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在A股中大部分散戶是賺不到錢的,也就是說不對等的交易機制和市場規律導致了大部分散戶進來必須是虧錢,這比50%的賭大小成功率還低,其實很多股民是不知道,唯一要擺脫這種被動的局面,除非你等的起每一輪熊市後期入場,否則沒有高超的技術,在熊市初期和中期基本都是虧錢。我做過期貨和股票的,所以才知道兩者的可比性,但是期貨是槓槓風險大,股民是全額制,不過套牢虧損差不多,A股的交易方式設定就是讓股民虧損機率增大的,為什麼?

    長期熊市只能做多

    一個長期熊市的股市,只能做多,這無疑就是讓股民去猜底,沒有誰知道底部在哪,但是沒有一位股民會堅持住不買股,基本上都是在半路上山了,又沒有對沖品種,這個缺陷是很嚴重的,唯一可以補救的方式就是等熊市末期或者有充裕資金持續補倉。

    沒有風險控制程式

    A股是撮合交易,成立了二十八年,我最早做其它槓槓品種的時候有設定盈虧的,到了後來交易A股發現沒有盈虧設定,這就需要每一位散戶在虧損時自己手動止損,導致了很多股民根本不會去割肉,人性是厭惡風險的,誰會看著虧錢多了去割肉?導致股民虧損嚴重。

    今天買明天賣

    這個交易制度是最頭疼的,早盤買股就算賺錢不算數,午盤跌停才是真正的虧損,這就導致了早盤追高就容易被套,而莊家看透了股民這一點,競價期間直接拉漲停,或者早盤衝高午盤砸盤套牢股民,導致了賺錢難度加大。其實還有很多問題,也就是說,在金融市場尤其是A股本身賺錢機率只有50%的機率,加上各種條條框框的束縛,股民要賺錢的機率基本不到20%,這就是為什麼只有A股市場才有這種九虧一賺的局面,也是很多股民賺不到錢的原因。

  • 2 # 禪壹

    這個觀點基本正確。

    在股市中,散戶無論從資金上,資訊渠道、專業知識、盯盤時間等各個方面來看,都是處於弱勢之中,無法和機構主力資金相比,在這種情形下,想在這個“二八規則”的股市中(熊市中一九規則)成為贏家,那是相當的困難。

    主力資金從吸籌階段,就開始想方設法從散戶手中低價買入帶血的籌碼。在股價見底後,主力資金開始吸籌,但是吸籌過程中勢必會造成股價的上漲,因此,經常會在小幅上漲之後,利用手中的籌碼打壓股價,造成破位的跡象,引發散戶恐慌性的拋盤,然後再度吸籌。

    在股價第一波拉昇過程,也是主力吸籌和換籌的過程,他們往往快速拉昇到一定價位。在洗盤過程中,利用各種訊息和砸盤破位誘空的手法,使得獲利的散戶出局。而這個過程,也是一個籌碼交換的過程,一部分籌碼進了主力的手中,一部分是新老散戶間完成了籌碼換手,提升了整體散戶的持籌成本。而也有很多散戶在洗盤中介入進出,導致虧損。

    完成洗盤之後,主力掌握了大部分籌碼,便開始迅速拉昇,也就是我們說的主升浪。這個主升浪往往以連續大漲或者連續漲停板的方式完成。這個階段,被洗盤初期的散戶很難有決心再度殺進來,只是眼睜睜地看著股價不停漲停板,甚至想介入都沒有介入的機會。

    當主力完成拉昇,開始了派發階段。這個階段,往往上市公司會配合公佈一些利好訊息,吸引散戶介入。而主力趁機出貨,將籌碼都在高位倒給散戶,完成出貨。

    散戶在高位持籌,主力基本出清,那麼只能留下散戶在高高的山崗上站崗。

    當股價破位後,就展開了割肉比賽。不肯割肉的,就繼續在山巔站崗。割肉比賽完成,股價才開始築底的過程,新主力資金如果再度看上這隻個股,這個過程又重新開始。

    如果一個散戶,沒有技術分析能力,而且是不錯的技術分析能力,那麼想在股市中賺錢 ,真得是很難。只不過股市的賺錢效應,尤其牛市中的賺錢效應,總能吸引眾多夢想發財的人趨之若鶩。

  • 3 # 孔先生Kong

    散戶賺不到錢完全是胡扯!

    賺不到錢是散戶自身能力問題,分析股票的能力,預見能力等。我當初也以為散戶是不會賺錢的,註定是被割韭菜的一類。但是隨著後來的學習,才發現自己原來只不過是井底之蛙!沒有跳出常人的思維方式,自然也就被28定律洗禮了一番!後來,透過良師的幫助,給了自己很多啟發。最大的啟發就是思考問題的角度,並把虧過的錢賺了回來。

    昨天看到有人有,5年,30萬變300萬可不可能。完全可能!但是,這要分情況的,你在熊市30變300自然是很難,但是在牛市就不一樣了。等待,是對股市最深情的尊重!

