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水真香

    在亞馬遜雨林一隻蚊子都可能會要了人的命,沒有野外生存經驗的人進入亞馬遜雨林深處可能3個小時都活不了。亞馬遜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但這裡也是人類的禁區。

    有“現代魯濱遜”之稱的野外探險家埃德·斯塔福德在2010年時,花了860天獨自穿越了亞馬遜熱帶雨林,被稱為“亞馬遜徒步第一人”。由於他的探險成功,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亞馬遜雨林,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充滿了神秘和未知,同時也充滿了危險與恐懼。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進入雨林探險,事故頻發,也引發了更多人的關注,亞馬遜熱帶雨林到底有多可怕?

    在南美洲,有一片廣袤的亞馬遜平原,在亞馬遜平原上有一個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它就是有著世界動植物王國的美稱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熱帶雨林。它一直從安第斯山脈延伸到巴西的大西洋海岸,它的面積佔世界森林面積的20%雨林面積的50%。

    亞馬遜雨林裡蘊藏著世界上最為豐富的動植物資源,隨著科學家們對雨林的深入研究,這些物種的數量還在不斷增加中,森林繁茂水源豐富,這裡成為了動植物的天堂,這個天堂對於人類來說卻危機四伏,也正因為如此被稱為人類的禁區。

    為什麼說亞馬遜熱帶雨林是人類的禁區,到底有多可怕呢?我們從自然環境和水、陸等三個方面來談談,亞馬遜熱帶雨林到底有多可怕!

    為什麼說亞馬遜熱帶雨林是人類的禁區?

    亞馬遜熱帶雨林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平原,佔地550萬平方公里。雨林橫越了8個國家:巴西(佔森林60%面積)、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玻利維亞、蓋亞那、蘇利南,佔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佔全球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亞馬遜熱帶雨林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和“綠色心臟”。

    在雨林中的鳥類總數佔到了全世界的20%,因為河流眾多,水生動物的種類也數不勝數,光是淡水魚都超過2000多種。雨林中含有大量的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昆蟲的數量也達到了驚人的250萬種。目前雨林中的生物種類,佔到了地球已知物種的10%,雨林是一個巨大的物種寶藏,因為與世隔絕遠離工業文明,這裡形成了一派動植物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面。

    這裡是動植物的王國,但卻是人類的禁區,這裡不僅有兇猛的野獸,隨時會把人類當成美食,還有各種有毒的昆蟲、隨時出沒的毒蛇、以及水裡的食人魚,包括雨林中的植物和空氣都可能要了人類的命。

    雨林中植被茂盛,如果身處亞馬遜森林正趕上暴雨,上漲的河水淹沒周圍的土地,使周圍成為澤國,將會遭受洪水的侵襲。如果碰上河流改道,即使有地圖,也經常會弄錯方向位置。高溫多雨的環境,讓這裡的植被生長得特別密集,它們為了爭奪Sunny,拼命地生長,很多樹木都超過60米,底下的各種灌木,喬木壟斷寄生植物導致99%的Sunny被指被擋在了外頭。地表一片漆黑,一旦在雨林中迷路沒有及時得到救援的話,對於Explorer而言就凶多吉少了。

    雨林常年遮天蔽日,地表潮溼,真菌和細菌無孔不入,如果不小心刮破了面板,這些細菌就會侵入人體,最後導致人類感染死亡,同時一些植物死亡後散發到空氣中的劇毒,吸入人體後會補上一刀。

    這裡是大自然的寶藏,卻是人類的禁區,除了自然環境會讓進入雨林深處的人遭遇危險外,這裡的野生動物以及各種有毒的昆蟲和魚類也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傷害。

    雨林水裡的危險

    【森蚺巨蟒】

    看過【狂蟒之災】這部電影的人可能都被電影裡巨大的蟒蛇嚇倒,對吧。藝術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的真實寫照,例如在狂蟒之災中描述的那種蟒蛇,在雨林中真的有,就是一種被稱為森蚺的蟒蛇。無處不在的雨林河流中,森蚺靜靜地躲在水下,等到有獵物出現,馬上雷霆出擊纏繞著獵物,直到獵物變成腹中美食。一條森蚺可以吞下整隻鱷魚,人類在它眼裡更是不堪一擊的食物。

