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民談

    谷歌一直在創新,百度一直在模仿。谷歌是馬車,百度是牛車。

    一、谷歌的研發能力要比百度強

    不僅僅實在搜尋方面,就是其他方面也不是百度比擬的。比如:機器人、機器狗、生物技術、高空氣球基站、無人駕駛汽車、量子計算機、海底光纖和千兆光纖、模組化手機等等,其實很多科技,大大小小方面的應用。而百度的產品有什麼,很多都是在網際網路領域吃老本,就是最近研發的無人駕駛,也是別人在做的。當年百度搜索,也是模仿國外的。即使現在百度的很多產品,甚至都在模仿國內的其他公司。

    二、谷歌的市場比百度大

    谷歌的服務已經遍佈全球,2010年的資料就說谷歌已經服務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而百度只是應用在使用漢語的地方,主要是華人在使用,在2013年才在7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分公司和辦事處,差距之大,怪不得兩者市值相差10倍。

    三、谷歌的使用者體驗要比百度好

    在谷歌搜尋,所有的搜尋內容都是免費的,而百度充斥著廣告,嚴重影響了使用者使用效果,讓百度體驗大打折扣。特別是百度競價,無論什麼產品、什麼廣告都往上放,傷害了使用者的感情。但谷歌卻沒有濃厚的錢味,因為他的盈利點並不在搜尋的廣告上面,而是衍生的其他產品,這就是差距,十倍的差距。

    不過,自家只知自家病,用的多才知道毛病多,所以,我們也不必太多詬病百度,百度一直在改進,一直在進步,只不過與谷歌相比,人才要少一些,技術差一些視野要短一些,格局要小一些,創新能力差一些,步子要慢一些,這麼多慢一些,才導致這輛牛車總是趕不上馬車。

  • 2 # 科技加一

    當然是輸在市值了,哈哈。

    說正經的,曾經BAT百度市值最高,現在阿里騰訊都已經突破5000億美元了。和國際網際網路巨頭差距越來越小,看趨勢超越是可以期待的。百度落到現在這個尷尬的境界主要還是百度錯失了一些機會:

    移動網際網路。就像馬雲當年說的:人們還沒有搞懂網際網路的時候,移動網際網路來了。包括BAT在內的所有公司都曾經焦慮過,怕在移動網際網路浪潮中被淹沒,你想象想騰訊沒有微信現在市值能值多少錢?而百度就是在這一波浪潮中掉隊了,曾經百度也做過努力,收購了一些公司,但和阿里騰訊的大筆投資相比真是少的可憐。而且現在看來當時百度投資收購的專案都是失敗的,比如91無線和糯米,還有自己的外賣現在也賣了。

    雲計算。最早投入雲計算的是阿里巴巴,真是沒想到馬雲一個不懂技術的人會走在最前面,而百度李彥宏當年卻認為雲計算是新瓶裝老酒。目前阿里雲國內市場份額第一,超過剩下所有競爭對手之和。

    當然百度也不是完全沒機會了,科技行業的魅力就在於此。變化發展太快,誰也不敢說能笑到最後。

    在經歷了低谷後,百度all in ai 了。這代表未來的領域百度會再次雄起嗎?

  • 3 # 網際網路新浪潮

    第一,沒有發揮自身技術特長,硬要和阿里騰訊去搶佔商業地盤,最終反而拖累主業,這屬於戰略錯誤。

    第二,智慧手機時代來臨時,固守pc端,對手機端視而不見,硬生生把流量入口拱手讓給別人。

    這兩點是主因,內部管理等問題屬於放大錯誤。

  • 4 # 毒舌好心人

    謝系統邀請。在管理學中,什麼是管理的核心存在不同的認知,“價值觀主導的管理”(management by values)被一部分學者所推崇。馬雲先生作為技術的門外漢能帶領阿里巴巴成為商業巨頭,通常認為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管理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在下認為馬雲就是“價值觀主導的管理”比較好的一個案例。與之對應的是,百度老總李彥宏是典型的反面教材,其價值觀已經可以用扭曲來形容了!百度之所以大幅落後谷歌,甚至被阿里巴巴和騰訊遠遠甩在身後,價值觀扭曲是百度被時代和市場拋棄的關鍵的原因!

