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府趙王爺

    曾幾何時,由孫儷主演的《那年花開月正圓》火爆熒屏,周瑩這個名字開始為大眾所熟知。在電視劇裡,孫儷用氣精湛的演技,配合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給我們展示了一個陝西女商人的創業故事,勵志而且傳奇。

    確實稱得上是一位奇女子。

    不過話說回來,電視劇畢竟只是電視劇,為了劇情需要,往往會對人物經歷做出一些改編。歷史上周瑩的生涯經歷雖然傳奇,但遠沒有電視劇中所表現的那般誇張,同時也不像一些營銷號寫得那般狗血。

    而在一些營銷號裡面,周瑩更是被套上了娃娃親的歷史枷鎖,稱其乃是因為吳聘體弱多病,而被吳家人娶來沖喜的。這無疑是給周瑩的早年悲慘生活再下了一劑猛藥,很顯然,這樣的經歷,會如周瑩的故事更加勵志。

    但事實上,這都是假的,歷史上的周瑩並沒有這麼慘。

    首先,周瑩不是什麼江湖賣藝女,而是一位大家閨秀。其曾祖父周梅村乃是陝西三原縣的名人,富甲一方,在當地被稱為“周八爺活財神”。周梅村還曾花錢給自己捐了一個刑部員外郎的官兒,在當地頗有名望。周家大院至今都還在,也就是現在的陝西三原周家大院民俗博物館。

    所以,到了周瑩出身的時候,周家已經不復當年的風光。但這僅僅只是相對於周家而言,周瑩的成長環境相比於那些普通人可好多了。雖然父親早逝,但是在兄嫂的照顧下也算是衣食無憂,而且還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知書達理,在當地也算是有名的大家閨秀。

    而周家和當時的吳家,算是世交,周家雖然衰敗,但好歹是大家。而周瑩和吳聘又各自到了年紀,所以吳家就安排人上門提親,下聘禮,然後將周瑩娶進了吳家。所以,周瑩嫁進吳家,就是正常的婚嫁,明媒正娶。沒有所謂的沖喜一說,更不是什麼底層女子加入豪門的戲劇化情節。

    三年後,丈夫吳聘因病去世,按理說家業應該由吳懷先繼承,但是懷先年幼,所以就由周瑩這個母親代為打理,由此便開啟了女首富的奮鬥之路。

    周瑩接手的吳家是個爛攤子,由於公公和丈夫的去世,導致吳家沒了主心骨,本就在下滑的生意,更加的沒有了活力。底下的掌櫃夥計們,個個都在盤算著吳家垮了以後該怎麼辦。

    在這樣一種環境下,周瑩意識到當務之急不是如何打理生意,扭虧為盈,而是要穩定人心。所以她接手吳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加薪,吳家員工人均加薪20%,高於當時的市場平均水平。

    ,其實就是給那些因年老或生病無法工作的員工,照常發薪直至身亡,跟退休金差不多。陰俸則是在員工去世後,按其工齡長短髮錢給其家屬,類似於現代的企業撫卹金制度。

    當然,這不是周瑩獨創,當年胡雪巖也玩兒過。

    這種制度無疑是為員工免除了後顧之憂,為了日後的穩定保障,他們怎麼也得留在吳家,而且還要拼命的幫吳家掙錢,因為只有吳家活了,他們才能得到更多的好處。

    周瑩就是憑藉這樣一系列的操作,成功穩住了人心,為吳家的復興打下了基礎。

    當然,對於周瑩來說,這些只是小手段,她真正的天賦還是在生意場上。這個女人彷佛就是天生的商人,不僅有著商人的敏銳嗅覺,還有著老辣的生意智商。

    比如說,無論是在北方收購棉花,還是在南方訂購生絲,周瑩從來都是提前籤合同,這樣可以保證貨源充足,也可以防止別人坐地起價。

    總之,周瑩憑藉自己的膽色和能力,不僅使吳家恢復了生機,還實現了擴張,其商鋪遍及全國。

    民間流傳著一句順口溜:

    “吳家的夥計走州過縣,不吃別家的飯,不住別家的店。”

    當然,周瑩的傳奇不僅僅是在生意場上,更在於做人。她這個人樂善好施,每逢天災兵禍,她都會慷慨解囊,救濟難民,所以在當地名聲很好。最值得一提的是,她曾經幫過慈禧太后。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攻入京城。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西逃避難,過得有些潦倒。此時周瑩雪中送炭,資助慈禧10萬兩白銀。

