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琅琊榜首張大仙

    我認為現在的美股確實已經走到了牛市的盡頭,並且在2019年最後的幾個月裡,甚至在2020年出現走熊的機率是相當高的。

    因為現在的美股的估值和美國的經濟環境來看,依舊沒有足夠的動能支撐起美股再次走出高昂牛市的條件了。

    一、美國股市的估值達到了高風險區域,未來下行是大機率的事件。

    第一,估值過高!

    200多年的美國曆史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新鮮事,大部分情況下美國的三大股指都是在10~20倍之間徘徊的。高於20倍則是為風險大於機會;低於10倍則是低估,機會大於風險。

    而根據2019年8月統計,如今的美股三大指數市盈率均已經超過了20倍,處於風險階段:

    納斯達克指數的市盈率為25.8倍;

    道瓊斯指數的市盈率為21.5倍;

    普標500指數的市盈率為21.2倍;

    如果繼續任期發展下去,過高的估值,以及繼續膨脹的市盈率將會導致美國股市進入類似於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50倍市盈率),以及2008年金融危機(100倍市盈率)的危機領域,得不償失。

    所以,不得再次刺激美國股市過度上漲,反而應該接受美股的下跌是一個趨勢,也是為了減輕美國股市爆發出巨大熊市和金融危機的無奈之舉。

    第二、美國股市如今的走勢,已經像極了2000年和2008年爆發熊市之前的樣子。

    我們可以看到,在美國的長牛之中,一共有過兩次較大幅度的回撤調整,以及走熊的樣子。分別是在2000年的網際網路泡沫崩盤和2008年的次貸危機之後。

    而在他們走熊之前,基本都出現過兩個明顯的形態上的特徵:

    1)就是前期走出了較長的牛市;

    2000年的崩盤之前,美股走了將近9年多的牛市,而在2008年崩盤之前,美股同樣走了將近6年多的牛市行情。

    2)都出現過高位橫盤滯漲的情況。

    在2000年崩盤之前,美股橫盤震盪了3年之久,而在2008年崩盤之前,美股同樣高位滯漲了一年左右的時間。

    那麼回過頭來看現在的美股,其實已經完全符合了這兩個形態特徵,不僅前期走了10年多的歷史最長牛市格局,並且還在2018年進入了一個高位震盪滯漲的箱體之中,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了。

    第三、從上升週期時間及金融週期的三大指標來看,美國本輪金融週期或將接近頂部。

    我們可以看到,任何的市場其實都是有一個週期性的,美國的股市也不例外:

    歷史上,美國出現過幾次大的金融週期,分別為1983-1995年以及2000-2012年!其中金融週期的時間為12年左右,6年上升,6年下降。

    而如今以2013年美國進入金融週期上半場的6年時間來看,已經計入了一個頂部高位區域,大機率在2019~2020年完成頂部區域的築頂,然後步入下半場的下降通道。

    二、美國的經濟衰退跡象明顯,未來在2020年進入衰退的機率較大,直接影響到了美股!

    第一、我們可以看到目前美債的長短利率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倒掛,所以說,這種跡象出現往往表示美國的經濟衰退可能即將到來。

    在1990年的時候,美國出現了美債長短利率倒掛,隨後一年的時間裡日本崩盤,美國也進入了經濟衰退週期;

    2000年的時候,美國又出現了美債長短利率的倒掛,1年後美國納斯達克的網際網路泡沫破裂,美國進入經濟衰退,股市大跌。2000年3月,納斯達克最高是5132點。之後出現了倒掛,2002年的10月,納斯達克跌到了1108點,納斯達克跌去78%!!

    2007年的時候,美債再次出現長短利率倒掛,事後一年美國出現次貸危機,股市一路大跌,道瓊斯從14000點,快速跌到6400點,跌去一半多!

    而如今,10年期美債和2年期美債收益率出現自2007年10月以來的首次倒掛,這也被市場視為經濟衰退的可靠指標。這也意味著在2020年,美國經濟衰退的機率非常大,而美股也難以獨山其中!

