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33512933307

    清代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由於沒有諡號,史書中對她得記載僅為皇后烏拉那拉氏。雖然他薨逝之時仍在皇后之位,但是乾隆卻命令下官燒燬她的全部畫像,並且只允許她葬入貴妃陵園,至死也不願意與她相見。皇后烏拉那拉氏究竟做了些什麼要乾隆厭惡至極?但為什麼又不廢除她的皇后之位呢?

    出生滿族顯赫世家

    烏拉那拉是滿族八大姓氏之一,清朝的歷史上烏拉那拉氏家族的許多女子都嫁入愛新覺羅家族,這兩個滿族大族長期通婚,關係密不可分。烏拉那拉氏嫁給乾隆時乾隆還未登基,只是一個親王。進入親王府邸後,她並不是很受寵愛,相比起烏拉那拉氏,乾隆更加中意嫡福晉富察氏,所以在富察氏已經生下長女後的很長一段時間,烏拉那拉氏都沒能生下一子一女。

    烏拉那拉氏的晉升之路

    乾隆登基後,最得他的寵愛並且孕育子女最多的嫡福晉富察氏毫無疑問的被封為皇后,而不得寵的烏拉那拉氏由於家族的緣故也被封為嫻妃,幾年後封為嫻貴妃。由於富察皇后的身體在生完皇子和公主後變得虛弱,而烏拉那拉氏雖然不算受寵但由於是從府邸一路陪伴而來的,所以烏拉那拉氏也算是深得皇上和太后的信任。為了替皇后分擔料理六宮之事,乾隆封烏拉那拉氏為嫻皇貴妃,並賜予她協力六宮之權。

    (圖一:烏拉那拉氏影視形象)

    一直到成為皇貴妃,烏拉那拉氏都沒有為乾隆生下過一子半女,在這期間富察皇后,嘉貴人金氏,純貴人等都紛紛為乾隆生下皇嗣,由此可見,烏拉那拉氏確實不受乾隆的寵愛。雖然她沒有誕下過皇嗣,但是地位卻在一步步變高,這與她的出生不無關係。乾隆與烏拉那拉氏的關係在這之間一直用相敬如賓來形容最為貼切。

    富察氏皇后病逝,烏拉那拉氏封后

    富察皇后生產皇七子永琮時十分兇險,險些要了性命,所以生產後身體一直虛弱。而難產加早產的皇七子更加脆弱,不滿一歲就夭折了。給富察皇后沉重一擊的是皇七子永琮的夭折,永琮夭折之後沒多久,富察皇后也就病逝了。乾隆皇帝大為悲慟,為其做《述悲賦》以悼念之,並賜之"孝賢純"作為諡號。

    (圖二:富察皇后影視形象)

    中宮不可一日無主,失去摯愛的乾隆皇帝對於下一任皇后的人選並不關心。所以選下一任皇后的事,就讓皇太后掌握了選擇的權力,烏拉那拉氏的姑母與皇太后有淵源,皇太后對於烏拉那拉氏的懂事與乖巧也一直十分欣賞,所以皇太后提出由嫻皇貴妃烏拉那拉氏作為繼後。

    嫻皇貴妃雖然不是乾隆最喜愛的妃子,卻是宮中資歷最老且家世最為雄厚的,並且在此之前也有了管理六宮的經驗,於是乾隆也同意了這個提議。當烏拉那拉氏完成皇后的冊封大典時,她一定不會想到最後會落得那般不堪的下場。

    烏拉那拉氏贏得皇帝好感

    雖然從前的乾隆對於烏拉那拉氏並不上心,但是當她在皇太后的支援下成為皇后後一直賢良淑德,將後宮治理得井井有條,對於先皇后富察氏留下的公主也照顧有加,這極大地贏得了乾隆對她的好感。在成為皇后後的幾年間,烏拉那拉氏接連生下了兩男一女。從這可以看出,那時的烏拉那拉氏與乾隆的關係還是非常恩愛和融洽的。

    (圖三:影視中的烏拉那拉氏封后)

    杭州斷髮,乾隆怒遣烏拉那拉氏回宮

    烏拉那拉皇后的日子,本來就該以這樣安寧靜好的方式進行下去,但是平靜的日子被一次南巡杭州時發生的事件打破。據記載,乾隆與皇后烏拉那拉氏在南巡途中發生爭執,皇后一怒之下當著乾隆的面剪斷了自己的頭髮,滿人有蓄髮的傳統,對於他們而言頭髮就是生命,她能減去自己的頭髮就足以說明此事的嚴重性。烏拉那拉氏的這一舉動嚴重的激怒了乾隆,乾隆甚至一刻都不願意與她多呆,之間連夜將她遣送回宮。從那之後,即使同處一個宮中,也再也不願與她相見。

    (圖四:影視中的烏拉那拉氏斷髮)

    史書上對於烏拉那拉氏斷髮的原因解釋得很是含糊,正史上說,烏拉那拉氏是由於對皇太后不敬而激怒乾隆,這一點與之前的事實是矛盾的。之前的歷史告訴我們,烏拉那拉氏深的皇太后喜愛,同時她能得到皇后之位也有皇太后的幫忙,所以皇太后作為烏拉那拉氏的靠山,她沒有理由去頂撞太后。

    同時,歷史上除了這件事反映出烏拉那拉氏性格的剛毅外,大多數的時候對於她的描繪都是溫柔賢良。除此之外,既然她對皇太后不敬,為何皇帝直到她死,也沒有剝奪她在皇太后幫助下得到的皇后之位呢?所以正史的記載很難讓後世信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活需要真誠美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