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商務新觀察

    100萬元確實不是個小數目,無論放到哪家銀行也都屬於個人大額存單甚至算是“超級”大額存單業務。相比每個家庭的資產來說,若是在資產以外還有一筆100萬元的家庭存款餘額那是相當不錯的。

    現如今,有錢人越來越多,提起100萬元存款之時,相信有很多人都會認為身邊盡是,一數一大把。我要說並非大家想象的那麼多,可能會有無數人跳出來罵大街。但我還是要甘冒被罵的風險來說一說。

    談起銀行存款,估計大家都聽說過中國於2015年實施的《存款保險條例》,將50萬元本息以內的一般性存款納入存款保險保護範圍,給予100%的賠付。可大家知道為什麼是50萬元的限額賠付呢?

    原因就在於,頒佈並實施存款保險制度之前,經過相關調查統計資料顯示,50萬元以上的存款居民人數僅為0.37%,換句話說,99.63%以內的居民儲蓄存款並沒有超過50萬元。這也就是說,中國的存款保險制度已經成功覆蓋99.63%的人群。另外,根據資料顯示,存款超過百萬以上(含100萬)的約為0.1%。

    儘管以上資料是按照居民個人儲蓄存款計算,但這也基本能反映出大陸家庭存款標準,就以居民儲蓄存款0.37%未超過50萬元來看,則家庭存款超過50萬以上恐怕也不會太多。

    從今年央行早些時候釋出的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住戶存款餘額為74.22萬億元,按照實際人口13.95億計算,相當於人均儲蓄存款51931元左右。假設一個家庭有兩個人在銀行有存款,根據平均數字來看,超過10萬元以上的鳳毛麟角。這剛好也應證了存款保險制度的調查資料。

    另外,由於很多有錢家庭並不是全部選擇銀行存款的方式,基本都是透過資產配置實現財富保值增值的目的。甚至由於銀行存款利率較低而大多數選擇理財產品為主。因此我們無法準確判斷出所有家庭的具體存款資料。但透過居民儲蓄存款資料還是可以略知一二的。

    總之,我們都知道受近年來大陸高房價和物價上漲過快的因素,已經讓大多數普通家庭的消費及儲蓄被嚴重擠壓,可能每個家庭都有一套房產,但卻沒有100萬元存款。

  • 2 # 琅琊榜首張大仙

    100萬這個數字,在10年,20年前,也許是一個“百萬富翁”的稱號,但是如今來看,在許多一線城市裡,這個百萬資金,也許只是一個平民。

    不過這個問題還是要分地區,分人群來統計和規劃的:

    將華人口以13.83億來計算,這些人中,存款擁有50萬人民幣以及50萬人民幣以上的人僅僅只有0.3%,這樣華人口大概只有415.8萬人的存款超過50萬人民幣的。

    而存款擁有100萬人民幣的人數就更加少了,所佔比率僅僅只有0.1%,摺合成人數大概只有138.3萬人。

    但是如果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之中,100萬存款的家庭就非常多了,不僅如此,如果算上所謂的資產,也就是住房,那麼更是一大片!因為這些地方的機會多,收入高,房價又是那麼的離譜,所以,百萬資產和百萬存款的人在一線城市非常多,但是在其他地方就佔比較小了!

    不過這個100萬存款的統計數字也是有點片面的,因為大部分的富人,都不會把100萬放在銀行裡,換句話說,能夠有100萬存在銀行的,基本都是頂級富豪了,就好比我們把1萬,10萬放在銀行裡應急一樣。

    因為大部分有百萬資金的人都會拿去投資,買房,買車等,特別是在目前投資產品那麼多的環境下,聰明的人早就不再願意存款了!所以這個數字也就喪失了衡量一個家庭財富的參考價值。就好比,一個只擁有100萬存款,但是無房的上班族,和一個擁有3-4套一線房產,存款只有20萬的人,誰的日子更好一些,誰的實力更雄厚一些呢?我想這個比較非常明顯了吧!

    那麼,不知道存款100萬的家庭裡,你家在其中嗎?

  • 3 # 春意萌生

    如果換個文法,大陸現在有100萬資產的有多少家庭,估計這個資料和比例會是相當的龐大,僅僅北上廣深的一套房子隨便都值幾百萬呢,而一百萬又算的了什麼呢,這說明一個問題,現在居民手中的現金普遍比較少,多數錢全部是以資產的方式存在。

    如此,就會面臨一個問題,在未來的某一天資產可能反而會貶值,而現金會大幅度的升值,其實現在感覺已經步入了現金為王的時代,你想啊現在銀行為了拉儲蓄想盡了一切辦法,你只要有20萬元就可以在銀行進行大額存單,年化利率最高可以到達4%,有些小銀行甚至能達到5%,要知道目前的房貸利率也是5%多一些,這相當於無風險收益是5%,恐怕你花幾百萬買套房子租出去的費用可能還不如銀行大額存款的收益率呢。

