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女兒才17歲,天天穿高跟鞋。
6
回覆列表
  • 1 # 三鹿娛樂

    高跟鞋易致扁平足 站立時出現足弓下陷消失,足緣不直,前足外展,跟骨、舟骨結節突出,內踝突出加大,外踝突出變小;足跟變寬,跟底外翻;跟腱止點外移等體徵時,醫學上可診斷為扁平足。扁平足有很多誘因,例如長期穿著高跟鞋,由於身體的重量只集中在腳掌的某些部位,而不是平分於整個腳掌,使行走姿勢不良造成足肌無力,進而發展為痙攣性平足症,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2、穿高跟鞋易誘發拇外翻 由於人的獨特步態,行走時,足有一種傾向在地面上向外旋轉,長屈肌的有力收縮可引起拇趾外展。習慣於穿尖頭鞋的人,或因第一趾骨頭關節面朝外傾斜,加以拇長屈肌腱,長伸肌腱及拇收肌的牽引,可發生拇外翻。雖然很多穿高跟鞋者並沒有發生此類情況,但國外有報道稱,鞋的擠壓是拇外翻的重要誘因。

    3、穿高跟鞋易誘發雞眼:雞眼,好發於足部隆起處,由於面板長期受擠壓,或摩擦引起。通常為豌豆大小淡黃色或深黃色侷限性圓形或橢圓形角質增生,呈圓錐狀,頂端呈楔狀嵌入真皮內,外周有一圈透明的淡黃色環。站立或行走時區域性有壓痛感。穿窄小、高跟的鞋,加重了對鞋足部的擠壓,易引發雞眼。

    4、穿高跟鞋易引發甲真菌病:甲真菌病是面板癬菌、酵母菌、真菌引起的甲板或甲床的真菌感染,在甲床受到不能感覺到的損傷時易受感染。研究表明,趾甲受擠壓、外力衝擊傷致嵌甲和細菌感染致甲溝炎、甲床炎等都是真菌侵入甲組織的基礎。穿著高跟鞋引起的甲真菌病很可能與鞋對足趾的過度擠壓、摩擦和壓迫有關

    但是,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對腳有所緩解。

    一.儘量減少穿著的時間

      坐著辦公時,在桌下把腳伸出來舒展舒展,不過要確認沒人能看到。回家的第一件功課就是換上拖鞋。

      二.鞋跟不要太高

      鞋跟在3釐米左右對身體有益無害,但是一旦超過6釐米,腳踝和膝蓋的負擔會非常大,小腿及腰背很容易感到疲勞,如果鞋跟超過10釐米,那麼無論是站立或者走路,腳、腳踝、小腿、腰椎和頸部都會很不舒服。

      三.經常做足部按摩

      按摩或指壓足部,或赤足用腳尖行走,可以很好地舒緩疲勞。經常做足部按摩,可以舒緩韌帶壓力,還能夠促進血液迴圈,減輕足部及腿部的疼痛。穿高跟鞋由體重壓力積累下來的傷害,首先會讓腳趾和腳掌中間部分疼痛,然後這些部位的骨頭和關節就會提早退化,韌帶出現慢性拉傷。

      四.用熱水或浴鹽泡腳

      60~70度的熱水浸足,有助於增加區域性血液迴圈。而用鹽浴泡腳15分鐘可以有效的幫助減輕炎症放鬆腳趾。而且一定要選用30-50度的溫水來進行浸泡,在浸泡的時間上最好維持在15-20分鐘即可。

      五.足部運動

      坐在椅子上,雙腿略微分開,把腳平放在地上,先把腳跟提起,到最大限度,保持五秒鐘,然後還原,之後慢慢把腳尖翹起來,也保持五秒鐘,然後還原。整個動作過程都要緩慢,感覺到跟腱循序漸進地被拉伸。這個小動作最少重複做10次。

      六.足部護理

      長穿高跟腳部容易產生硬皮,要想去除硬皮,一是可用足部磨砂膏區域性處理,以打圈方式按摩腳部,接著再用浮石祛除硬皮 。二是臨睡前在腳部塗上保養霜,輕輕按摩後,穿上薄型棉線襪子,可以保溼,促進營養的吸收。在空調房還有保暖功效。

  • 2 # 彤彤的鐵憨憨

    我是康復科物理治療師簡單說3點。

    1 24歲前儘量穿平底鞋。如果要穿高跟鞋最好選擇3.8到4cm的前後差的鞋子。

    2 拇指外翻就算不穿高跟鞋也有17%的發生率,穿了後回增加發病率49% 但是外翻角度小於12度的可以暫時不用關心。

    3愛穿高跟鞋可以平時多鍛鍊下腳踝力量,對整個下肢經營適當的力量訓練和拉伸,還有平衡訓練,對腳趾進行小力量訓練和按摩,特別是拇屈肌的按摩和拉伸。可以有效的防止和緩解拇指外翻。

    補充一點,高跟鞋改變了人體整個足弓的生物力學傳導,對全身的脊柱都是有影響的,喜歡穿高跟鞋的人多運動就好,但是不要輕易去練習瑜伽,應該有了專業的評估後再去練習。找醫生評估,不是找私教。我們經常收治很多被一些不太專業的私教搞傷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要是發怒了就一定要罵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