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川達州人

    這麼算吧。

    非機器大生產時期,土地產出有限。就應以人均糧食佔有量為標準來劃分,800斤為小康標準,1500斤為地主標準。

    清代,江蘇太湖流域土地每年兩季(下同)畝產650斤,這也是整個世界歷史上最高的單產記錄,所以剔除40%的稅金、種子、成本之後畝產大約400斤,即是說,太湖等江南富裕地區人均4畝地就可以算是地主,以5口計算則是每戶土地20畝以上。

    對比成都平原又有區別。

    民國時期,成都平原畝產大約400斤,則每人需7畝才能達到1500斤淨糧食佔有,則5口之家需要擁有35畝才能算地主。

    山地丘陵又要降低一檔。同樣是民國時期,四川山區糧食畝產只有250斤,每戶需50畝才能達到人均1500斤糧食佔有。這個資料與華北平原及南方山區差距不大。

    當然,山西陝西等北方山區平均畝產只有大約100斤(只能有一季),這就需人均20畝,戶均100畝才能達到1500斤糧食的佔有。

  • 2 # 閒雲野鶴26155

    我處只要有半畝地,男人是教師的老師,就以::教師佬拿把口講的,不是勞動者,凡是老師都定做地主,只叫兒童隊拉出鬥地主的地方,不論老師校長,叫兒童隊綁起來就大家打,打到不能動就去抄家拿齊所有物資分了房子,他們家老小趕去牛欄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豐田漢蘭達duaivvt-iw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