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窩哪個去

    中國工業機器人的水平,說實話,不咋的。首先,中國的機器人起步晚。其次,中國的製造水平相對落後,機器人上面的很多核心部件都需要從國外進口。再次,中國的機器人控制系統,相關效能不足,只能滿足一些要求不高的場合。最後,中國的國情,太浮躁,太看重利益,忽略了太多的東西。

  • 2 # 老龐點金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老龐想先跑個題,給大家講個故事,這個故事就是咱們大中國的“863計劃”,1986年的三月份,一份報告被送到中南海鄧小平先生的手上,在這之後就迅速出臺了“863計劃”,自此中國走上了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道路,科教興國在這個時候也讓中國在世界的高科技領域站穩腳跟打下堅實基礎。時至今日,三十年的時間時間不是很長,比美日帝國起步慢了一些,不過速度確實驚人的。

    大陸機器人現狀,客觀的講,大陸工業機器人增長的速度是比較快的,各地方也看到了機器人行業的前景,主要原因是機器人市場的巨大潛力;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對製造業的需求。

    全球機器人現狀,2017年也將達到500億元的容量,家居機器人及公共服務機器人都將出現比較大的增幅,現在也是機器人上坡的路上,國內相對國際有差距咱們要承認,不過按照現在的態勢,相信會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彎道超車的局面,這也將是事半功倍的趨勢所在。

    差距在哪?機器人取代人力資源的轉型大大抑制了大陸機器人的發展,另外一點就是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結合,這也是需要更進一步改變的現狀。

    還有老龐想提到的是軍事產業,國內軍事機器人的自主研發已經是國際先進水平,這個就不多贅述,這也是咱們每一位華人的驕傲!另外在股票市場對於機器人的風口也在不斷的升溫,大家可以抓住機會大賺一筆,相關個股大家可以百度,龐綿澤,找到老龐,老龐會有相關的分享。

  • 3 # 人工智慧趣聞

    目前機器人領域比較出名的包括日本的asimo和美國的波士頓動力,大陸的機器人公司大概剛起步,以聊天、娛樂機器人為主,還談不上真正的機器人。

  • 4 # 百變小將

    兩個現狀:

    第一,國外機器人企業佔據了中國機器人市場約90%的份額。僅發那科、安川、KUKA和ABB四家公司就搶佔了約65%的市場份額。而大陸企業由於在精度、可靠性和穩定性等方面難以與前者匹敵,還很難被使用者信任。

    第二,由於缺乏關鍵核心技術,大陸機器人產業大部分處在做系統整合的階段。掌握著核心技術的上游企業,也掌握著絕對話語權,賺取超額利潤。系統整合商僅能賺取10%左右的毛利。

  • 5 # 智東西

    IDC分析指出,智慧機器人產業在中國的市場規模有望在2027年達到1.6萬億元人民幣以上;宏觀經濟層面,中國5-8%的GDP將由機器人拉動和促進。

    產業革命的演進、技術的發展和社會需求的變化驅動了全球機器人革命的爆發。在“中國製造2025”戰略佈局和勞動力市場結構性短缺的雙重刺激下,中國機器人產業逐步凸顯出差異化、個性化、定製化的發展趨勢,應用覆蓋食品、醫療、3C等諸多領域。

    到2020年,全球機器人技術及相關服務支出將從2016年的915億美元(約合6,300億元人民幣)增長到1880億美元 (約合13,000億元人民幣),即在現有的基礎上增加一倍以上。

    *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2015-2020年)

    從區域分佈來看,亞太市場在全球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預計其2020年支出將達1330億美元, 全球佔比達71%,中國將接近600億美元,是最大且增長最快的機器人市場;歐洲、 中東和非洲(EMEA)為第二大區域, 2016年的支出為147億美元(約合1014.3億元人民幣);美洲是第三大市場, 2016年支出總額為129億美元(約合890億元人民幣)。

    2013年,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成立,覆蓋80多家產業鏈骨幹單位、研究機構等;2015年中國製造 2025” 戰略規劃, 將機器人列入大力推動突破發展的十大重點領域之一,旨在實現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轉變;2016年工信部、 發改委、 財政部聯合印發 “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對中國“十三五”期間機器人產業發展作出整體規劃;目前, 已有超過20個省市出臺了機器人相關政策, 把機器人作為重點產業進行培育;中國對機器人領域的佈局已經從研發規劃轉變成中國製造業崛起的重要平臺。

    *中國多省市出臺機器人產業培養計劃

    除了雙創活動,中國的企業和資本也在進行滲透:

    中國機器人產業:篳路藍縷 玉汝於成

    機器人產業的技術創新在20世紀80年代快速發展,2005年以來實現飛速增長。中國機器人產業雖起步較晚,在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國家級戰略的逐步推進和社會各界的持續參與,也取得了豐厚成果。

    截至目前,中國已經有40多個機器人園區,上規模的機器人企業超過800家, 形成了東南西北四大產業聚集區, 井各據優勢特點,在空間上搭建了各地區和經濟帶之間的協作基礎。

    *中國四大機器人產業聚集區

    據國際智慧財產權組織統計,2000年中國在機器人方面的專利佔當年世界機器人專利總量的比例只有1%;到2011年,這一數字已經達到25%,超過日本、南韓和美國,居世界第一 位。未來, 隨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資訊科技的深入應用,中國的機器人專利數量有望進一步增加。

    *世界機器人領域專利註冊數量(1960-2010)

    工業機器人:2020年1110億美元

    工業機器人主要用於製造業, 包括離散製造(discrete manufacturing)和流程製造(process manufacturing)。中國自2013年起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 並保持至今。而今,新一代資訊科技成為工業機器人發展驅動力,中國也藉此尋找到了新的發展良機。

    *中國工業機器人歷史出貨量(2005-2015年)

    IDC預計,全球工業機器人在製造業的市場規模在 2020年將達到1110億美元;其中,中國的市場份額將從2015年的約四分之一增至2018年的三分之一。

    *各國機器人市場份額(2011-2015年)

    時值歷史機遇期,大陸工業機器人領軍企業新松公司2015年11月正式釋出柔性多關節機器人,這意昧著在人機協作機器人領域, 中國機器人企業與國外知名企業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與此同時,資本優勢也在轉化成工業機器人產業新力量。代表性案例是2017年1月, 美的40億歐元收購庫卡的交易塵埃落定,獲得庫卡94.55%股權, 體現出中國企業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的雄心。

    服務機器人:2B已至拐點 2C靜待爆發

    相對於工業和商用服務機器人, 中國消費服務機器人尚處於發展初期, 現有產品功能單一、價格昂貴且與使用者期望差距較大,導致使用者付費意願不強,廠商變現困難。儘管如此,考慮到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費服務凱器人市場潛力依然巨大。

    目前,中國市場上的消費服務機器人的主要應用場景包括幼兒教育、助老助殘、智慧家居、家政服務、數字娛樂、情感陪護等。隨著智慧化技術的發展, 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晶將進一步融合, 生產成本將進一步降低, 產品與需求將逐漸匹配。消費服務機器人有望迎來大規模應用, 遍及社會各個角落,成為萬物互聯時代的網際網路終端。

    中國機器人產業整體處於起步期,企業發展良奏不齊,在資金、生產能力、市場經驗、核心零部件供應等方面存在各式各樣的問題, 產業鏈各主體間的協同整合存在較大障礙。如何打造開放高效的協同體系, 獲取全球優秀資源為我所用是中國機器人產業面臨的又一挑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遇到一件不開心的事總是反覆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