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記中的確存在著一些降智情節,例如韋小寶忽悠桑結和葛爾丹那裡,說康熙對付吳三桂和吳三桂要再次造大清的反,都是為了陳圓圓,這就顯得特別無腦甚至讀著都尷尬。多隆在被刺一刀後毫不懷疑韋小寶,也有人認為這屬於是降智情節,但個人認為,這件事如果站在上帝視角去看,確實很降智,但如果站在多隆視角去看,就很合情合理。
簡單來說,多隆根本完全沒有理由懷疑到韋小寶頭上。
多隆
首先,從身份上講,韋小寶是康熙身邊的第一寵臣,多隆並不知道韋小寶的身世,他對韋小寶的瞭解是,康熙對外宣稱韋小寶是奉了自己的命令假扮太監以方便擒拿鰲拜,事後恢復真實身份,然後這個小孩子如火箭一般的被提拔,十五六歲已經做到了伯爵、驍騎營都統、御前侍衛副總管。朝廷大臣私下裡都議論這小孩怕是不到二十歲就得封公甚至為王。
而韋小寶也的確立了不少功勞,並且還曾經捨命救過康熙皇帝,這樣的一個寵臣+忠臣,正常人會覺得他是反賊或者間諜嗎?
其次,個人情感上,多隆對於韋小寶是很有好感的,因為他曾經深受鰲拜排擠,常年不得重用,而韋小寶擒拿了鰲拜,這樣他才當上了御前侍衛總管(正式稱呼是領侍衛內大臣,在清朝是一品大員),可以說韋小寶在這方面於他有恩。工作上面,韋小寶也是個好同事,他負責燒化了毛東珠和瘦頭陀的屍體,當時宮裡侍衛都只隱約知道是太后的隱事,多隆也是揣揣不安,韋小寶燒了也讓多隆放心。
同時韋小寶對待朋友在錢財方面很講義氣,御前侍衛們曾經表示這位韋副總管平日裡沒事兒的時候都千八百地打賞,當然多隆級別不比韋小寶低,韋小寶沒有打賞過他,但是在沐王府入宮行刺事件中,韋小寶替康熙給御前侍衛發賞金,多隆當時想討好這位皇帝面對的第一紅人,把五萬兩賞金中一萬要給韋小寶,韋小寶當時早就中飽私囊了五萬,這裡賣人情反而一分也不要,而是表示自己最看重的就是武功高強的英雄好漢,如果是給文官的他一定會分成,但是給侍衛兄弟的,他一分錢都不要。這樣的舉動,既給足了面子,又讓多隆省了一筆錢,顯然也很讓多隆喜歡。
而且在日常交往中,韋小寶跟多隆相處得也很不錯。雖然是皇帝寵臣,但對多隆一口一個多大哥叫的,顯得也很尊重。因此,無論是韋小寶的身份還是多隆的私人感情,都很難讓他懷疑韋小寶。
韋小寶
康熙的目的是讓多隆看住韋小寶,但是問題是康熙又想要讓韋小寶繼續在朝廷當官,所以沒有公佈韋小寶是間諜,反而對多隆說,現在宮外還有刺客要刺殺韋小寶,你要好好保護他,不能讓他出宮。而多隆設定是直性子武人,不懂那麼多彎彎繞繞,只以為韋小寶太過受寵,康熙允許他一個外臣留宿宮中。而當時背景的吳三桂造反,宮裡又剛剛鬧了刺客,現在皇帝又告訴他還有刺客要來,然後自己果然不知不覺的受了重傷。那麼以多隆瞭解到的資訊,很容易就被誤導,是要刺殺韋小寶的刺客,偷襲了自己,把自己傷了。
