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慈恩寺

    古往今來的社會中,排第一位的永遠是經濟。什麼是經濟?就是生產力+生產關係。什麼是生產力呢?就是人+勞動工具+勞動物件。什麼是生產關係呢?就是所有制+分配製度+人與人之間關係。生產力+生產關係就是經濟。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反作用與生產力。有什麼樣的生產力就會產生什麼樣的生產關係。而對生產關係的調整反過來對生產力產生一定影響,是生產力得到提升或者受到抑制。如今網際網路代表的生產工具的出現,引起了生產力的大發展,生產力的大發展必將要求變革生產關係。


    人類的發展是伴隨著工具的完善和相互間的合作在發展的,每次工具的提升都帶來了生產力的提升和社會的進步,到了蒸汽機和電力發明人類進入了資本主義時代,生產力的極大提升帶來的轉變是從物質匱乏時代到產品過剩時代,這是典型的供應規模經濟。

    而在這裡的生產關係—勞動協作也從手工作坊時代到了工業化的大工廠流水線時代,生產力的改變影響到了生產關係的改變,生產關係的改變又顯著促進了生產力的提升。


    網際網路的出現,是生產力發展史上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人類將在資訊科技、


    機器人、人工智慧這些領域取得令工業時代黯然失色的成就。網際網路帶來的是技術的飛速進步、資訊的透明和交易成本的急劇下降,網際網路就像一股蒼勁有力的颶風,重構經濟版圖,讓順勢而為扶搖直上,也讓漠然無視者抱憾出局。平臺經濟伴隨著網際網路的出現而出現,平臺的出現導致了從生產到服務的新模式出現,這是新型的需求規模經濟。


    網際網路的出現在工業領域是網際網路加機器人再結合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能源,在農業領域是網際網路加智慧農業、生物工程,在第三產業是網際網路加金融、商務、教育、媒體、各種新興服務業等,在社會關係上人們的生活方式、聯絡方式和思維方式等都有了很大的改變。


    以網際網路為生產力代表的時代,先進和新出現的生產工具極大地提升了勞動效率,並以極快的速度短時間內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工業4.0、網際網路+、電商這都是時代的產物,是網際網路的生產力決定的。協同、共享、分享都是網際網路時代的產物,是對資源和使用權的重新定義問題,進而改變的就是企業組織、流程還有企業與客戶的關係。


    網際網路時代技術的進步充分體現在了人的崗位逐漸在被替代了,各行各業需要的人越來越少,人工操作也越來越簡單,人工替代性明顯增強,資本需要的人數越來越少,勞動力出現過剩,勞動力價值逐漸在貶值,人慢慢與傳統的生產工具脫離,新的生產關係必將出現,人們還需要有新的工作崗位,不然會導致需求的逐步減少,從而影響會導致企業的破產。


    網際網路為代表的生產力快速的提升,短期內的效應是財富越來越集中,財富更多的集中到了少數的資本手中,普通的勞動者在網際網路大進步下沒有大幅度的增加收入,只是變得更方便的消費,更快的變得貧窮,網際網路沒有促進多數人的收入升級,而是變得工作崗位越來越少。

    隨著網際網路為生產力的大發展,隨著工作崗位越來越少,隨著兩極分化越來越大,廣大人民群眾相對的甚至是絕對的貧困,難以容納網際網路帶來的生產力急劇增長。隨著大部分人的購買力下降,必然會導致經濟危機和生產關係的變革。


    生產關係的變革主要是生產、分配和交易的變革,現在生產沒變,分配也沒改變,只是交易改變了,目前急需要的是生產和分配模式的改變。

    網際網路不應該是少數人集中財富的工具,而應該是廣大人群獲得財富的工具。目前世界上的知名的網際網路企業亞馬遜、UBER、阿里巴巴、京東、還有最近的拼多多都是促進交易型公司,最大化方便了消費,典型的工作崗位在減少,實現了財富在少數資本控制者手中的集中和眾多消費者的勞動崗位消失,帶來的是消費者收入和支出的不匹配,感覺生活壓力的加大。

