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勇叔茶話

    論牛肉之美味者,不可不提白煮牛肉,如說潮汕牛肉火鍋取牛肉鮮嫩之極致,則白煮牛肉則欲取酥爛醇厚之極致。這道菜做法極其簡易,唯獨要求原料上佳。不著任何香料,不著任何調料,只加山楂幹以便牛肉燉酥,以保證最醇厚的滋味。務必早起,買新殺熱氣牛腱肉,亦有稱梅花肉的(煮熟切開後牛筋遍佈肉間),一塊或者兩塊,涼水沖洗乾淨,煮開一鍋水,略微焯一下去血水,將肉取出備用。切記不可將肉切小,務必整塊烹調。而後取一口小鍋,以恰好裝下肉為妙,加開水沒過,扔山楂幹三四片,大火煮開後,蓋上鍋蓋,轉小火焐兩至三小時,即可。撈出肉塊略放涼些,切4mm左右厚片,蘸蝦子醬油食用,真乃人間美味。

    煮過牛肉的湯吸飽了牛肉精華,又有了新的故事。取大鍋一口,加入牛肉湯,摻水至約2/3高度,燒開備用。取切好牛尾六七兩,大小隨意,照例洗淨過水。放入鍋中,焐兩小時。土豆切滾刀塊,手撕捲心菜,洋蔥切厚些絲,若喜歡胡蘿蔔也可加些,照樣切做滾刀塊。扔進鍋中,轉中小火20分鐘。海派羅宋湯之精華在番茄沙司,務必要買罐頭裝的番茄沙司。鍋中倒油,加番茄沙司,炒至融合,再加糖適量(不可過分少,會酸)炒至融合,加入湯中。

    白煮牛肉若覺得不爽口,沾點生抽 不要太爽。

  • 2 # 食材大搜羅

    當然是肥而不膩,甜而不過的紅燒肉啦!

    這道熱菜在中國各地流傳甚廣,幾乎是家家戶戶的待客首選,我家也是。每個人家口味不同,因此紅燒肉的做法也就演變出很多種。

    有人喜歡吃甜一些,有人喜歡吃鹹一些的。帶皮的有肥有瘦的五花肉被燒的黏黏糯糯的,皮連著汁,入口即化,醬紅油亮,肥而不膩,回味無窮。再細細地咀嚼瘦肉,被燒的恰到好處的瘦肉,飽含湯汁,韌而不柴。

    通常媽媽做得紅燒肉,都很下飯,一口氣吃三碗沒問題。

    肥瘦相間,香甜鬆軟,入口即化,想想就流口水!

    不過因為不會炒糖色,所以媽媽做得紅燒肉通常都是直接放冰糖的,把操作步驟分享給大家!

    材:

    五花肉、老抽、冰糖、花椒、八角、大蒜、姜、鹽、胡椒粉

    做法:

    1.五花肉洗淨切成麻將塊大小;

    2.鍋燒熱放油,爆香薑片大蒜花椒八角;

    3.倒入五花肉翻炒至兩面微焦,加入料酒或者白酒、醬油、冰糖;

    要注意的是醬油不能多放,否則紅燒肉就變成炭燒肉了。

    4.轉入砂鍋加適量開水慢火燜一個小時,要注意經常翻身,一方面均勻上色,別一方面避免豬皮粘鍋。

    5.算著時間,1小時後撒胡椒粉和鹽,出鍋。

  • 3 # 雷小廚

    醃蘿蔔,小時候在老家冬天經常吃的一道菜,出來工作後,每次回農村老家想念的不是土雞土鴨,而是它,相信在異鄉的湖南人,看到這個口水都要流到鞋底了。每次回家看到媽媽做的這個菜,我一口氣得吃下三碗飯。

    食材:自制醃蘿蔔,剁椒醬,大蒜,蠔油

    製作步驟:

    1、準備好自制的醃蘿蔔

    2、熱鍋下油,將油燒熱,加入大蒜煸香。

    3、加入醃蘿蔔翻炒幾個來回(不用放鹽的哦)至出香味。

    4、再加入兩大勺剁椒,翻炒幾個來回。

    5、再加入少量的耗油炒勻出鍋。

  • 4 # 素心美食

    作為一個吃貨,能讓我一下子多下三碗飯的菜真是太多了,首先是糖醋魚,吃完了美味鮮嫩的魚肉,就著酸甜鹹鮮的湯汁,必須再來兩碗飯拌拌才過癮。不過,糖醋魚除了魚的選擇,糖醋汁的調製也非常重要哦。魚最好是選用水質好的野生的淡水魚,這樣的魚沒有土腥味。我家都用田魚,其實田魚跟鯉魚一個品種,但是長期生活在稻田裡,吃稻花長大,肉質更加鮮嫩,沒有土腥味。還有,糖醋汁的調製也有一個口訣哦,一酒二醬三醋四糖五水,酒就是黃酒,一份黃酒,兩份醬油,三份醋,四份白糖,五份水,這樣就能調製出可口的糖醋汁了。好了,下面來說說詳細做法吧。