而且事後康熙也的確是對多隆說,是來了個刺客傷了自己,並且韋小寶還捨命打跑了刺客。另外,施琅也打了個掩護,韋小寶指點施琅送禮的時候,施琅很聰明的說這禮是韋小寶給的,既然他代韋小寶送禮,說明他跟韋小寶有交情,那麼朝中大臣看著韋小寶面子不大敢為難施琅,而多隆這種直人卻誤以為是韋小寶遠在海外海記掛著自己,真夠朋友。
多隆又道:“那日在兄弟屋裡,做哥哥的中了暗算,幸蒙兄弟趕走刺客,我這條命才得保全。這件事一直沒能親口向你道謝,心中可常常記著。你卻又託施琅從臺灣帶禮物來給我,當真生受不起。”
皇上諭示,是韋兄弟奮勇救了我的性命,親手格斃了刺客。這中間的詳細經過,兄弟也不必提了,總而言之,做哥哥的極承你的情。
康熙
這裡也要說一句,多隆面對行刺自己的人,還是去調查了一些的,但是他調查結果是,當時建寧公主來看望韋小寶,緊接著就是自己突然中了一刀人事不省。這讓多隆不敢往下查了,他懷疑事情是不是跟公主有關,宮裡涉及皇家的事情,少知道為好。
多隆道:“是啊。”壓低了聲音道:“剛巧那時建寧公主殿下來瞧兄弟。這種事情,咱們做奴才的是不敢多問一句的。
當時背景是吳三桂在造反,而建寧公主是吳三桂的兒媳婦,其實侍衛裡是多少有點懷疑公主會不會跟吳三桂有勾結的。
趙齊賢本來不敢違拗,但知額駙吳應熊已誅,公主夤夜出宮,說不定跟吳三桂的造反有甚牽連,明白查究起來,脫不了重大幹系,接連請了幾個安,只是不肯下令開門
但不管有沒有勾結,目前皇帝對這個公主還是認得,那她就是皇室成員,皇室的事情自己知道越少越安全,說不定在多隆眼裡,正是公主跟吳三桂有啥勾結,想要做什麼事情,派人傷了自己,是韋小寶救了自己,具體怎麼救得,其中細節自己知道越少越好。
鹿鼎記中的確存在著一些降智情節,例如韋小寶忽悠桑結和葛爾丹那裡,說康熙對付吳三桂和吳三桂要再次造大清的反,都是為了陳圓圓,這就顯得特別無腦甚至讀著都尷尬。多隆在被刺一刀後毫不懷疑韋小寶,也有人認為這屬於是降智情節,但個人認為,這件事如果站在上帝視角去看,確實很降智,但如果站在多隆視角去看,就很合情合理。
簡單來說,多隆根本完全沒有理由懷疑到韋小寶頭上。
多隆
多隆眼裡的韋小寶是什麼人?
首先,從身份上講,韋小寶是康熙身邊的第一寵臣,多隆並不知道韋小寶的身世,他對韋小寶的瞭解是,康熙對外宣稱韋小寶是奉了自己的命令假扮太監以方便擒拿鰲拜,事後恢復真實身份,然後這個小孩子如火箭一般的被提拔,十五六歲已經做到了伯爵、驍騎營都統、御前侍衛副總管。朝廷大臣私下裡都議論這小孩怕是不到二十歲就得封公甚至為王。
而韋小寶也的確立了不少功勞,並且還曾經捨命救過康熙皇帝,這樣的一個寵臣+忠臣,正常人會覺得他是反賊或者間諜嗎?