    價值觀和企業使命

    企業價值觀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視,短期之內,企業價值觀是很難發揮出很大的作用的,但是長遠角度看,企業價值觀的影響力是深刻而久遠的。一個企業為什麼成立,一個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決定這個企業的前進方向。

    百度在其官網上顯示自己的使命是:用科技讓複雜的世界更簡單!

    再看看其核心價值觀,

    百度宣傳的企業價值觀是:簡單可依賴!

    換句話說,百度如果做不到讓複雜的世界更簡單,那麼是沒有存在的意義的。百度如果不能做到簡單可依賴,那麼百度就會跟其使命背道而馳!

    事實上,百度同時拋棄了自己的使命和價值觀!

    廣告主導的百度

    為了追求短期商業利益最大化,百度的商業廣告在搜尋結果中佔了非常大的比重,佔據了又多又好的版面。人們利用百度搜索的時候,是為了去搜集自己的想要的,可靠的資訊,而不是看誰給百度付了更多的的廣告費!

    百度的搜尋結果非但沒有讓複雜的世界變得更簡單,事實上是讓簡單的事情變得更復雜!人們在百度搜集有效資訊變得越來越困難!而虛假廣告,有其虛假醫療廣告在百度大肆其道,誤導了不少的使用者!百度忘記了自己的使命,沉迷於短期利潤,絲毫不考慮使用者的體驗和切身利益。作為曾經的BAT三家技術力量最強的一家,百度最近幾年在創新上乏善可陳,一個企業的資源和力量是有限的,當你的眼裡只有錢的時候,你就會忽視了市場和使用者需求,最終被自己的短視所吞噬!

    百度曾經是中國網際網路行業最有錢,技術實力最強的一家,但是他忘記了使命,他們沒有讓複雜的世界更簡單。阿里巴巴注重於商業效率提高,其企業使命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事實上,電商正在徹底改變商業格局,經商的門檻大大降低。而騰訊的使命是:透過網際網路服務提升人類生活品質。騰訊在社交和遊戲領域的突出表現,的確是滿足很多人的娛樂需求。而百度,作為搜尋引擎,資訊分發的樞紐,沉醉於獲得更多廣告費而不是提高資訊分發的效率,節省使用者時間。原本,百度是可以做到讓複雜的世界更簡單的,但是,百度沒有去做。

    百度除了搜尋結果因為廣告而冗雜,百度貼吧也是亂象重生,更別提惡名昭彰的“百度全家桶”了。可以說,百度做的一切都是跟其企業使命和價值觀背道而馳的。

    使用者無法信賴的百度

    使用者眼裡的百度是什麼樣的呢?在某問答網站上,網友這麼說的:

    百度經歷了“魏則西事件”,“血友病吧”風波等涉嫌虛假醫療廣告的嚴重事件。而且,不僅如此,百度地圖還把使用者導航到某些特定醫院而非使用者搜尋的真實目的地。百度聲稱自己對醫療廣告的稽核非常嚴格。事實上就是虛假醫療廣告氾濫,害死的人恐怕遠遠不止一個魏則西!

    我想問,這樣一個百度,讓使用者拿什麼信賴?使用者怎麼依賴?使用者擺脫你還來不及呢!

    鑑於美國三巨頭的技術實力和商業前瞻性比國內三巨頭更強得多。所以,BAT沒有太多機會超過他們,只能緊緊跟隨。阿里巴巴和騰訊都成功做到了,緊跟對手的步伐!而百度呢?在智慧手機作業系統方面,阿里巴巴倒是在倒騰雲OS,百度當年嘗試過,感覺不好做,放棄了。這是錯過機會嗎?不是!安卓對於谷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移動辦公領域,騰訊的Tim做得有聲有色的,在美國,這也是谷歌主導的業務。無人駕駛方面,百度雖然有所突破,但是跟谷歌的差距顯而易見,人工智慧同樣如此。更尷尬的是,無人駕駛和人工智慧,百度都有可能重新上演手機作業系統的鬧劇,被國內的阿里巴巴或者騰訊搶了先,那樣子的話,百度也就差不多徹底玩完了。

    但凡是市場佈局肯定是要砸錢的,肯定是不能掙錢的。而且你必須要認真對待市場和使用者的需求。阿里巴巴在阿里雲砸了多少錢才做到現在的規模?百度做作業系統才堅持多久就放棄了?

