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宗元三農堂

    今天生豬價格出現了6個省份的生豬價格上漲,三個省份的生豬價格下跌,其他省份的生豬價格與昨天持平。今天的生豬價格總體上還是上漲的,但是上漲的幅度比8月份要差很多,全國的生豬平均價格已經突破了13元每斤的行情,依舊是15個省份的生豬價格突破了14元每斤,6個省份的生豬價格突破了15元每斤的行情,價格最高的依舊是湖南省的生豬價格16元每斤的行情。從從我們的行情來說,目前的生豬價格可以說是迎來了9月的開門紅,儘管有的省份的生豬價格出現了下跌,這並不是意味著生豬價格出現了大跌的行情。畢竟中國的生豬養殖規模在不斷的縮小,而且市場上的生豬供應量不足,所以生豬價格下跌的可能性不會太大,至少不會出現大幅度下跌的行情。從農業農村部公佈的訊息來看,目前中國的存欄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億多頭,可繁育母豬的存欄量下降到1200多萬頭,目前中國可繁育母豬不足26,000頭,而且目前中國的生豬養殖規模還在不斷的縮小,生豬存欄量還在不斷的下降,罪魁禍首就是非洲豬瘟病毒。根據目前農業農村部提供的資料來看,今年中國的豬肉缺口量將達到1400萬噸。而且中國又是世界生豬養殖的規模大國,佔到世界生豬養殖規模的53%以上,這就說明一點中國的豬肉的供應量主要靠國內的生豬養殖戶提供。但是影響生豬價格是上漲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兩節的到來,中國開始向市場上投放儲備肉,緩解市場上的豬肉供不應求的行情,抑制豬肉價格的快速上漲,保護消費者的消費豬肉需求量,保障市場上的豬肉的供應量。市場上的豬肉一旦出現供應量充足,豬肉價格就會出現下跌,進而影響了生豬的價格。但這種行為也是短期的行為,最終解決中國市場上的豬肉價格,如此之高的方法必須是國5條措施的迅速實施,來保障農民擴大生豬養殖規模。總之,9月2號的生豬行情總體上來說還是上漲的,而且有一部分省份的生豬價格出現了下調的現象,但是下調的幅度不是太大,平均在0.1元每斤。但這並不是說9月份的生豬價格就不會再上漲了,影響目前生豬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國投放市場上的儲備肉的資訊的公佈,以及一些地方儲備肉投放市場影響了生豬價格的上漲。只是為了緩解中國兩大節日的到來的豬肉的供應量不足的狀況,以保障市場上的豬肉的供應量,進而保障消費者對豬肉的消費需求。說句大實話,就是在兩節期間讓普通的老百姓能夠吃上豬肉。

  • 2 # 李子說農

    9月2日豬價:穩中有跌,進入九月後豬價怎麼突然不漲了?

    按照正常的養豬行情走,在九月份正是“金九銀十”的好行情。因為九月份能促使生豬價格上漲的因素實在是太多。比如開學季、農忙季、和八月中秋節等,那一些都會給豬價帶來提振作用。但是很奇怪的是,在進入九月份以後,生豬的價格卻一反常規,出現了穩中有跌的局面。而生豬價格卻突然不漲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李子來回答:

    筆者認為,現在如今缺豬、斷檔現象還是比較嚴重的,由於南方地區因為豬源缺少,生豬產能也出現了大幅下降,導致生豬及豬肉製品供應嚴重不足,現在已形成了主產區變成主銷區,而主銷區無豬可賣的地步,所以在這段時間中,南方有地方的生豬價格出現暴漲也是正常的。(比如湖南省和廣東省的豬價出現上漲。)

    但是來說,雖然進入九月份後,豬價突然不漲了,但是我認為這是短暫調整的表現,而區域性震盪只是暫時的。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第一,北方地區的生豬價格因為豬源比較穩定,而現在的豬肉供大於求,因此出現短暫調整的局面。

    從豬價表上我們可以看出,北方三省的豬價是下跌的,而其它各省均保持平穩為主。而這次主要的原因是,由於今年北方地區的生豬養殖比較穩定,而生豬的復養上也出現了增長的局面。因此來說,當豬肉的價格過高的時候,消費者們對豬肉的需求下降,市場上的豬肉就會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因此屠宰場會在豬價進行試探性的壓價。所以就出現了九月份的生豬價格短暫調整的局面。

