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簡單DN

    美帝的56國海上演習說白了就是中國古時候的萬國來朝和泰山祭天的綜合體,是一種彰顯國力武力威懾其他國家的手段。

    現在和古時候明顯有區別,發生大規模戰爭的機率越來越小了。這種手段對小國來說還有些威懾作用,但對於中、俄這樣有資格下棋的大國來說就不值一提了。

    當年秦始皇親政後銳意進取,群臣皆言東有三晉阻路須緩圖之。始皇言秦若強大誰能阻我?所以沒必要在意美帝如何做、想幹什麼,只要不受干擾的按照自己既定目標走下去就行了,自身強大才是王道。

  • 2 # 農村大叔愛吃喝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先看看軍事實力,美國,不用說,軍事全球第一,無論軍費開支,還是各類武器種類和先程序度,都是全球第一。

    我們主要看看伊朗。

    伊朗軍隊力量由政府軍軍隊和伊斯蘭革命衛隊兩方組成。領袖為武裝力量總司令。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是最高軍事領導和國防政策的制定機構,由總統、一名領袖代表、司法總監、議長、武裝力量指揮委員會主席、國家管理和計劃組織主席及外交、內政和情報部長組成。

    目前,武裝力量總兵力約60.5萬人,動員部隊約40萬人。

    政府軍

    由陸軍、海軍、空軍和防空部隊組成,總兵力約為30.5萬人,其中,陸軍約25萬人,編成17個師和14個獨立旅。主要裝備有坦克1500輛,其中250輛T-72、100輛T-62、500輛T-55、150輛M-47、150輛M-60等,非作戰坦克數百輛,主要是T-55型。裝甲運兵車1200輛,其中BMP型400輛、BTR型400輛1、M-113型250輛等。火炮2300門,其中自行火炮約300門(主要型號為M-107和M-109)。陸軍航空兵裝備100餘架各型直升機和運輸機。海軍2萬人,編成波斯灣阿曼海艦隊、2個海防區和3個陸戰隊營,主要裝備有各型艦艇近70艘,其中3艘"基洛"級潛艇、3艘驅逐艦、2艘護衛艦,直升機和運輸機等海航機近70架。空軍3.5萬人,編成25箇中隊,擁有各型飛機900餘架,其中作戰飛機270餘架,主要機型包括米格-29、蘇-24、F-4、F-5、殲-7等。

    革命衛隊

    總兵力約30萬人,其中,陸軍約26.2萬人,編成27個師和16個獨立旅,主要裝備有坦克500餘輛、裝甲運兵車500餘輛,火炮1000餘門。海軍2萬人,編成3個海防區,主要裝備有各型巡邏艇150餘艘、導彈快艇21艘和岸防導彈等。空軍1.8萬人,編成8箇中隊、3個地地導彈旅和1個防空導彈旅,裝備各型飛機110架、“飛毛腿”B、C等型導彈數百枚。

    兵役制度

    實行義務兵役制,士兵服役期2年。

    一個國家兩支軍隊

    伊朗現行憲法規定實行政教統一,宗教領袖為武裝部隊總司令。最高國防委員會是領袖領導下的軍事決策機構,成員有總統、國防部長、武裝部隊總參謀長、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以及領袖指定的兩名顧問。

    武裝力量主要由正規軍和革命衛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革命衛隊由地面部隊、海上部隊、陸戰隊和航空部隊組成。一個國家有兩支武裝力量,這在當代世界各國並不多見。

    伊朗的正規軍是在巴列維王朝的舊軍隊基礎上建立的。長期遭受巴列維王朝迫害的霍梅尼對舊軍隊始終不信任,他大權在握後,除了清洗舊軍隊的高階軍官外,還在軍隊中成立政治和意識形態部,由教士擔任政委,以伊斯蘭思想改造舊軍隊。此外,霍梅尼在最高國防委員會和海陸空三軍、憲兵和警察中都派代表,這些代表如欽差大臣,事無鉅細,都要插手過問。