    百度的確是錯過了移動網際網路的機遇,但是並不是百度不知道移動網際網路,而是他李彥宏沒想到移動網際網路賺錢這麼厲害罷了!

    谷歌也有假廣告,也被美國政府罰款,至少人家還出來認錯。百度的假廣告可以說是氾濫,害死了魏則西之後萬夫所指,李彥宏出來說:我們的價值觀沒問題,淘寶還有假貨呢,商業模式都不可能完美的!

    都不是滿分,別人99,你不及格,能一樣?

  • 5 # 少兒學習圖鑑

    百度和谷歌之間近10倍的市值差,反應的是市場對其不同的態度,如果說百度是一家優秀的網際網路公司,而谷歌則是一家偉大的科技公司。谷歌成立於1998年,百度成立於1999年,二者成立時間差別不大,但時至今日二者之間卻存在著無法逾越的差距。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價值觀和理念方面的不同。這點也是最根本的原因。谷歌有一條理念是Don"t be evil(不作惡),所以使用者使用谷歌搜尋出來的內容是使用者想要看到的結果。百度的核心價值觀為“簡單可依賴”,但事與人違,使用者使用百度進行搜尋,搜尋的結果往往是百度想讓你看到的,所以這就使諸如“莆田系”“血友病”事件時有發生。

    二是產品與服務方面的不同。看看目前谷歌旗下的產品,包括谷歌搜尋、安卓系統、YouTube、Chrome瀏覽器、Gmail等,可以說任何一個都是重量級的,同時谷歌正在研發的專案涉及到人工智慧、機器人、無人駕駛、生物技術、智慧穿戴等,可以說這些都是未來。與此相對,百度的搜尋、貼吧、知道、地圖、文庫、圖片等業務看上去都是為了賺錢而生,旗下的外賣、團購等業務更是與“科技”二字漸行漸遠。

    三是覆蓋的市場不同。谷歌的業務遍佈世界上的大多數的國家和地區,市場範圍也是全球市場。而百度則主要覆蓋的是中國市場。市場覆蓋範圍的不同,也使得二者的發展不同。

    綜上所述,谷歌致力於創新,引領科技;百度致力於擴大使用者,快速變現。一個有無限可期的未來,一個只是立足於現在,所以差距巨大也就不足為奇了。

  • 6 # 逐夢白

    百度輸在起跑線了。

    對比谷歌與百度,百度可以說輸在起跑線上了,谷歌的創新是有目共睹的,谷歌在創新性上很有前瞻性,投入也是非常巨大的,而且也很捨得花錢去收購創新性企業。百度的話,本身比谷歌成立的時間晚,在創新性的研發上也沒有谷歌有前瞻性,肯投入。

    市場佔有率上,谷歌可以說是一家全球性的科技公司,是擁有全球使用者的,而百度只是一家服務於中國的公司,在全球使用者上是比較少的,還沒有開啟海外市場,註定了不在一個級別上。

    認知上,谷歌與百度都是在美國上市的,在認知與思維模式上,會讓海外投資者更容易理解谷歌,不理解百度。

    所以百度市值會遠遠落後於谷歌,並且還輸在了起跑線上。

  • 7 # 超越世俗的生活

    這麼跟你說吧,谷歌是世界上最具創新力的科技公司!它發展和研究的東西都是走在時代之前,可能它研究的東西是未來20年才會普及的東西。

    但是人家就是在著眼未來,收購各種具有創新力的公司來擴充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層次。可以說谷歌有功於全人類。雖然也是個商業公司,但不會令人反感,大多數人談到谷歌都是折服於其技術。

    而百度就不一樣了,百度僅僅是個中文搜尋引擎。服務使用者相比於谷歌全球幾十億人來說少了太多,這還是因為華人多的緣故,加上國家政策支援。格局上就小了很多,如果說一個屬於中原大國,一個就是南蠻小番。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這一點從市值上這反應出來了。

    百度還差很遠,想追上也基本不可能了。除非能抓住時代的機遇。需要一個有遠見的管理者!