    第二,豬價自6月份豬價開始上漲,而這三個月的豬價上漲已經到了高點。還有儲備肉的適時投放,因此在這兩種情況下,而豬價會出現震盪走勢。

    從南方地區的疫情結束後,豬價就開始不同程度的上漲著,在7月份的淡季豬價上漲了1元多。在8月份的季節,豬價上漲了4元左右。因此這不合規律的豬價上漲,到現在已經成為強弩之末。因此現在的豬價已經到了高點,而上漲也出現了緩慢的局面。

    另一方面是一些儲備肉的適時投放,給這飄渺的生豬價格帶來下壓作用。因此在這兩種作用下,生豬價格會出現震盪走勢。

    但是從長期來看:

    投放儲備肉也是有限的,這個節日投放了,而另一個節日可能就不多了。因為現在中國的豬肉缺口是很大的,即使北方地區的豬源和進口豬肉有所提升,但是這800萬噸的豬肉缺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填補的。因此筆者認為,在中秋節的時候,豬肉的價格還是以震盪為主,到國慶節的時候,豬價會平穩的提升。

  • 3 # 指尖三農

    9月2日豬價:穩中有跌,進入九月後豬價怎麼突然不漲了?

    指尖觀點:雖然今天已經是我9月1日,相信有很多人依然沉浸在8月“豬瘋狂”的勁頭當中。的確,八月整整31天,沒有一天均價出現下滑,已經保持連增紀錄。而剛剛進入9月,今日全國生豬均價就下跌0.07元/公斤,雖然幅度不大,但是也算有所突破了。根據市場資料,2號的生豬均價下跌勢頭加大,大有穩中有跌的趨勢,出現價格不漲反跌,離不開市場調節和宏觀調控的雙重作用。

    一、9月2日生豬價格穩中有跌,豬價現狀和走勢分析

    根據市場資料,我們可以明確地看出,原本通紅的漲字少了很多,到底是久違的綠色跌字出現一些。整個局面呈現5漲18平3跌,比1號又少了2個上漲省份,多大一個下跌省份。目前,領跑豬價的依然是1號突起的湖南省,以16元/斤成為目前豬價最高的省份。其他區間省份數量基本變動不大。雖然,部分省份豬價上漲或者下跌,但是幅度都不大,總體而言都以平穩為主。按照這一趨勢,接下來平穩勢頭可能有持續一段時間。

    二、八月豬價突飛猛進,怎麼到了九月就不漲了?

    實際上,進入9月之後,整個豬價的走勢,既在意料之外,又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按照發展趨勢來說,整個八月上漲的幅度非常大,不僅打破16年創造的豬價紀錄,更是連續保持正月上漲不斷紀錄。這裡面有非洲豬瘟的因素,又有豬週期的影響,還有一些消費需求的變動。

    但是,豬價的變動不可能永久持續下去,目前的生豬價格已經相對比較高了,再往上漲也空間受限了。具體而言,之所以豬價不漲了,主要有一下原因:

    1.豬價不是不漲了,而是短暫性穩定。上個月的時候,我就已經預測過,八月底九月初,整個生豬市場將進入相對平穩期,但是等等到中秋節會有再一輪的上漲。因為節日的刺激,豬價必然會有一定幅度上漲,但是漲幅不會太大,還是大多以穩中有升為主,而現在只是過渡階段。

    2.市場豬價高企,養殖戶補欄信心有所恢復,北方地區補欄形勢較好。前期豬價之所以上漲,主要還是因為存欄下跌導致的,而且為了彌補市場需求增加,乘高價獲取更高利潤,養殖戶增加了出欄量,這進一步增強了存欄不足的形勢。前幾個月,很多養殖戶謀取高價利潤,積極響應號召,增加了豬苗投放量,這段時間即將出欄,對於保障供應有促進作用。

