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思想guo369

    所謂以自然科學的方法來研究社會科學和社會現象,實際上是學理工科的對社會科學感興趣進行研究,實際是種學科交叉的方法,比起學文的多了些求實和理性,對研究社科很有好處,但比起文科生少了些功底,資料掌握的不夠系統不豐富,需要補起這些缺陷。但從自然科學的理性考慮可以深化問題的看法,提出些新的思想和見解,容易出成果。我有一些體會,我是學化學方面的,退休退除在本專業發揮餘熱外,時間較多,比較自由,思想也自由,平時對社會問題感興趣,就集中力量補有用的文科知識,結合理性的邏輯思維,寫了《適度論》《信仰論》《社會力學》《迷信論》《思辨科學思想論》等幾部著作,在身體允許之下,還將繼續寫下去,發揮交叉學科的優勢,為社會做點奉獻。

  • 2 # 握手言歡在香城

    在研究問題的方法上,是沒有嚴格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分的。譬如試驗、抽樣篩選、歸納、推理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都適用。只是在某些細分領域,可能使用某種方法的程度不一樣。

  • 3 # 齊天連雲zdy

    既然是科學研究,借鑑自然科學的方法去研究社會科學和社會現象當然可以。社會科學和社會現象雖然不好用數學公式準確地計算或物理的方法準確測定或化學的方法去精確的定量定性分析,但好多方法原理是相通的,數學上的統計學、化學上的量變到質變等好多原理方法是有用的。

  • 4 # 愛美的你大爺

    用《道德經》中所言去治理國家即可——天下太平!

    對社會現象的研究目的無非達到——社會安定和諧,人民幸福安康!

    自然科學有它的科學性,一方面那就是符合自然一般規律。但是有一個錯誤所在,自然科學所研究的是從自然生物角度來習得經驗。而其他生物與人有著本質區別。人雖有著等同於自然生物的某些屬性,卻高於其他生物。所以,例如國外的“破窗效應”“鯰魚效應”……其實對飼養動物和低階的人所言可行,但是對於有高尚道德的人就可能失效。如看到一輛破車,窗戶玻璃已經碎了,按照國外的“破窗效應”人們看見都會去把它砸得更破。真正的事實不是這樣的!只有不懂事的孩子和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才會去那樣做。而更多的人有道德情操,不會去砸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但是更多的是任其消亡。也有極少數人會改變,其原有狀態。如:別人家籬笆倒了,大多數不會去管,好心人會告訴主人籬笆倒了,該修修了。也有極少道德高尚的人鄰居會默默把籬笆修好。出現去籬笆那裡踩一腳讓它更破的可能性極小。

    然而“破窗效應”卻把人性的惡當成最普遍的現象,猴子和人們一定會去砸那輛車。這就把最偶然的現象看成最普遍現象。也許西方人從屬於如此動物行為,但我們華人更多的是不成人惡。這就是研究自然科學現象來研究人的社會現象的一個致命錯誤。但是我們的高等教育的教科書裡竟然也這樣盲從。

    再說“鯰魚效應”,從研究魚類相生角度來研究人,就是大錯特錯。人的思想行為受大腦支配,大腦受日常所形成的習慣影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思維定勢。一個群體,要想更和諧更有活力,個體帶頭作用是存在的。但是,這個帶動作用有效果是在於領導所佈置的任務是合情合理而且有意義的。否則,很難調動人們積極性,人們被動去做事,其效果不言而喻!因此,一個團隊,主要靠領導治心。人心歸正,人心齊,泰山移。這個就要領導如何調動群體的高度自覺性和對團隊的向心力。用規章制度來苛求規範人們行為有一定效果,但是最高明的是把人們向心力凝聚起來。人們愛這個團隊,支援這個領導,這個領導做事風格必是遠小人近賢臣,否則身邊一群小人。如:假如出現一個教師在只有五分鐘下課時間當著領導面把某個學生帶到辦公室輔導。這樣的行為是該表揚還是該提出合理指導?一方面下課時間短,五分鐘,也只能是去衛生間而已,學生一節課腦力勞動已經很疲乏。這樣的短短五分鐘被佔用,孩子能學到多少?其二孩子心裡多委屈?身心健康如何保證?課堂上教師幹啥了?有沒有用最簡潔方法讓所有孩子學有成效?一味地生硬灌輸,會不會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這樣的做法弊大於利!而領導上進心強,由於上級評比壓力所致產生一時的急功近利之念,就看不到本質,對於這樣不顧學生身心健康作秀給領導看的行為可能會大肆表揚。其結果會怎樣呢?會有更多的人做秀,虛偽的小人出現了,一是可能上課時經常會有學生請假去衛生間,這樣的結果影響下一科其他教師的正常授課。二是有更多的人會花心思作各種秀給領導看!這樣,領導身邊聚集的小人就會越來越多,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出工不出力的現象也許就會出現。

