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寬和山居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政府大敗割地賠款。在這場中日兩國的國戰中,清軍有人死戰不退、有人望風而逃,有人自殺殉國、有人賣國求榮,那麼這些逃跑、投降的人都有怎樣的結局?

    1、方伯謙是北洋水師濟遠號管帶。方伯謙是一個學霸似的人物,福建船政學堂第一期畢業,也是清朝第一批前往歐美留學學習先進海軍知識的人,被英國教官讚揚為“水師中聰明諳練之員”。方伯謙回國後受到李鴻章重用,任“濟遠”管帶、北洋海軍中軍左營副將等職,獲得“捷勇巴圖魯”稱號。

    在平時方伯謙的表現真是很好,能力出眾,但在關鍵時刻他懦弱怕死的特點就暴露了。先是豐島海戰時,方伯謙主動懸掛白旗和日本海軍旗想投降,自己躲在船艙中不敢出來,最後是“濟遠”水手王國成、李仕茂等人死戰才擊退追兵;然後黃海海戰的時候,方伯謙乾脆就是直接逃跑,臨陣脫逃,“濟遠”艦觸礁擱淺。方伯謙逃回國後被撤職下獄,一八九四年八月二十五日被下旨斬首。

    2、吳敬榮是“廣甲”艦管帶,在黃海海戰中跟隨方伯謙逃跑,在航行到大連灣三山島外時不聽勸阻,致使“廣甲”艦擱淺。黃海海戰後,吳敬榮被革職留任以觀後效。北洋水師返回威海後,丁汝昌派吳敬榮率兵協防北幫炮臺,但是吳敬榮又一次不戰而逃了。中日甲午戰爭後,可能是因為海軍人才傷亡慘重,吳敬榮又被清朝廣東水師啟用,先後任“建安”魚雷艇、“寶璧”練艦、“江利”炮艦管帶,民國成立後加官進爵於1924年官至海軍中將。

    3、葉志超是甲午戰爭中清朝在北韓陸軍的最高指揮官。實際上在前往北韓作戰之前,葉志超就推三阻四不願意上戰場,最後是李鴻章發火才不得不去。葉志超開戰時起就畏敵如虎,面對日軍的進攻直接拋棄聶士城所部,直接從牙山跑到了平壤,面對這場潰逃葉志超還很不要臉的上書清廷自己打了勝仗,獲得了朝廷的嘉獎。

    退守平壤後葉志超根本不想作戰的事,天天飲酒作樂,雖然有聶士成、左寶貴等將領積極作戰,但是主帥不行仗還怎麼打?其實平壤之戰初期,清軍打得很好多次擊退日軍進攻,但是葉志超沒有乘勢反擊,反而主動棄城逃跑,將武器裝備和軍糧都扔給了日軍。葉志超的逃跑粉碎了清軍的作戰意志,一路潰敗500餘里,傷亡慘重,致使北韓戰局難以挽回。葉志超逃回國後立馬被清廷抓捕革職,經刑部審判判決斬監候,光緒二十六年被赦免,光緒二十七年病死在老家。

    4、趙懷業是淮軍懷字營統領。甲午戰爭中,趙懷業受命守護堪稱“北洋精華”的大連灣炮臺,可以說是責任重大,但是趙懷業不思報國、一心撈錢。日軍還沒打過來呢,趙懷業就將軍糧、軍服變賣換成真金白銀,然後將家眷和財物全運到後方去了;等到日軍即將到來的時候,趙懷業直接不戰而逃。

    趙懷業將火炮100多門、炮彈246萬枚、德國新式步槍600多支、子彈3381萬顆,糧食、帳篷無數,還有軍事佈防圖等等都留給了日本人。甲午戰爭結束後,趙懷業被清廷抄家問罪。

    5、黃仕林是淮軍將領,是甲午戰爭中清軍防禦旅順的陸軍統帥。在日軍進攻旅順前,黃仕林就已經打包輜重細軟準備跑了;等到開戰後,黃仕林直接偽裝成平民拋棄部隊獨自逃跑。黃仕林後來以臨陣逃脫罪被逮捕,判斬監候,但是清朝官場腐敗,黃仕林花三萬兩銀子賄賂了榮祿,竟然無罪釋放還官復原職。

    6、牛昶昞任威海衛水陸營務處提調,二品頂戴,深受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的重用。1895年日軍海陸軍圍攻威海衛,北洋水師被困港內難以突圍,牛昶昞竟然勾結在北洋任職的洋人密謀投降,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鎮遠管帶楊用霖不甘心受這幫投降派的脅迫自殺殉國,牛昶昞等人竟然打著丁汝昌的名義投降日軍,將北洋艦隊的十一艘軍艦和所有的軍用物資無條件的交給日本人。甲午戰爭後,牛昶昞將一切罪名推給已經死了的丁汝昌,致使丁汝昌蒙冤15年之久,牛昶昞只受到輕微處罰。

  • 2 # 喜洋洋8696

    牛昶昞任威海衛水陸營務處提調,二品頂戴,深受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的重用。1895年日軍海陸軍圍攻威海衛,北洋水師被困港內難以突圍,牛昶昞竟然勾結在北洋任職的洋人密謀投降,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鎮遠管帶楊用霖不甘心受這幫投降派的脅迫自殺殉國,牛昶昞等人竟然打著丁汝昌的名義投降日軍,將北洋艦隊的十一艘軍艦和所有的軍用物資無條件的交給日本人。

    甲午戰爭後,牛昶昞將一切罪名推給已經死了的丁汝昌,致使丁汝昌蒙冤15年之久,牛昶昞只受到輕微處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等價位,電腦是買華為,還是買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