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球道人

    小世界盃時代的意甲更強。英超現在還差最頂級的C羅,梅西,內馬爾等,評選中最頂尖的英超都還不多見啊。

    而歐戰上,英超現在還追不上西甲,當年意甲可是壟斷性的。

    當時意甲齊聚了球王馬拉多納,以馬特烏斯為首的德國三駕馬車,以範巴斯滕為首的荷蘭三劍客。小世界盃時期的意甲,像1991年創立的世界足球先生,頭三界全是意甲,馬特烏斯,範巴斯滕,巴喬,頭10屆有7個得主是意甲的,除了前面三個,還有維阿,羅納爾多,齊達內(兩次)。

    金球獎,如果從1987年的古利特拿到開始算,到1998年齊達內拿到為結束,12屆,有9屆得主是意甲的。

    何況歐戰戰績方面,那時候的意甲是壟斷性的,現在英超比不了。

    1988-89到1997-98,以AC米蘭奪冠為起點,尤文亞軍為結束,10個賽季,9次進入決賽,意甲拿了4個冠軍,5個亞軍。

    聯盟杯,1988-89到1998-99,以那不勒斯奪冠為起點,帕爾馬奪冠為結束。11個賽季,除1996年外全部有意甲球隊進決賽,意甲拿走8個冠軍,6個亞軍,4次決賽出現義大利德比。

  • 2 # 相偲城災

    謝邀。個人認為還是80到90年代的意甲最為強大。那個時代的意甲是真正意義上的群星閃耀,璀璨奪目。從80年代就已經有了輝煌的開始,從法國著名球星普拉蒂尼和丹麥天才勞德魯普率領的尤文圖斯為義大利捧的第一座豐田杯開始,就翻開了了意甲球隊崛起的新篇章。此後的意甲開始了最為繁榮的時代,荷蘭三劍客,德國三駕馬車,南美三雄,這些響噹噹名號之間的激情碰撞就是發生在這片生機勃勃的亞平寧大陸上。最讓人欣喜的是馬拉多納,古利特,巴斯滕,巴喬等人的加盟也是接二連三的重新整理著世界身價紀錄。歐洲所有的聯賽在當時也是以意甲為馬首是瞻。其中球隊最具代表性的無疑就是三劍客領銜的AC米蘭,他們在歐洲賽場上連戰連捷,國內也是連續捧得三連冠。1990年也是完全屬於義大利球隊的一年,歐洲三大杯的相繼奪冠預示著強盛的意甲正式在世界揚帆起航。90年代以後意甲出現了七雄爭霸的壯觀場面。尤文圖斯,AC米蘭,國際米蘭,羅馬,帕爾馬,拉齊奧,佛羅倫薩七支實力強勁的球隊開始了激烈角逐。1985至2010年之間意甲獲得8次歐冠冠軍。(AC米蘭奪得5次歐冠,尤文圖斯2次,國際米蘭1次)88年至98年10年間意甲球隊8奪聯盟杯冠軍,(國際米蘭3次,帕爾馬2次,尤文2次,那不勒斯1次)這已經足夠表明意甲的強盛和輝煌。

    附錄:七支球隊的陣容:

    馬爾蒂尼 塞爾吉尼奧 安布羅西尼 比埃爾霍夫 舍瓦 阿比亞蒂 加圖索 萊昂納多 科斯塔庫塔 。

    巴喬 維耶裡 大羅 卡努 薩莫拉諾 西蒙尼 薩內蒂 貝爾戈米 雷科巴 迪比亞吉奧

    迪利維奧 齊達內 皮耶羅 因扎吉 佩索托 保羅-索薩 戴維斯 蒙特羅 費拉拉 尤利亞諾

    巴蒂斯圖塔 埃德蒙多 基耶薩 米賈托維奇 巴爾博 魯伊-科斯塔 海因裡希 迪利維奧 佈雷桑 托里切利 普雷卡

    巴蒂斯圖塔 托蒂 埃默森 薩穆埃爾 澤比納 坎德拉 帕努奇 蒙特拉 托馬西 卡薩諾 卡福

    布馮 聖西尼 圖拉姆 貝隆 博格西安 卡納瓦羅 基耶薩 克雷斯波 迪諾-巴喬

    克雷斯波 薩拉斯 內德維德 貝隆 西蒙尼 內斯塔 庫託 米哈伊諾維奇 克勞迪奧-洛佩斯 隆巴多 小因扎吉。(注:陣容並非同一年,我是摘取各個球隊最為鼎盛的陣容)