    這種單方面造就的網際網路暫時繁榮,是初期階段的生產力的提高,而後期更可能帶來的是很多人甚至是幾代人的生活總體上變糟。生產關係中重要的生產和分配的變革勢在必行。


    網際網路作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實現了工業4.0和2025計劃的技術進步,生產力有了長足進步,相應的生產力要有相應的生產關係,網際網路時代也就是生產關係變革的時代,電力時代的僱傭制生產關係已經不適應網際網路時代了。“網際網路平臺+海量個人”成為時代的產物,全新的無組織的組織力量將會建立新的生產關係,形成一種陌生人之間的合作。

    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生產力時代,勞動協作從流水線內部的協作延伸到了企業內部和外部人員的合作,到了無縫進入的時代。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也就和外部陌生人參與的比例大小直接關聯,陌生人介入越大效率越高、成本越低。

    無論是生產供應環節還是交易環節,有哪些管理環節可以允許外部合作者無縫進入是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的直接體現,外部合作者的進入直接降低了成本,甚至是減免了這些成本。


    工業時代的內部流水線模式也在改變,內部流水線的人工崗位越來愈少,外部的協作越來越多,社會化的流水線模式已誕生,陌生人之間的合作透過網際網路得以實現,外部協作者介入的多少和介入的深度就直接體現了效率的高低,效率的高低就直接體現了成本的高低。


    網際網路時代的生產關係是如何匹配協作、如何促成交易、如何建立高效的管理、如何對外部參與者開放,新的生產關係合作是陌生人之間的合作。

    合作者之間可以自由的聯結、更順暢地合作、更高效的賦能,在不同的場景下,服務者、消費者、生產者互換角色,互為合作關係,相互賦能,這樣的生產關係極大的促進生產力提升。企業內部的流水線也就轉變成了全社會化的陌生人之間的流水。


    全社會化的流水改變了協作的模式,自然也就改變了生產關係,相應帶來的就是分配模式的改變,每個參與者不僅僅再是消費者,而是生產過程的參與者,更是利潤的所得者。

    網際網路的技術進步帶來了社會的進步,帶動了廣大勞動者收入的提升,促進了人們生活水品的提升,使人類過上了比現在好得多的生活,做到這一點取決於如何生產和如何分配。相適應的生產關係會反過來極大促進當前網際網路生產力的發展,也只有相匹配的生產關係才能使生產力發揮最極致的作用。

    網際網路工具只有平臺化屬於海量的個人,海量個人參與到了生產和分配的環節中去,才能使其更好的發揮作用,生產力才能最大的發揮它的效應,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效果顯現。

  • 2 # 殘雪影視5N9K

    生活在科學迅速發展的今天,尊重科學成了人們朗朗上口的口頭禪,那麼,到了今天什麼是科學生產的主力軍呢?網際網路自然而然出現在我們視野,自1969年互聯出現並不斷髮展。智慧手機的出現並覆蓋全球后,今日的網際網路已然成為整個社會和經濟的基本結構和標準,並不斷顛覆各行各業,給各個產業領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中國引入網際網路至今,經過不斷的創新發展,從廣告資料化到產業資料化、生活服務資料化。現今,網際網路世界已經實現了萬物互聯。網際網路蓬勃發展同時,社會各個產業鏈也不斷向其靠攏、融合,他就像一個新的世界,孕育出了“人工智慧”這一超越文明的事物,將社會逐步推上“智慧化”時代。

    人工智慧的出現與廣泛應用打破了傳統的人人生產關係,智慧車間、智慧裝置的成本更低、生產效率更高。人人的組織關係本來就是促進分工,而網際網路世界資訊傳遞速度更快,分工精度更高。人與智慧機器共存的時代已經到來,網際網路世界也產生了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而自然產生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更符合馬克思理論中的“當生產力飛速提升,生產關係反生改變,社會主義必然發生,資本主義必然滅亡”。

    我們享受智慧化帶來的的紅利的同時,也將面臨自然新生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問題,智慧手機的全球化普及給了我們解決這些問題,讓我們邁向社會主義的方法。人們的智慧手機是覆蓋全球且免費的基礎設施;人們的消費是覆蓋所有領域的超級資本;人們的休閒時間是網際網路世界的勞動力。當人們以合作思維去打造一個公共性質的網路,人們就擁有這個網路,所有領域實現智慧化後,人民普享經濟自由和時間自由,實現社會主義與共同富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一些人開車喜歡帶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