    3.政府的支援發揮作用,鼓勵和扶持養殖、增加豬肉進口量、適時投放儲備豬肉、啟動價格補貼聯動。豬肉屬於民生性食品,保證供應的充足、價格的穩定,是維持豬肉市場穩定的前提。為此,各地都出臺了很多支援政策,可以說對於促進養殖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穩定性,都有很強的刺激作用。所以,進入9月份之後,經歷了前期的高價,豬價進入短暫穩定期。

  • 4 # 三農廣訊

    今天是進入9月份的第二天,從兩天來的豬價表現看,上漲勢頭有所遲滯,並且兩天都有下跌的省份出現,9月1日的情況是“7漲1跌18平”,今天則是“4漲3跌19平”,確實給人一種“不漲了”的感覺。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這種情況呢?接下來的走勢會如何呢?今天就來說說這件事。

    第一,豬價上漲幅度偏大,市場有回撥的需求

    大家知道,整個8月份的31天,出現一天不落的“大滿貫式”連漲節奏,豬價從月初的9.68元上漲到13.61元/斤,上漲了40%,這應是單月上漲最高的歷史記錄,與年初每斤6.20元相比,上漲了119.5%,可以說無論從哪個角度說,行情都有休息一下的需求。早在8月中旬的文章中,已經預測到8月末到9月上旬,豬價會有調整的可能性。

    下面是9月2日具體市場情況,浙江、湖南、廣東、黑龍江等4省上漲,山東、河南、河北等3省下跌,餘下省份持平。最高價仍然是湖南12.8-16元/斤,最低價是雲南8.0-10.5元/斤,超過15元的省份有6個,分別是浙江、江蘇、湖南、廣東、廣西和四川。

    第二,居民消費更趨理性,豬肉消費有所趨弱

    由於進入8月份,隨著豬價上漲,豬肉價格漲勢更猛,截止到第34周,白條豬肉上漲到32.64元/公斤,各地零售價多數已經突破20元一斤,省部分地區達到30塊錢一斤以上。這就導致一些消費者主動調整消費結構,用老百姓的話說“買不起豬肉咱吃點雞肉、魚肉、雞蛋總可以吧”,導致豬肉消費量下滑大約30%左右,這也是導致近期豬價出現震盪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行情調控舉措不斷,豬肉供給略有回暖

    最近一段時間,為了保證豬肉供給,穩定豬肉價格,有關部門和各地都採取一系列的積措施,比如支援鼓勵進口豬肉,並在適當的時候發放儲備冷凍豬肉,以及出臺了扶持生豬產業的“國五條”、“廣西的豬九條”、“廣東的豬十條”,還有其他一些省份也出臺扶持政策,在這一系列的舉措下,導致豬肉供給有所回升,生豬補欄等生產活動有所回暖。

    第四,節前效應有所顯現,節日其間或將調整

    在養豬市場上早就有逢節必跌的說法,這次在豬價漲了這麼多,持續時間這麼久的情況下,在經銷商節前備貨充足的情況下,出現一些震盪和調整也是不奇怪的。

    綜上所述,進入九月份連續兩天出現“穩中有跌”的走勢,應該理解為正常的市場波動,個人更傾向於近期,也就是在九月上旬大機率會出現一些震盪調整,但是即使回撥,也很可能是蜻蜓點水,調不深。

  • 5 # 以文溫暖三農

    這句話很有意思,進入9月份後豬肉怎麼突然就不漲價了,其實可以變一種說法,可以改為豬肉突然不漲價的原因是什麼,這樣大家好接受,當然進入9月以後,豬肉不長的原因有很多,其實大家都希望豬肉不要再上漲了,這豬肉不漲的原因有哪些呢,我認為就是以下兩個方面大的原因。

    9月2日豬價:穩中有跌,進入九月後豬價怎麼突然不漲了?