    這可把慈禧感動壞了,直接將其收為義女,還為其親手題寫了“護國夫人”牌匾。這對當時的平民女子來說,是一項絕無僅有的殊榮。

    或許是嚐到了甜頭,《辛丑條約》簽訂後,周瑩又主動向國家捐款,把慈禧又感動了一把,封她為“二品誥命夫人”,其去世後又被追封為一品,這是古代平民女子所能達到的最高地位了。

    果不其然,此後的陝西吳氏更上一層樓,周瑩憑藉龐大資本和官商勢力,壟斷居奇,巧取豪奪,使得吳家成為了北方首屈一指的鉅富,周瑩更是被冠上了關中首富的頭銜,稱其富可敵國。安吳寡婦之名,享譽全國。

    1910年,周瑩去世,享年42歲,一代傳奇就此落幕。

  • 2 # 數碼重機

    據《涇陽縣誌》記載,1900年9月4日,由於八國聯軍進入北軍,慈禧太后攜同光緒皇帝逃到西安,而西安又正逢災荒,好享受的慈禧,開銷自然也很大。為此,陝西巡撫端方向當地富商大賈“勸捐募銀”。周瑩聽說後,認為這是出名的天賜良機。因此,她積極響應,果斷向慈禧太后進貢白銀十萬兩以及無數珠寶古玩。慈禧感動之餘,當即認周瑩為乾女兒,並誥封她為“二品夫人”,同時準她“今後出入宮廷,勿須通報,若臨面駕,可免行大禮”。可見,慈禧對周瑩是何等的欣賞。

    在周瑩四十二歲的時候,因為勞累過度,周瑩還是提前去世了。周瑩為吳家積累了鉅額財富,但在周瑩死後,卻因為周瑩未曾為吳家留下一兒半女,導致周瑩不能進入宗廟,不能葬入吳家陵園。周瑩去世以後,將吳家的生意繼承給了自己的養子,吳懷先,辛亥革命爆發以後,吳懷先將吳家財富大部分都資助給了革命黨,支援革命,等到抗戰爆發,更是將吳家所有財富一次捐出,到最後,甚至將吳家僅剩的大宅也租借給了我黨,辦起了一所培訓學校。

    周瑩過勞死了,但周瑩的養子卻是將吳家所有財富用在了國家大事上,若是周瑩在世,或許也會十分欣慰。

  • 3 # 甜美小姐姐

    慈禧乾女兒周瑩,清末女首富,歷史上此人下場如何?令人匪夷所思

    周瑩的曾祖父是清朝嘉慶時期的鉅商、刑部員外郎周梅村,乃是三原縣的大戶人家。據遺留下來的咸豐年間,周家的分家清單記錄,周家的商鋪當時遍佈全國,僅在三原當地就有三十多家。

    周瑩的手下聚集了幾個善斷謀、懂經營的人物,使已經出現頹廢的吳家商號重新興旺起來,她重整吳家產業,壯大發展成為一個從事領域廣泛商鋪遍佈全國的大型商業帝國。

    周瑩天生就是塊做生意的料,她從吳家的傳統產業鹽商起步,一路高歌猛進,逐步發展到蠶絲、棉花、藥材、茶葉等等,生意是越做越大,先後在上海、四川、陝西設淮鹽總號分店,還在甘肅設立以經營藥材為主和在湖北設立以布匹為主的商號店鋪,幾年下來各大商埠碼頭都有吳家的生意,其商號作坊分佈之廣、資本財力積累之快,為促進當地經濟繁榮,人們增收,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慈禧沒想到,自己得罪了八國聯軍,倉皇逃竄,命不久矣。卻有安吳寡婦這樣的義商支援她,可見“百姓無不懷念大清”。想到此,慈禧就接見周瑩,授予她“一品誥命夫人”,與她母女相稱。