    革命衛隊是在伊斯蘭革命中誕生的。1979年5月5日,伊斯蘭革命委員會決定,在反對巴列維政權的各種準軍事武裝基礎上成立一支治安隊伍——“伊斯蘭革命衛隊”。伊斯蘭革命衛隊的使命是保護伊朗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保衛伊朗革命和維護伊斯蘭教義,此外還負責維持國內秩序,監控國內的敵對勢力,並建立了龐大的情報網路。革命衛隊一直控制在原教旨主義者手中,成為新政權的堅強支柱。1985年9月,為了加強伊斯蘭革命衛隊,霍梅尼下令建立革命衛隊的陸海空三軍。這支新軍隊在兩伊戰爭中衝鋒陷陣,視死如歸。在國內鬥爭中唯命是從、雷厲風行。1986年革命衛隊總人數達到35萬。1996年,革命衛隊正規軍整編為陸軍lO萬,海軍2萬人。革命衛隊裝備精良,其高階官員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兩伊戰爭結束後,伊朗政府大力加強軍隊正規化、一體化建設。1992年成立單一的聯合指揮部,加速了正規軍和革命衛隊的一體化管理。

    實力

    伊朗伊斯蘭革命後,由於新政權對軍隊的清洗和大批軍人開小差,軍隊曾減員近60%。在兩伊戰爭中,伊朗曾因軍備荒廢和指揮不當而一度被伊拉克軍隊長驅直入,但最終憑藉人眾地廣頂住了伊拉克閃電進攻,以兩敗俱傷結束了戰爭。戰爭期間,伊朗的武器裝備損失達60%,戰爭損失和軍費開支達3600億美元。

    兩伊戰爭後,伊朗政府汲取教訓,高度重視國防建設。拉夫桑賈尼政府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分配的軍費達100億美元,平均每年20億美元。國防和安全方面的外匯分配指數佔總數7.6%。實際軍費開支遠超過上述數目。這對當時剛剛結束戰爭、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的伊朗來說實屬不易。

    巴列維在位時,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伊朗利用石油美元從歐美引進先進裝置和人才,興辦現代軍事工業,打下不錯的基礎。兩伊戰爭進一步推動了伊朗的國防工業發展,80年代後期伊朗大約有240個武器生產廠,還有1.2萬個私有工廠從事與國防相關的研究和生產。經過多年發展,目前伊朗的國防工業已能生產導彈、雷達、大炮、機槍、軍艦、微型潛艇,維修外國製造的航空發動機、航空電子裝置和飛行裝置。伊朗已具備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的生產能力,儲備了大量的化學制劑,能夠大量生產芥子氣、光氣、血液毒劑、神經毒劑,並正在研製炭疽桿菌、有毒生物素。

    巴列維統治期間伊朗的軍事裝備主要來自美國,兩伊戰爭期間,伊朗曾從包括以色列在內的近20個國家進口武器。進入90年代,伊朗主要從俄羅斯、北韓、印度、巴西等國進口武器,同時還透過英國、法國、巴基斯坦、土耳其、南韓等國的中間商購買西方武器。武器來源的多樣化使伊朗掌握了先進的國防技術。

    目前,伊朗有現役軍人約54萬。陸軍是伊朗武裝力量的主體,總兵力約35萬人,裝備有主戰坦克約1500輛,其中不乏先進的T-72型和“酋長”主戰坦克。伊朗地面部隊的機械化程度比較高,除了坦克,伊朗陸軍擁有近百輛裝甲偵察車、1200輛裝甲運兵車、2000門牽引火炮、300門自行火炮,以及數量龐大的火箭炮。此外,陸軍還擁有一定數量的“陶”式、“耐火箱”式反坦克導彈和地地、地空導彈以及各型直升機和運輸機約200架。