    第二、我們可以看到,在美國前三次的美債利率倒掛出現以後,美國的經濟都是處於一個下行的週期,而這個時間大概在1-3年不等。

    如今美國的GDP增速出現了明顯放緩,並且有扭頭向下的趨勢,在加上一個美債利率倒掛,美股又處於一個歷史的高位,與2000年、2007年的情況極其類似。所以說,天陽低下並沒有太多的新鮮事,對於現在的美股,其實就是風險大於機會,結束牛市的機率相當之高。

    第三、美國的經濟主要是依靠消費帶動起來的,所以美國政府鼓勵人們消費。但是如今美國的消費和就業資料其實都不是太理想。

    美國的經濟衰退跡象和不穩定的環境,直接導致了美國的就業資料不理想,以及消費的意願下降。 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的一套長牛迴圈機制是這樣的:

    →政府刺激消費;

    →導致企業營收增加;

    →企業營收增加了直接反應經濟資料向好;

    →經濟和企業資料都好了,那麼上市公司的就有錢賺;

    →賺錢了,上市公司的業績報表亮眼;

    →上市公司業績增幅亮眼了,那麼就會直接體現在股價上,導致股價不斷走高;

    →股價不斷走高了,股市長牛就能保持,賺錢效應就持續;

    →股市大漲給予了美國投資者更多的財富;

    →有了財富美國駝子這就更願意去消費

    →最後回到刺激消費的源頭,進行優質的迴圈。

    而消費方面,是作為拉動美國經濟的主要力量,但是如今美國消費支出高位震盪,9月消費者信心下降幅度超過預期,因美華人對經濟和就業市場的預期惡化,從而給正支撐經濟增長的家庭支出前景構成了風險。

    就業方面, 美國8月季調後非農就業人口跌至2019年5月以來新低,不及市場預期。失業率也已經跌至歷史低位,出現反轉的機率極大。

    所以說,現在的美國經濟資料出現了嚴重的衰退跡象,美股又處於一個歷史的高位,失業率觸底歷史低位,消費意願也有所下降,支撐美國長期走牛的能量其實已經不在,甚至慢慢減退,那麼,美國的長牛在未來1年裡則是有很很大可能會終結。

    三、美國的經濟衰退跡象明顯,未來在2020年進入衰退的機率較大,直接影響到了美股!

    偉大股神巴菲特這幾年的行為,以及他的操作方向,其實已經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他對於美股現在的看法!

    第一、目前巴菲特的伯克希爾持就已經持有了1110億美元的現金,持現規模創該公司史上最高!

    第二、“股神”巴菲特已經連續兩個季度淨賣出股票資產了,還創下了2017年底以來最大季度淨賣出額紀錄。

    第三、個現象巴菲特的回購並不積極,伯克希爾今年上半年僅回購了21億美元的自家股票。

    也就是說向來非常看重美股,一直唱多美股的巴菲特其實也在最近幾年裡找不到下手的好時機和好價格了。

    而我們知道,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就是以“銅塊”的價格買“黃金”,而不是以“鑽石”的價格買“白銀”。

    所以說,對於這樣的大佬來說,現在讓自己的可投資資金處於歷史高位,並且大幅度減少回購,還賣出股票的行為,其實已經意味著美股的風險大於機會。

    一名優秀的投資人可以預計到將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但不一定知道何時會發生。重心需要放在“什麼”上面,而不是“何時”上。如果對“什麼”的判斷是正確的,那麼對“何時”大可不必過慮。而巴菲特現在所做的一切,其實就是為以後能夠拿到更便宜的籌碼而做準備。

    綜合來看,無論從美股現在的估值,還是美國現在的經濟發展趨勢來看,未來走入衰退和走熊的機率都是非常之高的。並且美聯儲的降息開啟,其實也已經說明了對於這些風險的提前預判和維穩。

    因此,我認為,在2020年美股正式進入熊市,以及美國經濟宣佈進入衰退週期的機率是比較高的。這也就意味著,美股的10年牛市已經到了尾聲。

  • 2 # 弓弓v長長

    美國股市目前正在構造十年大頂,甚至數十年大頂。

    如果你熟悉世界歷史的發展變化,就知道全球的老大都是幾十年或一百多年左右更替的,最初的法國,英國,德國都稱霸過;再早點,當初成吉思汗的鐵騎橫掃亞歐大陸,地盤擴充套件到了歐洲,甚至給歐洲人帶來了恐懼。

    但是沒用,他們最終都被取代!