    1、非洲豬瘟的危害慢慢減弱。

    這非洲豬瘟發生以後,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了一系列連鎖的反應,特別是對豬和豬肉的市場影響太大,導致了一邊是豬肉上漲,一邊是沒有活豬出欄供應,因為豬肉的上漲,其他的牛羊肉,鵝和雞肉甚至雞蛋都隨著上漲。

    但是進入9月,隨著非洲豬瘟的危害慢慢減弱,一些出欄的活豬能正常上市交易,對市場的豬肉有了一些補充,而且豬肉價格已經到了歷史高位,上漲的幅度已經到了最高限度,經過這個階段以後,會慢慢的回落。

    2、相關調控政策慢慢的顯示出作用。

    對豬肉調控政策的實施,儲備凍肉的投放,阿根廷 300噸豬肉的進入,等等這一系列的措施,逐漸在進入9月後顯現,從一定程度上補充了市場豬肉的不足,抑制了豬肉上漲的幅度。

    總結

    在我認為,進入9月以後,豬肉不漲的原因,是非洲豬瘟的危害減弱,相關調控政策的作用慢慢顯現,還有豬肉上漲已經到了一個高位限度,過了這個限度,豬肉會慢慢的回落,當然大家都希望豬肉價格回到正常的水平,你認為呢?

  • 6 # 小希時間

    9月2日豬價:穩中有跌,進入九月後豬價怎麼突然不漲了?

    前期8月已大漲,一個月的時間裡漲幅在3--4成,可以看出漲幅較大,創造了歷史新高。近期需要進入 “調整修養” 狀態 。價格漲、跌是正常的波動行情所致,一般情況下上漲後會進入一個回落調整期,而下跌也是為了能夠後期更好的上漲。

    豬肉價位的回落調整開始時間於8月25、26日左右,前期漲幅較大的廣西、福建、四川等地接連有所回落。比如廣西等地25、26日回落了0.9元/公斤,其它地區也是有輕微的回落,雖然根據資料比較回落的幅度並不大,但歸根究底屬於震盪波動的行情,有專家認為回落波動行情讓後期的豬市蒙上了陰影。

    9月1日、2日的下跌地區減少,主要是西南、華南地區以及福建等地,其它地區肉價仍舊是上漲的局面。從時間節點上來看,“中秋節重要的節假日於9月13日,而後期還有“十月一”國慶節,可以說9月的行情承前啟後,則九月的行情如何關係到全面的行情。小希認為九月裡肉價會是穩中回暖的態勢。比如在靠節假日刺激豬肉的需求回暖,更刺激了肉價上行。

    另外肉價偏高也有哄抬價格的情況。根據豬肉的各行豬肉恩需求數量來看,需求大戶均為屠宰企業、肉製品加工廠以及飯店。終端的消費者日常食用量還佔較小的份額。屠宰場所需的豬多是由收購商送至,收購商將收購的豬高價送至屠宰企業,屠宰企業為了實現自己的利潤在豬肉出廠時的價位更高了(加上中間的的屠宰費用、利潤點)。所以零售至農貿市場的肉價必然上調。

    題幹說的肉價進入九月突然不漲了,也有一定的道理:比如前幾天商務部明確介紹將在一個適時時期投放中央儲備凍肉,並積極進口國外的牛羊肉,可以說全方位穩定豬肉價位、緩解市場豬肉的需求緊張情況。這個訊息的出現可以說穩定了肉價、同時也給消費者一個定心丸保障供應(有肉可吃)。小希結合上述這幾個觀點認為:進入了九月,肉價還能繼續漲,只不過漲勢更加穩定。不排除中間某一時間會夾雜著回落調整。

  • 7 # 科技三農科普

    一轉眼豬肉價格瘋漲已經一個多月的時間,從進入九月份開始,豬價上漲終於有所緩和,豬價上漲的省份並不是很多,目前處於穩中有跌的趨勢,那麼為什麼在進入九月後豬價突然不再上漲了呢?我們先來看一下今天各地的生豬價格,從下圖中可以清晰的看出來,只有黑龍江,浙江,湖南等六個省份的豬肉價格有輕微上漲的趨勢,大多數省份的豬肉價格和昨日持平,其中河北,山東,河南三省的豬肉價格還有所下降,總體來說近日的豬價相比昨天來說,屬於穩中下跌,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是現在市場上不缺豬了嗎?

