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願是大海

    首先要知道"光年"這的單位是個距離單位,X光年距離的星體發的光,以光的傳播速度經過X年後,被探測到 是該星球當時發這光時候的狀態,也就是X年前的狀態了,不代表它現在的狀態。

    只要發光能力強,距離不是問題。況且我們的天文照相術也能透過長時間曝光而主觀的增加天體亮度,一些原本距離太遠、太暗而看不見的天體就能看見了。

    是因為幾百光年甚至幾億光年外的星體發出的光(或其它電磁波、射線),在宇宙中穿行了億萬年後,到達了地球,被科學家所接收到。看到的其實是這些星體億萬年前的樣子,至於它們現在的樣子,是無法得知的。

    擴充套件資料:

    光年一般是用來量度很大的距離,如太陽跟另一恆星的距離。光年不是時間單位。在天文學,秒差距是另一個常用的距離單位,1秒差距=3.26光年。

    宇宙中天體間的距離非常大,如果以最常見的千米為單位計算非常麻煩,以光年為單位來計量就容易多了。光在真空中一年所經過的距離稱為一個光年。光速在真空中約為30萬千米每秒,也就是3×108米每秒(儒略年長度約等於365.25日,以2000年1月1日(記作J2000.0)為標準曆元)所以,一光年就是9.4607×1015米。當你向十米外看一位朋友時,你看到的不是此刻的他,而是3000萬分之1秒之前的他,因為從他身上反射過來的光子,需要3000萬分之1秒的時間,經過十米距離後,才能走到你的眼睛裡。當你與1000公里以外一位朋友通電話時,你聽到的也是300分之1秒之前他的聲音,因為無線電波需要這麼長時間才能從他的手機上“走”到你的手機上。

    進一步,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光要走8分鐘才會到達這裡。就是說,我們看到的永遠是8分鐘以前的太陽——我們看到永遠是過去。假如某一天,太陽一下子堙滅了,我們要等到8分鐘以後才會知道。

    光一秒鐘走30萬公里,而一分鐘會走1800萬公里,一天會走259億公里,一年會走9兆4608億公里。而這個數太大了,表達起來也不方便,所以科學家就很聰明地將9兆4608億公里定義為一光年,即光在一年中走過的距離。

    更近一步,當你在晚上放眼天上星星時,你看到許多星光都是幾百萬光年以外的恆星及星系發出來的。就是說,幾百萬年以前,當這星星發出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光芒時,人類還沒有被進化出來,而此刻那顆恆星也許早已暗淡無光。而當你用望遠鏡看100億光年以外的類星體時(或者你用眼睛看任何一個星系團時),所看到的是100億年之前這顆類星體發出的光。而那時,太陽還沒有誕生,因為太陽今天只有50歲億歲。也許此刻,那裡的似人生物也在用望遠鏡朝我們看過來,他看到的也是100億年前的這裡,他要想看到今天的人類及地球,至少還要等在100億年。

    ­

    ­

    ­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虎和刺蝟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