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股零

    美國股市暴跌,錢到哪裡了?其實股市的錢都是虛擬的,炒上去的東西你說它有那個價值吧,也有。但是實際上也是沒有那個價值的,因為只有高位市值有人全部接盤了,才算真的的市值。股票市場每天成交都沒有百分之百。打個比方如果一個公司市值是50億。每天大概成交量是5億,那成交的比例是百分之十,也就是俗稱換手率是10%。當時漲上去的時候是10%換手率漲高的,實際上不是真正的價值,同樣的現在跌下來了,也是換手率10%下來的話,錢還是原來的那個錢,只是以前高估了,現在回到低點。實際上錢沒增加,也沒怎麼虧。

    如果真的要說錢跌到哪裡去的話,唯一的解釋就是跌到那些高位賣掉的那些人手裡去了,也就是高位賣股的人賺到了,低位割肉的人虧錢了。

  • 2 # 星空一射手

    你好,我按個人理解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暴跌的錢分兩部分,一部分是被賺走了,一個多單對應一個空單(為了簡單起見,不虧不賺的以及印花稅之類忽略不計)

    另一部分“蒸發”了。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舉個例子,假設茅臺上市,只有兩個股東,你和我各持一股,股價是1元一股,那麼我們兩人的總市值是2元。上市後,你以每股100元賣給了股神,我的持股不動,這時候市值就是100*2=200元,從中可以看出你真實賺了100-1=99元跑了,而我持有的1股升值99元,但沒有到手,這就是虛增的。接著暴跌,那個買你股票的股神又把那一股100元的股票作價1元賣給你,他虧了100-1=99元,此時,我還是回到了原地,我持有的股票虛增了99元之後又把虛增的部分“蒸發”掉了。因此,買賣的賺走了,未買賣的“蒸發”了。

  • 3 # 詞不達意3906

    直白的說就是蒸發了,因為股市代表的財富是名義上的。

    比如你和我各有一個饅頭,

    我用一塊錢買了你一個饅頭,你也以一塊錢買回我一個饅頭,那你和我的資產各自都是一塊錢。

    但是如果我們以 100 塊錢的價格相互交換這個饅頭,那我們的資產就是 100 塊錢。

    同樣都是隻有一個饅頭,但是因為價格相差,所以我們名義上擁有的的財富也會有差別。

    在股市也一樣,股市上的財富是以價格來衡量的,而不是以實際擁有的價值。股價上漲,每個人擁有的名義財富就會增加,股價下跌那麼他的財富就會減少,這部分錢就是平白無故的蒸發了。

  • 4 # IT老爸聊教育

    舉個例子,就好理解了。

    武大郎開了個燒餅店,每天做100個,賣10塊(市值1千)。

    開始生意不好,於是武大郎讓武松開直播帶貨,沒想到一下火了,很多外地人也來買,買不到他們著急就出高價要優先買。這樣價格一路飆升,漲到每個100塊了(市值1萬)。

    後來出個新聞,潘金蓮把武大郎毒死了,大家都在傳燒餅裡面有毒,這下本地人都不買了,只有一些外地人才買,價錢又慢慢降到5塊錢才能賣完(市值5百)。

    所以燒餅一直是那一百個燒餅,主要看大家願意花多少錢去買。武大郎被毒死那個晚上,潘金蓮做了100個燒餅準備明天賣1w的,結果因為黑天鵝事件只能賣500,這損失的9500還沒賺到手,所以也談不上去哪了,只是便宜了那些5塊錢買到的人。

  • 5 # 股中取粒

    打個比方:你可以你一家四口來買賣你家的手機,你兒子從京東2000元的手機,然後天天封漲停漲到了4000元,然後被你買去了,你兒子掙了2000元。你又4100元的價格賣給了你老婆,你掙了100塊錢。你老婆買後就沒有人願意更高的價買了,你老婆只好降價3500元賣給了你媽媽,你老婆這次虧損600塊錢。你媽媽買後也沒有人願意接盤,你媽媽只好1900元賣給你的爸爸,你媽媽這次虧了1600塊,也是破發價了。可以看出掙錢的是中新股的人,虧錢的是後面接盤的

  • 6 # 木木2020

    其實,用一個很簡單的算式就能解釋清楚。股票總市值=股票價格*股數,其中由於恐慌心態,股票單價不斷下跌,這樣子總市值就下降了。也就是蒸發了。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 7 # 經濟有話說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股票的價格是怎麼上漲或下跌的

