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朱天民ztm

    雍正即位年羹堯是有功的,恃功驕狂,目空一切,太過,就要遭禍了。雍正要搞掉年羹堯,接手西北軍事牽制年羹堯就非嶽鍾琪莫屬了。不要把雍正和他的軍機處想得太笨。嶽鍾琪結局也不太好!隨意聊幾句,見解不深諒解!

  • 2 # stud白丁

    殺了嶽鍾琪很容易,但養著這個人,對籠絡漢族知識分子能起很好的作用,,

    雍正給嶽鍾琪謀反案的主犯曾靜寫了信,,就是著名的《大義覺迷錄》,,

    這篇文章,淡化民族矛盾,強調華夷一家,對比了滿清的仁厚與明朝的腐敗,,,

    配合這篇論文,再養著這兩個人,勝過十萬雄兵,,

  • 3 # 小島知風

    年羹堯和嶽鍾琪都是清朝初期鎮守清朝西北邊境的名將,二人都曾出任川陝總督,並被清朝任命為大將軍負責西北前線軍政大權進行征伐,而且二人還都是漢將出身,這在清朝初期漢將能受如此重用是極為少見的事情,但是二人結局卻大不相同,年羹堯最終被雍正以92條大罪賜死,而接替年羹堯的嶽鍾琪也險些被殺,被兵部議定斬立決之罪,雍正親自赦免其死罪改為斬監候,最終嶽鍾琪卻能官復原職,並被乾隆譽為“三朝武臣巨擘”,下面就來說一說為何年羹堯與繼任者嶽鍾琪的結局大不相同。

    二人的官場發展軌跡完全不同,也註定了二人的結局不同

    其實年羹堯和嶽鍾琪都是官二代,年羹堯的老爹年遐齡在康熙時期官至湖廣巡撫,嶽鍾琪的老爹嶽升龍是康熙時期的名將,曾參與平定三藩之亂和追隨康熙御駕親征蒙古準噶爾首領噶爾丹,在康熙朝官至四川提督兼議政大臣。

    不過二人身份卻不大相同,年羹堯雖然是漢人,但卻是有旗籍在身的漢八旗子弟,年羹堯的曾祖父年有升本是明朝軍官,在松錦大戰中年有升被清軍俘虜,並被編入鑲白旗成為了鑲白旗的包衣奴才,直到年羹堯的祖父年仲隆在順治時期考中進士,年氏家族才脫離了包衣奴籍身份,家族被改編為鑲白旗漢軍身份(後來年羹堯家族因為其妹是雍正最寵愛的年妃被抬籍到了鑲黃旗)。

    而嶽鍾琪卻是沒有旗籍的漢人身份,嶽鍾琪是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第21世孫,本來岳家世代為明朝涼州莊浪衛軍籍身份家族,但是隨著明朝滅亡清朝統一天下,岳氏家族也歸順了清朝,不過岳氏家族始終秉承其祖岳飛的祖訓,沒有加入清朝八旗的漢軍旗身份,岳氏家族也始終秉承著保家衛國而不是效忠某個君王的理念為清朝服務。

    年羹堯家族靠科舉發跡,因此受家族薰陶,年羹堯自幼也刻苦讀書,主攻科舉,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21歲的年羹堯就考中了進士,並進入翰林院供職。

    由於年羹堯頗有才學,因此他在考中進士之後一直在中央出任文秘類性質的官職,雖然官級不高,但卻經常能出現在皇帝眼前,容易受到提拔和賞識,年羹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獲得了康熙的賞識和提拔。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時,年僅30歲僅步入仕途九年多的年羹堯就被康熙破格提拔為四川巡撫成為封疆大吏,巡撫之職可是很多人一輩子都難以企及的地方高官,年羹堯也成為清朝歷史上最年輕的巡撫。

    在四川巡撫之職上年羹堯兢兢業業,為官也算勤勉正直,因此康熙更加喜愛他,認為他是年少有為,可以成為大清的棟樑之材,所以把他的妹妹年氏賜婚給了還是雍親王的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為雍親王側福晉,與皇室聯姻也使得年羹堯更加獲得器重,之後很快被提升為川陝總督,並且年羹堯的政治生涯也註定了要與妹夫雍正繫結在了一起。

