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環評紅樓

    為加深對孔子這句話的認識,可以借鑑《管子.牧民》裡的一句名言而理解,“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孔子所說的“富而無驕易”,就是建立在管仲這種思想的基礎上的。

    有一個事實擺在那裡,那就是管仲是孔子的先人。孔子曾自稱“敏而好古,述而不作”,在《論語》中有好幾處孔子評價管仲的章句。

    關於“貧而無怨難”,這是人性的普遍性,孔子說的是事實。鄧小平先生也曾說過,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現在我們全黨上下正“脫貧摘帽”,今年要全面實現小康社會。

    “貧而無怨”是很難做到的,但不是做不到。顏回作為孔子十大弟子之首,他就做到了。“一單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我們讀過的歷史書中,有不少“貧而無怨”的人,他們從小立志,發奮讀書,精忠報國。唐朝韓愈,宋朝范仲淹,明太祖朱元璋,都是家境貧寒的人。

    當然,還有很多由富而貧的人,家道中落的人,如曹雪芹先生。

  • 2 # 錢德鑄

    孔子說的“貧窮而沒有怨恨很難,富貴而不驕矜很容易”,這句生活現象的概括總結至今已2500多年了,也許在當時是對的,但也可明顯看出:孔子站在達官貴人的立場上,美化了富貴之人的日常生活和言行。

    時至今日,孔老先生的儒家思想有其優秀精華的一面,也有一定的階級侷限中庸消極的一面。他所生活的公元前4、5百年,貧窮和富貴之人的表現,作算如他所述是正確的,但拿到現在來理解,顯然有對有錯,已不相符。

    貧窮易產生怨恨是對的。例如前段時間,扶貧幹部在幫扶一個40多歲的貧困單身漢的過程中,那中年人不但絲毫不感激領情,還大言不慚獅子大開口:你們共產黨有錢,就跟我送個(女的)……,就是典型的扶不起的爛泥、怨恨到無賴程度的個例。

    富貴而不驕矜很容易做到嗎?大家都看得見、摸得著。在這裡也信手舉一個例子:前不久在網上熱炒的那個文藝明星,帶著一干隨從到抗洪前線去蹓躂一圈,他的隨從四面開道,竟肆意推搡前線抗洪的軍人戰士,這是在耍的哪一門子威風?

    老百姓由於貧窮而生怨恨有之,這很正常,可引起決策人的重視、警覺或者完善改進;但也有很多人識大體、明事理、用奮鬥改變命運而很少怨天尤人的。

    富貴者,不驕矝,虛心有節、兼顧天下蒼生的,大有人在;也有人專橫跋扈,驕奢淫逸,不乏其例。

    可見:貧、富是條件,怨恨、驕矜是態度和志向,“難”、“易”有辨證,可轉化。“貧而無怨難”全看心態;“富無無驕易”全憑志向。它們可歸納到一點:你對人生意義怎麼理解?!

  • 3 # 王營評教育

    子貢說:“貧窮而不逢迎諂媚,富貴而不驕奢淫逸,怎麼樣?”孔子說:“可以,但不如貧窮仍然快樂,富貴而喜好禮節的人。”子貢說:“《詩經》上說:要像製造玉器那樣,‘切割、銼刻、雕削、磨光’,是不是講的這個意思?”孔子說:“賜呀,現在可以同你談論《詩經》了,因為把前面的道理告訴你,你可以領悟後面的道理。”

    這是一段師徒之間的簡短對話錄,孔子意在啟發子貢做一個“貧而樂,富而好禮”的人,但其中包含著深刻的教育智慧。

    二是從這則對話我們也可以看出,孔子具備高超的表揚藝術。當子貢悟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時,孔子適時進行表揚,高度評價子貢對《詩經》的感悟已達到老師的水平,並且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這種表揚有理有據,發自內心,能大大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不同於“你真棒,你真行”之類的套話。

    四是通過這則對話,還使我們明白了做學問要“舉一反三”的道理,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告諸往而知來者”。有的學生讀書、學習不求甚解,教一會一,不知變通,不能用同樣的方法解決變式類問題,從而影響了個人今後的發展。“舉一反三”實際上是一種良好的思維習慣,這種習慣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

  • 4 # 半支蓮6

    "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就是說貧困而不抱怨很難,富有而不傲慢很容易。拋開了儒家的修養,我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角度來論證這個問題。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於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50年代,馬斯洛又豐富了自己的理論,認為人還有認知需求與審美需求,界乎尊重需求與自我實現之間。

    人一旦陷入貧困最低層次的需求——生理需求得不到保障,每日裡飢腸轆轆,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為何不怨恨?怨恨就會出禍亂。所以作為統治者都把滿足國民的第一需要作為底線,安撫濟貧,維護社會安定。

    所以“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是有一定道理的。精準扶貧就是兜底民生工程。作為先富起來的人應不忘初心,帶動後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 5 # 將門府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夫子所處的年代裡,富也富不到哪裡去,所以夫子才認為富而不驕易。其實,不論是貧窮也好,富貴也罷,總是在考驗著人的品德和意志。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輩子走麥城,更不可能一輩子過五關斬六將。清貧難耐,容易讓人喪失意志;富貴的日子雖然好過,但也容易讓人喪失鬥志,甚至喪失理智。