    銀行這樣做,把存款的利息提的這麼高,就是為了吸收存款,說明銀行也缺現金,這個情況足以表明現在大陸有100萬存款的家庭數量的確不多,大多數人還是以資產的方式存在。

    那麼,我們就要反其道而行,未來手上一定要多些現金,哪怕有通脹也要多些現金,未來現金肯定比資產更值錢,要知道多數人的做法和想法都是錯誤的,當大家都幹同一件事情的時候,那麼未來出錯的機率就偏大一些,所以從現在開始每個人一定要為100萬存款而奮鬥,少些資產配置。

  • 4 # 財經樂少

    大陸基數很多,統計不容易,用北京作為例子是最好的,北京可以說是全國有錢人最多的地方,當然主要原因是樓價全國數一數二,家庭有100萬是很正常的,不過100萬已經不足夠在北京交首期了,可見100萬在北京是“百(萬)無一用”的。

    可以估計一下北京的百萬戶人數有多少?

    根據統計局資料顯示,北京市中有2172萬人口,其中億萬富翁17400戶,而每83人中就有一個千萬富翁,北京市人均存款達到12.9萬。如果按照每83人中就有一個千萬富翁,即代表北京市千萬富翁有26萬。

    如果百萬富翁是千萬富翁的十倍來說,北京市的百萬富翁人數達到260萬,超過北京市人口的10%以上,用作以單位來計算的話,百萬家庭戶可以說是爛通街了。

    不過由於北京生活成本高,一百萬對於北京家庭來說,其實不算什麼,畢竟按照目前的房價來說,100萬隻能在北京買到一個衛生間面積的房子。

    當然,百萬家庭放在其他地方可能已經是一個有錢家庭,其實一個地區家庭有百萬的戶數跟當地的消費水平和房價是掛扣的,房價越高的地區,百萬戶自然越多。

    大陸存款水平越來越低

    家庭存款100萬越來越困難了,畢竟每年的通脹率都在提高,錢放在銀行越來越不值錢,因此居民肯定會把存款轉移到其他地方,例如房地產、股票等。

    由圖可見,中國居民儲蓄率每年在下降,居民固定儲蓄的偏好逐漸改變,畢竟理財和投資知識的推廣和傳播,居民會偏向於利率較高的理財產品。

    還有就是《存款保險條例》的推出,超過50萬的本息是不賠付的,因此超過50萬以上的存款賬號比例會越來越低。

    百萬家庭只會越來越多

    隨著中國的經濟起飛,個人家庭的資產只會越來越多,目前來說家庭資產配資會比較偏向避險品,例如房地產、黃金等,不過隨著經濟環境的轉變,可能會到了現金為王的情況,家庭資產中存款比例會提高,因此百萬家庭會越來越多。

    不過,大多數家庭都是負資產,沒有過多的資金來做家庭配資,這也是大陸的現況,百萬家庭不多,可是負債百萬家庭卻很多,看來馬太效應越來越嚴重了。

  • 5 # 天下會會天下

    朗鹹平教授公佈過一組銀行存款資料,大陸大約有5%(約7000萬)是富人,人均存款數47萬,剩下的95%的人平均銀行存款2.4萬元。

    這95%的人中,40%的銀行存款為零,也就是說差不多5.6億人,他們的銀行存款為零。

    中國家庭77.7%的財富是房子

    據《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披露,中國城市家庭總資產中住房資產佔比高達77.7%,而美國這一數字為34.6%。人民網6月15日文章《美媒體:高達90%的中國家庭能承擔買房成本遠超美國》提到,如今美華人的擁房率不及65%,且這些住房一半以上的所有權歸銀行所有。而高達90%的中國家庭能承擔買房成本,遠超美國。

    財富凝結成房子喜憂參半

    中國家庭戶均資產161.7萬,這是我們改革開放這麼多年的勞動所凝結的,但是我們家庭的資產結構、現金流和負債情況都不太理想。

    居民的負債近年開始快速增長,從2007年負債佔可支配收入比不足35%,轉眼在2018年負債達到90%。意味著現金流已經被負債拖垮,這就是為什麼這些年消費不足。

    一二線城市高企的房價並沒有為家庭帶來高現金流,房租與房子總價的租售比約1%,這種收益率意味著佔家庭總資產77.7%的房子是無效資產。

    那麼我們把無效資產進行變現如何?這樣可以改善負債狀況,同時家庭可以獲得現金流,以應付不時之需。

    房產已難以變現

    房地產總市值已經超過500萬億人民幣,而按照央行公佈的資料,到2018年7月,全國住戶存款餘額68萬億,在扣除各種貸款後,淨存款額只有22萬億。

    一邊是嗷嗷待售的500萬億資產,一邊是22萬億淨存款額,這意味著,只要有5%的人賣房,就能把居民存款掏空,所以未來大機率是房市有價無市。如果您的房子還沒有出售,估計要砸手裡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捷為什麼總是在專欄中對溫鐵軍的觀點頗有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