    【食人魚】

    除了兇猛的森蚺大蟒蛇,雨林的水中還有各種魚類,淡水魚都有2000多種,目前已知水裡還有食人魚的存在。食人魚體長可達20釐米,嘴裡長滿了鋒利的牙齒,牙齒呈三角形,並且上下互相交錯排列,就像一把鋸子,可以輕鬆的切開肌肉,一旦有獵物靠近,它們就死死咬住,直到撕下一塊血肉。而且更為恐怖的是它們是團體作戰,往往你看到食人魚的時候,它們是一大群出現,每條魚咬了一口,很快就會沒命了。還別說人,就算是鱷魚等大型動物,被食人魚群圍攻後也只能喪命於此。更為悲慘的是,食人魚活動範圍還很大,遍佈亞馬遜中多個河流,據報道,平均每年都有1000多頭牛被食人魚吃掉,還有食人魚襲擊落水船員的事情。因此,食人魚又被稱為水中狼族來描寫他們的兇狠和團隊協作性。

    【吸血鬼魚】

    除了這種食人魚,在雨林河流中,還有一種可怕的牙籤魚,綽號吸血鬼魚。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身體嬌小,加上體色透明,因此在水中很難被發現,這種魚會攻擊人體所有帶孔的位置,一旦紮根之後,他們將伸出一根小刺,並靠吸取受害人的血液和身體組織維持。可怕的是,他們將在受害人體內一直存活下去,並不斷繁殖,直到將受害人的血吸乾為止。而只有外科手術才能將它們清除,如果沒有藉助外科手術,倒黴的人被這種小東西寄生在體內,將會被吸乾身體的血而死,這是怎樣的一種痛苦呢?

    水中除了這些魚類之外,還有兇猛的鱷魚,偽裝成朽木的亞馬遜黑凱門鱷悄悄地穿梭在幽靜的水中,也許它正等待著獵物的陷入。同時,在眾多水裡掠食者中電鰻就顯得非常特殊,它沒有可怕的外形,但是身體帶電,一次能夠發出600伏特的電,有時甚至能達到800福特,這樣的電量足以在瞬間電死一頭牛。

    總之,在亞馬遜熱帶雨林中河流裡,處處潛藏著危險,只要不小心掉進水裡,不能及時獲救的話,大概生還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

    雨林中動物昆蟲的危險

    如果說水裡潛藏的危險巨大,那在叢林中總會好一點吧?答案是否定的,除了前面講到的有毒植物以及細菌感染空氣汙染等問題,在叢林中還有大量的有毒昆蟲以及各種野生動物。

    【行軍蟻】

    在雨林中,有一種螞蟻,這種可怕的螞蟻叫做行軍蟻,看過【精絕古城】的應該知道,裡面講過這種行軍蟻,它們不建巢穴,從生到死都在不停的移動,就像士兵行軍一樣,在移動過程中,如果他們發現了食物,就會吃掉食物,然後再繼續移動。它們的咬合力驚人,再加上百萬只一起出徵,所過之處幾乎看不到任何活物,被這樣的種群盯上了,就算是大象也會頃刻間喪失戰鬥力,一點兒一點兒被蠶食,屍骨無存。而且它們還是攻擊性的性格,見到活物主動出擊,讓人防不勝防,想想都覺得十分可怕。

    【毒蛙】

    除了螞蟻,在亞馬遜雨林中,有一種長得漂亮的青蛙,別看它看得好看身體嬌小隻有1.5釐米,這個小東西一眼看上去沒有什麼攻擊性,但它卻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物種之一。它們個頭不大,毒性卻極強,這傢伙各式各樣的顏色都有,紅橙黃綠青藍紫幾乎都給佔全了。在很久以前,美洲的原住民曾使用箭毒蛙分泌出來的毒液抹在箭頭頂端來改造,隨著顏色不同的箭頭,毒性也會有所不同。比如說一隻黃金箭毒蛙的毒素就足以讓十個成年人喪命,有些更多的甚至我們僅僅碰到它就會中毒,並且毒素大部分都是致命的,顏色越是鮮豔的動物,越是致命的。

    【毒蜘蛛】

    在這裡也有世界上最毒的蜘蛛之一,它們一般晚上熬夜,白天到處遊蕩,一旦受到威脅就會發起進攻,如果不幸被這種蜘蛛攻擊了,就會因為疼痛。動感微弱,呼吸急促,心臟麻痺而死,可能到死也都是一臉懵,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