    美國從二戰後基本開始稱霸全球,這麼多年來一直推行霸權主義,用美元把世界人民來回玩弄,剝削世界人民。如此惡行也該到頭了,當然美國肯定不甘心讓出老大的位置,必定製造更多事件來打壓對手,捍衛自己的地位。但從世界龍頭更替規律來看,美國的被替代是遲早的事。

    再來看美股,多年的連續上漲,導致了嚴重的背離,並且這個背離不是小級別的,這就決定了一旦展開調整,將會需要很長時間。

    此外,美國去年就開始出現債券收益率倒掛現象,今年以來這個現象更是在加劇,市場普遍預期這是美國經濟衰退的重要訊號。

    所以,無論是技術面還是基本面,都顯示美股見頂難免。

  • 3 # 行走吧木頭

    正如我們的股市一樣,縱然有一千個上漲的理由,但還是沒有大的起色;美國股市還沒有那麼多的下跌原因,怎麼就會走到牛市的盡頭了?

    特朗普深陷與烏克蘭的“電話門”,對股市的影響?

    還沒有那個國家的領導人,對於股市的關切度這樣高過。

    就連特朗普也錯誤地以為,彈劾他,就會引發美國股市的崩盤的效應。其中,不乏含沙射影,意味著民主黨的彈劾議案,不是衝著他個人來的,而是衝著打擊美國經濟,打擊美國股市來的。

    這就是政治的博弈,厚黑玩到了極致。

    如果特朗普被彈劾成功,股市可能崩盤,也可能彈冠相慶而大漲,都未見得。

    投資大鱷費舍爾認為,彈劾特朗普對美國股市來說,可能什麼也沒有發生夠一樣的。在他看來,特朗普對於股市的影響力,和對於美國金融資本投資趨勢的導向,特朗普似乎就是空氣一樣。

    費舍爾還表示,現在美國股市的環境相當“OK”,懷疑和消極的情緒已經發生了轉變。

    彈劾特朗普,或者造成美國股市的短暫的劇烈的波動,但是對於正在上漲的美國股市的趨勢,或者影響力相對有限的。

    美國股市,正在受到美聯儲降息通道的支撐力,或者延遲了結束牛市的時間點。

    2019年美聯儲已經降息兩次,分別下調了美國聯邦基準利率25個點。這對股市形成了支撐,美聯儲釋放流動性還會促動股市的上漲的延續。

    美聯儲降息意在解決美國通脹低迷,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和徵加關稅遏制了美國消費投資增長,作為一個打預防針的手段介入降息的過程。

    從2018年開始,美國聯邦政府對其他國家輸美商品加徵關稅,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並行。一段時間裡,對於美國股市的抑制相對明顯,因此美國股市發生了高位盤桓滯漲的現象。

    而這一客觀的因素,或者正在被兩個措施解決掉,一個是美聯儲降息,二是彼此雙方進入高階談判環節,有望達成最後的協議。一個是措施的執行,一個是根本的解決,對於美股可謂是雙重的保險。

    請問,這樣的股市還有下跌的可能嗎?

    全球負利率激增,外國投資仍然會追捧美元資產的投資。

    在日本,瑞士,歐洲央行等發達體早已經進入負利率時代。

    客觀地說,包括印度和中國等發展中國家都已經進入了實際負利率時代。

    就拿中國來說,當前中國的通脹率為2.8%,但是我們一年期銀行存款的利率只有1.5%,我們的實際利率水平為-1.3%,這個水平甚至低於歐洲國家的實際利率-1%。

    但是美國因為其較低的通脹水平,實際利率水平仍然居於零軸線以上。

    這是美元不會貶值的原因,但是,美元升值後,美元資產的良好的投資價值和避險屬性,將會受到外國資本的追捧。

    美債和美股都是上好的投資產品。

    請問一下,美股還有下跌理由嗎?

