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紫藤

    根爛了,包裝的再美,也不會再發芽!格力電器,執著於網紅事業,忽略了企業自身發展,錯失了發展壯大的機會!

    格力電器,成也董明珠,敗也董明珠!一個企業不能聽取意見,自以為是,只能自取滅亡!因為看不到希望,所以股民只能遠離!

    格力電器,唯有清除董明珠,才會迎來新生!

  • 2 # 杜坤維

    股價走勢決定於市場資金的力量,格力電器曾經是機構抱團股,被機構們惡炒過,漲幅巨大,透支了未來增長預期,一旦轉入調整,沒有充分的調整時間和空間,是不會吸引新的機構做多力量的。

    另外格力電器股價下跌,不被機構看好,與家電行業基本面有關,格力電器主要收入來自於空調,一季報顯示空調業務佔據70%,目前地產調控一直沒有停止,空調行業地產紅利消失,其次是很多新的資本介入到空調行業,像小米,空調行業競爭更加激烈,價格在20年有所下跌,帶來的是營業利潤率下滑,一季報顯示,營業利潤率是11.8%,要比去年年報的15.5%下滑,上半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空調行業恐怕難以轉嫁成本,如果不能轉嫁成本,意味著營業利潤率進一步下滑,也會影響到利潤的增加,就格力電器而言,一個是空調一哥地位暫時失去,另一個是渠道改革不明朗,三是董明珠何時退休誰是接班人難以預料。

    因此回購也好,職工持股也罷,股份登出也好,都不能改變上述問題,股份登出是可以提升每股含金量,問題是本次登出的股份數量不多,對每股含金量影響很有限,在利好刺激下,股價高開,但是正好成為了資金離場的一個機會,股價高開低走,今天繼續下跌。

    從成交量看,目前格力電器並不大,可見市場觀望情緒較為濃郁,大資金沒有太多動作,新資金不願意加盟,老的資金一旦套牢,可能也不會貿然發動自救行情。

    格力電器目前可以放寬股價波動的容忍度,而是把精力集中在多元化經營上,我個人認為可以放棄新的回購方案,集中資金,佈局新的行業,強化多元化經營。

  • 3 # 財經基本面

    公司2020年至今已進行3次股份回購。公司第一期和第二期回購已實施完畢,其中第一期回購股份金額接近60億元,將第一期回購股份部分用於員工持股計劃,已公佈計劃草案;第二期回購股份約60億元,因尚無使用第二期回購股份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的具體計劃,公司擬將第二期回購股份用途變更為登出以減少註冊資本;第三次回購正在實施當中,上限金額為150億元。

    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折扣較大,業績考核激發前提較為寬鬆,引發中小股東不滿。此前公佈的員工持股計劃草案提及,員工購買公司回購股份的價格為27.68元/股,相當於1.2萬員工可以5折價格購買公司股份。同時,計劃的業績考核方案可以理解為,2021年觸發條件是業績基本恢復至2019年水平,2022年觸發條件是業績恢復至2018年水平,年增速大概10%左右。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和公司渠道改革因素影響,屬於業績窪地,因此此次業績考核條件較易達成。雖然員工持股計劃可以實現員工利益與公司利益捆綁,但計劃合理性和可行性是激勵是否有效的前提。此次員工持股計劃公佈後,對公司股價負面影響較大,大多中小股東認為有損其利益。

    第三期回購股份上限金額超過前兩期回購之和,用途仍值得市場關注。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提及,公司全部有效的員工持股計劃所持有的公司股票總數量不超過公司股本總額的10%,單個員工所獲股份權益對應的股票總數量不超過公司股本總額的1%。按第三期股份回購計劃所示,第三期回購股份也將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對員工激勵並非市場擔憂之處,關鍵是激勵方案的合理性,能否推動公司業績增長和健康可持續發展。

    如何看空調行業的未來?當前空調行業增速稍有放緩,我們從量和價兩個角度對其未來空間進行分析:1)量:空調需求拆成新增需求和更新需求進行未來空間測算。我們預計21-24年空調內銷量增速中樞分別為14%、9.3%、3.2%、0.7%,對應2024年空調內銷量為1.15億臺(2020年為8680萬臺),預計2020-2030年空調內銷量CAGR約3%。2)價:家用分體式空調在新能效的全面展開和高階產品新風空調的熱度高漲下,有望帶動行業均價上揚;消費者對家用央空的需求提升帶動多聯機快速增長,也將進一步帶動空調行業均價向上。綜合,空調行業在均價上將存在可提升空間。

    格力能否享有行業增長紅利?1)過往渠道模式助力格力多年龍頭地位。過往空調行業增速較快、滲透率快速提升,產品的銷售模式更多的是由供給決定需求,因此對品牌商而言更重要的是有充足的好產品可以銷售給消費者。格力則首推返利壓貨模式,把握住了市場快速增長的紅利。

    2)當下格力過往模式弊端顯露。行業層面看,一方面,2019年以來空調供給高於需求,消費者在產品銷售環節更佔據主導地位,推動行業快速轉變為需求決定供給模式,與此同時,當下行業渠道銷售模式多樣化,消費者價格發現能力更強,選擇也更具多樣性。兩者結合,推動了整體行業渠道向更高效、更扁平、更以消費者需求為主導的模式轉變。公司層面:在當下以消費者需求為主的商業運營模式下,格力的層層分銷的渠道模式問題凸顯:產品角度:因缺乏與消費者的直接接觸,或無法及時按需調整產品結構;價格體系上:層層分銷下加價率過高,終端與競爭對手價差較大。

    3)積極渠道變革,格力或將高效享有行業增長。格力渠道變革主要進行三方面的轉變:1)精簡渠道層級,降低渠道加價率;2)銷售模式由返利激勵導向部分轉為終端價差激勵,經銷商對自身盈利更具確定性、對消費者更具敏感度;3)推動新零售模式,公司在渠道的選擇上更加多元化與靈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雙星閃耀!維金斯+巴雷特合砍45分碾壓希臘鋒線,杜鋒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