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肖喬談育兒

    我不知道媽媽為什麼下班之後要做所有的家務呢?為什麼爸爸不參與其中呢?為什麼孩子要看電視呢?

    如果這是你家的一個狀態的話,那說明你沒有調動起老公和孩子的積極性,而且媽媽上了一天的班,其實挺累的,對吧?

    做媽媽的要學會把任務分出去,也就是說不要大包大攬,讓每個人都去做一點,這樣我們每天的情緒會少一點,對吧?我們也不會因為做了這麼多事情,先生在玩手機,孩子在看電視,我們還鬧心。

    我們要嘗試著去示弱,嘗試著讓別人來幫助我們,這樣大家都有事做,事情也很快做完了,一家和和睦睦多好!

  • 2 # 使用者桃之夭夭

    這樣的家庭氛圍,肯定讓人不舒服,大家都忙了一天了,憑什麼兒子老子可以休息,而做媽的卻繼續做牛做馬?!如果這個孩子長大了帶女朋友回來,女孩子如果夠聰明的話肯定逃之夭夭。

    因為男尊女卑,也預示著未來兒媳婦的明天:我媽從來都是這樣忙裡忙外,女同志不應該都這樣?!弄的不好,這一攤子責任以後都會壓在兒媳婦身上。因為老太太會想,我操勞了一輩子,花牛鼻子錢討的兒媳婦,我終於也可享受一下了……

    正確的開啟方式應該是老媽洗菜炒菜,老爸淘米做飯燒開水,兒子掃地拖地擦桌子。也或者可以,調換一下任務,做各自擅長的。然後飯菜飄香,窗明几淨,一家子坐下來享受美食佳餚,談論單位的瑣事,今天的所見所聞……

    一起勞動,一起享受成果,這樣溫馨的家庭氛圍,相信每個人都喜聞樂見。而不是,女主人忙得精疲力竭,臉陰沉的像別人欠了她五百萬賴著不還似的,鍋鏟砰砰乒乓。兒子老子漠不關心地吃著飯,看著手機……

    現在是二十一世紀了,男女各頂一半天,都承擔養家餬口的重責。所以一天忙累下來,家務事分擔,更利於女主人公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和睦。

    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古人都說了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小家和諧了,社會國家才能和諧安康……讓我們從小學會做文明人,做文明事。生活本來就不易,誰也不欠誰,相互承擔,互相心疼體諒,家和萬事興!

  • 3 # 如戲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拋給爸爸,當爸爸的如果懂得疼愛妻子,自然會主動去幫忙,偶爾真的很累,是可以放鬆的夫妻之間就要互相配合。才完美。爸爸做出表率。孩子有表樣自然會跟著學。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老師!這是真的。

  • 4 # 聽書聽故事

    打他,必須打他,當然我說的是其他的爸爸,雖然我也是一名爸爸,但我不會這樣,我會幫助收拾家務,減少外面的應酬,陪孩子說說話,當然了,我的手裡舉著一根避雷針,你懂的天打五雷轟,我都不怕,哈哈哈哈!

  • 5 # 自得其樂每一天

    這種狀態是大多數家庭的常態,很不好,如何改變呢?

    一是夫妻溝通。女方心平氣和,可以撒嬌示弱,把自己的累和辛苦告訴老公,請求老公一起分擔家務。

    二是給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培養孩子吃苦耐勞和責任擔當的能力,讓他學會感恩和愛人的能力。

    三是花點小心思,調動老公和孩子的積極性,享受並主動分擔家務。比如多表揚,一點小獎勵,一個擁抱都可以。

  • 6 # 其淼可怡

    講道理,不聽的時間長了就離婚吧

  • 7 # 元扁扁是影子

    怎麼看?反正我心裡會不平衡。

    兩人上班,回家家務攤分,哪怕洗個碗也行。

    再說孩子,不知道你家娃多大。看電視應該限時,小點的,爸爸陪著玩。大些,更有別的事可以做。

    你們這樣下去,孩子也會覺得這些是當媽的應該做。

    和你老公談談,告訴他,你也累了。

  • 8 # 雪兒家庭主婦生活日常

    一起來做個聰明的女人吧,家庭生活裡不要大包大攬,恰到好處的示弱,激起身邊那個人的保護欲,我們自己活的也會輕鬆點。

    其實說到底,這都是我們女人自己慣的。

    結婚前再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女人也會心甘情願地為心愛的人洗手作羹湯,可是相對晚熟的男人來說,男人會成為枷鎖。他們不會安心待在家裡,他們也一直被我們成為“婆婆”的那種生物洗著腦:女人就是負責家務的。

    一般女人們都會為了愛承受著這樣的PUA,可是時間越長,男人越看不到我們的付出,那怎麼辦?