    美元外匯儲備繼續綁架著外國投資者,美債和美股依然是必選項。

    就拿中國來說,中國的外匯儲備超過3萬億美元,如果這麼龐大的儲備就乖乖地趴在央行的儲備庫裡,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浪費了。因此,被迫投資美元資產,可能就是必選項了。

    我們是原來的美債的第一大外國持有者,但是在今年6月份,日本再次超越了我們成為第一大了。

    日本和我們一樣,都持有了大量的美元外匯,和我們一樣,日本也在位美元外匯儲備尋找更加寬泛的投資領域。

    其實如果你找遍全球任何一個國家,還沒有哪一個國家的投資環境比美國更好一些。

    一是我們手裡有大量的美元外匯儲備,二是美國的經濟的核心驅動力依然強勁,三是美國的利率水平依然是發達體中最高的國家之一。美國的吸引力和我們手裡的閒錢一排幾乎三合了。

    股市的投資湧入時,股市焉能有下跌道理嗎?

    技術層面,美股已經完成了一個較大級別的整理,步入上漲的短期環節了。

    美國道瓊斯指數的趨勢結構框架,仍然處於一個上升通道里,且通道形態良好,並未出現破敗的跡象。

    股市的上漲和它漲了多久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只要在一個上漲的通道里,它就會保持上漲的節奏的。

    從2009年開始,美國股市經歷長達十年的牛市。在特朗普上任後,美國股市發生了充裕的調整過程的週期。而這個調整的過程,已經被2019年的上漲給否了,說明下跌的機率已經被排除了。

    而近期的上漲已經接近前期高點的上邊際價格線,並且出現窄幅的調整,加固和夯實了上漲的基礎。

    因此美國股市上漲可能已經在醞釀之中了。

    這裡,我有一個問題想和大家探討一下,就是美國股市下跌了,我們的股市就會大漲嗎?

    我們的股市並不缺錢,這是誰都知道的。

    美股下跌究竟會不會釋放出大量的資金,並且一定會進入A股市場呢?

    美股的交易的機制和我們是不同的,美國可以先拋售,然後平倉買進的。這樣的交易機制可能會釋放出資金嗎?

    我們的股市為什麼就不會像美國股市一樣,走出一個十年牛市來?

    這些都是我們必須思考的!

  • 4 # 股市大視野

    你好:

    美股與中國A股的運作體系從本質上屬於一類,但最為關鍵的理念價值觀不同步!

    美國的投資者從認知方面整體素質要高於我們,他們的散戶投資者比例並不高,他們對股市的理解也要比我們更加寬廣!

    而我們國內的大部分投資行為都是以“博弈”的角度來入市的,很少以“價值投資”為核心價值觀來進行操作的!

    所以不難發現,回頭看看,我們依然在原地踏步……

  • 5 # 諮詢師天生

    美國股市的十年牛市,動力來自於美國經濟長達10年的連續快速擴張,然而現在的動力已經開始消失,美股蘊藏的風險逐步加大,很可能未來進入快速下跌時期。然而在美聯儲寬鬆手段的支撐下,風險的爆發不會在眼前,而美股的市值甚至可能短期再創歷史新高。

    一、美股的結構性問題和風險。

    第一,經濟增長放緩帶來的動力下降。

    美國股市的連續擴張,動力來自於美國經濟增長給予的強勢支撐,但是自從2017年以來,美國製造業PM I達到了頂峰並開始回落,對於美股市場的支撐正在下滑。今年8月份美國製造業PM I跌落50以下,這意味著美國經濟增長週期正式向經濟下行週期過渡,對於美股市場帶來的支撐已經消失了。

    另外歐日央行的負利率與全球經濟增長不如美國的現狀,帶來了較多投機資金進入美股,推升了市值,但是目前隨著美國經濟增長的下滑,這些資金開始觀望,流入速度減慢,對市值的推動也開始放緩。然而美國股市卻在回購和流動性等方面的支撐下持續上漲,逐漸背離了經濟面。這意味著美國股市的下行空間非常大,一旦開始下跌就會產生不可控的跌幅。