    一品誥命夫人”,其實原本是授予那些功勞特別大的尚書侍郎的妻子的,周瑩只不過是商人妻子,能得到這樣的“榮譽稱號”,實在是皇恩浩蕩。

  • 4 # 耳已

    去年年初,電視連續劇《花開了,月亮滿了》在全國範圍內廣受歡迎,原本不為人知的女商人周穎在晚飯後成為中中國人的閒談。▲:畫家晏紫創作周穎肖像孫力扮演周穎一生。他聰明伶俐,生性怪異,敢於愛恨,充分體現了偉大女英雄的形象。儘管影視劇中的影象是完美的,但畢竟不是真實的。真正的周穎在歷史上經歷過什麼樣的生活?周穎的人生始於悲劇,但她並未被殘酷的現實所打倒,而是將人們的生活變成了傳奇。周氏家族原本是陝西的一個富裕家庭,但是隨著周穎父母的早逝,這個家族將不可避免地倒下。自從小時候起,周穎就與哥哥和sister子住在一起。成年後,她的哥哥和sister子與陝西一位富商吳偉文的獨子吳萍簽了婚約。這似乎是黃金和翡翠的比賽,但其中有很多奧祕。吳偉文,一個有錢人,他有多少錢?我只用一句話形容他是鹽商!古代食鹽銷售在官方壟斷下采用特許經營制度。官方認可的食鹽商人有權在行政區域內經營食鹽。換句話說,這是壟斷。只要他們有權經營,他們的財富就會成幾何形。倍數的增長!吳維文擁有多項管理權,他的家族財富顯而易見!因此,問題是,他為自己的繼承人,自己的獨生兒子選擇了daughter婦,為什麼他沒有找到與他對立的正式家庭的女士或擁有大量財富的大商人的女兒?但是要找到周氏家族的人呢?原因在於他的兒子吳品。當時吳品已經病重,藥物無效。吳偉文無事可做,所以他別無選擇,只能求助於喜悅,那就是讓吳品的歡樂事件結婚,洗去他的病!這樣答案就解決了。崇溪的作用自古以來就不可靠。當時,官僚和商人無法以他們寶貴的女兒一生的幸福參加吳氏家族註定的賭博。沒有父親願意讓他的女兒進入這個火坑。只有父母已去世的周氏家族願意。周穎與吳家崇熙的婚姻仍然失敗。吳氏家族的年長者吳品和吳衛文相繼去世。吳氏家族的骨幹被搶走,他們的生意也面臨崩潰!面對命運的??笑話,周穎不承認失敗,也沒有放棄字典中的單詞。她舉著整個吳氏家族,頭高高昂,肩膀不堅定。這個世界上有天才,周穎是眾多天才之一,她出生於一個商人她善於僱用人。與許多同時代使用裙帶關係的中國富人不同,周穎僱用的是兼收幷蓄的才華。她只有才華。只要她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他就不會在乎這個人的過去,即使她暗中傷害了她。丟棄缺陷並僱用。她寬廣的胸懷像大海,吸引了無數人為她工作。她很快建立了一個只屬於她的核心團隊,而這個團隊為她克服所有障礙創造了神話!其次,她秉承誠實守信的原則,繼承了吳氏家族的傳統:“人辛苦,物有所值,言辭刻板”,誠實做生意。年輕人沒有受到欺騙,這使他們在同齡人中贏得了巨大的聲譽,使他們的業務越來越大。同時,周穎還創造性地介紹了績效工資的概念。她直接將所有員工的收入與商店的收入聯絡起來,以激勵員工。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強大的商業帝國最終得以建立,她本人也成為陝西首富。商業上的巨大成功並沒有使周瑩沾沾自喜。她仍然沒有忘記為國家服務。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了慈禧太后,並迅速逃離。慈溪老佛爺到達西安後,周穎一言不發地發出了十萬兩白銀。這讓倉皇太后慈禧太后感動了,同時她也想起了。陝西周寡婦的名字。在簽署了使國家蒙受羞辱的《新仇條約》之後,周穎再次以舊秦人的傳統捐贈了大量的白銀,以糾正國家災難,以顯示他們抗擊國家災難的決心!慈禧太后心動如石,被感動並承認周穎為義女。成為中國實際統治者的女神是最光榮的,而周穎此時已經達到了她一生的頂峰。然而,儘管慈禧太后和女aught的名字在外面很響亮,但在家裡卻一文不值,而周穎的年紀並不大。沒有孩子一直是周穎心中的一種痛苦,而他晚年的不幸則源於此。周英的丈夫吳品沒有留下一個半女兒,而是按照傳統收養了侄子作為吳品的兒子。但是,正是這個孩子想擺脫周穎,並在他長大後自己接管業務。這不可避免地使周穎很難做到。然而,吳懷賢實際上無視家人的感情,並向縣政府舉報周穎。名義上的母子實際上上了法庭,這傷了周瑩的心。儘管此事最終得到了令人滿意的解決,但破裂的家庭感情終究無法得到補救。1910年,周穎去世,享年42歲。由於他沒有孩子,所以沒有進入吳氏家族的祖墳。作為吳氏家族商業帝國的真正創造者,他死後無法進入祖先的墳墓接受後代的崇拜。這確實是個笑話,也是2000年中國女性不幸的縮影。