    伊朗海軍現有兵力約1.8萬人。主要作戰艦艇包括俄製“基洛”級潛艇三艘、護衛艦三艘、輕型護衛艦兩艘、導彈快艇20艘、海岸巡邏艇26艘、掃雷艦艇七艘、登陸艦艇11艘,其他支援艦隻25艘。海軍航空兵約2000人,裝備各類飛機70多架。

    伊朗空軍現有兵力約5.2萬人,擁有各型飛機900餘架,其中各類作戰飛機300餘架,包括先進的F一14和米格-29等第三代戰鬥機。此外,空軍擁有“小牛”、“響尾蛇圖集”、“麻雀圖集”、“霍克”改進型等各式導彈若干。

    除了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外,伊朗還擁有龐大的預備役力量。伊朗常設預備役部隊有35萬人,其中準軍事部隊“民眾動員軍”約20萬人,多為青年志願人員,戰時可達100萬人。伊朗的準軍事部隊在兩伊戰爭中曾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採取的自殺式“人海戰術”,至今仍讓人談之色變。

    伊朗的軍事戰略日益依賴精密的中遠端導彈。經過這些年經營,伊朗已擁有中東地區最強大的導彈庫,這是最令以色列和美國不安的。如“流星一3”和“法塔赫一1 10"”導彈,兩者都可以擊中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的任何目標。“流星一3”導彈的射程可以達到1300公里,彈頭重1600磅。伊朗國防部長新近稱,伊朗正在發展射程2000公里以上的“流星一3”改進型導彈。這些導彈雖然打不到美國本土,但是要打擊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基地以及以色列的戰略目標已不在話下。此外,伊朗現行裝備的“飛毛腿”B型導彈(射程為325公里)達300多枚,“飛毛腿”C型導彈(射程為550公里)達60多枚,可打擊美軍駐阿富汗基地。伊朗的“征服者”型導彈(射程約200公里)是使用固體燃料的新型中短程導彈,伊朗軍方人士稱它是世界上“打擊精度最高的導彈之一”。伊朗的這些導彈無疑是其抗衡美國軍事威脅的“撒手鐧”。

    伊朗有人口7200多萬,正規軍、革命衛隊、預備役部隊的兵力加起來近90萬。伊朗政府聲稱,伊朗可以組織2000萬大軍抵禦外來侵略。

    伊朗軍事實力

    伊朗武裝力量由正規軍、革命衛隊和準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革命軍衛隊由地面部隊、海上部隊、陸戰隊和航空部隊組成。1989年7月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合併,組成鬆散的聯合。

    現役部隊

    約51.8萬人。

    革命衛隊:約12萬人。

    地面衛隊:約10萬人。編有13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及15~20個獨立旅。裝備有少量的坦克、裝甲輸送車和火炮。

    海上衛隊:約2萬人。以5個島嶼為基地,裝備有45艘武裝小艇。岸防部隊編有炮兵和地地導彈連。現統一由海軍指揮。

    海上陸戰衛隊:1個旅。

    預備役部隊:陸軍35萬人。

    準軍事部隊

    民眾動員軍”約20萬人,多為青年志願人員,戰時可達100萬人,僅有少量武器裝備。憲兵15萬人(包括邊防部隊),裝備有“色斯納” 185/310型飛機、AB-205/206型直升機及小艇約130艘。

    駐外兵力

    革命衛隊駐黎巴嫩約150人;在蘇丹駐有軍事顧問。

    伊朗陸軍

    兵力約35萬人。編有4個軍部、4個裝甲師、6個步兵師、1個空降旅、2個特種作戰師、若干獨立裝甲旅和步兵旅、5個炮兵群。

    主戰坦克:1190輛(T-54/-55型110輛、T-59型220輛、T-62型100輛、T-72型200輛、“酋長”250輛、M-47/-48型150輛、M-60A1型160輛、T-69型200輛)。