    而相比之下嶽鍾琪就沒有年羹堯這麼好的政治資源了,嶽鍾琪自幼就喜好研讀兵法,立志想像老爹嶽升龍一樣成為征戰沙場的大將,因此他沒有走科舉之路,他老爹嶽升龍給他透過關係花錢捐了一個候補知府,如果天下一直太平無事的話,也許嶽鍾琪就得靠捐官走仕途了。

    不過康熙晚年噶爾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帶領準噶爾再度騷擾清朝邊境,成為清朝的一大邊患,嶽鍾琪也趁此機會從文官轉為武官開始刷戰功,後來嶽鍾琪已經憑藉抵禦策妄阿拉布坦的騷擾戰功升為了遊擊將軍,而彼時年羹堯已經官至川陝總督。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策妄阿拉布坦攻入西藏拉薩,殺害了清政府扶持的蒙古和碩特部首領拉藏汗,這讓康熙大為震怒,於是康熙命第十四子胤禵為撫遠大將軍,率十萬大軍入藏討伐策妄阿拉布坦。

    年羹堯和嶽鍾琪也都參與了這場戰鬥,年羹堯當時以川陝總督身份負責保障胤禵大軍的後勤糧草,嶽鍾琪則以遊擊將軍之職跟隨胤禵入藏參戰,在戰鬥中嶽鍾琪屢屢向胤禵進獻合理的戰略部署和建議,極受胤禵器重,被胤禵保舉為副將,由此嶽鍾琪才正式進入高階武將的行列,而年羹堯當時已經成為西北前線僅次於胤禵的第二號實權人物。

    嶽鍾琪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時已經憑藉戰功晉升為了四川提督,此後嶽鍾琪還一直輔佐胤禵準備劍指準噶爾的老巢新疆伊犁,不過正當胤禵準備出兵時,康熙卻去世了,雍正繼位,雍正與胤禵雖然是同母兄弟,但是二人也是皇位的競爭對手,因此雍正十分忌憚胤禵在西北統率大軍,所以雍正先是派堂兄貝勒延信為代理撫遠大將軍頂替了胤禵,然後把胤禵召回京城。

    而策妄阿拉布坦則瞅準機會,一面挑撥青海和碩特部首領羅卜藏丹津反叛,一面向雍正求和,在雍正既要制衡政敵弟弟胤禵和老八胤禩一黨的時候,還要應對羅卜藏丹津的反叛,所以他只能被迫同意了準噶爾的求和。

    雍正在後來又發現代理撫遠大將軍貝勒延信與胤禩、胤禵交往親密,於是他果斷棄用了延信把其召回京城,並正式任命與自己關係親密的川陝總督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由年羹堯統率西北大軍平定青海的羅卜藏丹津叛亂。

    同時嶽鍾琪也被雍正任命為徵西副將軍加奮威將軍名號作為年羹堯的副手配合平定羅卜藏丹津的叛亂,在平叛中正是嶽鍾琪向年羹堯提議採用閃電戰的戰術,迅速殲滅了羅卜藏丹津的主力部隊,才使得年羹堯僅用了半年時間就基本平定了羅卜藏丹津。

    此後年羹堯坐鎮後方,嶽鍾琪率軍陸續收復了青海各地,這才使得雍正繼位之後面臨的最大難題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徹底被平定下來。

    羅卜藏丹津叛亂被平定之後,雍正對年羹堯給予了隆重的讚譽,對外甚至稱其為恩人,對年羹堯越發倚重,而年羹堯也逐漸居功自傲,囂張跋扈起來。

    年羹堯被雍正授予了很大的權力,西北巡撫級別以下官員任免,還能參與決策國家大事,在這種情況下人很容易就飄起來。

    於是年羹堯就飄起來了,他也真的開始以雍正的恩人身份自居,他認為沒有自己就沒有雍正皇帝了,因此年羹堯在西北擺得譜非常大,如同皇帝一般,他贈送給下屬東西,下屬必須向北跪拜叩謝,連康熙的女婿、雍正的妹夫蒙古札薩克郡王阿寶見到年羹堯都被要求行跪拜大禮,可見年羹堯當時有多麼囂張狂妄。