    主輔料:田魚兩條、黃酒半湯匙、老抽1湯匙、陳醋3湯匙、白糖4湯匙、水5湯匙、鹽少許、水澱粉適量、生薑適量

    做法:

    1.田魚洗淨去內臟備用,抹一點鹽,少許黃酒,薑片醃製半小時;

    2.炒鍋燒熱,放適量油,放入田魚略煎;

    3.加入按照比例調製好的糖醋汁,蓋上鍋蓋中火煮約十分鐘;

    4.最後用水澱粉勾芡,出鍋撒上蔥花就完成了。

  • 5 # 外賣掌舵人

    母親做的飯,我總一口氣吃三大碗

    實話講,我小時候真的不挑食,做什麼飯都能吃三大碗。

    在我小時候家裡件不好,我最喜歡的吃的菜就是肉炒大白菜,每年也就是這個時候家裡的水稻到了快收割的時候,每天去田裡幹活,最高興的是就是聽到母親說晚上炒白菜放5塊錢肉。聽到這話,這時候幹勁就十足了。

    怎麼做呢?非常簡單,用材:大白菜一顆,食用鹽5g,生抽10g,大豆油20g,5塊錢的五花肉。

    第一步:豬肉切成小薄片,大白菜切成絲。

    第二步:放油,豬肉炒熟,放大白菜,食用鹽,生抽,翻炒3-5min這就做好了。小時候感覺這就是最好吃的飯菜。白菜炒好後,我要拿出我最愛“蒜蓉辣椒醬”往米飯裡一擠,夾三分之一白菜,然後那筷子和弄一下。簡直2分鐘就能吃一大碗,最少吃三大碗。

    直到今天,我吃飯的速度還是很快。。。(不過我是真的做不出來母親肉炒白菜的味道,只有每次回家才能吃到。。。。)

  • 6 # 寧波桔子生活

    可樂雞翅、糖醋排骨、各類煲湯...其實,媽媽做的每道菜都會讓你食指大開。尤其是在外奮鬥的、求學的孩子,回到家,看到老父親老母親的一眼、吃到一口熱飯就很滿足了。

    風箏起飛時有風,船隻靠岸時有人在等,我的左手旁邊最好有你。

    說到這裡,我好像很久沒有回家了,因為很多原因:工作、聚會、朋友、旅遊...其實一切的一切,都是藉口,工作,少做一兩天又怎麼了,聚會少聚一兩次又怎麼了,朋友,是哥們是閨蜜自然會懂你,旅遊,那為什麼不帶上家人一起去...

    願對你有所建議,願下次遇見,你們一家人圍坐一起吃著熱飯,把臂共話,舉箸大啖,溫情盪漾,洋溢著熱烈融洽的氣氛。

  • 7 # 小伊美食之旅

    媽媽做的羊肉湯能讓我一生回味

    南方北方都有過冬吃羊肉、喝羊肉湯的習俗,據說有些地方還有“冬至吃羊肉,暖和一冬天”的說法。

    按中醫的說法,羊肉味甘而不膩,性溫而不燥,具有補腎壯陽、暖中祛寒、溫補氣血、開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禦風寒,又可滋補身體,實在是一舉兩得的美事。凡腎陽不足、腰膝痠軟、腹中冷痛、虛勞不足者皆可用它作食療品。

    中醫認為,山羊肉性涼,綿羊肉性溫,所以想要滋補祛寒一定要選用綿羊肉。

    另外,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羊肉,用羊肉進行食補要特別注意自身體質。虛勞怕冷、中氣不足的人群比較適宜吃羊肉,特別是陽虛的人群,因為羊肉本身有補腎壯陽的作用,所以自古以來就被當做是壯陽的佳品。而又因為羊肉屬於熱性的食物,容易上火,所以一些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以及一些陰虛火旺、易口乾、易上火的人就不適宜吃羊肉了。

    羊肉性溫,吃時最好配些涼性、平性的蔬菜,如蘿蔔、絲瓜、冬瓜、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等。但要說到羊肉的“絕配”,非蘿蔔莫屬。一方面,葷素搭配能補充人體所需的各種蛋白質。另一方面,蘿蔔性寒涼,能潤燥清火、去油膩、有助消化。

  • 8 # 鍾小廚

    杭椒牛柳:我才是真正的米飯殺手!

    杭椒牛柳

    比起山珍海味來,最讓人在心裡惦記到癢癢的,是那些能讓你不顧吃相、連下三碗飯還覺得意猶未盡的好菜。

    這些菜有著飄遍了街頭巷尾的香味,每次一提起這些名字,或者一聞到這些味道,大腦就被催眠、消化系統開始冥想、口水開始流淌…

    第一個念頭就是衝回家端著一碗米飯,配著它來大吃特吃。

    這些菜,才是我們最念念不忘的菜,這些菜,也只有媽媽才做的最好吃。

    杭椒牛柳:我才是真正的米飯殺手!