    第二,回購積累的泡沫和資金撤出風險。

    從2017年開始,美國股市的回購行動增加,這帶來了美股脫離經濟基本面的上漲動力。很多企業將稅改帶來的龐大海外流入資金,並沒有用於投資再生產而是進入股市,回購自己的股票拉昇市值,產生了市值的虛假上升。今年以來回購對於eps的貢獻達到了50%以上,並且在市場上產生了大量的企業債務,使美國銀行間流動性枯竭,迫使美聯儲開展了隔夜回購操作。

    在今年以前,由於外在市場的疲軟,是大量資金流入美股市場,推高了2018年美股上漲的新的高峰,然而今年盈利預期的衰減讓這些資金開始觀望,很可能因為盈利預期不達目標而集中撤出,導致美股的迅速下跌。7月31號美聯儲鷹派降息之後美股的大幅度下跌就是再次提示了這個風險,如果沒有美聯儲及時的寬鬆干預,可能每股風險已經破裂在即了。

    二、降息維持市值與風險積累。

    第一,美聯儲的寬鬆手段維持風險,不在短期內爆發。

    美聯儲在7月份第1次降息之後,因為市場壓力在9月份再次降息,這兩次降息給予了美股市場,較高的降息預期,從而維持了現有市值不變以及投機資金的暫時不撤出,延緩了風險的爆發。雖然兩次降息之後,美聯儲都否認了降息週期的開啟,並且聲稱這是中期調整,然而在9月份鮑威爾的講話當中,還是變相承認了降息週期的開啟,這對於美股來說是暫時的支撐。

    另外對於流動性枯竭的問題,紐約聯儲已經宣佈開啟回購操作直至10月10日,目前看來現在的回購仍然供不應求,說明銀行間流動性短缺的問題非常嚴重。在這樣的背景之下,9月份美聯儲非常有可能重新開啟負債表的擴張,雖然我們不認為這是量化寬鬆的重新開始,但是大量的資金透過購買債券湧入市場,加上降息帶來的低利率環境,依然會維持企業的借貸回購行為,從而推升美股市值。

    第二,寬鬆帶來的風險積累。

    在2000年和2008年危機爆發之前都有過類似的經驗,美聯儲為了延後衰退發生的時間提前降息,但結果反而推升了泡沫,使下一次危機到來之時對於經濟的衝擊更為嚴重。目前我們同樣看到了這樣的趨勢,如果美聯儲不降息,就意味著現金流短缺和美股風險的迅速爆發,但是現在的降息,很可能使泡沫繼續增加。

    目前美聯儲的回購正在為現今短缺的市場注入流動性,當流動性缺口被填補或者美聯儲開啟擴張負債表之後,市場的流動性得到緩解,美股很可能得到進一步的抬升。加上今年12月份降息的預期仍在升溫,美股市場有可能在降息的推動下,重新衝破歷史新高,10風險和泡沫擴張到新的高度。

    三、美股風險爆發的不可避免。

    第一,美股風險不能被降息逆轉。

    雖然美聯儲的降息和其他寬鬆手段能夠維持住每股市值,使風險暫時不爆發,但是美股風險卻不能被降息簡單逆轉。因為美股風險的根源在於股票市值與經濟基本面相脫節,那麼解決這樣的問題,只能從兩個角度出發,一種是讓經濟增速拉上來與美股相承接,第二是讓股票緩慢回落,接近經濟實體的位置。

    然而目前美國的經濟已經進入了增長週期的末期,透過單純的貨幣手段重新拉昇經濟增速非常的困難,另一方面,美股現在進入了一個十分微妙的時期,降息只會推升泡沫,但如果不降息,可能面臨的就是風險的迅速爆發,在這種兩難境地之下,想讓美股透過緩慢的調整,恢復生機顯然不太現實。

    第二,美股風險有可能在一年之內爆發。

    即使降息週期開啟,可以維持美股市值,暫時不變,然而這卻不是長期的手段。一方面企業的回購行為畢竟不能一直持續,在企業債數目繼續堆積的過程當中,明年下半年將出現債務的集中到期對於現金流是一次重大的衝擊。另一方面,美聯儲的寬鬆手段也並不是沒有窮盡的,當降息週期結束,利率降低為0,美聯儲必須要開啟量化寬鬆以維持現有流動性,還能繼續保證美股市值。