    輕型坦克:“蠍子”80輛。

    裝甲偵察車:EE-9型35輛。

    步兵戰車:БМП-1型300輛、БМП-2型100輛。 裝甲輸送車:550輛(БTP-50、БTP-60、M-113型)。

    巴頓坦克

    牽引炮:1995門(105毫米130門、122毫米650門、130毫米1000門、152毫米30門、155毫米165門、203毫米20門)。

    自行炮:289門(122毫米60門、155毫米160門、170毫米9門、175毫米30門、203毫米30門)。

    火箭炮:107毫米500門、122毫米155門、240毫米9門、320毫米若干門、333毫米若干門、355毫米若干門。

    迫擊炮:6500門(60毫米、81毫米、82毫米、107毫米和120毫米)。

    地地導彈:“飛毛腿”-B/-C型約10部(導彈210枚)、CSS-8型約25部(導彈200枚)。

    反坦克導彈:“陶”式、“耐火箱”式若干具。

    無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106毫米、107毫米若干門。

    高炮:1700門(14.5毫米、23毫米、35毫米、37毫米和57毫米)。

    地空導彈:SA-7若干部。

    飛機:77架。

    直升機:共556架,其中AH-1J攻擊型100架。

    伊朗海軍

    兵力1.8萬人(含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航空兵)。

    主要作戰艦艇:蘇制潛艇3艘、驅逐艦 1艘、護衛艦3艘、輕型護衛艦2艘、導彈快艇20艘、海岸巡邏艇26艘、掃雷艦艇7艘。 登陸艦艇:11艘。

    伊朗軍隊護衛艦

    支援及其他艦隻:25艘。

    海軍航空兵:2000人。裝備飛機9架;直升機10餘架,其中武裝直升機9架。

    海軍陸戰隊:2個旅。

    伊朗空軍

    兵力3萬人(含1.2萬名防空部隊)。編有9個對地攻擊戰鬥機中隊、7個戰鬥機中隊、1個偵察機中隊、1個加油兼運輸機中隊、5個運輸機中隊、12個地空導彈中隊。作戰飛機約302架。

    攻擊戰鬥機:F-4D/E型約60架、F-5E/F型約60架、蘇-24型約30架。

    戰鬥機:F-14型60架、F-7型24架、米格-29型30架。

    海上偵察機:P-3F型5架、RC-130型1架。

    偵察機:RF-4E型約8架(具有作戰能力)。

    加油兼運輸機:波音707型4架、波音747型1架。 運輸機:波音747F型9架、波音707型11架、波音727型1架、C-130E/H型18架、“空中指揮官” 690型3架、F-27型15架、“獵鷹”5架、PC-6B型10架。

    F-14

    直升機:AB-206A型2架、貝爾214C型39架、CH-47型5架。

    教練機:共 130架,其中米格-29B型5架、FT-7型5架、F-5B型20架具有作戰能力。

    空地導彈:“小牛”、AS-10、AS-11、AS-14、C-801型若干枚。

    空空導彈:“麻雀”、“響尾蛇”、“不死鳥”若干枚。

    地空導彈:“霍克”改進型150部、“輕劍”30部、“山貓”15部、HQ-2J型45部、SA-5和FM-80型若干部。

    武器研發

    2014年4月21日,伊朗陸軍地面部隊在德黑蘭舉行的一個儀式上展示了系列新成果,包括新型六聯裝速射炮、液體裝甲防彈衣、新型坦克等。

    在1980-1988年,兩伊戰爭期間,為彌補美國的武器禁運所造成的影響,伊朗實施了軍備發展計劃。1992年以來,伊朗已經開始採購中國產坦克、裝甲人員輸送車、導彈和戰鬥機。地面部隊司令官鮑爾達斯坦准將公佈了新型的“墨哈拉姆”六聯裝速射炮、智慧複合裝甲、改良的“薩巴蘭”坦克、榴彈炮、四輪驅動Zoljenah戰術車。