    總結:還有些名字恕我不能一一放在上面,確實太多太多。這麼多球星匯聚一堂也說明了當時的意甲確實是歐洲乃至世界上最好聯賽。哪怕放到現在無論防守強度,比賽質量,巨星數量,知名度,奪冠難度等等也依然不是金元英超能夠比擬的。作為80後能夠有幸在意甲輝煌的末期瞻仰到這些巨星的風采,我已經感到非常的滿足與幸福。對於那個時代的球迷來說,開啟電視機收看精彩的意甲賽事,聆聽評論員的激情解說已經是我們永遠抹不去的記憶。———致曾經青春的自己。

  • 3 # 綠茵守望者

    個人覺得,意甲“小世界盃”時代更強。你當然可以說,英超聯賽目前也是群雄逐鹿。沒錯,相對於德甲意甲的一家獨大,或者相對於西甲的雙龍戲珠,英超確實算得上“群雄逐鹿”,有競爭力的球隊,也有六七支。

    但你再看看當年意甲“小世界盃”的盛況,咱們就從八十年代說起。那時候意甲外援能同時上場的,也就3個名額,義大利本土球員防守夠系統化了,而這3個外援名額,通常是由世界盃最優秀的攻擊手們組成(當然,也有帕薩雷拉這樣的後場球員加盟,但沒前場球員多)。

    咱們也不說尤文圖斯或米蘭兄弟這些知名球隊,畢竟普拉蒂尼三劍客三駕馬車的故事大家都懂,目前的豪門球隊引進的大牌也是這個級別的外援。但你看看眾多中下游球隊,烏迪內斯都能有濟科呢,那不勒斯都能有馬拉多納呢。這是什麼意思?相對於沃特福德或水晶宮這個層面的球隊,有C羅梅西或蘇亞雷斯這個級別的大牌坐鎮!

    再看戰績,那幾年歐冠,聯盟杯和優勝者杯,經常都是意甲球隊的天下,更何況那時候聯盟杯並非現在歐聯杯那麼雞肋,恰恰能證明整個聯賽的整體實力。再看看那幾年的金球獎,羅西,普拉蒂尼,古利特,巴斯滕,馬特烏斯,巴喬,維阿,羅納爾多,齊達內,內德維德,舍甫琴科或卡納瓦羅等等,大多數是來自意甲的球員,而且分佈平均,不是被一兩個球員全部壟斷,說明競爭力很激烈——這還是因為95年之前,非歐洲球員不能參選,不然意甲的南美外援們(比如馬拉多納),也能撈好幾個。

    英超呢?最近20年來,能當選金球獎的,也就歐文和C羅,這點就不如意甲的光輝歲月。而各種轉會紀錄,往往也是在意甲產生。射手榜上,馬拉多納,巴斯滕,巴喬,西格諾里,巴蒂斯圖塔,舍甫琴科或羅納爾多等巨星相互競爭,好不熱鬧!

    尤文圖斯,AC米蘭和國際米蘭,這是老牌豪門。帕爾馬和拉齊奧,當時是新興勢力。而羅馬,佛羅倫薩,桑普多利亞,那不勒斯和熱那亞等球隊,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哪怕是佈雷西亞或博洛尼亞這樣的小球隊,也經常能吸引到巴喬或西格諾里這樣的大神坐鎮!就憑這幾點,我就斷定意甲“小世界盃”時代更強!對此,你怎麼看?

