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鞅論財經

    筆者的一個朋友在國內大學畢業之後就去了日本留學,並且一直留在東京,一晃几几十年過去了,成為了一個電子企業中層工程師。上次剛好去日本就去拜訪了他,知道了確實每天奔波1個多小時挺累的,從東京市中心到郊外,換乘數趟地鐵和新幹線。三口之家的夫妻工資待遇超過了10萬美元,在日本也就是一個平均偏高一點的生活水平。前幾年他在郊外購買了一套一戶建(三樓總面積約150平米,無地下室,地上有兩個車位),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袖子式獨棟小別墅,購買的價格在500萬,大約80萬美元,是家庭年收入的8倍,而且日本的貸款利率非常低。要說累,這個世界上有誰不累呢?要說不累,相比於發展中國家的房價收入比之高的壓力確實又覺得比較輕鬆。

    HK是一個主要靠房地產和金融運作的城市類地區,寸土寸金且堵無可堵。人口數量750萬,而土地面積1100平方公里,這就是一個人口高密度地區。高價高的離譜且還是普遍性的,不像日本在東京要高一些,而在其他地區卻是更加的便宜。累也就無可避免了。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很多大學生畢業幾年就可以申請組屋裡(經濟適用房),根本就不需要掏空六個口袋。一個畢業幾年的大學生就可以實現購房夢。在新加坡公租房和經濟適用房佔到了總房屋數量的90%,僅10%不到的房產是進行市場化運作,再高跟普通老百姓也沒有半毛錢關係。

    為什麼在談論生活累不累的時候要提房產呢?因為不僅僅中國的固定資產財富佔到了居民總財富的70%,這個地區和城市的固定資產財富也是要佔到居民總財富的50%以上,其次才是投資股票。因此,在談論一個城市的生活壓力最應該考慮的就是房產價格和房價收入比,其次才是工作壓力、生活環境和工資待遇。這三個城市哪裡最累也就不言而喻了!

  • 2 # 楓影000

    其實新加坡,東京都趨向於歐美化,工作生活並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累。新加坡下班時間克拉碼頭坐滿了喝酒聊天的人,東京到了下午6點多新宿也是很多上班族喝酒聊天和東京大橋海邊也是很多人散步。整體節奏並不會非常快。這兩個地方和歐美有幾個重要的共同點,收入高,相對收入物價和房價不高,失業率低,由於本國勞動力不足外來人口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桂花緩苗期間會掉葉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