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曇花一現71742

    數字經濟目前已經佔到中國國民經濟將近40%的比重。XR產業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七大重點產業之一,近年來在政府的支援下快速發展,預計在2023年突破千億的產值。


    上海社會科學院應用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蔣媛媛首屆擴充套件現實XR(Extended Reality,簡稱XR)產業生態高峰論壇上做出如上表述。


    “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並將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產業列為未來五年數字經濟重點產業。具體內容包括:推動三維圖形生成、動態環境建模、實時動作捕捉、快速渲染處理等技術創新,發展虛擬現實整機,感知互動、內容採集製作等裝置和開發工具軟體、行業解決方案。


    蔣媛媛認為,數字化變革是XR產業發展的巨大機遇。中國作為人口大國和製造業大國,提供了工業、消費、健康等18個大類100多個應用場景,而XR產業鏈跨度大,前沿數字技術運用全面,蘊含巨大發展潛力。


    她也提到國內XR產業面臨的挑戰:硬體市場規模偏小,內容缺乏變現渠道,開發者積極性不高,缺乏高階研發人才,中國產化和自主化水平不足,相關政策法規和行業標準亟待推進。


    數字經濟助推


    8月1日,由上海市多媒體行業協會主辦的首屆擴充套件現實XR產業生態高峰論壇在UDE國際消費電子及未來生活博覽會上舉辦。


    擴充套件現實(Extended Reality,簡稱XR),是指透過計算機將真實與虛擬相結合,打造一個可人機互動的虛擬環境,也是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MR(混合現實)等多種技術的統稱。


    2016年曾被稱為國內VR元年,行業泡沫散去後的五年,數字經濟日益發達,國內XR技術不斷突破,市場規模逐步擴大,投融資領域日漸回暖,以工業、醫療、文娛、教育為代表的垂直領域示範應用層出不窮。如今的XR行業面臨著新的拐點。


    同時,中國XR產業在核心技術、內容生態、應用平臺、規模效應方面的短板仍待提高。如何在加快同產業協同、培養內容端、打造好平臺、擴大影響力,是擺在政府、行業組織和從業企業面前的迫切問題。


    上海市多媒體行業協會擴充套件現實專業委員會主任端木海嬰在會議中簡要介紹了由協會牽頭的《擴充套件現實XR降本增效白皮書》和團體標準《擴充套件現實裝置對視覺健康影響的測試和評價方法》的工作情況,邀請業界共同推動XR技術的產業化。


    上海市多媒體行業協會擴充套件現實專業委員會主任 端木海嬰


    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時,蔣媛媛表示:“XR產業的發展需要多方的開放和協同。建設產業網際網路平臺,打通行業上下游,形成內容和終端互相促進的正向迴圈產業生態,決定了XR這個龐大產業鏈是否能夠健康地建立起來。”


    三七互娛網路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部副總 林均全 澎湃新聞記者秦藝逍圖


    三七互娛網路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部副總林均全分析了資本重新關注XR產業的三個原因。第一,因為基礎設施的建設趨於完善,5G的普及可能會增強AR、VR以及雲遊戲等消費端的需求。第二,XR產品的效能水平到達了突破的臨界點。第三,市場逐漸被教育,價格不斷在下滑,更多人願意體驗XR裝置。


    資料顯示,2021上半年VR/AR領域的融資併購金額已經超過了2016年高峰,融資併購數量比去年增長了超過50%。


    XR硬體何時突破量產?技術發展聚焦“端、雲、智”


    國內VR、AR硬體從2014年開始大力發展,研發水平已經趨於成熟,但現在還未實現大規模量產,深圳億境虛擬現實技術有限公司副總黃亮亮分析了背後的原因。


    “AR、VR的產業鏈非常長,從零部件、晶片、輸入輸出裝置做到終端,有移動端的PC、VR一體機分體機到AR眼鏡整個的終端。再像作業系統和工具的開發,再下面是應用,應用做完再到內容製作、運營、銷售、分發,再到我們終端客戶手上,其實整個供應鏈是非常長的。”


    深圳億境虛擬現實技術有限公司副總 黃亮亮


    他總結出了XR硬體技術突破的18個要點。在硬體方面,從顯示、體積,到CPU、GPU、光學、一體機、分體機,再到系統的穩定性、功耗、散熱等等都需要和完善。此外,行業內也暫時沒有制定出統一的執行標準。


    百度增強現實技術部總監李穎超認為:“在AR互動更重、裝置更輕的內生規律作用下,技術發展呈現端、雲、智三位一體的趨勢。AI技術正在推動AR應用體驗快速提升,尤其是在空間智慧、內容智慧和互動智慧三方面,使AR體驗空間更大、3D內容生產效率更高,互動更便捷。”他強調,”AR裝置中最關鍵的三個應用是導航、搜尋和社交,只有解決了這三個問題,AR眼鏡才有可能變成一個高頻的,讓我們每天都願意去使用的裝置。”


