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貓財眼

    股市擴容不論是對整個市場,還是對散戶投資者都是利空。

    如果說要是利好,那僅僅是對那些IPO的上市公司來說,是一種利好。

    擴容對於實體經濟,是一劑救命藥,但對於二級市場,卻是慢性毒藥。

    我們可以透過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擴容帶來的深遠影響。

    1、給實體經濟輸血,給銀行減負,讓二級市場買單。

    企業的擴張,是需要經濟成本的,也就是足夠的錢。

    第一種是利潤。

    大部分的企業發展的途徑,都是透過經營利潤進行擴張的。

    不論是業務線的擴張,還是人員的招募,都是基於企業利潤的擴張。

    但是企業要實現盈利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透過大幅度盈利來擴張就難上加難了。

    而且,透過利潤再擴張,效率會偏低,或者說速度會偏慢一些。

    有很多企業,就是因為發展過於保守,速度過慢而被競爭者彎道超車的。

    第二種是借款。

    為了加快企業的發展,很多企業會進行資金的籌集。

    借款是一種常用的做法,透過借用資金槓桿來實現擴張,然後透過規模化的利潤,再去回補借款成本。

    這是一種常規做法,但也有一定的風險。

    這個風險是雙向的,借款的企業有風險,出借方也有風險。

    一些出借方是民間的資本,還有一些則是銀行等金融機構。

    對此,金融機構其實壓力是非常大的,因為一旦錢還不上,就會面臨壞賬。

    所以,讓銀行去給民間的企業借款,其實銀行是不太樂意的,尤其是還在發展途中的中小企業。

    借款利率不僅不能開太高,還要承擔一定的企業經營風險帶來的壞賬風險。

    第三種是融資。

    最後一種就是融資了,不論是私下的融資還是公開市場的融資。

    融資的本質是出售企業的股份,去換取一定的資金。

    絕大多數優質的企業,其實是不缺融資的,投資人排著隊來送錢。

    從自身的大股東融資,到市場的風投機構融資,再到最後才是市場化的融資。

    所以,IPO其實已經是融資的最後一個接力棒了,也是相對來說最公開的融資了。

    一旦進入二級市場,就代表從所謂的私有化,轉向了市場的公有制,人人都可以參與這家上市公司,都可以擁有對應的股份了。

    這種情況就很明顯了,中小企業需要資金,銀行為了降低壞賬,讓公開市場買個單。

    2、虹吸效應,擴容的結果,就是從市場中持續抽水。

    擴容的結果,其實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就好像精衛填海,需要市場裡的資金去做填充。

    如果資金跟不上市場擴容的步伐,那整個市場就會面臨下跌的情況。

    因為水就那麼多,池子擴容了,水位勢必就降低了。

    這就是為什麼一些大型IPO上市的時候,市場總體都會有下跌的趨勢,是因為資金抽水導致的。

    這個市場是相對有限的,擴容速度一旦太快,衝擊力是很大的。

    而且,擴容本身並不僅僅是IPO,還有市場的定增,大股東的減持,這背後需要抽水的部分會更多。

    3、關於擴容,機構抱團支援,讓散戶成為接盤俠。

    關於擴容這件事,其實機構是支援的。

    機構支援的原因,是因為承銷方有利可圖,而機構本身也有對於優質的上市公司有投資需求。

    當然,也有政策上對於擴容的需求,需要機構去支援。

    但這一切背後的結果,是散戶成為了新股的接盤俠。

    散戶對於上市公司的判斷,其實是很弱的,或者說不知道怎麼去判斷,該不該參與。

    別看,很多散戶都說自己不會去參與新股,但最終的資料顯示,接盤的依舊是散戶群體。

    只不過你不買,最終被別人買了而已。

    4、優質企業佔比過低,導致市場活躍度大大降低。

    大量的擴容背後,並不是大批次的優質公司上市。

    你會發現,絕大多數上市的公司,其實質量並不好,很多業績都是平平的。

    這些公司一旦上市,結果就是一潭死水,無人問津。

    所以,註冊制的IPO模式,一旦推廣,上市企業不設定門檻,大量資質平平的企業上市,也會對市場帶來很大的衝擊。

    而機構資金在優質企業中的活躍保持,對於普通企業的不管不顧,也會導致大量的上市公司面臨無人問津的尷尬局面。

    5、市場總體機制不夠完善,導致散戶交易難度增加。

    這裡說的市場機制,並不僅僅是IPO機制,還有市場總體的機制。

    散戶交易難度的增加,是因為市場對於散戶的保護,是不足的。

    現如今的市場保護機制,其實就是投資門檻,比如創業板2年,科創板50萬等。

    這種門檻解決不了投資者對於交易認知上的不足,也解決不了大量擴容帶來的影響。

    讓有點錢的人去接盤科創板,並不是讓科創板越走越好的最佳解決方案。

    6、市場化的解禁和減持,擴容本不應該為圈錢買單。

    市場的解禁和減持,是必要的,這是市場化的必然。

    但這種市場化的規則,讓很多的上市公司,目的就成為了減持,找市場圈錢。

    解禁和減持的門檻,是需要升級的,因為市場本身的規則,會導致了大量的規則化公司,透過鑽規則的漏洞,進行融資。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上市公司一上市就變臉的原因。

    解禁和減持,與淨利潤考核掛鉤,這一點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能在這方面,對投資者做一些保護,那市場的規範度,可能會更好一些。

