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強哥吃貴陽

    兩天一夜的尋味黔西之旅

    即刻啟程

    李姨媽餈粑包豆腐

    幾乎所有人提到黔西就會想到最具有代表性的餈粑包豆腐,趙哥帶我們穿過許多條小巷到了李姨媽餈粑包豆腐的小攤,正好趕上時間屋裡正在炒制肉末,新鮮打來的肉糜加上鹽菜翻炒後整個屋子噴香~

    就是這個小攤攤在這裡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以前的時候吃過別人帶回來的餈粑包豆腐,特別油特別硬所以我一直對這個東西不感興趣,到之前我還在和同行的小夥伴說我只吃四分之一,但是吃過後表皮超軟糯,餡香辣豐富,完全不油膩,所以說好的只吃四分之一變成了一人獨享2個,個人體驗毫不誇張的說以前我叫它黔西餈粑包豆腐,以後我只叫它黔西李姨媽餈粑包豆腐!

    地址:黔西縣建國路3號原南后街

    沈老六粑粑

    每到一個地方我最愛去的就是菜市場,濃濃的生活氣息特別有回憶的感覺,閒逛到這裡的時候趙哥說這裡也有好東西,雖然每走幾步就有擺在路邊這種綠粑粑,但是趙哥頭也不回的說,吃清明粑我只認沈老六

    我們去的時候正逢清明時節,店裡的阿姨也正在抓緊包清明粑,因為他家真材實料純手工,所以生意非常好。清明粑有甜口的引子餡也有肉末豆腐餡,本來就愛吃引子的我特別愛它,因為它不像我在很多地方吃到的一口下去湯比較多,他家的引子餡裡花生芝麻特別多,所以吃起來超級滿嘴

    地址:水西大道中段農貿市場

    謝家永鴻牛肉館

    如果對於外地人來說餈粑包豆腐是黔西的代名詞,那麼對於地道的黔西人謝家牛肉粉更是記憶中的老味道,25年的歷史每天早上店裡都坐滿了老黔西

    不同於貴陽的牛肉粉是片狀肉或者乾燥的肉丁,謝家的牛肉全是裹滿汁水的小肉丁,他家的牛肉特別好,所以黔西有不少的館子都是到他家來買牛肉,所以他家好吃的秘訣就在於粉好肉好湯鮮~

    地址:黔西縣水西大道建行後面

    加佳家活菜館

    活菜對於黔西人來說就相當於酸湯對於凱里人一樣重要,本身也是做活菜火鍋的趙哥極力給我們推薦了在黔西他非常認可的一家活菜館,藏身在居民區卻生意很好,所以讓我們也特別期待

    他家的牛肉就是用的謝家牛肉,絕對不是小編ps的效果,他的肉質就是這樣好,不管是上好的油渣還是根根鮮嫩的小茼蒿全部被我們一掃空,我們吃了這麼多粑粑和粉後還能掃光的火鍋,它絕對值得記錄在案,而同行的趙哥和他的發小卻不以為然:“在黔西活菜火鍋就叫做飯掃光,吃到只見鍋底才是正常的事!”

    地址:黔西縣復廠宿舍大轉盤富萬家超市後面

    熊湯圓

    大府壩是黔西特別熱鬧的宵夜街,這條街上不得不吃的就是已經20多年曆史的熊湯圓,它家最經典的就是紅高粱湯圓和黑糯米湯圓,簡單的幾張桌子和一些鍋碗瓢盆在熱鬧的街上毫不起眼,但是門前擁起的人群卻讓人無法忽視這家小攤攤

    雖然我覺得超市裡的黑糯米湯圓已經很好吃了,但是還是被熊湯圓給路轉粉,超市的湯圓雖然餡也好吃但是皮子一嚼就破,只能用軟爛來形容,而熊湯圓則必須用到“軟糯還有嚼勁”,怪不得我們本來還想點個牛打滾老闆告訴我們早就賣完,只剩這幾碗湯圓了

    地址:黔西縣大府壩

    王斌宵夜

    燃面在貴陽已經不算稀奇,所以最開始讓我吃燃面的時候已經沒了興趣,不過趙哥說燃面才不是重點,立馬跑去點了一碗我從來沒聽說過的燃餃皮!

    老闆豪氣的挖了一勺油垛在火上燒得噼裡啪啦的跳,在煮好的餃子上撒了辣椒麵和蔥花,然後油刷的澆上去,那種濃濃的辣椒香、蔥花香、豬油香混合後直衝入鼻,再配上餃皮的口感完全新體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雞血湯,超嫩滑!~

    地址:黔西縣大府壩

    花紅樹腳楊老五烙鍋店

    最後一站我們落座花紅樹腳,趙哥說花紅樹腳是這個地方的地名,大概是以前這裡有幾棵花紅樹吧,這裡堪稱深巷中的深巷,如果沒有人帶我一定找不到,但是問黔西人都知道吃烙鍋吃蕎灰豆腐就要來這裡

    蕎灰豆腐比普通豆腐細膩得多,上面有許多細孔,所以熟了以後噗噗噗的,在花紅樹腳吃著蕎灰豆腐喝著啤酒就是黔西人最懷念的夜生活。

    地址:黔西縣花紅樹腳

    也正是承載了趙哥以及很多黔西人的記憶,所以趙哥也把花紅樹腳移到了他的店裡,在這裡除了活菜還可以吃到我們前面提到過的許多黔西小吃,讓貴陽人不用遠行也能吃到地道黔西味~

    地址:貴陽保利溫泉新城為明學校對面

    到黔西的第一天我們尋味了大部分黔西地道美食

    我們旨在尋找美食

    而土生土長的趙哥則要把黔西美食帶回貴陽

    下一篇我們將跟隨趙哥回到他的老家雨朵鎮

    看看家鄉的大肥豬

    你期待嗎?

