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關村線上

    本屆CES上,8K電視的集體釋出可謂一大亮點,索尼、LG、TCL、三星等廠商紛紛推出8K電視。不光如此,本屆CES上夏普突如其來的展示了一款具備8K影片拍攝功能的M43相機,這一點著實是出乎意料。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在8K電視之外,我們要想真正享受到8K影片的樂趣,到底還有多遠的路需要走。

    4K普及尚未完成,CES上8K影片已經成為了很多科技巨頭的追逐方向。從4K到8K,不光是顯示媒介的升級就可以實現的。實現8K影片普及,最大的難點在於實現8K片源的普及,這對於攝像裝置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挑戰。時至今日,實際上在廣播級攝像機或者工業級電影攝影機中,8K影片攝像機依然是數量稀少。而在民用領域,不用說8K,4K影片拍攝如今仍然未得到全面普及。

    8K影片將帶來畫質的大幅提升,但是也對片源提出了巨大要求

    目前來看,顯示裝置在解析度提升方面,走在了影象採集裝置的前列。實現8K顯示如今看來已經並不是難事,但是想要獲取8K影片,不管是自己拍攝還是獲取訊號源,都是相當困難。

    在本屆CES上,還有一個令人意外的產品。夏普展示了一款售價達到5000美元的M43畫幅相機,這臺相機最大的特點是可以在H.265編碼下拍攝8K 30P的影片。這款相機將在第二季度正式公佈規格和發售情況。雖然現在看,M43畫幅實現8K,頗有強行8K的感覺,但是這的確是第一臺真正可以拍攝8K影片的民用相機產品。

    夏普展示具備8K影片錄製的M43相機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夏普如今已經被富士康收購,所以實際上夏普這次推出的相機也算是中國品牌的數碼相機。在這一點上,我們的確值得驕傲。

    目前來看,8K影片距離大眾消費者還有很漫長的普及之路。下面我們就從影片拍攝的角度,來看一下顯示裝置之外,8K影片離我們還有多遙遠。

    8K影片片源如何獲取?廣播訊號比電影片源更容易實現8K

    這一次釋出的多款8K電視,必然需要8K影片片源的支援。我們現階段獲取8K片源的方式包括:廣播級8K影片、電影片源、消費者自我錄製的影片片源。

    首先我們先說廣播級,也就是我們透過廣播電視收看的影片節目。目前廣播級8K影片攝像機是最普遍的8K攝像機形式,目前有不少廣播級攝像機都支援8K影片拍攝。例如日立、索尼、夏普、佳能等,都已經推出8K廣播級攝像機。而廣播級裝置,通常並不需要對於影片進行復雜剪輯,因此8K攝像機捕獲的廣播影像,足夠滿足電視播放需要。

    如今8K廣播攝像機已相當常見(圖為2017年索尼推出的UHC-8300 8K廣播級攝像機)

    目前,全球範圍內具備8K廣播影片訊號的地區並不算多,日本地區是少有的具備8K衛星電視訊號的地區。2018年12月1日開始,HNK電視臺開始在日本推送8K電視訊號,第一部播出的8K電影是透過底片掃描的著名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日本方面表示2020年東京奧運會將採用8K影片進行錄製,而日本國內將在2022年普及8K電視訊號。所以這一次8K影片的大量釋出,實際上很大程度上也是針對於日本消費市場推出。對於廣播來說,目前網路傳輸速度實際上大大限制了8K影片的普及速度。

    2018年12月1日,HNK電視臺開始在日本推送8K電視訊號

    目前來看,大家對於高解析度影片,最為在意的是電影片源。而電影攝像機也是攝像機中最為昂貴的型別,但是很可惜,雖然總有很多朋友總是吹噓工業攝像機解析度有多高,實際上,目前看商業電影製作中,8K攝像機依然是最高一級的工業級攝像機,目前主流的電影攝像機,都難以達到8K解析度。

    相比於廣播級裝置,電影拍攝對於畫質的要求更加苛刻。因此電影攝像機中,實現高解析度影片需要更大尺寸的感測器畫幅作為支援,這一點與相機拍攝相同。目前電影行業使用的攝像機中,最常見的是RED和ARRI兩家,目前這兩家電影攝像機使用的感測器畫幅,基本都在全畫幅感測器的尺寸之上。

    IMAX作為電影行業的頂級水準,採用ARRI ALEXA 65攝像機,影片解析度為6.5K

    以大家最熟悉的IMAX電影為例,IMAX播放代表了現在最高水準的電影放映水平,IMAX攝像機也是攝像機領域的最高級別。目前IMAX數字攝像機採用了的ARRI與IMAX公司聯合研發的ALEXA IMAX 65攝像機,這臺攝像機感測器尺寸為對焦線長度65mm,大概近似於中畫幅相機的感測器尺寸,而影片解析度為6560x3102。

    雖然廣播級裝置中8K攝像機已經得到了實際使用,但是電影製作中,目前採用8K攝像機拍攝的電影寥寥無幾。這主要是因為,目前能夠拍攝8K解析度的電影攝像機,數量仍不算多。2018年上映的《銀河護衛隊2》採用了RED旗下的DRAGON 8K VV感測機型拍攝,是第一部採用數字8K拍攝的商業電影。

    第一部採用8K數字攝像機拍攝的電影,是2018年上映的銀河護衛隊2

    《銀河護衛隊2》採用RED的感測器 RED DRAGON 8K VV 拍攝,而RED已經推出了這款感測器的最新升級,也就是MONSTRO 8K VV。(RED攝像機為模組化設計,感測器相當於數碼相機中的中畫幅後背的作用)這款感測器的尺寸為40.96×21.60mm,實際上比135畫幅的全畫幅尺寸仍要大一些,具備3540萬的有效畫素和8192×4320的影片解析度。