  • 4 # 意甲前哨站

    就現在來看,英超現在的局面頂多就是稱得上熱鬧,算不得一個時代。但是,客觀來說,如果按照英超現在這樣競爭激烈的競賽下去,很有可能是會迎來一個像意甲“小世界盃”的時代的。

    作為一個意甲老球迷,意甲的“小世界盃”時代當然是此生不可磨滅的記憶。但是隨著義大利足球整體的低迷,特別是意甲雙雄的沉淪,意甲的風采早已不復當年。

    首先,我們要先來搞清楚一個概念,那就是為什麼那個時候的意甲可以稱得上“小世界盃”的稱號。

    其實對於“小世界盃”時代,並沒有明顯的起止時間。而4個契機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的起點。

    1982年,義大利奪得世界盃冠軍

    1984年,負債累累的那不勒斯750萬美元豪購馬拉多納

    1988年,荷蘭稱霸歐洲

    德國“三駕馬車”轉會國際米蘭

    這4個契機可以說為後面意甲開創“小世界盃”時代奠定了重要的基礎。除此之外,海瑟爾慘案,也簡介成就了義大利俱樂部能夠打破利物浦壟斷歐戰冠軍的格局。

    由此,我們可以簡單的總結一下,意甲“小世界盃”的起始時間是從85/86賽季正式開始。但是結束的時間,大家就更加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理又長了。而普遍可以接受的說法是,2005年的“伊斯坦布林之夜”。因為,這樣的話,意甲“小世界盃”可以說是始於利物浦(海瑟爾慘案),又終於利物浦(伊斯坦布林之夜)。雖然隨後米蘭雙雄還是斬獲過歐冠冠軍,但是那時候的意甲已經進入了夕陽時代,光有幾支球隊偶有閃光,已經不足以稱為“時代”了。

    好了,介紹完這個簡短的歷史,我就要回到之前的問題上了,為什麼這個時期可以稱之為“小世界盃”時代。主要還是當時的意甲可以說是星光熠熠,而且在歐洲各條歐戰戰線上是多管齊下,不管是歐冠,還是聯盟杯和優勝者杯,意甲可以說是統治了當時的歐洲賽場。這就是為什麼可以把那段時期稱為“小世界盃”的原因。

    當然,空口無憑,還是用資料說話。

    我們先來看看歐冠冠軍: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這20年來,意甲球隊拿到了5個歐冠冠軍(之前稱之為),7個“亞軍”。

    而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聯盟杯的11年中,有8個冠軍頭銜被意甲球隊拿走,6個亞軍屬於意甲球隊。以此同時的歐洲優勝者杯的別賽,雖然沒有絕對的優勢,但是意甲球隊也拿到了3個冠軍。

    要說到意甲為什麼能在歐戰賽場上收穫如此之多的好成績,那就不得不提到當時的“意甲七姐妹”。

    意甲七姐妹是指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義大利橫掃歐洲以及國內賽場的七支球隊。她們幾乎每年都要帶回一座歐洲獎盃,連續13年佔據歐洲三大杯決賽至少一席。“意甲七姐妹”曾經是義大利足球甲級聯賽的旗幟,90年代是意甲聯賽的鼎盛時期,當時的意甲七姐妹是指尤文圖斯、AC米蘭、國際米蘭、那不勒斯、佛羅倫薩、帕爾馬、桑普多利亞七支球隊,這七支球隊都是當時歐洲足壇的勁旅。

    由於90年代末期,意甲推行新的聯賽制度,因此出現了新的所謂七姐妹。但後期的七姐妹無論成績還是歐洲地位,甚至人氣,都無法與之前相媲美。

    1991年,轉播意甲初期我們就看到了意甲盛世。這也使我們成為了小世界盃的見證者,即:十九輪聯賽,領頭羊十一次易主;七支球隊登上過榜首:他們就是尤文圖斯、AC米蘭、國際米蘭、帕爾馬、那不勒斯、桑普多利亞和佛羅倫薩。這其中只有佛羅倫薩顯得略微暗淡,但他們依靠穩定的聯賽成績依然躋身七姐妹行列,拉開了震驚足壇的意甲七姐妹的序幕。

    其實小世界盃時代,最讓人懷念的還是95-05年之間的這10年。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這10年間在意甲效力過的巨星的名字吧:

    前鋒:維亞利、喬治·維阿、曼奇尼、巴喬、佐拉、比埃爾霍夫、布蘭卡、巴蒂斯圖塔、西格諾里、基耶薩、阿莫魯索、岡茨、蒙特拉、克雷斯波、因扎吉、舍甫琴科、皮耶羅、特雷澤蓋、薩拉斯、薩莫拉諾、羅納爾多、維耶裡、阿德里亞諾、伊布拉希莫維奇、託尼、穆圖、托蒂、卡薩諾