  • 5 # 歷史課課代表

    周瑩的一生可謂是傳奇,她是中國清朝時期大名鼎鼎的女首富,也是封建社會中依靠自己能力成為歷史舞臺上耀眼明星的女性之一,周瑩後來還成為了慈禧太后的乾女兒,可見周瑩的才能也是得到了清朝統治者認可的,但是提到周瑩的人生結局,未免讓人們感到傷感。

    周瑩雖然是在一個商人家庭中長大的,但是因為她是個女孩兒,所以沒有得到周家的栽培,只是將她按照傳統女性來培養,周瑩每天所接觸的都是當時女孩兒們所需要學習的家務事,後來周家家道中落,周瑩的父母也很早就離世了,她是由兄嫂一手拉扯大的,後來在哥哥的主張下,周瑩嫁給了當地有名望的吳家,吳家是鹽商,家中的錢財自不必提,而且周瑩所嫁的這個人就是吳家的長子吳聘,吳聘是吳家唯一的兒子,非常的金貴,而對於家道中落的周家來說,這樣的結合對於周家是非常有利的,但是這門親事可以說成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吳家選擇迎娶一個家道中落的周家的女兒,是因為吳聘身體不好。

    吳聘雖然是家中獨子,從小就受到了家人的呵護,但是他身體很弱,後來還患了絕症,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週瑩嫁進了吳家。當然周瑩在出嫁之前是不知道這些詳情的,因為這門婚事是在兄嫂的安排下完成的,她不清楚自己將要嫁給一個活不了幾天的男人,當時城中的貴胄對此都很瞭解,所以誰家都不願意和吳家結親,這才選了個不上不下的周家。周瑩嫁進去之後才明白了事情的緣由,但是對此她也沒有抱怨,吳家上下對周瑩還是比較關照的,周瑩和丈夫吳聘的感情也很好,只不過只過了兩年吳聘就過世了。對吳家來說,更要命的是,吳聘的父親很快也離世了,眼看著吳家就要完了,可是這個時候周瑩卻站出來要撐起吳家。

    周瑩開始發揮自己的經商才能,她善於籠絡人心,所以很快在吳家有了心腹,也有了地位,後來她通過股份制讓手下用盡心力努力工作,讓吳家的生意很快就發揚光大,並擴充套件了更多產業,後來周瑩還給慈禧太后獻過禮物,她被慈禧認作乾女兒。周瑩為了讓吳家後繼有人,從家族中選了一個叫做吳懷先的人當兒子,可是吳懷先長大後為了家產和周瑩鬧翻了,讓周瑩極度傷心難過,並在抑鬱中過世,享年四十二歲。

  • 6 # 肖邦老師的課堂

    看過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的人,都知道劇中的女主人公周瑩是陝西女首富。這部電視劇也是根據歷史來改編的,女主角周瑩確實是歷史中存在的。那麼歷史上的周瑩是怎樣成為首富的呢?她的下場又如何呢?我們一起走進她的歷史。

    周瑩經商純屬意外,為什麼呢?她出生在晚晴時期的陝西三原縣,她天生聰明,被涇陽安吳堡富戶吳家看中了,於是周瑩成年後,嫁給了吳家少爺吳聘,但是後來他的丈夫和公公都去世了,吳家就衰落了。這時周瑩決定重振吳家,這麼大的家業要她一個人來管理,恐怕不行,於是他任用賢能的人,來幫忙。在她的努力下,吳家重開鹽業,商鋪遍及全國。同時她還將產業增加了,如,桑蠶,棉花,藥材,茶葉等。由於她的的信譽很好,因此她的生意越做越大,逐漸地締造了一座商業帝國。

