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悠言悠語

    李敖對魯迅先生的分析評價真不真實並不能給以定論,千人千法,每個人看待事物都是不通的,題主也不要太在意一個人的看法而否定另一個人。

    我對於李敖有些淺淺的瞭解,但沒有讀過他的書,至於魯迅,課本里的常客就不用說了。

    但要想客觀看待評價,有兩點是必須要了解的。

    李敖的位置——“言官”

    李敖放在現代是思想家和批判家,放在古代,想必也是個合格的言官。

    既然如此,批判是他的本職,就要雞蛋裡挑骨頭,從默默無聞的小作者到大作家都要挑。

    這樣讀者才能從一部作品中發現其缺點坐在所在,畢竟人無完人,文章一定會有缺陷,魯迅與李敖不能算是“敵人”,反而是“共生”的知己。

    魯迅的位置——潛在的批判家

    魯迅雖然一生也“罵”人無數,諷刺現實但並沒有被認為是批判家。

    但這並不能掩蓋他批判家的潛質,他批評過的作家很多,非常多,但那些作家就真的不過是泛泛之輩了嗎,顯然不是!

    既然魯迅這個不是批判家的批判者都在“越界”,何必非要計較一個批判家去做本職工作呢?無非自擾爾!

    批判的意義便是使人能夠片面的看待事物,我們又何必斤斤計較呢,真實也好,不真實也好,你讀過後自然有所評判。

  • 2 # 鴻鵠迎罡

    李敖在分析中說,魯迅最後10年的寫作,大約1926——1936年間,是在租界裡被保護起來完成的,原因是魯迅批判性的文章過於尖銳和犀利,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他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脅。

    但同時,魯迅卻從當時的教育部每月領著300大洋的薪水。這情形,就像一個員工每月領著公司的工資,卻在外邊不說公司的好話。

    李敖說他收集了相當多的關於魯迅的資料,他是站在事實依據上說出這些話的。從歷史文獻記載來看,李敖的說法也有道理,並不是空穴來風。

    對於李敖的言論,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如果一個乞丐即將餓死,他看到某家人飯桌上正好有一碗飯,他經不住折磨和誘惑,很快把這碗飯吃下肚。被主人抓住後,說乞丐是小偷,似乎不通情理和道義,說小偷沒有錯,但法理上講不通。

    因此,在某些特定環境下,人很難做出正確決擇,你不管怎麼做,都會有人說三道四,站出來批評你。

    李敖在本質上是一位批評家,並且形成了自己一套完善的理論依據和觀點,他有權利批評任何人,至於批評的是對還是錯,不是他關心的問題。批評不是最終目的,批評的最終目的是擺出事實,用真相說話,在具體真相下,才有可能對批評物件給出客觀而公正的評價。批評的目的,也是為了促進批評物件更好、更完善的發展。

    批評家也是人,往往會帶上主觀願望和情緒去批判一個人或一件事,這樣的批評,實質上對批評物件沒有什麼幫助,還會引出口水仗,對這樣的批評,旁觀者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是非的能力,不能人云亦云。

  • 3 # 本地費話

    任何人的評論都存在主觀性,相信李敖先生是本著客觀公正的角度去評價魯迅先生的,不會因胡適而妄議的,但我認為李敖先生對魯迅先生文學創作的評價有些脫離歷史侷限性,個人覺得魯迅先生最大的社會貢獻,首先是新思想重要的啟蒙者,舊文化主要的批判者。其次是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李敖先生可以稱為著名學者,在一些領域取得了較高的成就,人品讓我十分敬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詹姆斯-哈登面對雄鹿空砍42分,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