  • 8 # 聊電商

    如題,谷歌的市值是百度的9.2倍,在眾多人的印象中百度和谷歌一樣同是以搜尋為核心業務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為何市值相差如此巨大?

    谷歌可以稱得上一家偉大的科技公司,因為它除了搜尋外,在眾多科技領域均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新!

    先說百度吧,1999年底,懷抱“科技改變人們的生活”的夢想,李彥宏回國創立百度,其實早起百度只是為第三方提供搜尋後端技術解決方案的,最後是李彥宏力排眾議要從後端跳出來做前端(如今的百度一下你就知道這一品牌),事實證明李彥宏是對的!

    但在谷歌未退出國內之前,百度在搜尋領域只能說是領先而已(約70%的市場份額),在2010年1月12日谷歌宣佈退出中國搜尋市場後,百度迅速蠶食谷歌30%的市場份額,快速成為搜尋領域的老大。

    在PC網際網路時代,百度掌握著幾乎全網流量的分發權,我們都知道網際網路就是流量生意,那時的百度在BAT中真是排在前面的,去年十月份百度股價達到歷史最高點254.28美元,市值破874美元。

    這是歷經魏則西事件後和移動網際網路(掉隊憂患)後百度重新重新獲得資本市場的小範圍認可,這其中和李彥宏對內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對外宣佈百度要All in AI 有關。

    既然移動網際網路格局已定,那麼百度只有發力人工智慧,其中最為亮眼的是百度大會上李彥宏做在自家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上和陸其!有人說:百度請走王勁 吳恩達 挖來陸奇撒錢追趕AT,李彥宏真的是拼了!

    不拼沒辦法,百度若失去人工智慧這一風口,那麼被AT趕超碾壓真的是完全有可能發生的事。

    搜尋+資訊流+人工智慧(無人駕駛、物聯平臺等),在砍掉外賣等不賺錢業務後,百度開始專注聚焦,但和谷歌相比百度的業務幾乎全在國內!

    反觀谷歌,真正稱得上一家真正的全球化公司!

    先盤點下谷歌的核心產品:

    Google搜尋(全球市場第一)

    Android移動作業系統

    Chrome瀏覽器(全球第二)

    YouTube(全球第一)

    Gmail(全球第一)

    上面四個核心產品均是面向全世界客戶服務的,特別是安卓系統目前使用者規模超過20億,幾乎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這種體量如何不在資本市場贏得認同呢

      而在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生物技術、可穿戴式裝置等全新技術領域,谷歌幾乎是全面出擊,各有建樹。有人說相比其他科技公司,Google“不作惡”的價值觀、“整合全球資訊”的使命感,以及在科技領域不遺餘力的持續投入,均讓它當之無愧的榮登一家偉大的公司稱號。

      使用者體量巨大、商業資料穩定持續、使用者口碑較好、品牌價值無對手等,這些足以讓谷歌成為一家估值7000多億美元的公司。

    百度想要在估值上趕超谷歌,真的很難,很難!

  • 9 # 小小馬科技

    百度的翻盤點在哪,百度在搜尋引擎方面進步的空間不大了,好在百度在人工智慧方面有不錯的建樹,而人工智慧將是百度翻盤的重要的一個點。希望百度智慧成為華人工智慧的代名詞(相較於谷歌alphago)

  • 10 # 蔣禮數字化轉型

    谷歌是全球戰略,百度目前只是國內的戰略。百度也想走全球的戰略,但是產品跟谷歌沒有形成差異化,所以現在的大力度研發無人汽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郵老大”動真格了,民營快遞企業慌了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