    八國聯軍打進紫禁城,慈禧逃往西安避難,周瑩就向慈禧提供了10萬兩白銀,慈禧親手題寫“護國夫人”牌匾,收她為義女。《辛丑條約》簽訂後,她又向慈禧上繳白銀,同赴國難,慈禧很感謝她,封她為“一品誥命夫人”。周瑩不僅為國出力,而且他還救濟窮人,清末戰亂天災很多,因此關中出現了很多饑民,周瑩就開倉放糧,賑災,讓涇陽,三原,蒲城,富平,淳華等周邊的災民都得到了她的救濟,涇陽,三原修縣誌時,把周瑩的事蹟也記錄了史冊。

  • 7 # 史裡淘聲

    這天,一個名叫周瑩的少太太帶著幾個人和10萬兩白銀,來面見慈禧太后。太后對周瑩的愛國主義思想讚賞了一番之後,隨即問起了她的身世以及家境情況。

    周瑩歇了口氣,繼續說道:“誰知那吳聘乃是得了不治之症。哥哥嫂嫂竟是為得錢財,將我賣給吳家,給吳聘沖喜。民女嫁到吳家後不久,這吳聘就丟下我獨自西去了。那年民婦才18歲呢。”

    太后聽了,不由自主地用香帕揩了揩溼潤的眼睛,因為她想起了當年咸豐死時,自己也才26歲呢。

    “民婦心想,嫁都嫁過來了,自己從小也是自強之人,而且從小記憶力好,於是決心幹一番業績出來,讓吳家瞧瞧民婦是一個啥樣的人。民婦堅持任人唯賢、廣納意見,擴大鹽業生意,將之遍及全國;還另外經營了棉花、茶葉和藥材等方面的生意。為了提高夥計們幹活的積極性,民婦提升了他們的工資,並允許他們投入股份。經過民婦及大家的不懈努力,最終壯大了吳家產業,將其他號的生意都甩在了後面。”

    慈禧太后聽完周瑩的講述後,對她的苦難經歷深表同情,同時讚賞她不愧為當今天下的女強人。然後想了想,自己正好膝下無女,於是當即將周瑩收為義女,並賜予她一塊牌匾,封她為“護國夫人”。後來庚子賠款時,周瑩又捐獻了不少白銀,慈禧感念她的行為,又封她為“一品誥命夫人”。

    周瑩憑著這兩次捐獻,壯大了吳家的威名,生意上做起來更加順風順水。

    周瑩死後淒涼,沒能入吳家祖墳。

    周瑩與吳聘沒有子嗣,只好過繼了叔叔吳蔚龍的孫子吳玉成作為養子,支付吳玉成父母1萬兩銀子的養育費,然後把吳玉成改名為吳懷先。長大後的吳懷先要奪權。周瑩氣得與他對薄公堂,最後,吳懷先真誠認錯,母子倆終於和好。

    但是,1910年,周瑩就病逝了,享年42歲,死的時候,鄰里百姓都紛紛為她送行,這說明周瑩永遠活在百姓心中。

    敬請關注,特此感謝!

  • 8 # 遊子dream

    用“巾幗不讓鬚眉”來形容清末時期的女首富周瑩再合適不過了,她跌宕起伏的一生堪稱傳奇。

    周瑩出生於陝西省三原縣,自幼聰穎過人,可其父母早亡,一直跟隨哥嫂生活,待其長大後,又因機緣巧合,嫁給了涇陽安吳堡吳家東院的少爺吳聘,本以為攀上高枝做鳳凰,不曾想吳聘及其吳老爺都相繼因故去世,吳家東院也至此衰落。眼看諾大的家業瞬間坍塌,只剩下空蕩蕩的一座老宅,周瑩沒有逃避,反而以女兒之身扛起了重整吳家的重擔。她舉賢用能,更事事領頭,經過一番努力,生意遍佈全國,但她從未忘本,經常佈施賑災,深得百姓們愛戴,

    尤其是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後,慈禧攜光緒逃跑,經過西安時,周瑩以表愛國之心,向太后遞交了十萬兩白銀,在《辛丑條約》簽訂後,周瑩又貢獻了大量的白銀,此舉受到太后大力讚賞,將其收為義女,並封她為“一品誥命夫人”,此等殊榮也是多少人望塵莫及的。

    由於其夫早逝,周瑩也未改嫁,因此她沒有一兒半女,後從宗室子弟中過繼了一位,並改名吳懷先,周瑩也將其視為己出,好生教養。然而吳懷先長大後,想獨霸家業,而未得到周瑩允可,導致母子倆對簿公堂,最終周瑩勝訴。

    吳家東院能夠東山再起,離不開周瑩的苦心經營,可她卻在42歲時就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實為可惜。但更為可嘆的是,由於未給吳家留下子嗣,死後竟連吳家祖墳都進不去,只能被隨意安葬,著實可悲。

  • 9 # 三少yun

    在晚清,多少人還處在飢寒交迫的人生困境,寡婦周瑩卻奮鬥成了陝西的女首富。

    周瑩的人生最後結局完美嗎?