    領導分配的任務有意義,這個也是調動群體積極性的一個動力所在。試想目前很多部門讓人們下載那麼多與本職工作無關的軟體,員工什麼心理?一切被動都會失去其意義。

    所以研究人的社會現象與行為來指導團隊與群體,要充分考慮人的主觀內動力的調動與影響。不能只靠條條框框來約束,或只看表面現象,脫離實際!只有在關心員工身心健康,改善工作環境,給員工減壓,讓員工在輕鬆環境做有意義的事,才會有更好的工作效果。那種只靠“鯰魚效應”用某一個特例來激發團隊熱情的做法未免得不償失。

    回到本文所迴應的宗旨,用自然科學方法來研究人的社會科學和社會現象,還是建議學學中國老子所言——採用無為而治!即不違背事態發展規律,讓人人都有正確主觀理念,人們在輕鬆愉快心態下工作。不隨意施壓,不隨意指派做無意義的事,少些評比,多些關懷。那麼社會自然安定,人們安居樂業,人人有個人目標,社會有社會目標,國家有國家目標,萬眾一心,國泰民安!

    所以研究的方向性很重要!研究外在,不如研究內在!

  • 5 # 耿來意

    自然科學有自然科學的內在規律,社會科學有社會科學的內在規律,這決定了他們研究方法的根本不同,否則也就不用區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了。

    社會科學以研究社會現象為物件,研究社會現象的內在規律性,社會現象的成因極其複雜,既有物質因素,又有精神因素,有看得見的因素,也有看不見的因素,即思想文化等因素對社會現象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用自然科學方法來研究可能找不到北。

    社會科學研究的主要方法是社會調查,像毛主席這樣的社會活動家,他們瞭解社會的根本途徑是深入社會中去做調查,他寫出了很多正確揭示社會本質規律的調查報告,對指導社會實踐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毛主席曾經總結出三大認識世界的方法:科學實驗,階級鬥爭,幹部參與勞動。其中科學實驗是研究自然科學的方法,他與研究社會科學的方法是不一樣的。

    俗話說,狼有狼道,蛇有蛇蹤。不同的題,有不同的解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自然科學的方法研究社會科學,就如同解題沒找到好方法,工匠沒找到適合的工具,很難做出大的成就來。

    走自然科學法研究社會科學的路子,表面上好像是另闢蹊徑,實際上是投機取巧,在社會調查上偷懶,而社會科學研究的根本方法一定是社會調查,來不得半點耍滑和取巧。

  • 6 # 無痕之未

    這方法只能借鑑,不可行。自然科學方法是遵守自然規律的,是可以用數學描述的。社會科學人為的成分要多些的。最直接的表述就是:自然科學的實踐(實驗),有多次或有無數次的(實驗)可重複性、精確性等經過統計與邏輯歸納總結,是可以上升到數學層面的。社會科學則不能,儘管歷史可以重演,但必定物是人非。隨著自然科學的進步社會科學與歷史必然進步(文明)。

    自然科學對社會科學的影響與改變是不容小視的,甚至是決定性的。自然科學的原理可以應用於或借鑑於社會科學的如:能源,環境,管理等。

  • 7 # 王志義豪情慰邊關

    《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總能給人辯證的思考》

    自然科學有其執行的本質規律,就說一年四季總是如約而來,如期而至。春夏秋冬,從不相爭,日升月落,不慌不忙。但有的地方四季如春,可有的地方永遠是冬天。

    所以人類總會利用自然條件探索發展思路。面對自然現象,雖說氣象萬千,變幻無常,熱極了下雨,冷透了落雪。正如老子論道,物極必反。但總體規律始終也是循規蹈矩,有溫有涼,有冷有暖,四季輪迴,順其自然。

    社會科學主要是人類活動的必然規律,其中飽含了人們的物質需求,環境影響,精神情感等諸方面因素。人類個體思維意識活動範圍極廣,關係複雜,總有可控與不可控的潛在因素。也還能夠造成自身生存發展的許多危害。比如大環境活動之中的亂砍亂伐,水環境汙染,小意識活動中的各種不良違法行為,也都對社會科學提出了挑戰,其最終的教訓便是自我懲罰。