    對於小人,無論是清貧還是富貴,都會過不安生;而對於君子,不管是身處清貧,還是身處富貴,都會處之泰然,這是由君子的品德和素質所決定的。對於君子,錢財如糞土,功名利祿如過眼煙雲。錢財,只是君子貢獻社會的工具而已。君子心中只有理想和志向,只有仁義道德。君子不會在意也不會計較清貧和富貴。

    對君子而言,窮而無怨,富而無驕,都不是什麼難事。

  • 6 # 左國曹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子曰: 貧 而 無 怨 難; 富而無 驕 易。

    直譯:孔子說:貧困不足 但 沒有 埋怨 敵對 富有但 沒有 驕傲 怠慢

    意譯:孔子說:財富、學識,還是權力、權利等方面相對劣勢的人,不對相對優勢的人有埋怨和敵對情緒,相對處於優勢的人,不對相對劣勢人的驕蠻,這才是“人不慍”的社會。

    詳解:上面兩章都說到面對“貧富”的“不相”問題,不過都是從“安貧”而“樂道”這個角度說的。但並不是說貧窮就是好的,富就是不好的。“貧富”都是“相”,對於行“聖人之道”的君子來說,對於“貧富”只存在一個如何 面對的問題,而不存在好和不好的問題。“貧”和“富”,都不影響行“聖人之道”,“聖人之道”是大道,不是某類人的專利,無論窮人還是富人,一律平等,沒有哪類人有優先權。

    “貧”和“富”,在任何現實社會中都會存在的,而且關係到每一個人,特別在財富分配不公的社會,這問題就更加突出。但這裡相應的理解,不能光侷限在財富上,例如學識上也有“貧富”問題,權力、權利分配上同樣有類似的問題。任何一個現實的人構成的現實中的社會,都不可能在所有方面絕對的平等,只要不平等,必然面臨著“貧富”問題,無論是在財富、學識,還是權力、權利等方面,這個問題都是無可逃避的。

    但這一章,自古以來都把其中的“難”當成平聲,相應的斷句其實就成了“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例如,朱熹等人就是這樣把“難”當成“難易”的“難”了,這句話的意思就成了“貧窮而不怨恨是困難的,富貴而不驕橫是容易的。”而如果這是人之常情,那這話就成了廢話,但事實上,這樣的解釋連廢話都算不上,只能是瞎話。自古以來的現實往往是窮人經常樂呵呵,富人卻驕橫無理,要把窮人趕盡殺絕。這章,自古以來的斷句、解釋都是錯誤的。

    正確的斷句應該是“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這裡的關鍵在於“難”,不是平聲,而“易”也不是“容易”的意思。不過還是先從“怨”說起,程度淺的“埋怨”、程度深的“怨恨”,被“怨”的就成了“仇人”了。這個“怨”,在古代就包含了“埋怨、怨恨、仇人”等意思。而因“怨”就會生“難”。何謂“難”?“難”,去聲,是“敵對、造反、災難”的意思。因“怨”而有“仇”而“敵對”甚至“造反”,這不是“災難”是什麼?

    “驕”,本義是“健壯”的意思。富人,自以為“健壯”,因此“驕傲”進而“傲慢”甚至“驕橫”最後達到“強烈”的程度。這個“驕”,在古代就包含了“健壯、驕傲、傲慢、驕橫、強烈”等意思。“易”[1],不是“容易”的意思,其本義是“賜給”的意思。富人,自以為自己的“富”是上天“賜給”的或者是自己的天賦、努力“交換”來的,因而產生“輕視、怠慢”,最終對立在社會上“蔓延”。“賜給、交換、輕視、怠慢、蔓延”,都包含在“易”裡。

    君子行“聖人之道”,就是要把“人不知”的世界變成“人不慍”的世界。而“人不慍”的前提是“人不相”,在具體的社會存在中,包括財富、學識、權力、權利等方面的廣義“貧富”,是社會中最大的“相”。而這個貧富之“相”在任何“人不知”的社會中,都體現為“貧而怨難;富而驕易。”君子行“聖人之道”,把“人不知”的世界變成“人不慍”的世界,首要面對的就是如何把這個“貧富”之“相”“不相”之,要讓“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這,就是面對“貧富”的“不相”之謀。

    辨析

    人不知→

    →人不相

    →人不慍

    貧而怨難,富而驕易

    貧而不怨難,富而不驕易

    貧而樂,富而好禮

    要讓“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不是讓一個權威、教主等發一個倡議或來一段佈道就可以完成的,更不是用強制或誘惑的手段把人改造成具有“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的思想的新人來掩蓋現實無法掩蓋的“貧富”之“相”。而是在“貧富”存在的現實中,用各種現實的經濟、政治、法律、文化等手段來實現“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的“不相”。