    食材:牛裡脊、杭椒、洋蔥、姜、蒜、料酒、老抽、生抽、澱粉、食用油、鹽、糖、黑胡椒粉等。

    1、準備食材:牛裡脊、杭椒、洋蔥等;

    2、牛裡脊切長條;

    3、牛肉條加適量料酒、生抽、澱粉、食用油、鹽;

    4、攪拌均勻,醃製十分鐘;

    5、杭椒切段,和牛肉條差不多長;

    6、洋蔥切絲;

    7、大蒜和生薑切片;

    8、起鍋熱油,下牛肉翻炒;

    9、變色即可盛出,炒久了肉質不嫩;

    10、再次起鍋,下姜蒜片爆香,再下洋蔥翻炒;

    11、放入杭椒段煸炒;

    12、灑一點開水;

    13、把牛肉放入翻炒;

    14、放入適量老抽、蠔油、鹽、糖、黑胡椒碎;

    15、翻炒均勻後即可。

  • 9 # 哇哦艾特美食

    紅燒肉應該是媽媽菜系中出鏡率最高的,每家的紅燒肉都有各自的秘訣,有的要先幹焙,有的則直接燉煮,有的要放蒜,有的則要放乾紅椒,就像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道理一樣,紅燒肉味千千萬,總有一道入家門,也唯獨這個能讓我一口氣吃三碗飯。

    我媽做的紅燒肉是我們家的傳家寶,只要端上桌,轉一圈基本就見底了,所以每次帶朋友去我媽家吃飯,我都要提醒他們不要客氣趕緊多夾幾塊,沒有聽從我建議的估計後來都後悔了。今天我就介紹我媽媽的做法。

    做法:

    1、五花肉洗淨擦乾切成塊,薑切片。

    2、鐵鍋燒熱放五花肉塊幹焙,翻炒至邊角起焦黃,入薑片翻炒幾下,倒花雕酒、老抽、糖翻炒至所有肉塊都上色,加熱水漫過肉塊大火燒開,中小火慢燉。

    3、湯汁收到只剩1/3時倒入生抽和鹽,翻炒幾下繼續收汁,收到水很少並且肉塊粘稠的糖色包裹盛出。

    4、把盛出的肉放電飯鍋蒸屜裡,跟淘好的米上一起蒸米飯,米飯好了,肉也可以了。

    注意事項

    1、糖、鹽、生抽、老抽、花雕酒用量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整。

    2、根據自己家的口味放蒜頭、幹辣椒。

    3、一定要放飯上蒸,這一步不能省,我媽家有土灶,她用土灶燒的都要放飯上蒸,相信我,蒸不蒸差別很大。

  • 10 # 泥鰍的美食廚房

    從前兩年開始,流行吃“憶苦思甜”飯,各種大食堂,鐵板凳等一系列紅色主義飯館興起在我們周圍。許多人都是為了那裡的氛圍環境和農家飯去憶苦思甜的。更準確地說,大家是去找尋那個年代情懷的。有的人深深的經歷過,也有的人是聽說過而特地去感受的。時常地回首一下過去,知足一下現在,憧憬一下未來是能給人肯定和希望的。

    前些天和朋友們在一個主題飯館懷舊。一大盤子排骨豆角粘卷子端上桌來,大家齊刷刷地舉起了筷子,都說最愛吃道菜。不由得想起媽媽以前也經常做這道菜,全家都愛吃,怎麼都吃不膩。

    所需食材:

    豆角500克,肋排500克,五花肉100克,大料2蔥薑蒜適量,鹽3克,麵粉300克,老抽2勺,生抽1勺,水適量,油適量

    做法:

    1.排骨洗淨,放入鍋中加入足夠的水,大料,薑片,蒜瓣,蔥段小火燉40分鐘左右(如果省時也可用高壓鍋排骨模式)如果不放排骨也是可以的,那就忽略此步。

    2.燉排骨的過程中,豆角洗淨掰成小段,五花肉切片。

    3.和麵。面不要和得太硬。水要一點點放。活好面餳20分鐘。

    4.排骨燉好後,另起鍋,鍋中放入油,油熱後放入大料薑片蔥花,煸香後放入五花肉煸炒至變色。

    5.將燉好的排骨和排骨湯倒入鍋中。加入生抽老抽和鹽。中小火燉15分鐘。

    6.放入豆角,中小火燉至湯汁變少。

    7.將麵糰取出,擀成長條狀,切成一釐米寬的小段,再把每個小段拉伸擰成小卷子。

    8.將豆角和排骨翻拌勻。把小卷子放到菜表面,中火收汁。大概五分鐘左右就熟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完二胎的大齡婦女還有必要考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