    無論什麼東西的價格上漲或下跌,其基本原理就是供求關係,股票好比是商品,買的人多了,賣的人少,股票的數量是固定不變的,股票價格就會上漲;反之,股票價格就會下跌。至於其他因素,如企業併購重組、利潤增加或虧損等利好或利空因素都是透過作用於供求關係,引起股票價格的上漲或下跌。因此,股票價格無論是上漲或還是下跌,再股票沒有賣出去之前,都是數字。比如,一隻股票的總市值是50億元,1個月以後,股票的總市值上漲到100億,看上去好像是多了50億。但無論是50億還是100億都是數字而已,如果你想把這些股票變現,你就需要把這些股票賣出去,賣出去的前提是有接盤的人,如果沒有接盤的人或接盤的人少,股票價格就會下跌,所以股票價格是表象,企業價值驅動的供求關係是本質。舉個例子,假設你有一斤韭菜,我有一斤韭菜,我們一起去街上賣韭菜。韭菜1塊錢一斤,我們賣了好久也沒賣出去。這個時候,我倆想到了一個主意,互相買對方的韭菜,從開始的1塊,逐漸的漲到了2塊、3塊、5塊、10塊,但由於我們約定了互相買,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們兩個人是不賺不賠的,然而韭菜的價格已然從1塊漲到了10塊。

    這個時候,張二娃路過了菜市場,要看韭菜的行情居然如此火爆,和以前自己的印象完全不同,於是他立馬花了10塊錢,買下了你的韭菜,那麼這個時候你就賺了9塊。張二娃買下了你的韭菜以後,我的那斤韭菜已經漲到了20塊,但張二娃想也沒想也一同買下了我的那斤韭菜,於是我賺了19塊。

    這時候,王翠花加入了市場,以30塊每斤的價格買下了張二娃的韭菜,張二娃退出了市場,他賺了30塊。這個市場中韭菜的價格還在漲,韭菜還在被不停的易手,當它漲到100塊一斤的時候,持有它們的人是趙二麻子和劉大瞎。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兩個人之前出局的那些人都是賺了錢的。

    而當這兩個人買下了這兩斤韭菜以後,由於市場信心不足、油價大跌等因素導致韭菜價格瞬間從100跌到了80,兩人趕緊丟擲,每人盡虧20塊。之後接手的人本以為會漲,自己是在抄底,但卻沒想到韭菜一路下跌,深不見底。之後入手的一直在虧,直到最終韭菜又變成了1塊錢一斤。在這個過程中,所有入局的人都虧了錢。

    股票價格下跌,錢去哪裡了呢?

    舉一個例子,假如你買了一塊玉,是在市場形勢好的時候買的,是塊好玉,晶瑩剔透,如果市場形勢不好,你又著急用錢,想現在賣出去,現在只能賣8萬元,那麼你現在只能說,你的玉賣了8萬元。那麼,現在你會說,你的玉價格下跌了,跌了2萬元,但這2萬元的損失是對比你當時買玉的價格,也就是說,你的玉沒有賣出去之前,你的玉還是你的玉,你沒有任何損失,無論價格漲跌,都是數字的變化,並沒有真正的損失。因為你賣出去,你就出現了損失,這個損失就是高價買,低價賣的損失。股票也是一樣,我們不考慮分紅,如果股票價格下跌,你不賣出,你的股票還是你的,不會有變化,如果你以低於購買價格的價格賣出去了,財富的所有權發生轉移,你就承擔了高價買低價賣的損失。股市的主要是功能就是重新分配財富和整合資源,所以很明顯,美國股市下跌,財富轉移到那些高價賣出股票,低價買入的人手中了。

    針對美國股市,因為有“做空機制”,做空的人也賺錢了

    什麼叫做空?舉一個例子,比如說現在有一個人有100頭豬,每頭豬1000塊錢,這個人把這1000頭豬都借給你,你把這些豬賣掉,賣了10萬元;等到每頭豬100塊錢的時候,你再買100頭豬還給這個人,你每頭豬賺900元,100頭共賺9萬元。這個過程,就叫做空。做空股市的過程和上邊的例子類似。現在的股票價格是20美元/股,你從證券公司借1000股,你不斷的拋售,最終平均還是以每股20美元的價格賣出,因為很多人都這樣操作,加上市場形勢確實也不好等因素,股票價格很快跌到10美元/股,現在你以10美元/股的價格從市場上買1000股還給證券公司,這樣一買一賣,你每股賺10美元。由於美國股市做空機制的存在,美國股市下跌,並不是所有人都是虧錢的,相反,很多人賺了很多錢。

  • 8 # 雙彩人生

    假如你買了一塊玉,是在市場形勢好的時候買的,是塊好玉,晶瑩剔透,如果市場形勢不好,你又著急用錢,想現在賣出去,現在只能賣8萬元,那麼你現在只能說,你的玉賣了8萬元。那麼,現在你會說,你的玉價格下跌了,跌了2萬元,但這2萬元的損失是對比你當時買玉的價格,也就是說,你的玉沒有賣出去之前,你的玉還是你的玉,你沒有任何損失,無論價格漲跌,都是數字的變化,並沒有真正的損失。因為你賣出去,你就出現了損失,這個損失就是高價買,低價賣的損失。股票也是一樣,我們不考慮分紅,如果股票價格下跌,你不賣出,你的股票還是你的,不會有變化,如果你以低於購買價格的價格賣出去了,財富的所有權發生轉移,你就承擔了高價買低價賣的損失。股市的主要是功能就是重新分配財富和整合資源,所以很明顯,美國股市下跌,財富轉移到那些高價賣出股票,低價買入的人手中了。

