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nigula18

    蘇聯解體,俄羅斯全面倒向西方,美西的承諾口惠而實不至,讓俄羅斯的經濟雪上加霜,民不聊生。普京正是親眼見證了這一段歷史,他知道,即使俄羅斯跪下,也得不得美西方的接納,唯有針鋒相對的鬥爭,才是倖存下來的活路。當矛盾無法調解之時,普京選擇了主動出擊,與其求北約不再東擴,不如拿下烏克蘭,給自己做一道戰略屏障。

  • 2 # 陶短房

    西方國家尤其美國對俄羅斯這個前冷戰對手當然十分忌憚,即便俄不發動俄烏戰爭,北約仍然存在和不斷東擴本身,就表明他們心目中的冷戰實際上從未結束,也仍然會設法遏制俄羅斯。

    但遏制是一回事,制裁和孤立是另一回事;制裁和孤立是一回事,制裁和孤立得到廣泛響應是另一回事。冷戰後西方對俄的政策基調一般是又打又拉,在很長時間裡俄羅斯從西方獲得軍售和敏感技術轉讓,要比某年後的中國容易得多,正因如此俄羅斯飛機、艦艇和導彈上的晶片等關鍵零部件才會如此依賴進口,也正因如此俄才一度差點從法國買到“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西方對俄的大規模製裁主要集中在三個時段,即2014年烏克蘭危機,2022年烏克蘭危機,和夾在當中的2018年“斯克裡帕爾偷渡案危機”,這其中兩次和俄染指烏克蘭有關的制裁潮影響大、範圍廣、附和者眾多,而2018年的一次因為沒有確切證據,只有英國和英聯邦一些國家積極,影響非常有限,這還不足夠說明問題麼?

    單純從“目標管理”角度看,如果說,鑑於“冷戰並未真正結束”的現實,俄方將“北約東擴”視作自身安全威脅這種思維有其現實邏輯,那麼,將本身並非北約成員國、北約也從未表示會接納其為成員國的烏克蘭,而非北約本身或北約新、老成員國當作“主攻目標”,直至採取大規模越境軍事行動,是否能在聯合國框架和國際社會贏得廣泛共鳴?如果承認俄羅斯將“遏止北約進一步軍事化”和“遏止北約東擴勢頭”當作發動在烏軍事“特別行動”的主要目標,那麼在戰爭開始一個月後的今天,俄羅斯離這個目標是更近了,還是更遠了?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爆發後,北約以此為口實,實現了空中預警基地在愛沙尼亞、立陶宛兩國的“落地”,4個半永久性“增強型前沿存在” (Enhanced Forward Presence)戰鬥群(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的部署,和北約多國海軍分遣隊在黑海的常態化,此次烏克蘭戰事爆發前後,北約在其東歐成員國的“增強型前沿存在”翻了一番(增加羅馬尼亞、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匈牙利);烏克蘭危機一度緩解的那些年,北約絕大多數成員國不顧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一再威脅,不斷削減其軍備和軍事預算,歐洲著名政要如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更發表過“北約已處於腦死亡(mort cérébrale)狀態”的名言,《北大西洋公約》中“防務開支不得低於年GDP佔比2%”的規定,對絕大多數北約歐洲成員國都是一紙空文,烏克蘭戰事爆發後這些國家紛紛重拾“2%”,就連原本最“怠戰”的德國,也“啟用”了擱置已久的F35戰機購買意向;烏克蘭危機爆發前,瑞典、芬蘭等傳統中立國民意普遍反對本國加入北約,戰事爆發後這些國家民意出現大幅逆轉,同意加入北約者翻倍甚至暴漲幾倍——如果我們必須在正視“北約東擴威脅俄羅斯安全”的俄方訴求,如果我們承認這種訴求有其自身邏輯性、合理性,那麼,透過對烏克蘭訴諸戰爭手段,俄羅斯離“遏止北約東擴”和“增強自身安全感”這兩大目標,究竟是更近了,還是更遠了?

    特別想說的是,原本反對北約擴張、尤其擴張到歐美以外,是理直氣壯的一件事,但非要將這件事和烏克蘭危機掛鉤,彷彿只要反對北約擴張就一定要支援俄羅斯對烏克蘭動武,彷彿反對北約擴張者就必然是支援俄羅斯對烏克蘭動武者,這難道不是莫名其妙的自汙和自虐麼?如果說,我們的對手、敵人這樣說,還是一件令人惱火但完全可以想得通的事,那麼某些自稱“愛國者”的好漢也要這樣說,究竟是為了什麼?