    我是三少,我來回答。

    其實,歷史中真實的周瑩,要比孫儷所演繹的人物更加精彩!

    周瑩,公元1869年出生於陝西三原,祖上是殷實的富商。因為父母早逝,家道逐漸中落。年少的時候,哥嫂就將周瑩許配給了安吳堡大富豪吳尉文的兒子吳聘。

    吳聘是個吃了十年藥的藥罐子,周瑩和他成婚不久,公公吳尉文和丈夫吳聘先後撒手而去。

    從父母早早地拋下她開始,周瑩就知道哭是沒有用的。依附哥嫂生存的日子裡,周瑩養成了獨立的個性和冷靜思考的習慣。

    而失去了吳尉文的吳家,生意一落千丈,吳家慢慢開始衰落。

    痛定思痛,周瑩決定代替天上的吳家父子重振吳家東院。

    那一年,周瑩大約18歲。

    周瑩從小熟讀詩書、又善於算學,腦袋瓜子特別靈光。她接手吳家的生意後,不拘一格。

    在用人方面,周瑩任用賢能;在經商方面,始終堅持“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原則。

    她思維非常超前,有膽有識。她讓家裡的夥計們參股,增強夥計們的歸屬感,進一步完善了吳家的商業體系。

    漸漸地,在她的努力下,吳家東院又重新拾起了鹽商的生意,周家的商鋪逐漸遍及全國。而且,周瑩還擴大了貿易。從蠶絲、棉花、棉布、到藥材、茶葉等等,涉及面非常廣泛!

    終於,周瑩通過一己之力,為吳家掙下了鉅額的財富。在秦川土地上,周瑩打造了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也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跡。

    到達西安的時候,周瑩向慈禧太后貢獻了10萬兩白銀。逃亂中的慈禧太后非常感動,因為這筆錢,是她收到的最大一筆捐款,而且還是一位女當家的。

    於是,慈禧太后親筆書寫了""護國夫人""的牌匾,賜給了周瑩!

    第二年,大清與11國列強簽訂了恥辱的《辛丑條約》,大量的割地、賠款進一步掏空了腐朽的大清王朝!

    也許連慈禧太后自己都沒有想到,周瑩再一次向朝廷,貢獻了大量的白銀!

    這次,慈禧太后特別封周瑩為""一品誥命夫人""。

    有人說,慈禧太后收周瑩為義女。據吳家的後人說,這件事只是大家的傳說,實際上並沒有。

    這個朝廷不在了、國家不在了,家也就不在了。

    周瑩不僅在國家危難關頭慷慨解囊,平時對附近的鄉親更是做了很多的好事與善事。興水利,辦教育,建文廟、助軍餉,周瑩樂在其中。

    遇到天災,周瑩開倉放糧,設定粥廠,還將自己儲存的糧食分給周邊窮苦的人家,周瑩她毫不猶豫。

    後來,在涇陽、三原兩縣修寫縣誌的時候,特別將周瑩的事蹟載入了史冊。

    養女叫吳秀翹,後來嫁給了陝西三原的劉廷駿。

    養子叫吳懷先,是吳家中院的遠房侄子。

    據照宗族關係,吳家南院和東院的關係最為親近。如果東院的周瑩要過繼的話,南院應該是首選。但是,周瑩以“擇賢立愛”為由,立了中院的孩子。

    周瑩對吳懷先的教育非常用心,總是教他做人做事的道理。

    自古以來,打官司除了為錢,就是為命。

    如果不是吳懷先做得太過分,周瑩,這個對外人都樂善好施的大富豪,何須與自己養育的孩子對簿公堂呢!

    聽說母親告了官,大驚失色的吳懷先,在周瑩的公館門口長跪不起,從早上一直跪到下午。

    作為母親的周瑩到底還是原諒了吳懷先,她清退了吳懷先身邊的一些小人,一場家務官司就這樣了結了。

    但是,三少想,周瑩的心還是非常失落的。

    生身之恩大於人,養育之恩大於天。說周瑩不在意吳懷先的做法,你信嗎?