    中場:孔蒂、德尚、德約卡夫、西蒙尼、溫特、齊達內、維埃拉、博班、阿爾貝蒂尼、安布羅西尼、魯伊科斯塔、萊昂納多、雷東多、西多夫、戴維斯、加圖索、皮爾洛、德羅西、尤戈維奇、保羅因斯、迪比亞吉奧、剛薩雷斯、貝隆、斯坦科維奇、坎比亞索、卡卡、內德維德、卡莫拉內西、皮爾洛

    後衛:貝爾戈米、巴雷西、科斯塔庫塔、德塞利、馬爾蒂尼、塔索蒂、帕努奇、赫爾維格、尤利亞諾、德塞利、阿爾代爾、卡福、韋斯特、儒尼奧爾、佩索托、阿亞拉、保羅索薩、薩內蒂、薩穆埃爾、馬特拉齊、斯塔姆、贊布羅塔

    門將:萊曼、帕柳卡、佩魯濟、托爾多、布馮、迪達、塞薩爾、弗雷、阿比亞蒂

    如果這些球星你不認識,或者說沒有看過他們踢球,那我就換一種說法可能會更加直觀,那就是這些名單裡80%的球員,放在現在任何一個西甲或者英超的球隊中,都可以說是絕對主力級別,而半數左右可以成為絕對核心球員。米蘭的“荷蘭三劍客”,國米的“德國三駕馬車”,散落在意甲的“南美三雄”都是到現在還是如雷貫耳的名字。

    有些人可能會說,那時候的意甲太注重防守,沒有現在的英超那麼具有觀賞性,但是我想將另外兩點。

    那個年代整個足壇絕大多數球隊都是以防守為立足之本,尤其意甲的防守強度之高冠絕歐洲

    當時裁判對身體接觸、放鏟等動作吹罰很寬鬆,所以防守動作之大,是現在賽場上罕見的,剪刀腳、背後放鏟、過肩摔在當時是屢見不鮮的事情,所以那時的見血率要比現在高N倍,為什麼羅納爾多這種喜歡盤帶過人的大牌全都斷腿不止一次,就是因為正常的防守根本攔不住,像梅西、C羅這樣過人射門都很強的如果放在當時的意甲,估計早就鏟廢了

    在那個小世界盃的時代,大牌的球星都會熱衷於去意甲踢球,正如現在的球星願意去英超或者西甲踢球一樣。而那個時候,30歲以後都會選擇去英超養老。

    但是不得不說,在義大利遭受經濟衰退和電話門事件之後,意甲從此就走下了足球神壇。雖然06年世界盃義大利奪冠,07年米蘭復仇利物浦,10年國米榮膺三冠王,但是那已經是意甲的最後掙扎。

    不得不承認,如果英超能夠繼續有如此好的運作,並且在歐冠賽場上重新證明自己,創造一個類似90年代意甲開創的王朝那樣,英超的“小世界盃”時代也會悄悄的來臨。但是至少從現在看來,英超真的還沒有帶到當年的水準。

  • 5 # 曼聯小報

    謝謝邀請!由於筆者沒有經歷過“意甲小世界盃”,所以以下的資料都是來自網際網路搜尋得到。由於意甲的火爆,1989年CCTV5轉播歐洲五大聯賽是從意甲開始的,因此得出,那時候義大利足球的興盛,央視體育這點的做法是絕對正確。這培養了很多中國球迷是意甲球迷,更直接是尤文、米蘭、國米和那不勒斯的鐵桿球迷。

    英超現在拿的出手的球星,屈指可數。例如博格巴、德布勞內、阿扎爾等球星。但C羅、梅西、內馬爾現役三大巨星,分別效力皇馬、巴薩和大巴黎,並不是英超,只能說英超的商業開發和球迷開發是一流的。當然你從上面的歐冠冠軍次數和球星,那你就知道,英超只能說是群雄角逐,並不能與“意甲小世界”相提並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梅西加冕西甲百年曆史助攻王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