    百度增強現實技術部總監 李穎超


    李穎超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表示,“十四五”規劃中提到的實時環境建模、動作捕捉、實時渲染和內容生產等四個XR技術發展方向,也是百度一直在持續深耕的。“XR技術的核心是感知,一部分是感知人,比如高精度實時的動作捕捉,一部分是感知世界,如SLAM(同步定位與建圖)和大空間視覺定位技術,這些技術對AR和VR都很關鍵。”


    XR工業應用逐步規模化,商業落地還需內容生態繁榮


    儘管目前XR技術已經在不斷迭代,但市場對XR技術的認知還沒有更新。以VR為例,有51%的人認為VR是一個觀影裝置,還有40%的人覺得它是玩遊戲的裝置。


    事實上,XR技術已經大量落地應用在工業領域,為工業數字化轉型助力。海爾工業智慧研究院科技創新技術總監孫賀分享了海爾基於XR數字化技術,聚焦工業領域全流程、全鏈條數字化升級的服務,打造的“1+4”模式。一個平臺就是海爾行業智研院研發的工業XR平臺,建立智慧製造新技術引擎,最終實現XR雲工具的平臺建設。在推進過程中,沉澱了四庫,分別是工具庫、內容庫、場景庫和模型庫。


    海爾工業智慧研究院科技創新技術總監 孫賀


    他透過PPT展示了5G+AR遠端互動平臺、VR/MR培訓、SOP(標準作業程式)的具體應用,包括員工培訓、遠端協作、智慧防差錯、產品終檢等,讓我們看到了XR技術工業規模化應用的新生態。


    “我們認為工業應用要結合自己的特點,多路並舉開展工作,潮流要跟上,但是合適的才是最好的;要落地XR應用要多去現場,瞭解實際情況,還要聽得懂術語;無論是工業公司還是XR行業,都要開放思路,多想多試;新的市場需要合作共享,大家都要分享資源才能一起在工業領域用好XR技術。”孫賀說道。


    比起C端業務,XR技術的B端業務以很少出現標準化產品。如何普及終端和應用,打造XR內容的繁榮,是XR商業應用亟待解決的問題。


    南京睿悅資訊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副總劉峰瑞表示,XR行業會經歷硬體量產、高效工具出現、快速製作內容、內容生態繁榮這四個階段,內容生態豐富了之後,才會為場景落地帶來可能。未來一年XR場景落地會是重中之重,會有大量的場景案例出現,為豐富各個場景的標準化、標準化以及後面的規模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南京睿悅資訊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副總 劉峰瑞


    他提到,一個阻礙XR內容生產的痛點在於行業人員難以將專業知識轉化為程式碼,而且在部分使用場景和專案過程當中有保密需求。


    睿悅為此專門開發了全自主化、底層封裝的三維實時渲染內容創作引擎,可以廣泛應用於開發者、設計師等各行業內容創作者,所創作的內容可以同步釋出到PC、手機等多個平臺。


    “我們的Nibiru Creator可實現無程式碼生成互動內容,支援多屏聯動,只要會做PPT或Word的人就可進行二次開發,使用者可以自己進行專案運營,在提高內容製作效率的同時降低了成本。”劉峰瑞說道。


    會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參觀了會場附近的XR展區,約有十家XR企業展出了各自最新技術和產品。不限於特定物理空間的協同化工作與沉浸式體驗,為文化娛樂、教育培訓、工業生產、醫療健康和商貿業務等領域帶來了全新的產品形態和服務模式。


    在賦助智慧的展臺,一位小朋友正和家長一起體驗VR裝置。 澎湃新聞記者秦藝逍圖


    本次論壇由上海市多媒體行業協會主辦,聯合各地XR行業組織、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中國計算機學會等,邀請XR鏈節點企業,從產業生態、關鍵技術、代表硬體、內容製作、落地應用、資本加持等方面,就中國XR產業的現狀和未來進行分享和探討。


    由於疫情的反覆,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設定了四重檢疫關卡以保障展會安全進行。和其他行業一樣,疫情會對XR行業的生產研發和線下業務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但XR的應用價值也在疫情中得到認可。XR技術的“非接觸功能”被充分應用於疫情排查管理、監測預警、防控救治等環節,同時VR/AR數字化構建的無菌安全沉浸式互動環境,在疫情中的應用需求也得到了極大提升。


    “如何突破疫情和其他災害,遠離物理束縛、為人類帶來極致虛擬體驗,甚至是實現夢想中的元宇宙,是與會者和所有XR從業人員最關心的問題。”端木海嬰表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西遊記裡要寫三打白骨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