    當吳家發展得越來越龐大的時候,周瑩開始籌劃並建立了吳氏莊園。三進四院的四合院仿造紫禁城的樣子,非常氣派

    據說,莊園的僕人就達2000多人!

    吳氏莊園之後,周瑩又花費重金修繕了吳氏墓地。

    公元1910年,曾經吳家東院的掌門人周瑩,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那一年,周瑩只有42歲。

    在生命的最後,周瑩將自己20多年掙來的鉅額財富,分給了所有下人。土地,則分給了附近的村民。

    20多年後,8萬多自發來至四面八方的鄉親,含淚送別這位了不起的女商人

    這種空前絕後的葬禮,重新整理了關中的歷史!

    然而,繁華落盡後的周瑩,沒有能安葬在她自己修建的吳家墓園。一屢孤魂被丟棄在吳氏祖墳之外的亂墳崗,至今了無蹤跡!

    為什麼周瑩死後,沒有被安葬在吳家的祖墳?他們說,因為周瑩沒有子嗣,不算是吳家的人。

    為什麼周瑩的墳沒有了蹤跡?因為她死後,沒有一個人惦記她,為她年年年掃墓。

    是的,一個吳家的外人,還是個死人,吳家已經不再需要她了。

    因為,死人又不會再為吳家賺錢!

    不要說什麼封建社會男尊女卑,也不要說周瑩沒給吳家生而育女。這些都是吳家的後人,在為自己的冷漠找藉口!

    周瑩挑起吳家重擔的時候,姓吳的人都躲到哪裡去了?

    如果有一點點感恩,那個漂泊在亂葬崗的孤魂,又怎麼可能在這塵世沒有一點點痕跡呢?

  • 10 # 關河南望

    一部《那年花開月正圓》 ,讓大家知道了周瑩這個名字。

    周瑩是什麼人呢?在劇中,周瑩是江湖賣藝人周老四的養女。實際上,周瑩父親周海潮是個富商。周家也是名門世族,與丈夫吳家是門當戶對。而且周吳兩家是世交,周瑩和吳聘從小就認識。周小姐嫁給吳公子是明媒正娶 ,沒那麼多曲折故事。不過吳聘早亡和吳蔚文去世卻是事實。吳家少爺身體虛弱,重病纏身。婚後沒幾年就因病去世了。周瑩曾經有過一個女兒(劇中是胎兒),但後來夭折了 。

    吳聘則是吳家獨子,公公也早幾年前就去世了,吳家產業無人接收,東院一度陷入家道中落的境地。周瑩後來實在不忍見吳家東院日漸衰敗,才挺身而出,接過這一份龐大又雜亂的家業。

    與一般的封建女子不同,周瑩有膽有識,十分有經商頭腦。算是女人中的異類了。同時,她的情商也很高,迅速籠絡了吳家商號幾位精明強幹的主管人員,掌控了局勢。之後又接管了吳氏家族的商號、店鋪、土地、房產等商業資本。不到三十歲的周瑩成了東院的大當家,統領吳家生意,這放在清朝時候的中國,是很難以想象的。

    慈禧逃亡到西安的時候。周瑩作為陝西首富,向清政府捐了10萬兩銀子的軍餉 慈溪甚為感動,不但親手題寫了“護國夫人”的牌匾,還收她作了義女。從此母女相稱,對於一個尋常人家的女人,這種殊榮是絕無僅有的。還有可能是惺惺相惜,畢竟慈禧也是女人嘛

    於是《辛丑條約》簽訂後,周瑩又向清廷交了一大筆錢以示“共赴國難”。慈封她為“一品誥命夫人”。

    按說周瑩這名利雙收,應該能幸福享受人生的,但晚年遭遇卻不盡人意。1908年,年僅四十多歲的周瑩因病去世。她苦心經營的商業帝國也由於戰亂逐漸衰敗。而且守舊的吳氏家族又起波瀾,吳家族人拒絕其靈柩進入祖墳。自己孤零零的被埋在吳家靈柩之外。周瑩的一生,短短四十多年,對內堅守家業,對外共赴國難。於家於國,可以說是問心無愧。只不過,周瑩這樣一位德才兼備的女子,結局卻並不圓滿,令人唏噓。但在舊社會裡,女人的地位比較低,能到這種地步,也了不得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善人多磨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