    此前,鮑爾達斯坦准將表示,伊朗擁有設計和供給本國武裝部隊武器的能力。此外,他還指出了伊朗國防工業取得的新成就,伊朗的國內專家已經為地面部隊設計了一種命名為“墨哈拉姆”的武器,射速為2000發/分,並稱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擁有該種武器。[1]

    伊朗專家新研製的防彈衣由於採用了液體裝甲,其重量是之前防彈衣的1/10。伊朗陸軍同時釋出了中國產“薩巴蘭”坦克,該坦克在“佐勒菲卡爾”和Samsam坦克的經驗基礎上設計而來,配備105mm滑膛炮、最先進的火控系統和通訊系統。155mm的Hoveyzeh榴彈炮和“左爾約拿”重型戰術車是伊朗展出的另兩款軍事裝備。155毫米榴彈炮具有炮管短、發射藥裝填量小、彈道軌跡高,落角大的特點。新型“左爾約拿”戰術車具有五軸,前2軸和第5軸可控。涉水深度1.5米,最大載荷30噸

    伊朗陸軍近期的大規模演習中還測試了不同型別的新型導彈、魚雷以及大量的中國產武器、工具和裝備,包括潛艇、軍用艦船、火炮、直升機、戰鬥機、無人機、防空系統、電子系統。

    前不久,美國航母跑到波斯灣施壓伊朗,據說美國雷達探測到伊朗許多漁船加裝了導彈,而這些漁船平時就放在軍艦上。從此事可以看出,伊朗在非對稱打擊上想了許多辦法,試想,美國軍艦看到的是普通漁船,突然發射了導彈,防不勝防呀!

    而美國特朗普政府的真實目的就是讓伊朗變成像伊拉克一樣,做美華人的傀儡,控制其資源,就像前不久美華人直白地說美華人絕不會讓烏克蘭一滴石油流到其他國家。

    美國前眾院議長金瑞契告訴“自由伊朗”:“達到區內安全的唯一方式,就是將獨裁統治換成民主政權,而這得是我們的目標。”“自由伊朗”由流亡的反對派組織而成,在伊朗被禁的前反抗團體“人民聖戰者組織”也在其中。美華人在國際上其他國家搞顏色革命,伊拉克,阿富汗,烏克蘭都如此,美國透過支援這些國家國內的反對派,給他們武器,給他們洗腦,然後內外勾結,插手其政治,顛覆其政權,顛覆不了就發動戰爭,伊拉克就是被按上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夥同西方英國等國家,堂而皇之繞過聯合國安理會,把伊拉克薩達姆送上了絞刑架。一直到現在都沒有發現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當年那個伊拉克反對派在配合美華人時親自推翻了薩達姆雕像,現在估計腸子都悔青了。

    美國聯合其他國家演習,無非就是故技重施,一是像伊朗施壓!二是把其他國家綁上美華人的利益戰車。然而伊朗在俄羅斯等國家支援下,歐洲國家,如德國,法國不太願意為了美華人的利益貿然加入,依然堅持奧巴馬政府時期同伊朗簽署的協議!畢竟歐洲在跟隨美華人打了幾次仗,沒有撈到什麼好處,反被美華人牽著鼻子走。唯獨英華人,自不量力,做美華人的馬前卒,私自扣押伊朗油船,讓英華人沒想到的是伊朗也扣了英國的船,英華人急了,又不敢太過強硬,畢竟英華人已經是個三流國家,沒辦法,只有找主人(美華人),美華人心想,馬前卒不就是擋炮的嗎,自己解決。英華人只能打掉牙齒連血咽。

    從這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美國國內不太願意同伊朗開戰,時機未到!伊朗也不斷向歐洲施壓,不斷提高鈾濃縮量,美華人騎虎難下,自己退出的伊核協議!是不太可能未到達目的重返談判桌的。伊朗也不太可能犧牲太多利益滿足美華人。