  • 4 # 小散李大鵬

    本人是散戶,在股市中賺到錢了。從自我的角度而言,這個觀點不成立。雖然我賺錢的過程無比艱辛,三次一無所有,三次倔強抗爭,最後藉助行情,自己實現了一點財富夢想。但別管怎麼說,股市確實能夠讓一些散戶賺到錢。這就好比一個班級的學生學習,只要有一個學生打了100分,那麼你就不能說老師沒教會。

    股市也一樣,雖然它有一賺兩平七賠的機率,但也不乏散戶賺錢的可能。說一句老生常談的話:在股市中賺不到錢,是你自己沒本事。A股市從某種角度而言是一個特別好的市場,它是一個具有重複規律和符合技術規律的一個市場,雖然投機的氛圍比較濃厚,但這種投機性是可以有一定規律可循的。比如波浪理論、週期理論等等,也就是說只要你學透這些東西,你就等同於掌握了財富的鑰匙,你就能夠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獲得收益。有人很羨慕外圍的股市,認為價值投資很好,也很簡單。其實你們想錯了,價值投資十分複雜,而且需要佔有的資源非常龐大,在真正的價值投資市場,散戶是沒有發言權的。就拿美股來說,在1950年,美股散戶的持股比例為94%,到了1980年,美股的散戶持股比例為63%,2008年散戶的持股比例為34%,如果到現在,散戶的持股比例會更低。從這組資料中就可以看出,如果在價值投資市場,散戶是減少的。這不是你賺不賺錢的問題,是你能不能存在的問題。

    很多散戶沒有賺到錢,一個原因是啥也不會,認為股市門檻低,誰都能進來弄一弄,最後基本都失敗離場。另一個原因就是學的似是而非,說他不懂,還懂點,說他明白,他還真不懂,甚至有的還南轅北轍,適得其反,這樣不虧錢才怪。

    所以說,A股市場對於散戶來說是一個好的投資渠道,至於你能不能賺到錢,絕大多數原因在自己;有了能力,再加上點運氣,A股市場賺錢並不難。

  • 5 # 小不點333

    我不同意這個觀點。我認為,散戶在股市裡同樣可以賺到錢,只要散戶對股市有了深刻的認識,按正確的方法操作,摒棄發大財的想法,股市有錢可賺。股市有三部分錢可賺:

    第一部分,賺取價格差。由於股價總是在波動中,進行高拋低吸,可以從中賺取差價。

    第二部分,跟隨企業成長,賺取企業成長帶來的價值。比如,上市公司原來有十天生產線,由於產品供不應求,增加了五條生產線,企業的規模就擴大了,價值增長了。

    第三部分,是企業分紅的錢。有些企業回報股東的方式是分紅,如果股息率超過4%,回報比例就很高,每年賺的錢也很客觀。

    現實中,大部分朋友注重高拋低吸,賺差價。由於中國股市熊長牛短,股價大部分時間裡處於下跌狀態,賺錢很難。特別是,這種操作方法是零合遊戲,有賺的就有虧的,而投資者都是精明的,想賺錢挺難,這才有股市七虧兩平一賺的說法。

    有能力的投資者和機構,往往能對企業進行考察,對上市企業做出客觀的評價,往往去賺取企業成長帶來的價值。但作為散戶來說,沒有能力對公司進行考察,對上市公司無法產生深刻的認識,想賺取價值增加的錢,也不容易。

    我以為最好賺的錢當屬企業分紅的錢。投資者可以對企業過往分紅的情況進行總結,選取分紅穩定且股息率高的公司進行投資,每年賺的錢多於銀行利息就可,這樣也能保證本金安全。

    總之說,投資者賺取第二和第三部分賺錢形式比較可靠。但大部分人都採取了賺取價格差的方式,這種方式危險性最大,才導致虧損!