    原因一,儲備豬肉的放出。隨著豬價的不斷上漲,其他農產品的價格也在隨著豬價的上漲而上漲,但是漲幅並沒有豬價這麼多。從去年8月份第一起非瘟發生至今,中國的生豬存欄量也達到了近十年的最低值,現在各大院校已經開學,是豬肉消耗的高峰期,所以為了使豬價不再飛漲,儲存豬肉也開始大量放出,使豬肉市場供需達到平衡,所以才會出現豬價穩重下跌的局面。原因二,居民消費更加理性。豬肉價格開始上漲時很多居民很恐慌,但是面對近一個月來不斷上漲的豬肉價格,人們對此也越來越理性,豬肉價格上漲覺得吃不起豬肉,那麼便將目光投向了牛羊肉,魚肉,雞蛋等食物。原因三,雙節臨近。每年到了中秋節和國慶節雙節時,豬肉的價格都會有所下跌,這也正是人們所說的“逢節必跌”的緣故,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面是因為每年到了中秋國慶雙節時消費者對豬肉的需求會增多,所以很多豬肉經銷商會在雙節來臨之前將豬肉準備充足,所以在雙節即將到來之前豬肉價格有所下跌屬於正常現象。其實從九月份的豬價中可以看出,豬肉價格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漲幅的可能性並不大,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豬價為維持現狀,近期中國會進口大量的豬肉,在加上儲備豬肉的不斷放出,以及養豬戶的不斷補欄,豬價再次上升的可能性很低。

  • 8 # 獸醫小盧

    9月2日豬價:穩中有跌,進入九月後豬價怎麼突然不漲了?9月2日豬價

    9月2日生豬價格,全國共有黑龍江、貴州、浙江、湖南和廣東5地上漲,河北、河南和山東3地豬價下跌,其餘18地豬價與昨日持平。

    華北區域,山西、北京和天津均與昨日持平,河北較昨日下降,下跌幅度為0.05元。

    東北區域,黑龍江較昨日上漲,上漲幅度均為0.05元,吉林和遼寧均與昨日持平。

    西北區域,甘肅和陝西均與昨日持平。

    西南區域,四川、重慶和雲南均與昨日持平,貴州較昨日上漲,幅度為0.05元。

    華東區域,浙江較昨日上漲,上漲幅度為0.05元,山東較昨日下跌,幅度為0.05元,安徽、江蘇、上海和福建均與昨日持平。

    華中區域,江西和湖北均與昨日持平,湖南較昨日上漲,幅度為0.1元,河南較昨日下跌,幅度為0.1元。

    華南區域,廣西和海南均與昨日持平,廣東較昨日上漲,幅度為0.05元。

    當前生豬價格已經處於高位了

    這個價位是近20年以來都不曾碰到的,目前全國的生豬價格均價已經達到了13元,14元以上的地區有14地,15元以上的地區有6地,更有湖南省的最高豬價已經突破了16元。

    進入九月後豬價怎麼突然不漲了?

    今天是9月2日,生豬價格有明顯的回撥現象,總共有5地豬價在上漲,3地豬價出現了下降,進入9月份後,生豬價格其實還是在漲,只是漲幅有收窄的情況,原因有二,一是,前期生豬價格已經漲了那麼久了,市場上對高價豬肉,也都是怨聲載道的,都感覺現在豬價太貴了,所以 對豬肉消費是有牴觸情緒的,進而減少了對豬肉的採購,屠宰端,一方面收豬壓力大,為了受到豬,只能提高生豬價格,而消費端購買熱情不足,銷售受阻,所以會使得屠企嘗試壓價。二是,當下部分地區的政府儲備肉已經陸續開始投放市場了,對快速的生豬價格上漲,有一定的積極影響,而且屠企更會藉助這樣的背景,冠冕堂皇的對養豬說,市場豬肉充足,藉機打壓生豬價格。

  • 9 # 鄉鑑

    9月前兩天,一些地方豬價出現小幅下跌,但並不意味全國豬價將走下坡路,下半年的豬肉價格漲幅緩慢,高位執行的總體趨勢難以在短時間內改變。

    從今日豬價行情看,全國有安徽、新疆、山東、江蘇等13個省市出現了輕微跌落現象,較9月1日最高跌落0.6元,最低跌落0.02元;

    與此同時,還有江西、陝西、廣東、四川、重慶、北京等15個省市繼續保持上漲勢態,北京豬價較昨天(9月1日)上漲0.9元,其漲幅最高。從地域看,出現豬價跌落的主要是華東、華北等地。

    那麼,為什麼今日豬價突然不漲了呢?