    相比之下嶽鍾琪則比年羹堯低調謙遜很多,嶽鍾琪在年羹堯被賜死之後出任了川陝總督,而在此之前清朝的川陝總督是非常重要的職務,有負責戍守邊境的重任,因此清初時期基本都是滿洲貴族出任此職,年羹堯以漢八旗子弟的身份出任川陝總督已經是破例了,加之他獲罪被賜死,因此當雍正在篩選接替年羹堯的川陝總督時,當時滿洲王公貴族都建議雍正挑選皇室宗親或者滿洲貴族出任。

    而雍正早就看好了嶽鍾琪,他提議嶽鍾琪出任川陝總督時就遭到了滿洲王公貴族的反對,幸好是康熙第十三子怡親王胤祥力排眾議,以身家性命做擔保,才使得嶽鍾琪最終能順利出任川陝總督之職。

    由於胤祥的信任和保舉提拔之恩,此後嶽鍾琪對胤祥極為禮重,在胤祥面前總是十分謙恭客氣,而胤祥器重嶽鍾琪的軍事才能,二人還是同年同月出生的同齡人,因此二人由此關係更加親密,結成知己好友。

    同樣胤祥在雍正繼位之初也曾十分賞識和器重年羹堯,後來胤祥掌管戶部和吏部,在用人和西北財政問題上與年羹堯發生分歧,年羹堯仰仗自己深受康熙和雍正兩代帝王器重,加之戰功赫赫,因此年羹堯後來對胤祥極為無禮,二人由此結怨很深,在雍正還器重年羹堯的時候,他甚至還想出面調和年羹堯與胤祥的關係。

    從年羹堯和嶽鍾琪二人與胤祥相處的關係也能看出來,年羹堯與嶽鍾琪完全不同,年羹堯是過於居功自傲、囂張跋扈了,而嶽鍾琪在接替年羹堯出任川陝總督之後兢兢業業,對雍正的政策執行的十分到位,尤其是著重在西北推行雍正新政的改土歸流和攤丁入畝政策。

    所以從年羹堯和嶽鍾琪二人的仕途發展軌跡來看也能看出來,年羹堯屬於頗有才華的人,少年得志,仕途上一帆風順慣了,又被康熙和雍正兩代帝王如此恩寵,因此年羹堯很難不飄飄然起來。

    嶽鍾琪則和年羹堯完全不同,他沒有年羹堯那麼好讀書年紀輕輕就考中進士,也沒有年羹堯的仕途那麼一帆風順,他是從捐官步入仕途,從基層武官一路靠著戰功從基層摸爬滾打上來的,所以嶽鍾琪知道低調內斂,與年羹堯的囂張狂妄形成鮮明對比。

    嶽鍾琪讓雍正找不到藉口治罪,而且雍正為了將來也得留下嶽鍾琪

    雖然年羹堯被賜死後嶽鍾琪是他的接任者,但實際上嶽鍾琪的權力遠比年羹堯要小,年羹堯由於妹妹年妃是雍正一生摯愛的關係,加之自身能力也很不錯,因此雍正對他極為器重,賦予了他很多超出川陝總督之職的權力,年羹堯在任期間可以直接任免西北各省巡撫級別以下任何官員,並且還有參政議政的權力,而嶽鍾琪則沒有這份待遇。

    能干預西北各省的人事任免大權,這也使得年羹堯可以利用此權力結黨營私,甘肅巡撫胡期恆、陝西巡撫範時捷、直隸總督李維均全都是由年羹堯提拔上位,這也使得年羹堯身邊形成了一股很龐大的政治勢力。

    年羹堯一面利用手中的權力賣官鬻爵,一面又透過這些權力安插親信結黨營私,可以說年羹堯在手握大權之後已經從原來的一位優秀的巡撫墮落成了賣官斂財、結黨營私的大貪官。

    而嶽鍾琪則不同,嶽鍾琪曾經先後與胤禵、延信、年羹堯搭檔,並且深受胤禵和年羹堯的器重和信任,按照這個邏輯,他肯定與他們都關係極為親密,而胤禵和年羹堯後來都獲罪於雍正,可嶽鍾琪卻偏偏沒受到牽連,反而還被雍正大力提拔。

