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武資料庫

    這個東西叫做“MANPADS”,相對比較好記,吧ipad裡面的i換成man後面加s就可以了。展開是Man-Portable Air-Defence System,其實裡面找不到導彈“missile”這個詞彙。

    這就說明這貨除了可以打導彈出去,其實還有其他的隱秘形態。

    不過通常MANPADS都是以小型導彈作為主要打擊手段的。

    這是一個相當龐雜的武器品類,最早的MANPADS出現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國的紅眼單兵防空系統。

    注意這個不是毒刺,是通用公司生產的FIM-43,最早是紅眼進入的阿富汗系統,後來毒刺(FIM-92)才進去的

    受限於單兵攜帶,這類系統中的導彈往往都相當小巧,帶來的結果就是飛不高。早期型號的單兵防空系統的最大射高為2500-3000米,主要用於打擊直升飛機和起降過程中的運輸機。

    到了後來雖然二代系統三代系統都將火箭發動機的改進為目標,但是射高也基本上維持在3000-4000米之間。

    原因也很簡單——太大的導彈發射系統士兵們背不動,如果要用車拉的話,倒不如直接用車載輕型防空導彈。

    目前MANPDS最先進的是英國星光,不僅僅反應速度快,飛行速度高,而且還能整活。

    即便如此,星光單兵防空系統依舊最高只能達到7000米高的目標。這個高度和東京大轟炸的B-29飛行高度還差一半呢。

    看下B-29的三檢視:

    這是一架展弦比相當大的飛行器。

    從機翼的比例來看是不是和它很像?

    下面的這架飛機是U-2,高空偵察機。B-29其實也是高空飛機,它的巡航飛行高度可以飛在9800米,最大飛行高度可以維持在12000米以上,這種飛行高度別說是單兵防空導彈了,剛剛提到的輕型車載防空導彈也達不到這個高度。

    得用它:

  • 2 # 蒙牛PK伊利臨時版

    我原以為二戰中的東京大轟炸全都是在近乎萬米的高空中進行的,以此起到不被擊中的作用

    但是,似乎出於打擊目標精度的原因,B29是在低空飛行中進行轟炸

    而低空防空,正是單兵行動式防空導彈這種能四兩撥千斤的防空武器的用武之地

    單兵行動式防空導彈再不濟也能打3000米高的亞音速目標,最強的能打6000米高的超音速目標,也可打擊一般的低可探測目標

    櫃子可以把為數眾多的單兵行動式防空導彈全天候24小時輪流佈守在東京、大阪、神戶、名古屋等重要城市,也可以兵工廠等重要設施周圍設防

    當然B29是戰略級的重型轟炸機有著極強的防禦力,或許一發甚至兩發單兵行動式防空導彈是打不下來的,但至少能起到威懾作用讓B29不敢輕易攻擊

    這樣一來就能把被B29轟炸的損失降到最低

  • 3 # 薺菜糰子

    不能。雖然東京大轟炸是在1500-2000米實施的,但B-29飛行高度上萬米,飛行高度完全可以提高到單兵防空導彈的射程之外,也就是4000-5000米,保險點兒按5000米算吧。轟炸精度會大打折扣,但燃燒彈這東西,也並不太講究精度……所以頂多是彈著點更分散,一些零散火頭會被撲滅。起火點少一些,但總有燒起來的,很可能仍是星火燎原。總之,就是需要更多的架次才能達成原來的效果,時間過久一點而已,最終結果不會有大變化。當然,如果美軍不知道日軍有導彈按原計劃進行。那就會損失慘重,甚至全軍覆沒。在相當一段時間挫敗轟炸。等美軍搞明白單兵防空導彈的射程射高,東京仍然完蛋……

  • 4 # 真正鱷魚不哭

    拜託,便攜防空導彈是打低空目標的。

    以邁瑞坎FIM92“毒刺”導彈為例,理論射程300-4800米,理論射高10-3000米。而B29的實用升限超過10000米!即使是以經濟速度巡航,高度也超過7000米。除非能把射手潛伏在塞班島B29基地,乘飛機起降打黑槍(“帝國墳場”的倒黴蛋們基本上是被這麼“擊墜”的),不然你讓毒刺打毛線啊?

    你是不是想問:有沒有打得更高的便攜導彈?

    沒有。便攜導彈之所以為便攜,其戰鬥重量是有嚴格限制的。裝藥約4千克的毒刺,彈重超15千克,全套裝置超過20千克。這個份量扛起來還是相當吃力的,也就沒啥餘量加裝更大的火箭發動機,怎麼可能打更高?

    更何況術業有專攻。打擊高空敵機是大型防空導彈的活。行動式就是讓步兵在面對直升機無人機威脅時能自衛一下,而這些目標基本上在200米以下低空活動,太高了打誰去?所以研發部門根本沒有提升作戰高度的動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朝和俄國簽訂《尼布楚條約》,到底是虧了還是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