    1、豬肉消費趨於理性化。不少地區豬價突出了15一斤,而市場的豬肉價格也迅猛上漲,價格普遍超過了20一斤,精肉價格就更高了。這讓不少老百姓感覺逐漸“吃不起”豬肉了,因而轉向價格相對便宜的雞、鴨、魚等替代品消費,使得豬肉消費逐漸趨向理性化,從而刺激豬肉價格出現輕微下跌。

    2、地方政府採取臨時干預措施。為了穩定近期居高不下的豬肉行情,國家提出了鼓勵支援農戶養豬等“國五條”措施,而地方也出臺一些臨時干預措施。比如,福建9月初將實行“平價商店銷售機制”,本地市民持身份證購買平價豬肉,每人限購2公斤,政府每公斤補貼4元;廣西南寧市在10大菜市場,實行限量限價銷售豬肉,高音喇叭迴圈播放豬肉價格,吸引市民購買低價豬肉。

    3、進口豬肉適當緩解。進口豬肉上市有利大量上市對當前豬肉市場有一定衝擊,出現區域性地區的豬價輕微回撥也很正常。

  • 10 # 鄉村波比

    今天是9月2日,根據統計的資料來看,目前中國各地省份中豬價穩中有跌,而且豬價的走勢跟之前的一片飄紅、持續上漲有所區別,在進入今年7月份以後,中國各地豬價便持續的上漲,在持續上漲兩個月之後,目前這種持續上漲的態勢也得到抑制。根據統計,今日全國生豬價格為13.5元一斤,價格相比昨日上漲0.02元一斤。那麼進入9月份之後,豬價為什麼突然不漲了?

    其實豬價的漲跌是跟市場豬肉供應以及豬肉消費需求等綜合因素導致的。由於非洲豬瘟持續影響一年多的時間,中國整體的生豬養殖規模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根據中國農村農業部,在7月統計資料顯示,養魚,生豬養殖數量的減少,中國上半年全國生豬出來為3.13億頭,同比都下降了6.2%,隨之而來的豬肉產量也下降了5.5%。

    養殖戶養豬數量減少了,市場豬肉便出現緊缺,這也就導致了目前豬價的高漲。對此國家紛紛出臺相關公司進行調節,有要求地方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規的生豬禁養,鼓勵農戶進行養豬。而且對於一些規模企業給予短期的貸款貼息優惠,在資金上可以更多的扶持力度。

    同時中國也在加大進口豬肉的數量,那今年7月份中國進口豬肉數量為18.22萬噸,而在在1~7月份總進口量為100萬噸,也同比增加36%。

    下圖為今日中國各地生豬價格表,可供參考:

    對於目前各種措施紛紛出臺,我整體除了供應持續緊張的局面,也得到一定的緩解。同時隨著豬價的持續上漲,市場上居民購買豬肉的數量也相繼減少,隨之逐漸增加其他肉類的消費數量。因此雖然豬肉依然是比較緊缺,但是需求端出現了明顯的減少,因此目前的豬價也呈現了漲跌互現的局面。現在中國南方地區大部分豬肉依然需要透過北方調入來滿足當地消費需求。其中今日生豬最高地區為湖南省,目前已經最高達到16.0元一斤。

    隨著中國豬肉替代品供應逐漸增加,比如雞肉、鴨肉、牛肉、羊肉以及雞蛋等等。特別是雞蛋的供應量,隨著目前溫度逐漸下降,氣候逐漸轉涼,雞蛋產量也逐漸上漲。從目前雞蛋價格漲幅逐漸減少可以看出,中國豬肉價格受到其他肉類製品的市場衝擊,目前上漲的勢頭也得到了抑制。目前整體生豬供給有所增加,各地養殖戶補欄積極性也開始好轉,同時國家適時投放儲備肉等因素也將擴大了目前的豬肉供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剛上小學,說同桌天天打她,孩子也告訴過老師,可沒什麼改變,該怎麼辦?求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