    提問的先生,實話說我並不覺得您真的“太天真”,時至今日還要故意誘導這種對中國極端不利、也毫無道理和邏輯可言因果推定的,大抵不是傻,而是壞。

  • 3 # 幸福地帶2

    完全搞錯了。直到現在為止,美國對俄羅斯已經發動了5000多次制裁了。因此可見,實際上,無論美國發不發動俄烏戰爭,美國等西方國家都不會放棄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和軍事制裁和圍攻的。

    眾所周知,現在的美國國家債務已經超過了30萬億美元。而且,美國已經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美元氾濫已經給世界知美元霸權帶來了極大的不穩定因素。

    因此,美國需要透過發動挑起戰爭,對其他國家進行經濟和軍事制裁與圍攻,來收割全世界的財富。因此,美國才這樣故意挑起了俄烏戰爭的爆發。

    當然,自從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美國和蘇聯都成立了自己的軍事聯合組織。但是,蘇聯解體之後,《華沙條約》已經解體,而美國主導的北約組織還在不斷的進行擴張,現在已經擴張到了俄羅斯的家門口了。因此,美國非常清楚的知道,俄羅斯遲早也會對北約的不斷擴張進行反擊,而烏克蘭就是美國故意挑起俄羅斯進行反擊的一個點。

    現在的俄羅斯已經忍無可忍,因此,一定要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組織,而戰爭也隨機爆發。美國似乎又找到了更好的藉口。所以,率領自己的盟友,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和軍事制裁與圍堵。

    其實,這些舉措,也早在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預料之中。因為,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軍事行動,那麼,美國一定會俄羅斯發動全面制裁和圍堵。而且,即使俄羅斯沒有對烏克蘭發動軍事行動之前,美國等西方國家,也一直都在對俄羅斯進行各種各樣的經濟和軍事制裁與圍堵。

  • 4 # 使用者聽松閒人

    恰恰相反,正是美國的拱火,北約的圍堵,方才引發了烈火縱燒的俄烏戰爭!

    西方東擴,是美國和北約的既定方針,西伯利亞那麼大的原野,那裡地下蘊藏著巨大的財富,特別是油氣資源,美國和北約何不是垂涎三尺?這是根本原因,也是年初美俄三輪談判的主題。為什麼談崩了?那肯定是美國不願退讓,這就是以後為什麼美國要挑動俄烏戰爭的導火索以及北約陣兵烏克蘭邊鏡20萬軍隊。

    烏克蘭其實僅僅是美西方的代理國,西方想的是消耗俄羅斯的國力,讓俄羅斯給戰爭拖垮,這是美國和北約不出兵的陰謀詭計,但美國和北約不斷向烏克蘭提供裝備就很好說明西方一邊隔海觀火,一邊用實際行動在圍攻制裁俄羅斯。

    別太天真了,蘇聯的解體也是美西方的傑作,俄烏衝突難道不是美西方的運籌帷幄?美西方歷來與東正教的斯拉夫人是天敵,歷史上永遠是不死不休的格局,美西方的制裁已經細化到寵物的貓和植物的樹了!還能不制裁俄羅斯嗎?不知下一輪對俄羅斯的制裁,又會想出什麼搞笑的東西來呢?

  • 5 # 愛我園林

    答:我真不知道啊!連俄羅斯擺好軍隊要打烏克蘭了,全世界都沒誰知道,還有誰能知道那些看不見的會不會發生的事呢?

  • 6 # 初拾飄雪

    錯!俄羅斯不發動俄烏戰爭,美國等西方國家就不會制裁圍攻了嗎?但凡瞭解了美國是一個怎麼樣的國家,都知道美國從來都沒有真正的讓對手安心過。制裁,圍攻,干涉別國的內政和動用武力打擊別國,才是是美國專屬手段。打不過了,就選擇蠶食和制裁別國又是另外一個手段。

  • 7 # 希望每天都是嶄新的

    俄羅斯所以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是美西方國家持續不斷煽風點火的結果。

    因為克里米亞,烏克蘭對俄已恨之入骨。在西方國家裡,更把俄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時刻欲除之而後快,只是苦於缺乏“正當”的理由和藉口。而現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正中美帝國西方國家的下懷,似乎讓它們逮著了有把的燒餅,不顧吃相,假以真理正義和上帝之名,終於如願以償——對俄揮舞起制裁的大棒,肆無忌憚的痛下殺手了。

  • 8 # 北門龍123

    美國世界霸權為了維持自己的地位,幕後煽動帶領西方發動了俄烏戰爭。美國為了這場戰爭,深耕烏克蘭,讓烏克蘭納粹化長大做強,進行化學實驗室研究,擬讓烏克蘭重新武器核武,這一切的目的就是為了圍毆俄羅斯。將烏克蘭變成圍毆俄羅斯的頭號打手,同時用群體制裁拖著俄羅斯。美國把世界變成了群架場,美國分裂了世界發展和平的趨勢。

  • 9 # 盧樹仁

    俄羅斯不發動俄烏戰爭,美西方國家同樣對俄羅斯進行制裁和圍攻,事實已證明俄羅斯已被美西方國家制裁多年,這其中原因是俄羅斯從蘇聯解體後並沒有削弱和打垮,而是在普京大帝領導下變得越來越強大,俄羅斯的屈起讓美西方國被感受來自俄羅斯的威脅,所以美西方國家制裁和圍攻俄羅斯是美西方國家長期目標,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是不滿北約不斷東擴,使烏克蘭成為自己的和北約前沿陣地。

  • 10 # 遠方的問候224456462

    俄美鬥爭,從冷戰開始,到制裁的今天,俄烏戰鬥只是協奏曲,始終是圍堵。雙方正處在你來我往,事與願違的進行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每天在家裡,白天沒什麼事情做。有沒有高人指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