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養生投資

    能,下面用案例驗證。熱點分長熱點、短熱點,即長期長效熱點和激情一日遊或幾日遊行情。我的認知是,不看常規指標、不看馬路訊息,並一直在進行實戰研究,透過持之以恆的盤後覆盤,深知只有大資金運作具有長期持續性、具有向上大波段趨勢的主流熱點才是真正的長效熱點,容易把握;同時我一直關注國家層面出臺的新政策和政策的趨向性、連續性、對股市投資帶來的投資邏輯變化和改變。而那些靠訊息刺激、短線異動的熱點,有的是一日遊行情,有的是一個小波段行情,被套住的機率較高。

    下面就用幾個案例,來說明和驗證我的認知。

    一、一直關注國家層面出臺的新政策和政策的趨向性、連續性,研判對相關產業發展的中長期影響。

    案例1:

    我在2022年6月1日的文章《國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與股市投資機遇》中,分享了自己對該規劃的解讀:“風電、太陽能發電和儲能類上市公司,可以預期在未來的2.5年有確定性較高的成長性,相應地會最終影響到股價波動。”。

    邏輯推理與更新,新能源方向快速發展的初期,產業鏈前端的原材料相對緊缺,會先期得到持續性的反覆炒作,如動力鋰電池的小金屬“鋰”類、鋰鹽類相關股票,如鹽湖提鋰,含有磷、氟等鋰鹽;新能源方向的拓展與延伸,如充電樁、建築光伏一體化(光電轉化率達28%以上)等個股有大資金在建倉後期或建倉洗盤完畢正在拉昇初期。

    二、只有大資金運作具有長期持續性、具有向上大波段趨勢的主流熱點才是真正的長效熱點,容易把握。

    這是我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

    案例1中,分析了兩隻新能源方向的個股有大資金建倉的跡象:新能源方向的長安汽車和鋰電池概念的中國寶安。

    此時籌碼分佈形態已經基本集中,可以預判一波大波段行情的到來。

    按照22.6.1的次日統計,到22.6.20的以收盤獲利籌碼佔比達到95%、會產生獲利拋壓盤、股價從底部最低點計算翻倍需要回避波段回撥來看,可能的波段獲利收益率約20%,波段預判也是合格的。

    三、非主流熱點,能有一個波段的盈利機會就很好了,時機不容易把握,還容易被套住。

    1、券商股。

    券商股可能是一些財經大V和老股民最喜歡的品種之一。他們經驗式地認為,券商股是牛市的急先鋒,是大牛市的旗手。只要牛市來了,買入券商股的龍頭股,就一定能賺大錢。

    一起復盤一下東財在同期的走勢。

    22.6.2是券商股東財的最佳波段進場時機之一。收盤獲利籌碼佔比83%,比較接近籌碼集中。布林線收口後上軌向上張開,預示著即將波段拉昇。

    是仙人指路/射擊之星,還是上吊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長上影線一旦出現時,都得實戰規則、立即撤退,如此才能保全一個小波段的利潤。

    當它第二次出現長上影線時,伴隨波段趨勢指標已經走弱不能同步上行、更不能創出新高表示有上漲的後續能量,那麼此時是第二次撤退的時機。因為右側的籌碼分佈顯示,技術上需要向下調整、去填平那個下方的籌碼峽谷。即使後期有新的波段行情,那也是另外一回事。最重要的是研究當下的波段、做好當下的波段。這些,覆盤時,我都看在眼裡。看破不說破,生活要低調。這是快樂生活的潛規則。

    2、白酒股。

    白酒股、醫藥股、券商股,都有著較多的粉絲和長期愛好者。

    案例1中,分析到的一隻白酒股,失敗了,沒能走出一個波段式行情。它是在22.6.1覆盤時,發現已經接近籌碼密集的。沒有走出向上的一個波段式行情出來的原因,只能歸結於它是非主流,雖然它後期仍有可能走出一個向上的波段式行情,只是時間不等人,時間就是生命和財富,有時我們不能等待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的事件發生。

    這是22年覆盤時發現的第一隻短線異動的白酒股,當時因為它的業績具有高成長性,預判它能有一個波段行情,後來如果按照波段達到20%目標止盈的話,或者按照波段指標在第二次衝頂時主動撤退,還是有機會達到一個波段20%收益率目標的。

    四、不看技術指標、不看機構訊息,能更好地預判股市趨勢和主流熱點方向。

    技術分析,是K線圖表走出來以後的跟隨性指標,如同人的影子,人動影子動,不一定能提前預判出人下一步的方向。

    機構是盈利組織。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案例2:

    在2022年5月31日的文章《2022年中國股市,會有吃飯行情嗎?》中分享道:“至少2022年6月~7月這兩個月,還是處於大盤趨勢上行的時間週期內。”(需要提前做好應對7月份大盤衝高回撥和翻倍個股的波段式回撥風險的預案)

    上證綜指的實際走勢與趨勢研判是基本符合的。

    大盤趨勢分析和研判,是我的另一個重點研究方向。

    最新的大盤趨勢研判,需要的話,可直接查閱我的最新文章。

    有股友想看看股票情況,相關規定不能在公開場合向不特定公眾交流,在此說聲見諒。

    以上觀點和內容來自覆盤資料和心得,僅供交流探討,不做買賣依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應屆生一畢業直接進體制是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