    雖說市場的擴容對於散戶來說,是一種利空的行為。

    但市場的擴容是一條必經之路,基本上是不可逆的結果了。

    對於參與市場的散戶而言,只有接受,並且適應,否則就是淘汰。

    在打新紅利逐步褪去,新股破發成為常態化的今天,對於無止境的擴容,散戶一定要注意幾點。

    1、儘量不要參與新股上市後的博弈。

    新股上市後的博弈,難度會不斷地增加,這一點散戶已經感覺到了。

    原本打新可以賺錢,現如今打新也有可能會產生虧損了。

    這背後,其實是因為市場資金體量的不足,導致的新股炒作荒。

    沒有資金去給新股接盤,就更別提什麼新股炒作了。

    大部分上市後還能上漲的新股,都是大資金去市場接盤了,而那些一路下跌的,本質上就是被市場直接遺棄了。

    機構對於新股的博弈都減少了,散戶更應該減少了。

    每天幾隻新股,一年至少幾百只,最終能夠上漲的屈指可數,新股的投機價值已經非常低了。

    上市之後,資金參與度的降低,也直接決定了上市後參與博弈賺錢的機率,正在逐步降低。

    2、看不懂的上市公司,不要去參與。

    隨著擴容的加速,一定會出現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散戶完全看不懂。

    有一些散戶原本也不看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只看名字和程式碼。

    或許在過去,踩雷的機率會低一點,但是這種選股方式在未來,一定會狠狠地踩雷。

    因為,原本股票少,資金相對集中,機會還多一點。

    未來那些無人問津的上市公司,會長期無人問津,沒有參與價值。

    你如果還是看程式碼,看名字,不看上市公司的實質,一旦踩雷,將不知所措。

    點開F10,看看基本面,哪怕僅僅是核心題材,也是非常重要的。

    明確上市公司的實質之後,再進行交易行為的判斷,雖不代表一定能賺錢,但一定可以避坑。

    3、成交量低迷的股票,不要去參與。

    成千上萬家上市公司的股票,肯定有的成交量高,有的無人問津。

    那些成交量低迷的股票,其實代表著,它們不被市場看好。

    散戶要這麼理解,大資金決定了股票的漲跌,大資金的選股眼光,也會遠好於自己。

    所以,那部分成交量低迷的股票,是被大資金拋棄的股票,參與的價值其實很低。

    即便股價也會漲漲跌跌,看上去也能賺錢,但這種交易性的機會,把握難度是很高的。

    只有當資金一股腦地進入某隻個股,帶動了股價發生質的變化,才是散戶投資的主要機會。

    因此,那些日均成交僅有幾千萬的個股,要千萬小心了。

    未來市場,不僅仙股會越來越多,殭屍股也會比比皆是。

    踩雷殭屍股的結局,就是喪失流動性,變得非常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4、更多地要求自己,先把行業看懂。

    未來可能有5000家,8000家,10000家上市公司,想要都搞懂,肯定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專業的投資機構,對於上市公司的研究,也會存在盲區。

    那麼,這些專業機構是如何挑選股票的,就是關鍵。

    其實很簡單,大部分專業機構,都是先從行業入手,尋找高確定性的行業,然後再挖掘高成長性的上市公司。

    對於散戶而言,未來的選股思路,肯定也是如此。

    你不可能一家家去翻閱,這些上市公司是做什麼的,但是你可以多學習宏觀基本面,搞明白行業的趨勢。

    先把行業看懂,等於就是把大方向給明確了。

    然後在行業的大池子裡,去篩選各個細分領域的龍頭,尋找有技術壁壘,以及有市場爆發潛力的公司。

    把握行業的大機率,或者說是風口,那麼即便買到的是一隻豬,也至少能飛一會兒。

    5、尋找趨勢性機會,而不是短期的交易性機會。

    對於散戶而言,未來要參與短期博弈,難度會越來越高。

    因為這個市場無止境的擴容,並不代表散戶的佔比會無止境地增加。

    未來,整個市場的機構佔比會越來越高,生存環境對於散戶來說,會更加的惡劣。

    當那些技術派的大佬,都開始講市場分析,行業研究,趨勢把握的時候,散戶就該明白,未來不再是短期交易的博弈市場了。

    即便這個市場永遠存在投機,但散戶透過投機賺錢的機率,越來越低了。

    只有把握住趨勢性的機遇,把握每個階段,政策帶來的市場紅利,行業紅利,才有可能在這個市場裡賺到該賺的錢。

    大A市場,在擴容的大背景下,未來一定不會是萬家爭鳴的,但肯定會百花齊放的。

    散戶投資者,一定會思維機構化,選股機構化,交易機構化,這也是一種必然。

  • 2 # 老高買股票全靠蒙

    肯定是利好,對各個層面來說都是利好。

    股市擴容對管理層來說,肯定是利好,如果不是十一放了一個長假,現在a股上市公司就5000家了,這可是一個天大的政績,上上下下都要為之慶賀。這是同志們努力的勞動成果。

    對於擬上市公司來說肯定也是利好啊,原來要上市有多難呀,還要連續三年盈利的財務審計,如果達不到標準還要造假,無形中就等於給自己埋了一顆雷,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爆。現在註冊制多好啊,把腦殼扒了過來看看就可以IPO了,大家都省事。

    對於小散戶也是天大的利好啊,你可選擇的股票多了呀,想想20年前,就那麼小貓七八百,只要是有人想控制股市,隨便拉一拉中石化或者中國聯通。大盤就能起飛,大盤想向下跌,寶鋼站出來都能穩定大局。現在降準都沒有用了。誰也控制不了大盤的下跌走勢。還是不停的增發好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補交社保需要收取其它費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