  • 3 # 華眼觀世界

    五十六國的演習熱鬧有餘,但並不會有實際效果。只是一群烏合之眾,水平參差不齊,能不出意外事故就不錯了,還談什麼對伊朗形成壓力?只能讓伊朗恥笑罷了。就實力來講,美國一國對付伊朗就綽綽有餘,但美國卻偏偏湊了五十六個國家在波斯灣舉行軍事演習那不正是應了那句話:脫褲子放屁,多了一道手續嗎?那又為什麼多了這道手續呢?還不是特朗普並不想真的對伊動武而使明年美總統大選對自己不利,因而繼續虛張聲勢而已。叫伊朗看看我美國有多少弟兄啊!可是這五十六個國家又有那個真心甘願不顧一切為美國效勞的呀?美國大兵壓境極限施壓伊朗之時,歐盟都發表宣告堅決反對對伊朗動武,並表示不會參加對伊朗武力行動。美國親密盟友歐盟都這樣立場,這也表明了美國再也不能發動一場有多國參加的侵略別國的行

    戰爭了。歐盟都不參加美國對它國動武了,這五十六個濫竽充數的、各懷自己小算盤的、夢遊似的所謂演習能唬得住伊朗嗎?當然也換不來伊朗任何形式的談判。只有尊重伊朗的生存權,不要將伊朗逼於死地,停止制裁,恢復伊朗石油出口權利,讓伊朗生活恢復正常,才能換來伊朗同意談判,同意停止尋求核子武器。但前提就是保證伊朗生存權利,這才是唯一可行辦法。否則只能事逢其反,更加促使伊朗走向極端。

  • 4 # 文泉

    美國聯合56國海上軍事演習,完全是一種霸權主義行徑。妄想震懾伊朗,比登天還難,伊朗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有強烈的民族氣節和尊嚴。

    美國單方面撕毀伊核協議,企圖威逼伊朗服從美國的利益,任意美國宰割,完全違犯人類生存法則,美國到處威逼利誘加大棒,實行單邊主義政策,一切美國優先,不管其它國家人民的死活,最終引起世界各華人民的反對。

    美國雖然聚集56個國家海上軍事演習,但是,有些國家迫於無奈,跟著老大哥玩玩唄,畢竟美國還是有點份量,誰不聽,他就制裁誰,一個老虎怎麼也比一個狼威風。美國的戰略意圖:逼迫伊朗談判,只要伊朗迫於壓力談判,美國就佔主導權。

    伊朗只要堅持住民族主義氣節,決不脫協,讓美國折騰去吧,做好戰爭的準備,時刻防備美國偷襲,一不做二不休,把美國拖死在波斯灣。

    美國最後還是以山大無柴而收場,想打伊朗,恐怕引起世界大戰,不打:美國咽不下這口惡氣,只好耗著,耗久了等美國換了總統再收兵,要不,特朗普實在沒有面子,因為,伊朗根本不吃特朗普那一套。

    中東局勢仍然在緊張中過日子,只要特朗普不退兵,伊朗的神經就緊繃著,周邊一些小國家的日子也不好過,美國在乎的還是中國和俄羅斯,一但打起來俄羅斯大批先進武器必定排上用場。

  • 5 # 趙凡丁201

    〇演習,就是演習,說白了就是練兵,不是動真格的。全世界各國軍隊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公開的丶不公開,有目的大肆宣傳的丶不宣傳的各種演習練兵活動。

    〇美國作為超級大國將演習搞成了1種向他國進行軍事施壓丶武力威懾活動。最初可能有些效果。但美國的這種軍事施壓演習搞多了,其邊際效應已經大減。人們已不再當回事。尤其對大國以軍事演習相威懾,效果等於O。

    〇軍事演習的規模主要看出動多少兵力(萬人以上,還是百十人?)多少武器裝備(出動多少高丶精丶尖等重武器裝備),多少個軍兵種參加(單個軍兵種,還是陸丶海丶空丶天丶電磁丶網路系統作戰),演習的方式(實兵實彈演練,還是兵棋推演)。而不是看有多個國家參加。有的多國軍事演習,許多受邀國只是派幾十人或觀察員參加,目的或者是出於禮節,或者是給牽頭邀請國面子,或者是單純觀摩軍事技能,或者是為了某種目的,幫邀請國造勢。