  • 2 # 越過謊言擁抱妳

    小吃我只知道瓷娃娃,黔西不知道,黔南知道,,,一年多數吃火鍋,不是涮的,煮的,臘肉,狗肉,排骨都能圍在爐旁一起吃自帶農家自己調的沾水,冬天吃飯的桌子中間是燒煤的爐子四周是個方形的桌子,,,很神奇,,還有四月左右天天下雨,我住了一個月沒見過太陽,然後溼漉漉的冷,,,,北方人受不了像除了一身沒幹的衣服一樣

  • 3 # 強哥吃貴陽

    舌尖上的貴州黔西農村美食,喚起你的童年味道記憶!

    尋味黔西第一天我們到咔咔角角吃遍了黔西老味道

    可以說是讓你能從早吃到晚的最強黔西攻略

    第二天

    尋找他小時候記憶中的土風土味

    在高速上看到指示標牌寫著“綠化 大海子 雨朵”,第一次在貴州看到如此文藝小清新的地名,穿過大海子收費站,趙哥的老家就在黔西的雨朵鎮小水井村

    去的這天天氣格外好,不管是天還是植物都自帶濾鏡,穿過層層小樹林趙哥帶我們到了他家的老房子,土房子、老木門、牆上的“文化”讓隱藏在樹林中的老屋有種特別的味道,從不曾來過卻很親切安心

    離開老屋繼續進去幾百米一下車就是一群鄉親和趙哥開始扯起家常來,老鄉還帶我們看她養的大肥豬,正在吃自家用穀物磨的飼料,趙哥說雖然現在大家都開始講究養生怕長胖,但是印象中最好吃的還是小時候吃活菜裡煮的紅燒肉,一定要是大肥豬的才有那種味道

    村裡的馬支書正在炒豬食,這裡的豬吃的還是最原始的豬草和包穀面,從來不用外面買的豬飼料,所以這裡的豬肉吃起來放心健康而且有“豬味”.....第一次見到豬食,我想說聞起來還挺香的

    馬支書家山下的房子冒著煙,還沒來得及開口問趙哥就說裡面有好東西要帶我們去看看,雖然想想剛剛的大肥豬蠢的有些萌,但是看到紅亮的大香腸還是忍不住吞了下口水

    香腸臘肉都是村民自己養的豬做的,燒的也是青槓木,都是最原始最傳統的材料和製作方式

    不管是在馬支書家的周圍還是小路上,到處都是正在散步的,吃的是山裡的小蟲子,當然也有不少和你一樣懶得出奇的就直接吃玉米麵

    看我一直在追雞,馬支書帶我到了後山,瞬間虐爆!這雞活得比人還好,竹林別野山中大空調!下蛋都是隨便亂下!隨性得不行!

    回到院子裡馬支書的兒子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這小子真香...不對,這豆腐真帥....算了

    馬支書的太太看我們來了半天於是用自家推的豆腐給我們炸來先墊墊底,這個豆腐是用來煮在火鍋中的豆腐果,她告訴我們一定是用酸湯點豆腐然後炸硬再用骨頭湯燉,這樣煮久後外面是有韌性的而裡面已經化湯了,這就是她們黔西最經典的菜之一

    除此之外馬支書家還為我們準備了一大桌最原生態的農家菜,後山抓的雞,自己家養的大肥豬做的臘肉香腸紅燒肉以及自家做的蔬菜

    黔西人吃火鍋必備的除了豆腐果,一定還要有紅燒肉和響皮,對於紅燒肉我還是拒絕,即使好吃但是真的怕我嬌小的靈魂要被這巨大的體魄給撐爆了,其他人吃得舔口nia嘴的,但是我獨愛豆腐果和響皮,尤其是這雞湯鮮得過癮,響皮吸了後超爆汁

    吃飽喝足後也已經是下午,從馬支書家吃飽喝足後趙哥又說來都來了,讓我們帶點特別的特產回去,於是回到黔西城中帶我們去了給趙哥的小店裡提供豆豉粑的農戶家

    還沒進門就被濃濃的豆豉味給震懾到了,做豆豉粑的阿姨正在把豆豉粑敲緊實,上一篇提到黔西人最愛的火鍋就是活菜火鍋,而裡面最主要的底料就是豆豉粑,這家人做豆豉粑已經有些年頭了,現在就主要為趙哥的店提供豆豉粑,做好後一批批的從黔西運到貴陽去

    這東西是和榴蓮一樣,愛的人愛到瘋狂,不喜歡的人討厭到不行,而我們都特別喜歡這種臭香臭香的味道,畢竟當你吃過活菜火鍋後,你就會從此告別“沒有食慾”這四個字,所以我們幾乎每人帶了兩坨回家,回去的路上車上都飄散這這種奇妙的味道

    回到貴陽後我們依然對活菜戀戀不捨,於是趙哥拖著我們一車人直接奔他店裡,因為他店裡所有的食材、做法都是來自黔西,店裡的紅燒肉、香腸等所有豬肉都是由馬支書家提供

    吃活菜講究三紅一黃:紅燒肉、紅燒蹄膀、紅燒豬皮、豆腐果

    除此之外我覺得油渣也必須算必點⬇️

    不管是黔西花紅樹腳的蕎灰豆腐還是餈粑包豆腐、洋芋粑,在趙哥的店裡幾乎能吃全畢節黔西的美食,這就是在貴陽一個濃縮的“小黔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村自建房做餐館怎麼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