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濤觀點

    地攤經濟的第一要務是解決就業問題。在新冠疫情期間,企業時時生存壓力增大,減薪降薪成為企業度過難關的選項,甚至破產導致失業增加。但生活成本並沒有下降,需要大眾生產自救,同舟共濟。不過,隨著歐美經濟重啟,以及新冠疫情逐步緩解,疫苗和特效藥的研發和生產,世界經濟將重回正常增長軌道,就業率也逐漸增加。地攤經濟也將逐步降溫,估計會持續到2021年底。

  • 2 # 鳳舞股市

    只是暫時的去庫存,擺攤人從廠家拿貨便宜廠裡庫存沒了,但是擺攤的人很少能真正賣掉,所以對整個社會去庫存是很好的,但對房地產就是衝擊了,租門面房的就沒人租了,房價也會受影響,所以國家不會讓這個長期持續下去的,個人認為。

  • 3 # 價值投資為王

    地攤經濟的風口到底能持續多久?

    地攤經濟由政策提倡而起,也會被政策主導,在保障就業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風口持續多久還是需要看政策配套。如果後續有政策細則出臺的話資本市場的地攤經濟概念還會表現,並且隨著政策的扶持力度進行深度挖掘個股機會。

    希望未來政策制定堅守低成本的思路,不要一個地攤還收費最後越炒越高,對任何人不要設定門檻,嚴厲打擊欺行霸市,搶收費用的黑惡勢力!最好劃定足夠大的固定區域進行有效管理,不要因為區域太小很多人無法擺攤又形成進入壁壘,不宜隨便簡單的放開或禁止的簡單操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才是長久之計!

  • 4 # 秦洪

    對於地攤經濟來說,起到了很重大的社會作用,不僅僅有利於民生,有利於緩解就業壓力,而且還給居民帶來了生活的便利,城市中有了更為地道的煙火氣。但是,對上市公司的業績推動力來說,不宜過於期待。一方面是因為目前地攤經濟的增量,究竟有多大?眾說紛芸。而且,即便超預期的增量,但對於目前數百億元市值的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量又有多少?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地攤經濟目前被電商等業務模式所引流、分流。尤其是拼多多等中低端產品已經能夠滿足不少家庭生活需求。因此,地攤經濟對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量是相對有限的,目前地攤經濟概念股短線刺激力度大,但未來的股價走勢則不宜過於期待。也就是說,一旦開啟漲停板,很難再出現第二波主升浪。故在操作中,宜謹慎。

  • 5 # 使用者3504890415950328

    前一段時間的新冠疫情,確實對不少的小企業和企業員工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一些人的收入在這一段時間確實也降低了不少。

    但是這麼短期的影響其實不足以改變大家的消費結構,主要是現在的銷售渠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說原先很多在商場裡賣的東西,現在都在直播中低價銷售,也有一些跑到了地攤上,也就是說在一些原先只能在商場裡買到的商品,現在在地攤上也能買到了。

    其實在國外這種“市集”模式早就發展的很成熟了,而且價格並不低。

    比如英國柏若市集應該是倫敦最古老的果菜批發市場,市集在1756年遷至現址,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

    與其他批發市場不同的是,柏若市集上的攤位食材多樣、精緻、新鮮,從果菜到蔬果、麵包、乳酪、生肉、鮮魚、熟食、飲料等無所不包。

    還有法國的六區哈斯拜有機市集Marché biologique Raspail。

    據說第六區哈斯拜大道上的週日有機市集,是最多巴黎名人出沒的菜市場,連老牌女星凱瑟琳•丹妮芙也來這兒採購。

    這個市集之所以“貴氣十足”,是因為那兒的顧客一個個打扮得光鮮亮麗,衣著考究,一望即知非富即貴。就連那看似穿著隨興的邋遢者恐怕也非升斗小民,沒準兒人家穿的可是低調的名牌棉衫或輕盈的克什米爾羊毛衣。

    另外市集產品多是有機農產品,質量一流,新鮮美味,但種植成本高,價格也確實比一般露天市集貴。

    走累了,也可以在咖啡店坐下休息。

    還可以逛逛Poilane招牌面包店,用招牌的圓球面包表面有P形標誌,是老面發的酸面種麵包,紮實有味,塗上含有鹽花的牛油,味道最佳。

    所以地攤並不代表“Low”,只要規範、合理,地攤經濟肯定會是城市的一道靚麗風景線,相信會一直持續下去的?