    〇一般情況下,越是高聲吒呼丶大張旗鼓造勢丶做表面文章的所謂“大規模演習”,越沒有什麼實質的軍事意義,而是政治的丶外交因素居多。相反,那些隱密的丶暗地裡進行丶密而不宣的丶突襲性的軍事演練或行動,才更兇險,更具威脅性質。

  • 6 # 大將軍威武K

    組織大規模軍事演習威懾伊朗的做法,40年來美華人已經搞了無數次,除了引得中東國家因為恐慌而大規模採購美國武器亦或是資本外逃外,對伊朗本身幾乎是沒有絲毫傷害。從某種意義上說,以伊朗為假想敵在中東地區搞大規模軍演本身就不是為了同伊朗過不去。

    這次氣勢洶洶的又拉了56個國家在波斯灣搞軍演,就其手段而言,同樣沒有多少新意,無非就是人多了點。對於這種方式,伊朗人也是心知肚明,遙想12年前小布什攜踏平伊拉克之餘威,調動四個航母戰鬥群從東地中海、波斯灣逼近伊朗,同時十餘萬美軍部隊也向兩伊邊境集結。如此大的陣仗,尚且沒有把伊朗怎麼樣,這次56個國家的烏合之眾又能如何?就算對伊朗開戰,56個國家的軍隊作戰行動如何協調?軍費該誰買單?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拉著56個國家來波斯灣搞軍演,本質上來說完全就是紙老虎的表現,伊朗自然沒必要去搭理,更談不上什麼和平談判了。

  • 7 # 歷史風暴

    題主的問題是:怎麼看待美率領56國舉行聯合海上軍事演習,依然沒有換來伊朗任何形式的和平談判?

    假如美國這次聯合56個國家進行軍事演習的目的是逼迫伊朗回到談判桌上,那美國的如意算盤可是打錯了。

    美國集結的這些軍隊進行的所謂演習,真的很難逼迫伊朗來到談判桌前和美國談判。

    首先,如果伊朗真的被美國嚇壞了,願意回到談判桌前,那麼無疑將會讓伊朗在談判的過程中處處被動。而美國心裡就有底了,知道伊朗的軟肋在什麼地方。他會讓美華人認為,伊朗如果不尊重美華人的意思,美國透過軍事演習或者直接進行戰爭威脅,就能逼迫伊朗就範。

    那麼,伊朗在這場談判中,美國很可能會不厭其煩的進行威脅,讓伊朗出讓大量的國家利益。

    顯然,伊朗政府不會這樣做。

    伊朗政府極為理智,在被美國製裁的這幾十年來,伊朗政府能夠讓伊朗的人類發展指數在中東地區排名靠前,甚至是超過土耳其這個人均1萬多美元的國家,足以說明伊朗政府的水平還是相當的高的。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伊朗政府肯定知道,如果美國前腳演習威懾,伊朗後腳就向美國認慫願意談判,肯定會激起美國的囂張氣焰,非常不利於談判。所以,哪怕伊朗這個時候已經被美國的演習嚇到了,也不可能在目前的時間段內答應和美華人和談,而是會緩一緩,緩到這次演習的影響逐漸消除的時候,再來談判。

    只有這樣,雙方的談判才會變得對等,而美國也搞不清伊朗的虛實。

    當然,我更願意相信美國的軍演根本就沒有嚇到伊朗。

    理由只有一個,如果美國真的要對伊朗動手,沒必要進行這次演習。

    美國要是對伊朗動手,必須要經過長期的準備並且調集大量兵馬。

    想當初海灣戰爭的時候,美軍共集結了百萬大軍,伊拉克戰爭的時候面對奄奄一息的伊拉克,美軍也是集中了20多萬人馬。

    那麼,對付伊朗需要多少人呢?

