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城觀星

    嫦娥五號,原計劃2017年12月由長征五號發射,但由於2017年6月長征五號發射失利,嫦娥五號發射計劃被擱置了,因為國有其他火箭發射不了嫦娥五號,而又不想借助外力發射。換句話說,嫦娥五號早就準備好了,就等專車了!

    好訊息是,國防科工局透過新華社發表了最新進展。長征五號故障原因已經查明,發動機問題已經得到修正。今年年底應該可以發射第三枚長征五號。如果成功,明年上半年可以發射長征五號B,把空間站核心艙送到太空。

    接下來明年下半年或者2020年就可以發射嫦娥五號了。因此,樂觀估計的話,2019年下半年應該可以發射嫦娥五號。發射後,到達月球還需要五天左右。順利的話一個月左右就可以把樣品從月球上帶回地球供科學家研究了。

    讓我們一起期待長征五號順利透過考驗,讓嫦娥五號完成使命吧。嫦娥五號,留給我們的期待太多了。不過今年的看點是嫦娥四號探月,這次探月時間比較長,比五號更有看頭。

  • 2 # 情感故事放映室

    中國的探月工程,在2020年前分為“繞、落、回”三步實施,其中繞月和落月任務已由“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和“嫦娥三號”探測器圓滿完成。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作為中國首個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航天器,是月球工程三期中最關鍵的探測器,將完成月面取樣返回任務,可以說是中國探月工程的第一張“返程票”。

    2014年10月24日2時,“嫦娥五號T1試驗器”成功發射。2015年3月,葉培建院士表示“嫦娥五號”計劃於2017年在海南發射。然而這一計劃未能按期完成。

    說到“嫦娥五號”的發射,就不得不提到“長征五號”運載火箭。

    “長征五號”是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的大型運載火箭,高度達57米,箭體直徑達5米,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14噸,被業內人士親切地稱為“胖五”。2016年11月3日,胖五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升空,首秀很成功。但在2017年7月2日,“長征五號”遙二火箭搭載“實踐十八號衛星”發射升空後,當火箭飛行至346秒時突發故障,此次發射任務失利。這次發射失利導致排在後面的“嫦娥五號”和“嫦娥四號”發射任務全部推遲。

  • 3 # 星辰探測

    2017年長五發射失利,中國執行嫦4嫦5探測發射被迫推遲。

    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於2018年12月18日發射升空,這是中國探月二期發射的探測器 ,人類首次著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測。

    目前嫦娥四號任務的“玉兔二號”月球車和探測器已經完成第44月的晝工作,進入第44月夜休眠。“玉兔二號”月球車累計行

    駛1200多米。

    嫦娥四號探測器已經實現探月“繞、落、回”階段性任務,完成月壤取樣返回等任務,實為載人探月探路打前站,下一步重點為建立月球軌道空間站,載人登月做準備。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承擔任務,實際已被嫦娥四號任務探測器所包含。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意義已經不大,中國月球探測重點轉移到載人登月探測上,發射載人探月飛船勢在必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性最柔弱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