  • 6 # 孟子風控

    我認為,任何一種經濟發展形式和新的形態能否長久,不能一概而論,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地攤經濟也是如此。從正能量方面看,地攤經濟靈活性強,投資少,技術含量低,見效快,參與人群多,在解決困難群體生活、擴大就業、活躍市場、消減庫存、解決銷售渠道不暢、促進社會穩定等方面都有很大好處,而且能體現和傳承許多民間傳統技術、工藝、文化等。但是,就像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一樣,地攤經濟也有不少缺點,如產品質量保障、消費者權益維護、社會治安、衛生管理、環境治理等方面容易出現問題,如果管理不好,容易引發不少社會問題。所以,要想讓地攤經濟長盛不衰,成為一道中國大地上一道美麗風景線,就必須強化管理,揚長避短,正確引導,尤其在產品質量保證、消費維權、環境治理、區域選擇、衛生條件等方面加大研究、治理、支援力度,包括政策、資訊、技術支援和引導方面等。華人五千年文化底蘊,從來不缺智慧,不缺積極性,不缺能力,缺乏的始終是認識、重視程度和不良習慣約束和危機前期防控能力。當然了,吃一塹長一智,教訓也是財富。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防患未然,都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是從無數成功和失敗的案例中積累的珍貴經驗。相信經過規範管理、規範運營、規範引導,地攤經濟一定會成為中國大地上的一道美麗風景!

  • 7 # 岑子岑

    1 / 地攤的前世今生一直與時代相伴。

    這次疫情可能是一輩子都難遇到的公共事件,大家都能切身體會到其冰冷的寒意,雖然現在已經是大夏天。

    我們所能直接感知的最明顯的,一是收入明顯減少或甚至沒有,二是消費被逼降級,生活消費採購也不得不考慮價格因素了,至少說奢侈品少了,高檔飯店少了,夜場娛樂也不怎麼捨得去了,這就是經濟下行。

    這裡有個很生動的故事:

    某天,某小鎮上來了一位很有錢的旅客,他進了一家旅館給了這家旅館老闆1000塊錢,然後對旅館老闆說,我先上去看一下,如果有我滿意的客房我就住下了。

    然後旅館老闆趁旅客上樓的間隙,拿著這1000塊錢去找隔壁的賣肉的,還他這幾個月欠下的肉錢。賣肉的收到錢後就把這1000塊錢拿去還給賣豬的,賣豬的又拿著1000塊錢去還他欠下的飼料款,那個賣飼料的老兄拿到1000塊錢趕忙拿去付清他**的錢,有了這1000塊錢,這**衝到旅館付清了她所欠的房錢,旅店老闆忙把這1000塊錢放到櫃檯上,以免讓旅客下樓時起疑心。

    此時那人正下樓來,拿起這1000塊錢,聲稱沒有一間讓他滿意的房間,走了。

    這一天,沒有人生產了什麼東西,也沒有人得到了什麼東西,可是全鎮的債務都還清了。大家都很開心。

    經濟沒有活力,老百姓沒有收入,這對於上面來說很頭疼的事,收入減少或無直接導致消費降級,而消費降級又反過來影響收入,還會滋生不確定因素。這兩個因素也是整個社會的頭等大事。而放開地攤經濟也是當前一個非常便利的政策,滿足降級消費的需求,也讓基層民眾透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有所收入,但會犧牲一點點城市面貌和城市形象為代價。

    2 / 取決於經濟復甦的程度和地方上的容忍度

    經濟恢復是必然的,這還要看全球疫情的發展情況以及後續經濟恢復的程度。消費、投資、國際貿易是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目前只有一個在蹦噠,另外兩個在與疫情交惡。也不知道他們打到什麼時候,即使他們不打了,再恢復經濟秩序還要一段時間,所以中國的經濟到何時能恢復到疫前的程度還有待時日,地攤經濟也會一直在我們身邊。

    還有地攤經濟本身就是一個“公地”現象,目前在號召之下暫時還處於放任自流的狀態,時間長了必然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現象,甚至會超出民眾和地方上的容忍度,到時候政策收緊,也就咔咔了。

    還有一個因素,地方上也擔心引起城市建築的成果被地攤經濟所蠶食。基層勞動人民的收入多少是看不到的,但如果破壞了城市建築的成果,地攤經濟也就面臨著被限制的風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年為什麼許多醫院收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