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隨風依舊

    玉米追肥是玉米生長期滿足玉米生長髮育養分需要的補充,是實現玉米優質豐產的必要保證。   

     一、玉米需肥規律   

     1.玉米對氮吸收是比較平穩的,到抽雄吐絲達到高峰,灌漿成熟階段吸收速度減慢,整個生育期都吸收氮肥。  

      2.玉米全生育期都在吸收磷肥,也是在生長髮育最旺盛的抽雄吐絲期達到高峰,後期吸磷下降,但仍佔1/3左右。  

      3.玉米對鉀的吸收,以拔節至孕穗期最多,開花期達到最高,以後停止吸收鉀,反而由於鉀素外滲植株體外,鉀素有減少趨勢。  

      二、玉米缺素症狀    

    整個玉米生育期除吸收大量的氮、磷、鉀三要素之外,還需少量的鋅、鉬、銅等微量元素,玉米常見缺素症有:  

      1.缺氮:葉片變黃,植株生長矮小,下部葉片尖端變黃。  

      2.缺磷:葉片全部發黃,出現褐色斑點,葉片邊緣及葉尖端乾枯呈灼傷狀。  

      3.缺鋅:葉片出現花白色,症狀一般出現在6月上中旬7~9片葉片。   

     4.缺鉀:因鉀易於移動和再利用,鉀缺乏症首先發生在老葉上,新葉和老葉的中心部位呈暗綠色,葉尖端和邊緣部分黃化、壞死,與健全部分的界限明顯,另外葉片褶皺彎曲同時只在主根附近形成根,側向生長受到限制。  

      三、玉米追肥時間、數量、方法  

      掌握好追肥的時間、方法、數量以及根據缺素情況追施肥料種類是影響玉米產量的幾個主要因素。因此,為提高玉米單位產量,實現高產優質的目的,掌握追肥最佳時間、肥料數量、追施肥料種類是非常重要的。  

      1.追肥時間。追肥應在玉米10片葉左右時進行,這樣能促進小穗分化。追肥最好追2次,如果忙不過來也可在7月上旬1次追肥。  

      2.追肥數量。追肥時期、次數和數量,要根據玉米吸肥規律、產量水平、地力基礎、基肥和種肥施用情況等決定。高產田、地力基礎好、基肥數量多的宜採用輕追苗肥、重追穗肥和補追粒肥的追肥法。苗肥用量約佔總追氮量的30%,穗肥約佔50%,粒肥約佔20%。中產田、地力基礎較好、基肥數量較多的宜採用施足苗肥和重追穗肥的二次追肥法,苗肥約佔4%,穗肥約佔30%。低產田、地力基礎差、基肥數量少的採用重追苗肥、輕追穗肥的追肥法,苗肥約佔60%,穗肥約佔40%。  

      3.掌握最佳追肥時間,實現科學施肥、經濟施肥,為玉米增產增收打下堅實的基礎。   

     苗肥:一般在定苗後至拔節期(葉齡指數30%左右)追施。即將過去的提苗肥和拔節肥合為一次施用,有促根、壯苗和促葉、壯稈的作用,為穗多、穗大打好基礎。苗肥除施用速效氮肥外,還可同時施入磷肥和鉀肥,也可施入腐熟的有機肥。  

      拔節肥:拔節肥能促進中上部葉片增大,增加光合面積,延長下部葉片的光合作用,為促根、壯稈、增穗打好基礎。追施拔節肥以氮肥為主,每畝可用10~15公斤尿素溝施或穴施,避免大雨前追施,以防被雨水淋溶。對於土壤中磷、鉀肥不足的田塊,追肥時也可摻入三元素複合肥,每畝7.5~10公斤。  

      穗肥: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追施穗肥,既能滿足穗分化的養分需要,又能提高中上部葉片的光合生產率,使運入果穗的養分多,粒多而飽滿,穗肥追施以速效氮肥為主,每畝可追施尿素15~20公斤為宜。    

      粒肥:粒肥是指玉米抽雄以後追施的肥料,一般在灌漿期追施為宜。玉米抽雄以後至成熟期,還要從土壤中吸收氮、磷總量的40%左右的養分。同時籽粒產量的80%左右是靠後期葉片製造光合產量。因此,後期一般應施入一定數量的速效化肥,保證無機營養的充分供給,延長葉片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光合產物積累,促進粒多、粒重,以獲得優質高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內剩男那麼多,老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