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舒適人生

    這個提問的確你不瞭解當年的實情,當年全國正在以農為主大搞興修水利工程,在那個時期中國正處在建國的最困難時代工業相當落後,根本解決不了人們的就業需求,國家為了解決城市人員就業問題,實行城鎮居民面向農村,知青年上山下鄉等,為面向農村的落戶居民免費提供房屋住宿,免費宅基地建房等等鼓勵他們紮根農村,當時的就業崗位主要是進入農場,林場,養殖場,農民根本沒有機會進入城市工廠上班。後來隨著社會發展不斷進步,逐步走向工業化城鎮化建設,域市的下放居民全部搬離了農村,同時也對農村農民的子女和年富力強的農民,實行了放寬政策也可以到城市裡創業就業了。因此標題中問的這個問題,在當年的 環境 下農民不是不想進城當工人,而是政策 不允許 農民進城當工人,也沒有創業就業的空間。

  • 2 # 燦爛麻醬J9

    為啥不想進城當工人,是因為那時的農民傻,捨不得村裡的田啊。要知道,那時候農村沒有一個人不想跳出“農門”,去吃“國家糧”,還有不想進城當工人的人?題主要麼不是農村人,要麼是年紀太輕,不知道當時的情況。

    要知道當時幾百萬上千萬的城市青年(就是所謂的知識青年),號召他們上山下鄉去農村,絕對不是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這麼簡單,而是城裡跟本就沒那麼多崗位安排。因為那時候經濟本來還不發達,也沒有這麼多工廠企業,他們留在城市裡無所事事,就會成為失業人員。

    當時連城裡的青年人都無法全部安排工作,還會跑到農村來招工人嗎?當時的供銷社、糧管所、食品站、郵電所等單位確實是在農村招工的多,但沒有關係的人能有幾個能去那些單位呢?

    所以不是當時的人不想去當工人,而是做夢都想,但哪裡有那個機會呢?

  • 3 # 天池閤主人

    這個問題不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當然不瞭解你的家鄉,在江北青島地區周圍。在那時能在縣辦,社辦幹個工人,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人們都在想方設法,託關係到工廠裡當個工人。

  • 4 # 悠閒熊貓at

    提這個問題的人,一定是太年輕了,在哪個年代,城市裡的人都被送到鄉下去,要求紮根農村,安家落戶。農民怎麼能進城當工人呢?

  • 5 # 進取鋼琴i

    這問題問的合適嗎?能當了工人誰不願意去

  • 6 # 無憂的松鼠mt

    背井離鄉,誰願意死在外面。27.5的工資太低所以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出門。80年後改革開放個個爭先恐後要掙錢,晚了。

  • 7 # 清水遠遠

    投這樣的問題證明什麼也不懂!那個年代沒出生。不懂歷史,才會提這樣的可笑問題!有如名句:沒糧吃時為什麼不吃肉糜??那個年代農業戶口根本不能進城,無戶口流浪在外,叫氓流,黑戸。會被街道和派出所抓的。憑糧票吃飯,農民無處換糧票,到哪都捱餓。城市青年進廠當工人都很難,根本沒農民工一說!農民進城掙錢比登天還難!學點歷史吧

  • 8 # 隨性自由的白雲TZ

    60年大量的家在農村的工人放棄工作跑回農村,因為當時一個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只夠買三隻雞,只有無房無地的工人堅持下來,因為他們是無產階級沒有退路。只要到了艱難困苦的時候,小資產階級的農民自私貪婪動搖的本性就會暴露無遺。

  • 9 # 貴族97420666

    不是不想進,而是進不了。一個戶口能限制死你。

  • 10 # 知農織工

    不是不想進城當工人,而是進城的條件要求太高,絕大多數農民是無法達到的。農民掙工分的那個年代,無論是工人還是農民,戶口都是同自己的勞動單位在一起的,戶口同時也是獲得口糧的唯一證明。農民要進城當工人就必須把自己的戶口遷入到工作單位,只有這樣才能夠具備轉移糧油關係的條件。