    對於《論語》、對於儒家來說,“不相”是“人不知”到“人不慍”的中間環節也是必經之路。“不相”是“相而不相”,不以“相”相之。首先不能否認“相”的存在,正因為有“相”的存在,才需要“不相”。例如,對於“貧富”之相來說,其存在是客觀的,否認這種存在只能是掩耳盜鈴、睜眼說瞎話,這不是“不相”,而是嚴重地“相”了。真正的“不相”,就是直面這“貧富”之相的存在,用在社會經濟、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不以“貧富”之相相之,進而對“貧富”之相“不相”之。

    何謂社會經濟、政治、法律、文化上對“貧富”的“不相”?就是採取公平、一視同仁之謀,“貧”或“富”都不是偏袒的理由。而“貧”或“富”之間也要“不相”,也要相互平等視之。對“為富不仁”的就要堅決打擊,因為“為富不仁”者以“富”為相,所以就要對之“不相”,將其“富”者之相給去了;對“貧而自賤”者要“富之貴之”,因為“貧而自賤”者以“貧”為相,所以就要對之“不相”,將其“貧”者之相給去了;對“挾貧而賊”的堅決打擊,因為“挾貧而賊”者以“貧”為相,所以就要對之“不相”,將其“貧”者之相給去了。

    高原注:比如古語“王子犯法與庶人同罪”,就是“相”而“不相”,承認王子與庶民是有差別的,這是“相”,但是法律面前一律同等,這是“不相”。而“刑不上士大夫”,把士大夫與庶民區別對待,就是“相”而“相”了。

    必須再次說明的,這裡的“貧富”,不單單指財富上的,例如權力上的“貧富”,就有所謂的“官民”之別,政治地位的“貧富”就有所謂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分。必須在廣義的“貧富”上最終成就“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的“不相”,才能真正地“不相”。否則只能是“城頭變換大王旗”,換湯不換藥而矣。但這個問題涉及面太廣,《論語》中有大量的章節涉及這個問題,將陸續展開討論。

  • 7 # Sunny0221

    “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夫子所處的年代裡,富也富不到哪裡去,所以夫子才認為富而不驕易。其實,不論是貧窮也好,富貴也罷,總是在考驗著人的品德和意志。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輩子走麥城,更不可能一輩子過五關斬六將。清貧難耐,容易讓人喪失意志;富貴的日子雖然好過,但也容易讓人喪失鬥志,甚至喪失理智。對於小人,無論是清貧還是富貴,都會過不安生;而對於君子,不管是身處清貧,還是身處富貴,都會處之泰然,這是由君子的品德和素質所決定的。對於君子,錢財如糞土,功名利祿如過眼煙雲。錢財,只是君子貢獻社會的工具而已。君子心中只有理想和志向,只有仁義道德。君子不會在意也不會計較清貧和富貴。

    對君子而言,窮而無怨,富而無驕,都不是什麼難事。

  • 8 # 小卓卡片說

    這句話出自《論語》,“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原文是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翻譯現代意思,就是孔子說:“貧窮而沒有怨恨很難,富貴而不驕矜至很容易。”孔子認為富足了而不驕傲容易,貧窮時保持心態平和就難了。人在解決生活溫飽問題後,再去追求禮樂文明是不難做到的;但倘若總是生活在艱辛貧苦之中,就很難繼續保持平和的心態了,必然不堪其憂。[祈禱]對於通篇的背景與理解,我認為:君子當貧而無怨,人在經濟上富足了,通常會奢靡驕縱,人在經濟上貧窮,就會人窮志短,抱怨社會不公,在孔子看來,這些做法都是缺乏修養的表現。貧而有怨是常態,危害也很大,所以君子應該追求"貧而無怨"的精神境界。要想做到這一點,除了加強道德修養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另外,平和的心態還有助於提升我們的人生境界,人生在世,不可能與得失劃清界限,否則生活將失去依託。[玫瑰]但是,我們完全可以把得失看得輕一些,這樣一來,很多我們所謂的"困境",也就微不足道了。所以,陷入貧窮並不可怕,有時候這種困境還能促進我們成熟,而保持良好的心態,則是修成"貧而無怨"美德的關鍵。

    另外,貧窮和富有,在《論語》裡所論述的表現,多次出現,相互都可以印證。[奸笑]實際上,不管是貧而無怨難,還是富而無驕易,都是難度很大的,不存在誰容易誰難的情況,而這兩者正是人所處於世界的,一些基本的原則。[送心]在禮樂治國的那個時期,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很重要,這也是君主制度所賴以存在的條件,在孔子之後的社會裡,禮和樂,漸漸的讓步於利。於是,各種法典就開始大行其道。禮和樂漸漸地就被法典所取代。最終人們真正地認為,只有法典才是正道。

  • 9 # 老崧

    自洽而已。

    自力更生,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

    責任系統內外,進出平衡,即禮尚往來。

    對自己負責,對行為負責,對工作負責,對家人負責,對親友負責,對身邊緣負責。

  • 10 # 顧隴桃園廣

    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就是說雖然貧困艱難,沒有人因而抱怨憎恨;雖然富有也沒有任何人為得到容易而忘乎所以。難是艱難,易是容易、自在。此句是良好社會風尚的描述,是一種和諧文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些考試學習很好的學生,都清一色的是補習班文化孕育出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