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煙雨江南26366291

    個人感覺吧,其實我是覺得第二部更好的。第一部把主角描寫的過於偉光正,把對手則描寫的很挫,而且空洞的口號太多,與歷史偏差也很大。除了能讓人感覺熱血之外,第一部其實並沒有太深厚的歷史內涵。商鞅變法過程的曲折與艱辛並沒有很好的表現出來。戰國,確實是一個熱血沸騰時代,但更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社會的偉大變革,不是靠喊兩句口號就能解決的,各種矛盾衝突,各種利益糾葛。這一點,第一部確實表現的不夠。第二部雖然沒有第一部那樣熱血,但圍繞合縱連橫的外交鬥爭,顯現出來的歷史厚重感顯然超過了第一部。可以說,喜歡第一部的人可能都是少年熱血,喜歡第二部的應該算是老成持重吧。

  • 2 # 穿拖鞋的廣東人

    認真看過這二部劇的人絕大都份都會給第一部更高的評價,第一部不管在編劇還是歷史認知上更接近於我們所認知的戰國曆史,在演員表演張力上第二部更是無法與第一部相提並論,候勇和王志飛的表演將這一對歷史有名的君臣關係表演得入木三分,很多經典場景都能讓人感到熱血沸騰,如商鞅第三次面見秦孝公時提出對秦國積弱的分析,歷史成就應該不低於諸葛亮給劉備提出的隆中對,商鞅多場論政大會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氣勢也是第二部演員中完全無去達到的演技高度,還有奏孝公釋出的求賢令,“500年一卷雄文也”。還有第一部的配樂,真是讓人既熱血沸騰又有流淚的衝動,“糾糾老秦,共赴國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邏輯思維中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用什麼方式來闡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