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阿勝的中年時光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如果是現金分紅或送紅股,分紅後1個月以內賣出股票,需要交納20%個稅,如果1個月到1年以內賣出股票,需要交納10%個稅,如果分紅後1年以後賣出股票,需要交納5%個稅。也就是說,只要是現金或送紅股後賣出股票,對個人投資者來說,都要交個稅,在不考慮股價上漲的情況下,理論上股市中的財富都是減少的,也就是貼權的。

    2、還要一種情況,如果是公積金轉股,不存在個人所得稅的問題,所以這種情況下轉股後股東財富不會減少,理論上不會貼權。

    3、如果公司盈利仍然與上年度一樣,分紅除權後股價下降,估值降低,會吸引投資者買入,一般會走出填權行情。分紅除權後股價降低,增加了股票的流動性,本身也有利於股價的回升。

    綜上所述,分紅後走出貼權行情的原因是個稅所致;如果一段時間內股價持續走低,則受資金流動、投資者預期、公司經營情況等眾多因素影響,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 2 # 蕊琦的交易領域

    股票的分紅與轉送股是股市中一種特定時期的現象。

    在A股市場中,尤為突出的為2015年的大牛市中,開啟了一股高送轉的概念。即是在每年的3、4、5月之中,一波有高送轉的概念的個股得到市場資金的追捧。行情包括,送轉預期、除權前的搶權以及除權後的填權。

    這種現象在以高股息率為資金獲利模式的港股市場是極其罕見的。

    因此,股票分紅、送轉過後的炒作,與業績的提升原本沒有特別大關係,單純是由於短線資金的蜂擁而至導致的。

    舉例說明:某股,100元/股,投資者嫌貴,不買,成交非常清淡。

    好吧,上市公司說,現在買2股打五折。

    即是50元/股,但必須雙數購買。

    投資者一看,這便宜啊,100都跌倒50了,還能下降多少?

    於是,追逐便宜而至。

    但是,二級市場的價格是透過連續的競價功能來決定的。

    一波追逐的熱錢進場了,沒有後續更熱的資金進場。

    於是,股價自然回落。

    這就是所謂的貼權。

  • 3 # 乾鼎昇資料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這個真的要掰開揉碎了分析。

    股票分紅一般採取:派息,送股,轉增等方式給予。股票分紅前一般都會走出一波行情,分紅後尤其是股權登記日後為什麼會走出貼權的行情呢?一般情況有以下幾個原因。

    1.企業分紅不連續,分紅是偶爾出現。這樣的公司很多,並不是每年都有分紅的情況,有時借分行走一波行情在貼權,這種情況要看公司的分紅歷史。

    2.公司分紅很好,但是每次在二級市場再融資方案老被駁回,這樣的公司再二級市場也很多。一家公司不但要能賺錢,還要能融資。如果分紅很準時,融資方案老是通不過。這樣的公司會被掏空家底的,由此可想公司的市值怎麼能做大呢。公司貼權也是正常的。

    3.投資者對公司預期太高,導致分紅前價格炒作嚴重,分紅後個股貼權行情。這類情況是投資者熱情所致,由於突發事件或者臨時事件利多行情,增量資金介入,股票被炒作較高,分紅後投資者熱情過去,這時才回歸合理價位。

    4.整體市場環境有變化,這時市場要進行下調整理,個股也有必要整理,貼權行情被迫走出,有時系統性風險釋放會影響很多股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閨蜜合買了套房,首付她付,我貸款,現在有點後悔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