    RED最新的8K感測器為MONSTRO 8K VV,感測器尺寸比全畫幅相機尺寸更大

    高解析度影片在工業領域,更多是為電影后期服務。目前我們的電影片源,2K/4K依然是最主流的輸出解析度。而8K影片,可以為導演和後期人員提供更豐富的剪輯空間,甚至於後期數字變焦的可能,後期意義大於實際解析度意義。但是對於後期製作而言,目前解析度和渲染效率息息相關,以8K實際片源作為渲染製作物件,對於電影經費和製作週期,都是嚴峻的考驗。

    不過電影領域並非沒有8K片源,但是大部分是根據膠片重新掃描而來的,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8K影片,更多算是偽8K片源。

    民用領域4K尚未普及 但2020年能夠實現8K拍攝

    本屆CES上展出的夏普8K相機,無疑是第一臺民用級別的8K相機。在此之前,松下已經表示將在2020年奧運會之後,在民用裝置中加入8K影片拍攝功能。但是我們必須正視的現實是,現階段4K影片拍攝,在相機和家用相機中仍然沒有得到普及。

    第一臺具備4K影片的民用相機是2014年釋出的松下GH4,距今僅有五年時間

    如今普及4K影片功能,依然是家用相機的重要任務。目前全畫幅新品基本都具備了4K影片的拍攝能力,但是對於很多入門級相機,例如3000元、5000元價位的產品,4K影片依然不是標配。即便相機本身具備了4K影片能力,對於很多消費者而言,4K影片依然是相對陌生的影片領域。

    目前看,普通相機想要獲取8K影片,目前最主流的方式是透過高解析度圖片獲得。只要相機畫素足夠高,就能夠以圖片拍攝的形式,合成8K影片。例如尼康的8K延時影片,正是透過這種方式獲得8K影片。

    尼康D850搭載了8K延時影片,實際是以靜態圖片的方式實現8K,但不具備機身合成

    進行8K拍攝,對於民用裝置有非常高的要求。如果我們用3:2畫幅的感測器作為基礎,感測器畫素在理論上必須達到3932萬以上,也就是必須足夠4000萬畫素,才能夠拍攝完整的4K影片。以目前相機畫素區分,目前135相機中,能夠產出8K影片解析度的裝置,僅有6臺。而處理8K對於相機的運算能力也有這更大的挑戰,畢竟8K影片的資料量將會是4K影片的4倍,運算處理難度也將大大提升。

    8K影片對於影片碼流也有更高要求,目前4K影片的主流位元速率為100Mbps-150Mbps,部分影片相機可以達到400Mpbs以上,但是如果裝置升級為8K影片,那麼現階段的影片碼流必然不夠用。如果要保證足夠的影片清晰度,而不是隻是解析度提升,8K影片碼流至少應在400Mbps以上,這對於儲存裝置是非常大的挑戰。目前看,實現400Mbps以上輸出,更多需要特殊類別儲存卡(例如CFast或者XQD),或者使用機身外錄。

    1DX2藉助於CFast卡可以實現800Mbps碼流的影片錄製,如果8K影片普及,超高碼流將成為常態化

    當然,現階段,大眾消費者想要剪輯8K影片是非常困難的影片。一方面剪輯8K需要極其強大的電腦配置,一般的電腦都難以承擔8K影片的巨大運算量。另外一個方面,目前大部分主流軟體,對於4K以上解析度都缺乏軟體支援,普遍會遇到各類問題。因此想要在民用層面普及8K影片,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松下表示2020年奧運會將會普及8K影片,顯而易見這將依靠松下S系列全畫幅微單進行實現。松下S1R具備4700萬畫素,實際上完全具備輸出4K影片的可能。以松下的技術,未來或許將以此為藍本,將8K影片帶入民用領域。

    松下S1R,或許將成為2020年普及8K的機型藍本

    8K影片離我們還有多遠?先等4K普及之後再說

    說了這麼多,最後說一下8K影片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

    首先,想要獲得8K的顯示裝置,不難,有錢就行。目前索尼、三星、LG、TCL、夏普等等都推出了8K電視,國內上市應該也不會太遠了。

    8K電視已經快速到來,8K影片的普及必然將大大提速

    想要8K訊號,現有的就是8K電視訊號,但是目前國內有線電視訊號傳輸並不支援8K影片。所以國內使用者距離8K,還很遙遠。至於網路傳輸,目前不少網站具有4K影片片源,而且支援4K影片的分享和傳播。

    8K電影,現階段不現實,未來一段時間,依然不現實。目前具有8K解析度的電影,大部分是偽8K,就是膠片重新掃描或者低解析度片源提升而來。即便像《銀河護衛隊2》這樣採用8K影片拍攝的電影,在後期輸出時依然不會有8K影片片源。因此想要在家看8K電影,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全球範圍內,目前真正的8K片源依然是十分稀缺

    自己拍攝8K影片,同樣不現實。雖然夏普釋出了8K攝像機,但是這臺相機象徵性遠大於實用性。家用相機拍攝8K影片,至少要等到2020年以後。

    簡而言之,8K電視和8K影片,必然是推動行業進步的重要推動力。但是對於我們普通消費者而言,想要體會到8K的樂趣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如今來看,等待4K片源和4K錄製的普及,顯然要更現實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阿里巴巴公司的最大受益者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