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浪花的寒暑假

    一般情況下,如果高考沒有發揮好決定復讀的話,我們不建議考生填報志願。因為高考每年招生名額是有限的,你填報了這個志願,佔了這個坑。佔坑又不去就讀,就是浪費招生名額。所以,如果復讀,建議不要填報志願。但是,很多考生不明白這個道理,都想著先填報了再說。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準備復讀,而自己填報志願又被某所大學錄取了,對來年復讀有沒有影響呢?填報願意被錄取,只是考生在今年內,不能再被其他學校錄取了。不會影響考生復讀,和明年重考。

    準備復讀的話,具體處理方法如下:

    1、不去報到就行了。大學開學後,逾期不報到,學校會對考生作自動退學處理。

    2、決定復讀後,暑期在當地找一所管理嚴格、口碑好、教學水平高、升學率高的高考復讀學校。因為只有好的學習環境才能對你復讀有提升作用,選擇復讀學校務必要多作比較。復讀後,復讀學校會協助你進行高考報名等事項,自己不用操心那麼多。

    3、放棄錄取資格,對復讀到底有沒有影響?會不會被錄取學校因誠信缺失不錄取考生?略有影響,影響不大。

    (1)如果因為考生被錄取不去就讀,影響高考生復讀的話,那麼全國每年就不會有那麼多復讀生了。而且近年來,很多高考狀元就是往屆生,因為不甘心才選擇復讀的。如果復讀不錄取高考生,那豈不是一考定終身,違背教育公平的原則。

    (2)復讀對高考生有哪些影響?部分省份明確規定,如果高考生被大學錄取後,又不去報道浪費高考招生名額,將其計入誠信檔案。同一考分報考同一院校同一專業,優先錄取應屆生。其他無任何影響。這怎麼解讀?意思很明確,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不浪費招生名額,希望被錄取的高考生能夠及時到大學就讀。如果高考生放棄錄取,不去就讀,其實沒有影響。雖然說同一考分優先錄取應屆生,但是高考志願填報的學校那麼多,同一高分又報考同一學校且同一專業的機率幾乎為0。即使這種機率為0的可能性被撞到了,也不會影響你後面的錄取。綜上所述,高考生被錄取後,放棄就讀選擇復讀,對來年的復讀有影響,影響無限接近於0。影響只針對:同一省份同一考分的考生(復讀生和應屆生),報考同一個學校的同一個專業,優先錄取應屆生。這種撞見的機率接近0。因為現在專業在一個省很少只招一個人,而這個專業又被同分的復讀生和應屆生同時報考。

    決定復讀,就不用思前顧後。現在高考復讀生和應屆生的待遇幾乎完全一樣。應屆生能報考的,復讀生都可以報考。

  • 2 # Sara6Lin

    我第一年參加高考,過的是二本線,也選了志願,被學校錄取了。但專業被調劑了,我也不喜歡,就選擇了復讀。後來高校打電話,我說自己復讀了。就沒有然後了。。。。。。所以,這個並不影響。

  • 3 # 決勝網

    高考成績出來後,考生要參考志願填報指南,對比自己的成績與分數線來填報志願。填報志願後會受到錄取通知,成績優異的學生會考上理想的大學,而成績一般的同學也會填報志願。其中不缺少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填報志願被錄取也不去報到。這樣的學生大多數是準備復讀,但不想浪費填報志願的機會。這會有什麼後果?