    但是當衰退不可避免的到來時,沒顧及時在利率環境寬鬆的背景下仍然無法持續上漲,我們可以看到當非農拐點出現,股市的拐點往往同時出現。在8月份我們看到非農資料前瞻性指標已經發生了變化,這意味著三個月之後非農拐點很可能到來,目前看是今年的11月份。即使美股拐點屆時並未到來,非農拐點出現之後,往往意味著半年的時間裡迎來衰退,這對於美股是重大的打擊,即使降息也不能逆轉,美股的風險爆發了。

    綜上,美股10年牛市動力來自於經濟的持續擴張,但目前這樣的動力已經衰竭,美股風險逐步積累,目前已經到了爆發的邊緣。在美聯儲降息之下,美國很可能維持現有市值,保證風險不爆發並可能再創歷史新高,然而未來的下跌已經不可避免。

  • 6 # 風口上的喬治

    巴菲特在今年半年時間拋售了大量的股票,其中第一季度就打到十幾億美金。再加上美元升職太多,從中資金流衰竭,美國的恐慌指數歷史地位。非常有可能調頭走熊。再加上現在外部環境問題

  • 7 # 竹子葉子zZ

    首先,美股和上證的交易制度有很大的不同。

    其次,美股裡的科技股佔了很大的比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最大的區別就在這裡,美國實業公司很少,大部分實業所生產的商品靠進口,而一些核心技術和科技產業非常大。為什麼說美股經歷了十年的慢牛,這也歸功於這十年的科技發展迅速。從蘋果手機你就能感受到,不能說喬布斯去世了之後蘋果就不行了,而且科技發展到了一個瓶頸,所以只能提升硬體。所以美股未來需要怎麼走,決定因素有很多,全世界目前已經進入了經濟發展減緩的趨勢中,所以美股想要繼續上衝,需要更多的支點去支撐。

    特朗普不停的發動貿易戰,也證明了現階段美國需要擺脫掉身上的經濟枷鎖,他是一個商人出身的總統,可以更直接的遮蔽掉政治因素去考慮整個美國的經濟和利益,所以未來美股的確不好走,但是出現快速下滑的可能性還是不大。作為世界經濟第一大國,怎麼會經受不起一點衝擊,而且美聯儲作為世界上對經濟最在行的一群人,會更好的消除經濟放緩對美國的影響。

  • 8 # 被動收入拯救世界

    月K觀察了一下美國的幾家公司股票,臺積電、德州儀器、埃森哲、微軟、亞馬遜、萬事達、VISA、星巴克、蘋果,無論是股東權益回報率ROE、還是營業毛利率、淨利率和現金儲備與負債,均處於很好的發展態勢。長期看好這幾家公司。

    美股市場經歷這麼多年發展,制度不斷趨於完善,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具活力和價值的市場,如果非要選擇的話,非他莫屬。

    關於牛熊市的判定,沒有任何人可以給你準確的答案。對於個人,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學習,分批進入,攤薄成本,控制風險,長期持有,及時止盈和止損。

  • 9 # Roseview財經

    經濟具有周期性,美股繁榮了十年,當時美國出現次貸危機,並迅速蔓延至全球,形成了大家至今記憶猶新的2008年金融危機,各國政府為了提振經濟,實行超級寬鬆的貨幣政策,美聯儲也不例外,美股從那時候起開啟它的上升通道。

    美聯儲不但降低利率,而且先後幾輪QE,像市場投入大量的貨幣,大量的低成本資本迅速進入市場,股市作為經濟的晴雨表,成為最快捷的流向之一,企業也慢慢開始獲得動力,帶動美國經濟復甦。直到2015年,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開始加息,美股都未改強勢,一直節節高走。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出現放緩的趨勢,美股也開始進入震盪,隱隱出現下行風險,加上金融市場表現跌宕起伏,很多人都覺得美國經濟即將進入衰退,甚至出現經濟危機。越來越多的人唱空美股,美股經過十年的發展,風險資產估值過高,存在泡沫,後期可能會出現調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習的核心是什麼?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