    在年羹堯被雍正調離西北之前,年羹堯與嶽鍾琪交接川陝總督職務時,年羹堯曾多次私下與嶽鍾琪會面,想透過嶽鍾琪探口風,看看雍正會如何處置自己,並且還懇求嶽鍾琪看在兩人多年搭檔的情分上照應自己在西北的黨羽。

    不過年羹堯的請求都被嶽鍾琪一一謝絕,並且嶽鍾琪還將年羹堯與自己多次會面的對話如實稟報給了雍正。

    這就能說明嶽鍾琪雖然曾經深受胤禵和年羹堯器重和信任,但卻始終與他們保持了正常上下級的關係,沒有與他們結成政治利益共同體,說明了嶽鍾琪沒有結黨營私。

    嶽鍾琪在出任川陝總督掌控西北三省軍政大權之後,由於他是岳飛後人的身份,也多次被民間傳言他想用三省兵馬起兵推翻清朝恢復漢人江山的傳言,嶽鍾琪在任期間就曾經有成都瘋子喊街,高喊嶽總督將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事件,還有書生曾靜寫信勸其推翻雍正,恢復漢人江山,以及寄居四川的湖北人盧宗漢和道士李不器散播嶽鍾琪是岳飛後人,將起兵恢復漢人江山的流言。

    在這些流言爆發傳播到雍正這之後,朝廷上下沒有一個官員站出來替嶽鍾琪說話,只有胤祥力挺嶽鍾琪,這也能讓雍正明白嶽鍾琪在朝廷中沒有結黨營私,而且嶽鍾琪也都極為小心謹慎的把這些流言製造者交給雍正審理,沒有私下把這些人處理掉,也洗脫了自己的嫌疑,讓雍正對其比較信任和讚許。

    而且嶽鍾琪始終是抱著效忠於國家並不是效忠於某位君王的理念,嶽鍾琪在出任川陝總督之後,由於他沒有旗籍身份,只是真正的漢人,還是岳飛的後人身份,加之前任年羹堯被賜死,而清朝的川陝總督之職由於在清初時期有守護邊境的職責,因此歷來都是由滿洲貴族出任,年羹堯已經就屬於打破常規了,但他畢竟還是漢八旗出身,還能說得過去,而嶽鍾琪沒有旗籍身份,還是岳飛的後人,所以這讓滿洲的王公貴族對他出任川陝總督頗為不滿。

    雍正為了平息滿洲王公貴族對嶽鍾琪的不信任和不滿,曾經想透過與嶽鍾琪交好且關係親密的怡親王胤祥暗示嶽鍾琪可以主動向朝廷申請獲得旗籍身份,可是嶽鍾琪卻始終不太想加入漢八旗,因此雍正才打消了這個想法。

    從這裡也能看出嶽鍾琪本人是秉承著為國家效忠,保家衛國的理念,而不是單純地效忠某個王朝,因此他不可能會去結黨營私。

    嶽鍾琪為官還比較正派清廉,他在任川陝總督期間,不受賄賂,還能體恤士卒,可以說岳鍾琪出任川陝總督之後與年羹堯在任時期的貪婪成性和囂張狂妄形成鮮明對比。

    再加上有年羹堯這個前任作為反面教材,所以嶽鍾琪在任期間非常兢兢業業、小心謹慎,也正是因為嶽鍾琪的勤勉謹慎,後來即便想殺他都找不到藉口和理由。

    在策妄阿拉布坦病逝之後,其子噶爾丹策零繼位,隨即又帶領準噶爾開始侵擾清朝邊境,雍正為了解決準噶爾的邊患問題,於是任命嶽鍾琪為寧遠大將軍,統率西北滿漢八旗軍從西路討伐準噶爾,任命黑龍江將軍傅爾丹為靖邊大將軍,率滿蒙八旗軍從北路討伐準噶爾。

    結果傅爾丹輕敵冒進,中了噶爾丹策零的誘敵之策,在和通泊之戰中被準噶爾騎兵打得全軍覆沒,北路六萬大軍僅有傅爾丹率兩千餘人突圍,其餘全部戰死。傅爾丹的全軍覆沒也導致了嶽鍾琪的西路大軍壓力倍增,嶽鍾琪的糧草還被噶爾丹策零截取了,最終嶽鍾琪戰敗,因此傅爾丹和嶽鍾琪都被盛怒之下的雍正召回京城交兵部議罪。