    考生覺得自己的分數不理想,還想再戰一年選擇復讀,是可以的。但是填報志願又被錄取了,這樣會佔用一個錄取名額。對於學生自己而言沒什麼影響,只是少數地區規定,錄取後不去上大學的學生,會被記錄誠信檔案裡。這樣做的目的,只是為了相同分數的其他考生,能爭取到被浪費的錄取名額。

    選擇復讀的學生,不去被錄取的大學報到就行,學校方面會在逾期後視為退學。決定復讀就不能像應屆生一樣,要抱著必勝的心態,查缺補漏,在下一年高考中考出好分數。選擇復讀的學校要多方面考察,什麼樣的復讀環境對你最有利,就去那裡復讀。等到高考前報名,復讀學校會辦理高考報考程式。

    總的來說,高考被錄取後但不去上大學,對自己沒什麼影響,也不影響復讀。最可能受到影響的是跟你同分數,且填報志願相同的考生。決定復讀就不用考慮太多,所有的心思放在學習上。再來一年會讓你有更好的收穫。

  • 4 # 素思生涯規劃

    有些考生雖然已經被錄取,但是對學校或者專業不滿意,這時候就有一個問題:如果被高校錄取後不去讀大學,會有什麼後果?

    被錄取不報到的後果

    對於高校而言,完成招生計劃,且最大程度滿足考生本人專業意願,可謂是世紀難題。總有部分考生,因為種種原因被錄取而選擇不報到的。現實案例中,有考生因為被錄取不報到,結果第二年發現自己可填報志願數量減少,這種情況考生一定要引以為戒。

    而不報到的後果,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一、個別省份或地區,會被記入誠信檔案

    部分省份或地區對於被錄取不去讀大學這種情況,會記入個人誠信檔案,甚至會直接停止錄取,或減少明年的志願填報數量。因為這畢竟是一種浪費高校招生名額的行為。

    比如,《河南省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明確指出——

    升學志願是考生意願的體現,也是考生對錄取院校的書面承諾,錄取時充分尊重考生志願,嚴格按志願投檔,被錄取後應如期到校報到。按所報志願錄取後不報到,既浪費寶貴的招生計劃,浪費高校的教育資源,客觀上也佔用了他人的升學機會。為維護入學機會公平,教育考生增強誠信意識、履行志願約定,對於在普通高校招生錄取中不履行志願約定的考生,當批次錄取電子檔案停止運轉;對錄取後不入學實際就讀等造成招生計劃浪費的,下一年報名參加高考將限制其填報志願的學校數量,在實行平行志願的各批次,允許其填報志願的學校數不超過2個。考生履行志願約定情況將如實記入其電子檔案。

    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公佈的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春季分類考試(學考錄取&高職自主招生)招生錄取工作通知,裡面提到:

    健全考試招生誠信機制,對錄取後不報到的考生,記入個人誠信檔案,適當限制其以後年度參加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填報志願的院校數量。

    二、當年不會再被其它高校錄取

    根據教育部規定,考生被正式錄取後,高校和考生都不得以任何理由退檔。考生今年也不得再填報任何志願、不得再被其它學校錄取。大學開學後,若考生逾期未報到,相當於自動放棄,學校將對考生作自動退學處理。

    三、第二年可同應屆生一樣參加高考

    大多數被錄取不去讀大學的原因,是考生覺得自己沒有發揮出水平,決定去復讀。這種情況是完全不受影響的,來年可以和應屆畢業生一樣參加高考。這裡要注意的一點是,復讀生在高校錄取中與應屆生有所區別,甚至有些專業受限制。

    四、可能會出現重複學籍

    一般來說高校學籍都是在開學時進行註冊的,但總會有人為疏忽,即使本人沒有前去報到,仍然被註冊了學籍。如果復讀後考上了另一所大學,很可能會出現兩個學籍,也可能自己讀了四年大學,最後畢不了業,拿不到學位證。

    有高校招辦負責人表示,按照錄取人數,學校在教學、住宿等方面都進行了充分準備,考生不報到將給學校帶來較大損失,如果考生來年再次投檔到該校,學校有可能對其關閉大門。

    還是希望各位考生,如果被錄取了儘量去讀,因為復讀的壓力大,而且相關政策每年都變,變數太大。如果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可以瞭解下學校裡的轉專業制度;如果對自己的學校不滿意,可以努力學習考研升學,總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龍驤包髒了如何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