    【巨型蜈蚣】

    在雨林裡還有一種讓人頭皮發麻的巨型蜈蚣,它們的體長可達44釐米,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蜈蚣身含劇毒。這種大型的蜈蚣一般都潛伏在石頭縫或者雜草等死了的木頭下,他們的鑽縫能力極強,越是潮溼隱密的地方,越是他們理想的棲息地,巨大的身體可以協助他們撲食青蛙蜘蛛甚至蛇這種稍微大一點的動物,被它咬傷後會導致劇烈並且永續性的疼痛和腫脹,嚴重的也可能致死。

    【吸血蝙蝠】

    雨林深處終日不見Sunny,這樣的環境給蝙蝠提供了一個特別舒適的生存空間,在一些枯死的樹洞中,也是吸血蝙蝠的理想之地,注意是吸血蝙蝠。不是所有的蝙蝠都吸血,亞馬遜雨林中就生存了這種可怕的吸血蝙蝠,它們靠嗜血為生,吸血蝙蝠唾液中有一種抗敏血跡,一旦被它咬傷的獵物,短時間內會流血不止,這種蝙蝠就是靠吸食血液為生,他們在攻擊獵物時會像狗皮膏藥一樣緊貼在獵物的身上,用尖銳的牙齒在獵物身上撕咬一個口子,然後利用他的唾液防止血液凝固體貼,在上面吸食,直到吸飽喝足後才能離開,他們一般都是晚上組團出動,白天都呆在陰森的洞穴中,一旦被他們盯上,會死的很慘。因為蝙蝠的身上是攜帶病毒最多的其中一種動物,我們一旦被它咬到,很有可能會感染上可怕的病毒,並且這種病毒很有可能是人類未知的,一旦感染,即便是立刻治療,都有可能會喪命。

    【蚊子】

    雨林地處熱帶,潮溼炎熱的氣候給了蚊子大展拳腳的機會,這裡堪稱是蚊子的天堂。他們大肆繁殖,數量更多體型更大,光是蚊子種類就多達300餘種。如果人類沒有穿防蚊衣服,進入雨林會被蚊子咬得生不如死,普通貼著面板的衣服是起不到防蚊效果的。它會穿過衣服間的縫隙,吸食我們的血液,被蚊子咬到會奇癢難耐才會起膿包導致感染,更致命的是,而且還因為衛生條件堪憂,許多在絕大多數人類社會已經被消滅的疾病,比如瘧疾和登革熱等都會透過蚊子叮咬傳播,雨林中醫療條件不好,交通也不是很便利,很有可能還沒送到醫院,人就一命嗚呼了。

    【美洲豹】

    亞馬遜雨林除了一些特有的生物,也有大型貓科動物這種廣佈世界的獵手,比如美洲豹,它是亞馬遜叢林中最大的貓科動物,全身花紋的美洲豹在亞馬遜叢林中學會了爬樹和游泳技能。同時他們自身也極其兇猛,甚至經常去捕殺鱷魚,機動性極強的他們就像亞馬遜雨林的鬼魅幽靈,它們經常遊走在茂密的熱帶雨林中,特別是附近有水源的沼澤地,在亞馬遜雨林中,美洲豹幾乎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它會捕食兇殘的小型凱樂和龐大的森蚺,體型可達一米八,體重300多斤。巧克力高達1100多斤,比老虎,獅子都要大,巨大的咬合力可以讓他一口就咬碎獵物的頭蓋骨,雖然在體型上他不如獅子老虎,但是要比起捕殺獵物,獅子老虎不一定比美洲豹強,老虎獅子體型大爆發力強,雖然這些都碾壓美洲豹,但是有一點是比不過美洲豹就是兇猛和敏捷,可能由於三者氣息環境不同,美洲豹經常活動的區域面對的都是森蚺,鱷魚這種兇猛生物,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美洲豹的兇猛與敏捷度。

    如果在雨林裡遇見一隻飢餓的美洲豹,那就是人類的惡夢。

    以上所講的這些存在的危險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還有空氣中的毒氣、有毒的植物、大量的毒蛇以及雨林深處的土著人,還有大量未知的生物都對人類是一種威脅。

    寫在最後

    總之,亞馬遜熱帶雨林是一塊寶藏之地,這裡還太多還未被發現的新物種,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們對雨林的探索也在一步步解開熱帶雨林之謎。

    雨林雖美,但要量力而行,讓我們帶著敬畏之心,敬畏生命與自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SARS可以反應迅速很快控制消除,新冠卻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