃是好友,對好友去世自然更加意外難過。在羅孃老公找來車子準備運走遺體時,她堅持去羅孃家裡看了她最後一眼,也就是這最後一眼,改變了整件事的走向。

    牛孃流著淚端了盆水,說我們好友一場,我給你洗個臉,當送你最後一程吧。羅孃老公在旁邊催促,說已經收拾過,又說看了時辰,要趕緊火化了。

    牛孃堅持給羅孃洗了臉,大夏天的,羅孃還穿著高領衣服,牛孃無意間看到高領衣服下脖子上貼了膏藥,她停了下來,覺得不對呀,昨天羅孃從省城回來,她們聚會時,脖子上沒有受傷呀!

    就是這片膏藥,電閃雷鳴般,讓處於好朋友去世悲痛中的牛孃一下子清醒了不少,她想起之前羅孃給自己講的關於他們夫妻的種種情況,她停下來,叫住在場的其他人,說羅孃死得不清不楚,不能火化。

    那時候,法紀意識還不是特別嚴格,加上當事人是公安人員,鎮派出所所長,所以,中間還是有些博弈和紛爭,但一個小鎮,就是個熟人社會,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聽聞了此事,公安局也接到報案,涉案人員又是公安人員,所以也非常重視,立馬立案偵查,很快案情便水落石出。

    羅孃老公吳所長當年是小鎮有名的帥哥,加上派出所所長身份加持,四十來歲,又正是男人最成熟俊朗的年紀,自然散發著男人別樣的魅力。當地小學有一名和他女兒年齡相仿,才工作的女職工,據說長得年輕貌美,性格活潑,被成熟有為的派出所所長吸引。吳所長也早已厭倦了自己身體多病的髮妻,於是,兩個人乾柴烈火般,就攪到了一起。

    對於他們的事,小鎮的人多少聽說了些,羅孃也聽說了,吵過鬧過,後來也就灰心喪氣了,就想著得過且過。不料,在愛意熊熊燃燒的情侶眼中,她已經成了眼中釘肉中刺,在剛剛從省城手術回來的當晚,羅孃就被自己結髮近二十年的老公,親手掐死了。

    吳所長被判處死刑,據說當天縣城下了大雪,牛孃也去了,吳所長和她見了最後一面,拜託她關照自己的兒女。那女人是從犯,判處無期徒刑,後來情況就不得而知了。

    當年得知事情原委,我們唏噓不已,小時候在故鄉,最愛聽羅孃給我們講偵破故事,命運殘酷,哪知道有一天這種事會落在她身上呢?!

    和夥伴聊到時,我們都不能理解這種情況下,羅孃為什麼堅持不離婚?如果離婚了,她的未來是不是就不一樣了?!

    夥伴說,羅孃曾經給自己女兒說過,等女兒工作了,她申請提前退休,離婚回自己家鄉。那年代,離婚的女人,抬不起頭的,小鎮又小,哪裡都是熟人,她是想離婚了就離開這個給自己太多不堪回憶的地方,不過,沒等到那一天,她就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記得,當時聽說此事,我狠狠哭過,因為被害人和殺人犯我都太熟悉了,畢竟是我家一牆之隔的鄰居。記憶中,他家溫暖和諧,生活富裕,我家父親嚴苛,兄妹吵鬧。我還曾經羨慕過他家,那樣溫和的父親,還有那些我們小鎮孩子沒見過的稀奇玩具。哪知道有一天,會是完全不同的人生走向呢!真是造化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產業園物業哪一個靠譜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