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葛小波不見了

    網際網路行業也分成了很多種,每種的運營模式和營銷模式也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些差異主要體現在行業的差異(做電商的和運輸的肯定模式是不同的)、客戶物件的差異(2B和2C的模式也不相同)。

    而網際網路行業有根據其形態,又有不同的營銷模式,例如:我是做內容營銷的,或者我是做服務的、我是做商品自營的。

    簡單的來說,網際網路就賣四種東西:實體商品、廣告、虛擬商品、服務。

    賣實體商品

    賣實體商品,其實就是我們說的電商,對於電商來說,又有兩種角色,一個是平臺,一個是商家,對於早期的京東來說,其實就是既做了平臺,又做了商家,而現在的京東將平臺和商家獨立開了。

    對於平臺來說,他的營銷模式就和我們線下的大型商場一樣。

    第一、招商

    我需要商家來我們商場,我的商場來會火爆。

    第二、搞活動、宣傳

    各種節氣,想各種噱頭,發優惠券啊、打折啊,然後在媒體上做廣告,讓使用者到你這裡來消費。

    對於商家來說呢?

    首先,支援商場的活動,然後配合進行廣告宣傳。

    其次,自己是不是也推出自己的活動,讓使用者能夠來消費。

    最後,品牌的營銷,品牌是一個企業核心的東西,所以一定要在品牌上進行投入。

    那營銷了怎麼賺錢呢?

    對於平臺來說,商家的入駐費是一筆收入;商品銷售的抽成是一筆收入;商家如果要在平臺打廣告、競價排名,又是一筆收入。

    對於商家來說,商品的銷售利潤,就是自己的收入。

    賣廣告

    賣廣告其實就比較傳統了,各種的自媒體平臺,影片網站,圖文網站,基本都是靠廣告最為自己最大的收入點。

    例如:愛奇藝,如果你不是會員,影片之前的一分多鐘廣告就必須看,然後你是不是會員,中途都可能會嵌入廣告。

    而作為這樣的網站平臺的營銷部門,就是去找各種的商家,然後讓他們在你的平臺投放廣告。

    賣虛擬商品

    這裡的虛擬商品不是說遊戲裡面的那些虛擬道具,嚴格來說,就是O2O,線上消費,線下體驗。

    團購就是一個標準的賣虛擬商品的,我們在美團上買了電影票,然後就可以去電影院換票,然後看電影。

    我們團一個KTV券,然後可以去KTV唱歌。

    那營銷部門就是去找到這樣的商家,讓他們在你的網站上釋出虛擬的一些商品,然後,他在線上的銷售服務費,就是平臺的主要收入。

    當然,在這裡面也可以存在廣告和競價排名等收入。

    賣服務

    這種網際網路的運營模式大都是面向於B端使用者的,C端使用者也有,但是不是特別普遍。

    例如:我們使用iPhone手機的時候,購買iCloud的空間,其實就是一種服務的購買。在B端的市場裡面,我們都非常多的這種應用場景。

    對於C端的使用者,可能更多的是透過一些打折活動,線上的訊息推送來進行營銷。

    對於B端的使用者,可能線上推廣是一部分,更多是還是要實際到線下去聯絡一些大型的企業客戶,做地推。

    大致來說,網際網路的運營、營銷就是這樣了,這個和快消品行業的區別還是非常大的,所以,如果好從快消品轉到網際網路行業,還是要先對網際網路有些簡單的認識和理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記憶體擴充套件可以關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