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實在是高32

    在阿里入職過半年,如坐針氈如履薄冰。壓力大,我是從一個行業第一的企業加入阿里,原有企業遇到瓶頸,我以為阿里有答案,抱著學習的態度去的。卻發現和心理預期相差太大。

    待遇阿里絕對是行業最好的。但是文化中的不信任和洗腦是我不喜歡的。他們不要求海納百川的包容,而是要求自我閹割到合適阿里的條條框框裡做個合格的阿里人。有阿里味。

    阿里有了樹大中空的感覺,很多加班就是無效的胡吹。另外就是為了財季和年報只願意做一些短期能見效的歪招,也包括刷單。很多老人身心俱疲,就等著螞蟻上市,財務自由。

    阿里的勢能和全域性把控是很棒的。可惜我所在的是個小類目。手淘和支付寶的資源都太少。徒呼奈何。

    幹了半年索性撤了。

  • 2 # 魯M濱職內供酒

    阿里巴巴沒有。

    恰恰變相裁掉35歲以上老員工的典範是

    華為.任正非

    阿里.蔣凡

    可以網上查一查,或者問一下網際網路業內人。

    老白兔橫行的是“百度”。也可以求證一下行內人。

  • 3 # jojo愛美麗

    年輕人不僅僅是氣盛,更重要的是,你有配得上氣盛的才華和努力,抱怨那麼多,可想而知能有多少時間多強的心態去努力!

  • 4 # 先生觀察

    確實感覺阿里巴巴不要年輕人,或許這也是阿里在與年輕人有關的業務上沒怎麼成功過的原因之一。

    從這幾大廠商的社招要求上就能看出來。

    ATM,BMD這幾大網際網路大廠裡,唯獨阿里巴巴放出來的社招要求是 5-10的專家起步。

    也就是說,阿里是這幾家裡面,唯一一家不招聘1-3年的年輕職場人士的大廠。

  • 5 # 叮噹88粑粑

    沒看過原帖,不知道具體情況,也不知道作者對年輕人的定義是什麼?但我瞭解的,阿里沒有不需要年輕人。恰恰相反,阿里是不斷的在給年輕人機會。目前招聘,P7及以上的,才會考慮35以上的人。低P的職位都是要給年輕人準備的,不要年齡大的。

  • 6 # 神采奕奕迤邐而行

    現在的職場真看看不懂呢,一會是不要40以上的,接著不要35以上的,再來是不要年輕人,嗯,指的是30以下的?那到底要哪樣的人?

  • 7 # 我愛你愛著你像看星星

    薑還是老的辣,阿里巴巴文化,教與yu都是jing歷molan勝zhi是baojing風霜資格已經擺在那裡!已經閱人無數,馬雲老師wu功最高了,你若打到了e眉山,你想想他會怎麼樣,只能一錘子錠因了!

  • 8 # AI研究所

    大公司都有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如果一家公司你看不到40歲的高層,全是年輕人在高位,你會不會想著30多歲我就要跳槽,這家公司沒有未來,也沒有人情。

    發言的群裡大多數都是年輕人,可是我們經常沒有想到40-50甚至是60歲的人要如何度過自己的職業生涯,都去重新創業不成。何況能力真的不只是技術專業能力,很多能力其實是我們看不到的。

    阿里現在依舊是炙手可熱的公司,雖然它有它的問題。但哪家公司沒有這樣的問題?

    與其說網際網路的內捲開始了,不如說整個中國的內捲開始了。

    許多人初入職場曾自命不凡,覺得自己要比上面的領導要厲害的多。但是回頭想想自己是不是忽略了他們在10多年前為公司付出的辛勞?

    其實和養老金一樣,為什麼你上班比人家拿退休金還低你不抱怨。

    最簡單試想,你在創業階段為這家公司付出了10多年,現在40出頭,公司覺得你不行,讓25歲的年輕人管理你,你覺得這樣的公司能長久?

    一家奮鬥了60年買了5套房,你想著自己剛畢業一個人為啥不能買得起一套房?

    有人的地方就有社會,阿里再差,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擠破腦袋的想進來,阿里再好,也會有同事想出去。阿里很大,同事很多,人員流動,正常不過。

    對於個人來說,人生很長,換個工作,雖有客觀原因但也有主觀原因,再正常不過。

    一個公司出現以後,它就有了自己的生存慾望,它像一個生物,它想活下去,它想繁殖,它想永生。它的利益和其中任何人的利益都不完全一致。就像生態系統,它不與任何生物的利益一致,但它會修復自身,完善自身。

  • 9 # 抖抖程式碼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即使是BAT這種林子

    我也算是逃離BAT的一員吧

    在大公司,在好的時機加入,遇到好的Team Leader,進入了好的專案,再加上一點點運氣

    你可以舒舒服服地坐上公司的大船,毫不費力地駛向很多人夢向的方向

    但顯然,你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時代

    1.如果你碰巧不是在公司初中期加入的,同時又可能遇上了一位公司初期階段進來的team leader,技術一般般、格局一般般、人品一般般。那麼,你有可能會一直坐在冷板凳上,晉升之路很艱難

    2.工程師和專家是有很大區別的,有很多早期晉升到”專家“崗的,其實水平根本就達不到。而現在企業為了提升競爭力,晉升條件和考核標準都在逐步提升,想晉升上去要真正地有點”料“,打鐵還需自身硬

    3.包括BAT在內的一線大廠,這幾年很多高階崗常年招不滿,而初中級卻飽和,競爭激勵,多少人都想擠”上"去,憑什麼是你

    多少人以為進了BAT,就代表了中國最高技術水平

    BAT是有很多牛人,但你可能並不是其中一員

    不是不需要年輕人

    而是

    很多年輕人,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 10 # 彭彭財經匯

    沒看過《阿里巴巴不再需要年輕人》這篇帖子,我暫且望文生義吧。

    僅從“阿里巴巴不再需要年輕人”的題目來看,那是不是可以理解為阿里巴巴不再需要年輕人,而是需要老年人呢?

    如果是的話,多大的年齡算年輕人、多大的年齡算老年人呢?

    如果不是,那這樣的文章是否有標題黨的嫌疑呢?

    關於標題黨一類的文章,我是沒有什麼興趣的。

    既然沒看過文章,自然談不上如何評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道”你從中學到了什麼,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