    古人對自然科學發展規律已有諸多的研究,今人的研究和總結更是碩果累累,成就非凡。清醒的認識,總能悟出許多的道理,從自然科學的規律中找到啟迪思想的方法,利用自然科學的方法規律來研究和跟進社會現象的不足。我們會清楚的看到,自然科學有無盡的能量,前景燦爛。人類懂得了環境保護,也找到了方法,植樹造林,開挖運河,調水灌溉。充分利用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新能源利用更是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社會科技的發展成果,也極大地豐富了自然科學的更多內容。人們借用自然科學的方法登山、探海、追星趕月,遨遊了太空。

    鑑於社會科學對社會現象的思考,在對於人性意識規範方面,除了有傳統道德修養教育,對於極個別不規犯罪行為,利用道法自然的科學方法依然可行。古人對於懲戒罪大惡極之徒,總是採取殃及池魚,株連九族之法。今人卓見就各個擊破,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利國利民的法律準則,總會象秋風掃落葉那般,讓一切罪惡無處藏身,難以脫逃。2022.1.6.

  • 8 # 學無止境5

    可行。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以及社會現象,在研究的過程中都是在研究本質揭示規律,本質是一樣的,就是在找規律,所以用自然科學的方法來研究社會科學和社會現象是完全可行的。

  • 9 # 河北村姑

    自然科學研究的是物,其中包括人,和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的關係。社會科學研究的是人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心裡層面的東西多。變幻莫測。社會科學和社會現像受自然條件的影響,有時甚至很大。自然科學基本不研究心裡活動。以自然科學的方法來研究社會科學和社會現像不可行。自然是客觀存在的,應該是先有自然,才有社會。自然是為社會服務的。它也對社會有所制約。

  • 10 # 流芒流

    【原創】是可行的。如人是一臺極其精密的機器是對的。有很多人接受不了,可以理解。但造物主就是這樣把人“造”出來的!所以人有共性,也就是社會性,這是社會科學的基礎基本出發點研究點。各種人群有各自的社會屬性,各個地方有各個地方的社會(部落)習性。這也是社會的差異性。所以,從最基本的人性出發,研究社會科學,才不會大的偏差。也就是社會科學要從人的共性基本共同點出發進行研究,才不會出問題。自然方法對人的天然秉(稟)性,作為“人”的最基本基礎的思想、良心道德、思想極限等都要有充分的認知。才能做好社會科學的研究,為時代進步作貢獻。而不是天馬行空,好高鶩遠,鑽牛角尖,走偏“創新”!

  • 11 # 心樂則舒

    自然科學方法能否用於社會科學及社會現象的研究,是一個有趣的話題。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揭示了自然界的重要規律,即: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這就是著名的自然法則,是對自然界極其重要的研究成果。有人認為,許多社會現象與自然界也非常近似,所以試圖以此指導人類社會活動,甚至奉為金科玉律。這行得通嗎,有何利弊?個人淺見如下:

    一、可以部分借鑑

    引入競爭機制,促進社會發展。如:現代企業管理常用的競爭上崗,末尾淘汰。再如:我們的高考,用人制度上的擇優錄取,古時的科舉制度等等,與自然界的優勝劣汰都有異曲同工之妙。古時軍隊的論功行賞論功提拔也是引進了競爭機制,傳說中的民間比文招親,比武招親也有這個意味。

    調整自我行為,不斷適應環境。常言道,到哪個山頭,唱哪個山頭的歌。再如,父母常告誡孩子,到一個新單位,要搞好關係,團結同事等,都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有利於自己的工作。任性的人,會處處碰壁,常常把自己置於尷尬的地位。

    這些只是簡單的例子,但也可以說明,自然法則於人類社會有不少相通之處,是可以借鑑的。

    二、不能死搬硬套

    人類社會除了與自然現象相通的一面,還有不同的一面,有其自身的行為規範和發展規律。人類社會除了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還有平等博愛,人文關懷。人類社會講究每個生命的珍貴和平等,國與國之間則講究平等的生存權和發展權,我們在乎的是大多數人的感受,追求的是共同富裕,崇尚的是人與人之的和諧,以及社會的均衡發展。試想,如果我們死搬硬套自然法則於人類社會,老弱病殘誰來管,弱勢群體怎麼辦,脫貧攻堅怎麼搞?如果國際關係也奉行自然法則,那豈不是大國壓小國,強國欺弱國,霸權主義橫行,世界永無寧日。

    綜上所述,自然法則可以借鑑合理部分,不能一味照搬。死搬硬套,違害極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未來的我可以活在人工智慧的模式現實環境而遠離實際生活嗎,就像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