    都說撒嬌女人最好命,適時地跟自家男人撒個嬌,賣個乖,哄著他乾點小活,時間長了,他就習慣了。相反,同樣的道理,你什麼都收拾得頭頭是道,他根本插不上手,時間長了,他也習慣了。

    每次家裡買了魚,婆婆都會一臉崇拜地對公公說:老公啊,你快來,今天這魚特別新鮮,咱家你燒魚最好吃了,我和孩子們都最喜歡你燒的魚了。

    於是老公公就屁顛屁顛的燒魚去了。

    兒媳婦第一次吃魚之前,還覺得這得說多美味的魚。吃的時候,是覺得還不錯,但完全沒有驚豔的感覺,家常菜而已。

    有一天,公公不在家,家裡又買了魚,婆婆二話沒說就開燒了,結果比公公燒得還好吃。

    但婆婆叮囑媳婦,不要告訴公公魚是她燒的。

    後來公公生病住院了,說要吃老北京的豆汁,還指定了要哪家的豆汁兒。媳婦正想去買,婆婆拉著她回了家,然後開始動手做豆汁兒。記得當時文章裡描述的豆汁兒的做法特別的繁瑣,可是老太太做得得心應手,做好了,叫兒媳婦給公公送去,就說是那家買的。

    公公喝到豆汁兒,一勁兒地誇讚。

    婆婆跟媳婦說:跟自己家男人要學會處處示弱,如果你什麼都會做,什麼都能做了,他就覺得自己沒什麼用處了,你又不需要他出手,等習慣了,你再想糾正可就難了。

    這個婆婆用自己的示弱手段還征服了兒媳婦帶來的叛逆的兒子。

    所以,說到這裡,你明白了嗎?作為女人,沒有男人的時候,我們確實什麼都能幹,但是身邊有了那個男人,得學會使喚他。

    我又想起了前些天在小影片裡刷到了好多次的那個型別的影片:男人不在家的時候,女人一個人看店,來回搬貨,換燈泡,修水管,鬥地痞,可是老公回來了,喝瓶水,瓶蓋都擰不開了。

    你覺得那個男人知道嗎?

    我想他是知道的,可他願意享受那種被妻子依賴的感覺。

    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就有意識地讓我家先生帶孩子;孩子大了,讓他去送孩子上學;他其實挺願意進廚房的,就是每次都弄得跟打仗一樣,而且他只做他喜歡吃的食物,但我每次都不阻攔,也會誇讚他某一個菜做的好吃......

    所以他也要分擔家務,就不會一直玩手機了。

    至於孩子,我家大寶已經上高中住校了,暫時不用我管了。但是曈寶剛剛上了小學一年級。

    他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我並沒有給他什麼學習任務,所以他回家就會自己開啟電腦看動畫片,或者用天貓精靈講故事,他的很多知識儲備,都是動畫片和故事裡獲得的。

    但是現在上小學了,我就開始規定了,每週日晚上,週一到週四放學完成作業前,不許開電腦。其餘時間,完成該完成的事情後,看電腦的時間自己安排,當然,我很鼓勵他下樓跟小朋友們玩耍。

    給孩子的規定,最重要的不是傳達,而是下了的規定,要切實地做到。做到了有獎勵,做不到有懲罰。

    執行一定要說到做到。

    當孩子明白某些規則他不能觸碰,他就會很好地遵守了。

    所以行動起來吧,先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潛移默化中帶動老公和孩子一起去做吧。

  • 9 # 許歐尼學剪輯

    這樣肯定是不好啦!當媽的在廚房裡忙著幹話,爸爸可以打把手,看看廚房的情況可以洗洗一下東西,幫助一下這樣的氣氛還會帶動孩子,家務活是大家的,讓媽媽也不用那麼辛苦,讓孩子也知道媽媽她不容易

  • 10 # 茵茵綠色一點紅

    開耍唄。不耍他就以為你一直願意做,不耍他就不理解你的辛苦,只有參與其中才能明白你為什麼耍。一次偷懶可以,一次有原因可以,總有原因就是故意。

    家庭不是一個人的,家務也要共同分擔,只有這樣一個家庭才能長久幸福和睦的生活。

    別說媽媽還要上班,就是家庭主婦長久如此也會崩潰,現在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壓力都很大,人的心態不是很穩定,心情壓抑的也比較多,所以上班如果不如意有問題啦,回到家裡,一起做個家務,聊一聊就可以緩解一下心情,說不定還有什麼解決的辦法,相互關心,相互理解。

    至於孩子,回到家肯定是先完成作業,有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懂的問題飯後請教家長或者詢問同學,孩子要知道父母的辛苦,父母也要體諒孩子學習的艱辛,相互陪伴,視而不見也算是教育的失敗。

    一個家庭幾乎沒有不吵不鬧的,冷冷清清也就失去了人間煙火味,關鍵是怎麼吵?怎麼鬧?這是門藝術。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中的主角,好好協調家庭成員之間和諧相處才能演好這一部人生大戲。

  • 11 # 程美樂

    付出太多就是理所當然,沒人會感激你!不要問別人怎麼看,你自己怎麼看?有人說很正常,有人說那也太不平等了。

    如果你覺得不喜歡這樣那就開始改變!按照時間做好家務分工!大多數男人都被婆婆慣的甩手掌櫃,指望他們自己主動去做家務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

    現在這個社會,能叫的動的老公都是好老公!我們家週一到週五,老公中午做飯,其他家務我承擔,因為他晚上回來我們都睡覺了。週末就指揮他幹活,做飯還是他,我還是帶小孩出去玩,碗我是不洗的,讓他做。這樣看看也還行是吧?結婚這些年,進步到出門看到垃圾會主動拎走去倒了,家裡有時候也掃掃地啥的。

    細心的老公也有,反正我沒遇到,周圍一圈聽下來也沒有碰見,可能四川那邊會多些?

    降低自己的期待,鬥智鬥勇吧!婚姻和愛情真的不一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香港公司做賬審計的重要性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