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請你吃糖N

    供大於求,雖然玉米能做成酒精,但並不是只有玉米才能做成酒精,能做成酒精的東西還有還多,比如透過乳酸發酵,酯化反應等等都能產生酒精,所以玉米的價格不是很高。

  • 2 # 糧油市場報

    【要點:玉米做燃料乙醇需求總量不高,不足以掀起太大風浪】

    首先,需要向你表示讚賞,因為你的問題問的很有深度,可見你是對中國玉米產業有過一定研究。下面我就簡要解答一下你的問題。簡而言之,中國的玉米燃料乙醇產業其實迎來了難得的發展良機,但整體來說市場需求量仍不夠大,不足以徹底改變目前中國的玉米供需市場,玉米價格自然不會輕易因此而劇烈波動。

    玉米生產燃料乙醇確實迎來發展良機!

    熟悉玉米產業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在今年的9月份,中國的玉米深加工領域迎來了一個大新聞。

    那就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等十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根據方案,到2020年,全國範圍內將基本實現車用乙醇汽油全覆蓋。

    中中國產玉米總產量和庫存量依舊天大一樣!

    但實事求是的講,這針強心劑並非是起死回生之劑!畢竟中中國產玉米的庫存總量和年產量仍然是一個天大的數字。

    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中中國產玉米總量大概在2.15億噸左右,而同期的中中國產玉米庫存量超過2億噸,也就說中國的玉米總供給量仍達到了4億噸以上,燃料乙醇生產擴容所需要的3000萬噸顯得較小。

    同時,燃料乙醇生產所使用的玉米多半是超期或者等外的玉米,所以,燃料乙醇生產所使用的玉米不管是從所佔比例也好,從所使用的等級也好,都難以撼動目前中中國產玉米的總體態勢!

    大量的優質,高等級的玉米還是被用作澱粉加工等領域,並沒有被用作生產燃料乙醇!

    所以,玉米價格不會因為燃料乙醇汽油的全面推廣而出現明顯的價格上揚!畢竟和中國的玉米總體供給來比的話,燃料乙醇生產所需要的玉米總量太小了。

  • 3 # 布瑞克農業資料

    一般3噸左右的玉米生產1噸酒精和0.85噸DDGS。玉米酒精主要用於食用和燃料。2016年11月,國務院釋出《關於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若干重要舉措的意見》中提到“適當擴大東北地區燃料乙醇生產規模”,2017年9月13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等十五部委聯合印發《關於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根據方案,到2020年,全國範圍內將基本實現車用乙醇汽油全覆蓋。到2025年,力爭纖維素乙醇實現規模化生產,先進生物液體燃料技術、裝備和產業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形成更加完善的市場化執行機制。

    目前纖維素燃料乙醇發展尚未成熟,燃料乙醇供應主要還是依靠糧食燃料乙醇和非糧燃料乙醇,玉米燃料乙醇佔據較大比例。中國早在2001年,就開始在部分省市試點推廣車用乙醇汽油,目前已經有11個省份使用了乙醇汽油,佔到全國汽油消費總量的五分之一。2016年中國燃料乙醇產量230萬噸,2016年底釋出的《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到2020年燃料乙醇產量達400萬噸。此次方案的出臺,標誌中國開始在全國全面推廣,目標到2020年,車用乙醇汽油基本實現全國全覆蓋,將進一步開啟燃料乙醇的推廣空間,燃料乙醇迎來發展良機。

    與此同時,還應關注燃料乙醇的玉米使用量相較於龐大的玉米庫存佔比還很低,據布瑞克監測,國儲庫存停止拍賣後,仍有將近有2.36億噸庫存,並且從庫存結構角度來看,2012年及2013年產玉米已經不能用作飼料,也不適合加工澱粉,只能用於酒精加工,這對於酒精加工企業來說是潛在的“廉價”原料供應。

    因此,燃料乙醇的推廣使用,對玉米價格的變動並無較大影響。

  • 4 # 每日糧油

    問:大陸用玉米可以大量製作酒精,為什麼價格還這麼低?