    城裡的工人每個月都會領到相應的現金工資,住房也由單位進行安排解決,同時工人的福利也是比較多的,很多涉及到本單位主營業務以外的事情,單位或駐地政府也是會給工人們解決的。

    農民在生產隊參加勞動是獲得收入的最主要渠道,同時農村的生產隊、生產大隊和人民公社也是會積極解決農民生產勞動以外的很多事情。所以農民雖然生活在農村,但是很多事情也是可以以福利的形式得到享受的。

    當年還有一部分農民確實已經當工人了,後來又主動回農村去了,這種現象主要發生在六十年代初。城裡的工人供應的口糧數量比較少,沒有農村所分的口糧和勞動糧多。隨後就是把一部分城裡工作人員安排去了農村,當時民間的一種說法叫“下放”。再往後就是知青下鄉,這些做法的目的都是為了解決吃飯的問題。

    當工人的人主動回農村,一部分人被下放,知青要求被下鄉,在那樣的大環境下農民進城豈不是在做白日夢嗎。隨著經濟狀況的好轉,人們才逐步注意到城鄉之間的差別了,但是真正想把戶口轉移到城市並獲得一份工作,並不是一般農民能夠辦到的。

    農民

  • 11 # 濤滔之聲

    那時城裡沒收農民工,要居民戶口找工作,但要求交化水平並不高,隨著社會的進步,後來逐漸提高招收高水平文化職業工人。

  • 12 # 時髦芒果27

    那個年代的政治掛帥,人們的奉獻精神是現代人不可比擬的。雖然沒有現在這麼多法律法規,人們相互信任,相互監督,官兵一

    致,公平公正,物質是少一點兒,但人心齊,泰山移,革命,生產熱情還是很高嘀!

  • 13 # 張佐靖

    問提問的人,你為什麼不去北京當公務員?

    那個年代,城市當工人是很難的,難到什麼程度?大批城市畢業的中學生不能在城市當工人,只能去農村當農民。為什麼?沒有那麼多工廠招工人。已有工廠也是採用低工資廣受業政策,就是實際上不需那麼多,為了使盡量多人能有工作,已經採取了一份工作差不多2人幹了。那年代真的實行8小時工作制,不需交班,因為人多沒有那麼多工作幹。

    那年代社會商品缺少,為什麼不多建工廠?因為沒有足夠的資源。建先進工進,就需要買機器,先進的需進口,那麼需外幣;建了加工廠需燃料、原料,如燃油、鋼銅鋁等;那為什麼不多建冶煉廠生產燃油、鋼銅鋁?因為提供不了那麼多石油、鐵礦石、銅礦一…。

  • 14 # 使用者士心木木

    都想進城當工人,但進不去。

  • 15 # 愚鈍67

    農民那時候那麼苦累,請你回答,他們為什麼不會享福去!

  • 16 # 龍邦製造

    看來你對中國的近代史還不清楚,對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區別,也不太明白,從你的問題提問上看,讀書學習是多麼的重要。

  • 17 # 簡單的社會被人複雜化

    據回憶,聽說當時有句順口溜“七級工八級工不如農民一溝蔥”。於是有些工人,特別是配偶在農村的工人也就跑回農村種地去了。

    再後來,逐浙地有農民趁農閒時外出打工,但是會被生產隊裡勸回,不回村會受到處罰的。

    這兩條原因夠了吧。

  • 18 # 青松149277861

    那個年代,城裡也沒有農民打工的市場,但在農村的農民,當時也沒農民外出的政策。如果農民有外出打工,生活不會那麼苦。

  • 19 # 身在福中知福要知福

    做夢都想進城當工人,可能嗎????

  • 20 # 不忘初心285977047

    你這說法等同沒有糧食吃為什麼不吃肉!計劃經濟時代農民去哪打工?給誰打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微信十影片號怎麼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