  • 9 # 橙兒有財

    全球股市跌跌不休,從2月19-3月16,不到一個月時間美股就蒸發了15.43萬億美元(約百萬億人民幣),連巴菲特的股票組合在這期間也蒸發了800多億美元,不少人都很好奇:究竟是誰把這些錢賺走了呢?

    其實股市裡蒸發的錢和我們真金白銀投進去卻賠掉的錢,是不一樣的,蒸發百萬億,不等同於股民真的虧掉了百萬億的錢。

    舉個例子:

    假設經營企業的A發行了一隻股票,發行價1元,共500股,那麼A就擁有500元市值的資產。市場有B和C、D三位股民,分別持有1000元的現金。

    整體資本總量為3000元現金+500元市值的股票。

    (1)股民B看好A企業的未來價值,願意以每股1.2元向A購買全部股票,那麼:

    A擁有現金600元(每股1.2元全部賣給B)

    B擁有現金400元+市值600元的股票

    C擁有現金1000元(無操作)

    D擁有現金1000元(無操作)

    這時候整體資本就變成了3000元的現金+600元市值的股票。

    現金不變,股價漲了20%,總市值600元,增加的100元其實是“虛擬資本”,是B對股票未來價值的預期,而不是A企業真正透過經營創造出來的盈利。

    (2)如果A的企業虧損,B決定割肉以0.8元每股的價格全部賣掉,而C認為A未來仍有發展潛力願意買入,那麼:

    A擁有現金600元(每股1.2元賣給B)

    B擁有現金400元+現金400元(每股0.8元全部賣給C)

    C擁有現金600元+市值400元的股票

    D擁有現金1000元(無操作)

    這時候整體資本就變成了3000元現金+400元市值的股票。

    現金總量不變,股票市值蒸發200元(600元-400元)。

    如果C再以1元的價格把股票全部賣給D,那麼:

    A擁有現金600元(每股1.2元賣給B)

    B擁有現金400元+現金400元(每股0.8元全部賣給C)

    C擁有現金600元+現金500元(每股1元全部賣給D)

    D擁有現金500元+市值500元的股票

    透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

    股票蒸發的市值其實是虛擬資本的減少,而不是現金總量的減少。在股價漲跌的過程中,現金在A、B、C、D之間流動並重新分配,有人賺有人虧。

  • 10 # 扶蔭地降糖茶

    股票跌,只是估值跌而已,一個人拿個雞蛋喊價1000元,你花1000元買了,但第二天這個雞蛋變成1塊錢。就是跌了999元,你說錢去哪了?

    股票估值影響因素

    影響股票估值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每股收益、行業市盈率、流通股本、每股淨資產、每股淨資產增長率等指標。

    股票估值分為絕對估值、相對估值和聯合值。

    絕對估值

    絕對估值(absolute valuation)是透過對上市公司歷史及當前的基本面的分析和對未來反映公司經營狀況的財務資料的預測獲得上市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

    絕對估值的方法

    一是現金流貼現定價模型,二是B-S期權定價模型(主要應用於期權定價、權證定價等)。現金流貼現定價模型使用最多的是DDM和DCF,而DCF估值模型中,最廣泛應用的就是FCFE股權自由現金流模型。

    絕對估值的作用

    股票的價格總是圍繞著股票的內在價值上下波動,發現價格被低估的股票,在股票的價格遠遠低於內在價值的時候買入股票,而在股票的價格迴歸到內在價值甚至高於內在價值的時候賣出以獲利。

    對上市公司進行研究,經常聽到估值這個詞,說的其實是如何來判斷一家公司的價值同時與它的當前股價進行對比,得出股價是否偏離價值的判斷,進而指導投資。

    DCF是一套很嚴謹的估值方法,是一種絕對定價方法,想得出準確的DCF值,需要對公司未來發展情況有清晰的瞭解。得出DCF 值的過程就是判斷公司未來發展的過程。所以DCF 估值的過程也很重要。就準確判斷企業的未來發展來說,判斷成熟穩定的公司相對容易一些,處於擴張期的企業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較大,準確判斷較為困難。再加上DCF 值本身對引數的變動很敏感,使DCF 值的可變性很大。但在得出DCF 值的過程中,會反映研究員對企業未來發展的判斷,並在此基礎上假設。有了DCF 的估值過程和結果,以後如果假設有變動,即可透過修改引數得到新的估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片酥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