  • 6 # 社會論談

    我玩過股票,這個要一分為二,在國內不掙錢,可以掙國外的錢啊!比如現在A股不行,買美股啊!印度股市啊!都是很不錯的,只要開通一下就可以了!國內上市基本都是圈錢,資本運作!都是投機,掙快錢!所以才有了你的提問

  • 7 # 商道財經

    散戶賺錢真是很難,難在什麼地方,總結一下去年全年的投資人數和貢獻情況就知道了。

    截至2017年年底,滬市共有1.95億投資者,其中散戶貢獻了相當於機構投資者5倍的交易額,佔總交易量的近八成,但卻只收獲了不足機構30%的盈利,在總盈利規模的佔比中不到一成。平均來看,滬市個人投資者去年平均盈利1593元,而專業機構平均每家盈利174萬元。

    二八定律在投資界被詮釋的淋漓盡致,多於機構投資者五倍的散戶投資者收益緊只有機構投資者的 -3.6 倍,怎麼賺錢,真是慚愧難當,近期又開始搞垃圾股了,中弘股份,長生生物,竟然還是地天板,天理何在,總有人喜歡火中取栗,還是多珍惜一下自己口袋裡的五毛吧,畢竟買一個饅頭是不行了,買三分一還是可以的,準備個破碗,準備隨時出發,提前盯個善良,有愛心的人多的好地段吧。

  • 8 # 一個投機者的自白

    其實,每一個行業都是週期性的。因為證券市場容易受到經濟、外部環境、公眾情緒等影響,所以變化的週期也會相對較短。

    比如,去年藍籌股行情就走了差不多一年;在這之前2013-2015的牛市也讓大多數人賺到了錢。現在的行情確實非常低迷,甚至成交量都萎縮到過去熊市的極限值,行情走勢令人難以接受。但就像巴菲特說的“眾人恐懼我貪婪,眾人貪婪我恐懼”。大家都是覺得市場賺不到錢,股票不是一個好的投資品種時,機會就來了。

    最後,希望和大家一起熬過這個熊市,等到吃飯行情的到來。

  • 9 # 俞小平5

    不一定。但絕大多數的散戶肯定是輸錢的。博弈的結局必然是大多數人輸而只有極少數人能脫穎而出的贏錢。這些極少數人都是些非常聰明有頭腦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他們會利用趨勢順勢而為卻又絕對不會人云亦云的盲目隨大流。人群中大多是智力一般的平庸之輩,聰明人永遠只是少數。聰明人做股票,永遠不會一直呆在股市裡而手裡一直握有股票。只有當真正牛市的趨勢形成,才會投身股市買進股票並等待股價上漲到漲不動的價格時果斷拋售兌現了結。一旦發現牛市趨勢有到頂的訊號出現,就果斷拋掉所有的股票“淨身出戶”。然後瀟灑耐心的等待下一個機會的到來。

  • 10 # 理財在路上

    不抱投機心態,把股票當成家庭資產配置的一部分

    很多人覺得股市像賭場,甚至連賭場都不如。確實股市是高風險,七虧二平一贏。把股市當賭場的人是不是該改變一下心態,你覺得它是賭場,難免自己就有賭徒心態,想賭一把就走。

    第一年入市的時候我也是這樣的心態,覺得股市賺錢來得容易,想賺一筆錢就走。可是你越想賺錢,越是虧錢,第一年交了不少學費。

    後來慢慢摸索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接觸到價值投資,轉變了心態。把股票當成家庭資產配置的一部分,在網上測試了自己的風險等級,屬於偏激進型,按照投資比重100法則。用可投淨資產的百分七十投入股市,剩下的百分之三十購買基金。

    用長期不用的閒錢投資股市,不借錢投資股票

    作為一名散戶,沒有機構那種團隊和專業,不過散戶也有散戶的好處,就是錢是自己的,不用擔心排名,也不用擔心有人中途贖回而不得不賣掉看好的股票。

    投資股市的錢最好是長期不用的閒錢,越長越好。這樣就不用擔心一時的漲跌,只要公司是好的,總有一天會漲起來。如果是借錢投資,萬一到還的時候股票還沒漲起來,那就糟了。

    因為我自己投資經驗比較豐富,能承受比較高的風險,所以我把以後準備養老和孩子教育基金的一部分用來購買業績好的優質公司,就算這筆錢虧光了,也不影響生活質量。

    不斷學習,買好公司的股票,耐心長期持有

    巴菲特說:“價值投資的精髓在於你買的不再是一個股份,而是生意的一部分,你買的公司的意義,不是在下個星期,下一個月或者下一年賣掉它們,而是你要成為它們的擁有者,利用這個好的商業模式將來幫你掙錢。”

    買入看好公司以後,就放著,跌了再加倉,在買入之前先問問自己是否能長期持有,就算股市關門也不怕。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態,買了就耐心等待。2015年股災買入了兩隻股票,等到2017年因為某些不得已的原因賣掉,賺了百分之五十。

    股票投資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就連巴菲特芒格這樣的大師都不斷學習研究,我們普通人更是少不了。芒格一週讀20本書,你一年讀多少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涯明月刀》手游出了之後,會有多少《王者榮耀》玩家棄坑轉戰《天刀》手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