    兵部當時揣摩雍正的意圖,就給嶽鍾琪判處了斬立決的懲罰,但卻被雍正否決了,雍正之所以不殺嶽鍾琪也是有原因的。

    其一,就是嶽鍾琪為官清廉還十分謙恭謹慎,除了戰敗之罪,蒐羅不出其他的罪名,雍正當時已經抄沒了嶽鍾琪的家產,都沒抄出多少錢來,可見嶽鍾琪為官之清正,加之此前雍正誅殺年羹堯,已經民間流傳為殺戮功臣了。

    可是年羹堯確實有罪,他賣官斂財,貪婪成性,結黨營私這些都是實打實的罪名,至少雍正殺他殺得不冤,而嶽鍾琪就不一樣了,被抄沒家產都沒抄出多少錢,為官清正,還是岳飛的後人,並且在雍正朝是戰功僅次於年羹堯的第二大功臣,多少應該也應該功過相抵留下一命。

    如果真殺了嶽鍾琪,那麼雍正肯定在後世落下一個誅戮功臣,還容不下岳飛後人的惡名,因此就這一點來說,嶽鍾琪就和年羹堯完全不一樣,他就不可能被雍正所殺。

    除了這些還有就是雍正也出於給將來留一個可用的大將想法沒有殺嶽鍾琪,在雍正時期,由於歷經了康熙盛世,八旗精銳的戰鬥力已經遠不如清朝入關時期那麼強盛,而且滿洲貴族隨著清朝統一天下康熙盛世的出現,也開始變得懶散墮落,當時能征善戰的滿洲貴族已經並不多了。

    雖然傅爾丹和嶽鍾琪戰敗之後,清朝還是勉強打敗了噶爾丹策零,但也只是慘勝,準噶爾還沒有完全覆滅,未來還會對清朝的邊境構成威脅,像嶽鍾琪這種戰功赫赫的大將之材雖然戰敗但雍正還真捨不得殺,畢竟未來可能還會用到他。

    事實證明雍正沒有殺嶽鍾琪確實做對了,他給兒子乾隆留下了可用的大將之材。在雍正去世之後,乾隆特赦嶽鍾琪為平民,此後嶽鍾琪暫時賦閒在成都家中。

    後來乾隆初期爆發了四川大小金川土司叛亂,乾隆對大小金川用兵一年多無果,當時清朝的武將屬於青黃不接時期,乾隆在無將可用的情況下想起了賦閒在家的嶽鍾琪,於是他起用嶽鍾琪為四川提督去平叛。

    結果嶽鍾琪和乾隆的小舅子傅恆搭檔,僅用了三個月時間就平定了大小金川叛亂,讓乾隆都感慨幸虧老爹雍正沒殺了嶽鍾琪。

    此後嶽鍾琪被乾隆官復原職繼續重用,先後又平定了西藏珠爾墨特叛亂和重慶農民起義,最後嶽鍾琪在乾隆十九年(1754)平定重慶農民起義之後回軍途中病逝,享年68歲。

    嶽鍾琪後來又為乾隆的十全武功做出了很大貢獻,被乾隆列為十全武功中五大功臣之一,還被乾隆寫詩讚譽為“三朝師武臣,鍾琪為巨擘”。

    所以嶽鍾琪下場比年羹堯要好,除了他為官清正,除了戰敗找不到其他罪名之外,還有就是雍正也想為將來清朝留下可用的軍事人才。

    寫在最後

    因此年羹堯屬於年少得志,仕途一帆風順,加之被雍正賦予了極大的權力之後開始得意忘形,他的死頗為咎由自取,頗有一些被捧殺的意味。

    嶽鍾琪則與年羹堯完全不同,他為官清正,不貪腐還不結黨營私,為人低調謙謹,除了戰敗之罪,即使想殺他都找不到別的罪名,沒有像年羹堯那樣犯下了不可讓雍正寬恕的罪名,再加上雍正也得給未來留下軍事人才,所以嶽鍾琪則沒有被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hr上班一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