    近日剛剛完成一篇關於玉米下游商品價格的文章,藉此機會再深入談一下。

    玉米的工業應用對玉米價格提升具有強勁支撐力

    我們知道,進入本世紀之後,國家對糧食政策進行調整,提出了託市收購的方案,但關注糧油市場你會發現,所謂的託市僅僅指的是小麥、稻穀。

    所以,我們看到在本輪去庫存調整之前,大陸小麥、稻穀收購價格每年都在攀升,然而,玉米市場則是在玉米深加工的發展中,完完全全依靠市場化,價格一路上漲,並一度高於小麥價格。

    隨後,由於玉米工業需求的快速上漲,國家在2007年開始對玉米深加工進行限制,但由於玉米深加工當時大勢已成,所以,在限制之後,我們看到玉米價格繼續上漲,直到隨後玉米生產持續大幅增加,抵消了深加工所帶來的消費刺激,玉米開始陷入庫存連年增加的窘態中。

    玉米價格的下跌更多的是由於政策的調控措施

    所以,從上面材料你也可以看出,玉米價格的下跌不是說玉米深加工不給力,而是政策調控的結果,當然,在2007-2008年那一段時間全球糧價大漲的背景下,我們提出工業不與人爭糧的調控思路,本意是滿足食品需求,也無可厚非。

    然後,我們在看下,自2015年重新放開玉米深加工發展之後,我們看下短短三年的時間我們的玉米市場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2015年玉米深加工放開,2017年大批專案開始建成投產,玉米價格也在經歷了2016年的低谷之後,2017年重回上漲勢頭。同時,此前中國玉米庫存高達2.6億噸,但在2017年至今,我們已經消耗掉了1億多噸的玉米庫存!

    玉米經歷短期的低迷之後,價格上行已不可避免

    我們看到現在玉米價格低迷,主要是臨儲玉米還在持續的拍賣中——沒辦法,這些玉米都已經保管了四五年的時間,再不出庫估計都成陳化糧了,所以,當前市場顯得壓力有點重。

    但可以預期的是,今年玉米產量還會繼續小幅下降,也就是說,在過去兩年我們每年挖庫存的情況還會出現。按照一年1億噸的庫存消費來算的話,剩下的臨儲玉米估計到明年就消耗的差不多了,那麼接下來的1億噸的工業消費從哪裡補充?

    所以,玉米市場是一個很值得期待的市場,或許到時會有新的調控政策。

  • 5 # 糧小咖

    題主所問的是玉米可以大量用於製作酒精,對於價格的作用有多大。實際上來說,這個問題的邏輯性並不強。從農民來說,特別是東北的農民,很多都依賴土地收入,而一年只能種一季,農民的日常生活支出、購買農資等等費用,都靠種糧,辛辛苦苦大半年,自然希望糧價高一些、多漲一些。但並不是因為玉米能大量用於酒精加工,就能把玉米的價格帶動起來。

    首先,中國對玉米用於生產酒精,特別是燃料乙醇是有著嚴格的規定的,主要是考慮不能與民爭糧。所以,玉米酒精的產量並不大,目前每年也就500多萬噸的樣子,折算成玉米的加工用量大約是1500萬噸左右。這個量,僅佔到全國玉米總產量的7%左右。

    其次,用於加工酒精的玉米,一般來說對品質要求不高,所以多是用的儲存時間比較長、內在指標超標不能用於飼料及澱粉加工的那部分玉米。而這部分玉米往往價格比較低,本身就屬於低價區裡面的,那麼即使用量多一些,比如當前正處於玉米去庫存階段,酒精加工的用量一定程度上增大,但並不能有效地帶動玉米價格上漲。

    再次,玉米更多的用途一是飼料養殖,大約有70%的產量用於飼料養殖行業;另外就是澱粉及相關加工,大約佔了年產量的28%左右;還有一部分用於口糧,像常見的玉米粥、玉米餅等等。其中,飼料用量的變化,對於玉米價格的影響相對更大一些。

    基於此,對於黑龍江的農民來說,在種植上選擇合適的品種,爭取高產量的同時,一定要改變傳統的存糧方式,儘量減少地趴糧的比例,透過玉米樓子等方式,確保玉米品質,從而從品質的優勢上來多賣些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層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