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孤獨798108

    1.1自然通風


      所謂自然通風,是不用風機裝置、全部依靠汽車的活塞作用與自然風的作用,將有害氣體和煙塵從隧道內排出。若隧道的自然風向與汽車行駛方向相同,自然風是助力作用,排除有害氣體的的時間較快;若自然風向與汽車行駛方向相反時,自然風起阻力作用,排除隧道內有害氣體需時較長。


      自然風對單向交通的影響較小,一般可根據掌握的氣象資料,透過計算評價自然通風的效果;但對於雙向交通的隧道較為複雜,自然通風對部分行駛的汽車是助力作用,而對另部分汽車則起阻力作用,兩部分汽車的比例較難確定,再加上自然風的不穩定性更使自然通風複雜化,因此對雙向交通的隧道除長度很短、或已知自然風較固定且風速較大時,一般不考慮自然通風的作用。


      1.2縱向式通風


      (1)射流式縱向式通風


      縱向式通風是從一個洞口引進新鮮空氣,透過另一個洞口排出汙染空氣的方式,或者說,隧道內空氣流動方向與隧道縱軸方向一致。這種方式,空氣汙染程度,由入口向出口方向呈線性增加,入口處汙染濃度最小,出口內側汙染濃度最大。


      對向交通時,上下行的交通量比值不斷變化,但氣流又具有一定的慣性,為了避免交通量變化的影響,應考慮一定的備用係數,一般取為1.2。射流風機應安裝當在限界以外,且噴出的氣流對交通無不良影響。


      (2)有豎井的的縱向式通風


      縱向式通風是最簡單的通風方式,當自然通風不滿足時,用機械通風予以補充,是最經濟的。但隧道過長就不經濟,設定豎井就可以彌補這個缺點。因而,常常用豎井對長隧道進行分段。豎井通風方式多用於對向交通隧道。對向交通的隧道,豎井宜設定在隧道中間,多數情況下受地形條件限制,很難剛好在中間設定豎井,當豎井分割的兩段不相等時,將會出現兩端通風阻力不等,這就需要用射流通風機平衡兩段壓力,使其在豎井底部進風口處的負壓達到需要的平衡狀態,從而使兩段的需風量滿足要求。


      (3)半橫向式通風


      半橫向式通風的汙染濃度基本接近一致,送入式半橫向通風是半橫向通風的常用形式,新鮮空氣經送風管直接吹向汽車的排氣孔高度附近,對空氣直接稀釋,這對後續車有利。汙染空氣是在隧道上不易擴散,經過兩端洞門排出。


      雙向交通時,不論是送入式還是排出式,如果交通的強度相等,兩洞口的氣象條件也相同時,隧道內的風壓分佈為中央最大,當兩洞口排出或送入等量的空氣。在隧道中點,空氣是靜止的,風速為零,稱為中性點。除這一點以外風速向兩洞口呈線性增加。


      單向交通時,送風式通風的中性點多半移至入口以外。排風式的中性點,則靠近出口,汙染濃度與對向交通一樣,中性點附近的汙染濃度高

  • 2 # 借債之王歐布奧特曼

    一般隧道通風方式用以下幾種: 1、自然通風。

    這種通風方式不設定專門的通風裝置,利用洞口間的自然壓力差或汽車行使時產生的交通風力,達到通風目的。但雙向交通的隧道適用的隧道長度受到限制,對於單向行使的隧道長度影響不大,即使隧道很長也有足夠的通風能力。

    2、橫向式通風。

    美國紐約市的荷蘭隧道,採用盾構法施工,圓形斷面,所以車道下面作為送風道,上部作為排風道,氣流從下往上橫向流動。世界上首次採用全橫向通風方式。

    3、半橫向式通風

    為了對於除圓形斷面之外的其他斷面形式的隧道換風便利,1934年,英華人在修建莫爾西隧道(長3226米)時,對儘量減少管道斷面的方式做了研究,首次採用半橫向通風系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全橫向和半橫向通風方式,需要隔離較大的隧道斷面空間作為風道,需要大功率的軸流風機透過斜(豎)井排出洞內廢氣,因此需要花費較大的工程費用和營運費用。縱向通風方式浮出水面。對於縱向通風的研究,日本人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1976年,日本在修建關越隧道(長10855米),首次將縱向通風應用10km以上的隧道。

    4、混合式通風。

    根據隧道的具體條件和特殊需要,由豎井與上述各種方式組成最為合理的通風系統。而汽車會排出含有多種有害物質的尾氣,而通風的方法從洞外引進新鮮的空氣沖淡汽車尾氣中的有害成分,使有害物質濃度降低到安全濃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發生火災時的應急措施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