其次,個人情感上,多隆對於韋小寶是很有好感的,因為他曾經深受鰲拜排擠,常年不得重用,而韋小寶擒拿了鰲拜,這樣他才當上了御前侍衛總管(正式稱呼是領侍衛內大臣,在清朝是一品大員),可以說韋小寶在這方面於他有恩。工作上面,韋小寶也是個好同事,他負責燒化了毛東珠和瘦頭陀的屍體,當時宮裡侍衛都只隱約知道是太后的隱事,多隆也是揣揣不安,韋小寶燒了也讓多隆放心。
同時韋小寶對待朋友在錢財方面很講義氣,御前侍衛們曾經表示這位韋副總管平日裡沒事兒的時候都千八百地打賞,當然多隆級別不比韋小寶低,韋小寶沒有打賞過他,但是在沐王府入宮行刺事件中,韋小寶替康熙給御前侍衛發賞金,多隆當時想討好這位皇帝面對的第一紅人,把五萬兩賞金中一萬要給韋小寶,韋小寶當時早就中飽私囊了五萬,這裡賣人情反而一分也不要,而是表示自己最看重的就是武功高強的英雄好漢,如果是給文官的他一定會分成,但是給侍衛兄弟的,他一分錢都不要。這樣的舉動,既給足了面子,又讓多隆省了一筆錢,顯然也很讓多隆喜歡。
而且在日常交往中,韋小寶跟多隆相處得也很不錯。雖然是皇帝寵臣,但對多隆一口一個多大哥叫的,顯得也很尊重。因此,無論是韋小寶的身份還是多隆的私人感情,都很難讓他懷疑韋小寶。
韋小寶
康熙給韋小寶打了掩護
康熙的目的是讓多隆看住韋小寶,但是問題是康熙又想要讓韋小寶繼續在朝廷當官,所以沒有公佈韋小寶是間諜,反而對多隆說,現在宮外還有刺客要刺殺韋小寶,你要好好保護他,不能讓他出宮。而多隆設定是直性子武人,不懂那麼多彎彎繞繞,只以為韋小寶太過受寵,康熙允許他一個外臣留宿宮中。而當時背景的吳三桂造反,宮裡又剛剛鬧了刺客,現在皇帝又告訴他還有刺客要來,然後自己果然不知不覺的受了重傷。那麼以多隆瞭解到的資訊,很容易就被誤導,是要刺殺韋小寶的刺客,偷襲了自己,把自己傷了。
而且事後康熙也的確是對多隆說,是來了個刺客傷了自己,並且韋小寶還捨命打跑了刺客。另外,施琅也打了個掩護,韋小寶指點施琅送禮的時候,施琅很聰明的說這禮是韋小寶給的,既然他代韋小寶送禮,說明他跟韋小寶有交情,那麼朝中大臣看著韋小寶面子不大敢為難施琅,而多隆這種直人卻誤以為是韋小寶遠在海外海記掛著自己,真夠朋友。
多隆又道:“那日在兄弟屋裡,做哥哥的中了暗算,幸蒙兄弟趕走刺客,我這條命才得保全。這件事一直沒能親口向你道謝,心中可常常記著。你卻又託施琅從臺灣帶禮物來給我,當真生受不起。”
皇上諭示,是韋兄弟奮勇救了我的性命,親手格斃了刺客。這中間的詳細經過,兄弟也不必提了,總而言之,做哥哥的極承你的情。
康熙
多隆自己也去查過刺客是誰,但被查的反向錯了,導致不敢深究
這裡也要說一句,多隆面對行刺自己的人,還是去調查了一些的,但是他調查結果是,當時建寧公主來看望韋小寶,緊接著就是自己突然中了一刀人事不省。這讓多隆不敢往下查了,他懷疑事情是不是跟公主有關,宮裡涉及皇家的事情,少知道為好。
多隆道:“是啊。”壓低了聲音道:“剛巧那時建寧公主殿下來瞧兄弟。這種事情,咱們做奴才的是不敢多問一句的。
當時背景是吳三桂在造反,而建寧公主是吳三桂的兒媳婦,其實侍衛裡是多少有點懷疑公主會不會跟吳三桂有勾結的。
趙齊賢本來不敢違拗,但知額駙吳應熊已誅,公主夤夜出宮,說不定跟吳三桂的造反有甚牽連,明白查究起來,脫不了重大幹系,接連請了幾個安,只是不肯下令開門
但不管有沒有勾結,目前皇帝對這個公主還是認得,那她就是皇室成員,皇室的事情自己知道越少越安全,說不定在多隆眼裡,正是公主跟吳三桂有啥勾結,想要做什麼事情,派人傷了自己,是韋小寶救了自己,具體怎麼救得,其中細節自己知道越少越好。
多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