    我想至少不會低於50萬軍隊吧。

    美國現在在伊朗周邊地區兵力還不足5萬,這5萬人要是貿然對伊朗發動攻擊,搞不好在伊朗的全力反擊之下會全軍覆沒呢。

    因為,如果伊朗被逼急了,對美軍實施陸空一體化飽和式反擊,使用導彈、無人機襲擊美軍設施和軍營,並且派出百萬級別的游擊隊和中東地區的反美力量一道讓美軍陷入游擊戰的汪洋大海,就這幾萬人,用不了幾個月就得全軍覆沒!

    所以,美國真要打伊朗就不是軍事演習了,肯定得向伊朗周邊調集大量的海陸空三軍。大批的軍隊和物資向中東地區集結的時候,哪還有心思搞演習呢!

    既然美國還沒有打伊朗的想法,或者說還沒有下最後的決心打伊朗,伊朗憑什麼怕他呢!

    其實,現在伊朗最怕的不是美軍有可能來的軍事打擊,伊朗現在最擔心的應該是國內的民生問題。最近這一年被美華人如此嚴格的制裁,伊朗老百姓的生活肯定不好。國內的幾千萬百姓能否撐下去,才是伊朗政府最擔心的!

    不過,如果俄羅斯願意給予大量的支援,伊朗再挺個幾年應該沒問題!

  • 8 # 木春山談天下

    伊朗的軍事演習與美國的和平談判是兩回事。

    軍事演習的目的是威懾,和平談判的目的是解決問題。兩者的出發點是不同的。

    先說說軍演吧——

    美國這次在波斯灣和紅海等地舉行了代號為IMX2019年的龐大軍事演習,有56個國家和8個國際組織的參與和觀摩,確實是本地區軍演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軍事演習。

    對伊朗顯然具有威懾意義。

    倒不是說這麼多國家一同出動,讓伊朗害怕,主要是美國的動員能力和組織能力,特別是號召力和影響力,在本地區確實是伊朗不可比擬的。

    別說伊朗,就是俄羅斯在當地說要舉行聯合軍演,看看能不能叫來5個國家?更別提弄來50多個國家了。

    從這個角度講,軍演的威懾在這裡,其實對伊朗也是一種羞辱。

    畢竟伊朗在本地區沒有什麼正規的政府支援,因為伊朗人支援的都是這些政府的反對派甚至武裝分子,這些中東國家怎麼能夠幫著伊朗一同軍事演習呢?

    所以說,軍演主要是威懾作用,和所謂的和平談判沒有本質聯絡。

    如果哪個國家因為看到對手軍事演習,而嚇得趕快談判了,那麼估計也根本用不到這個大規模的軍演了,小打小鬧可能就能解決問題。

    而美國和伊朗的和談始終沒有弄起來,是因為雙方缺乏基本互信。

    任何談判的基礎都是互信,政治軍事談判如此,商業談判也是類似。

    如果沒有互信,誰敢和你做生意?談來談去最後都是虛幻或者浪費時間。

    所以美國和伊朗之間應該首先建立互信,在這個基礎上逐漸解決問題。

    而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不是隻有美國和伊朗雙方參與,應該是更多涉及到利益相關的國家和國際組織一同參與。

    這樣才會讓問題解決得更順暢,安全也才更有保障。

    畢竟美國和伊朗的問題已經不是雙方的事情了,而是涉及到國際利益的多邊、整體問題。

  • 9 # 一介車伕

    俗話說叫喚的貓不拿老鼠,這話一點不假。美國要威懾伊朗,率領56國演習一下還可以理解;若是想逼伊朗談判,則沒有任何價值,伊朗如果同意談判的話早就談了。況且像這樣的多國演習毫無戰鬥力可言,鳥合之眾能嚇倒了伊朗?此次演習美國只能追求兩點:一是說明他還是軍事大國,一呼百應,自己還有領導力。二是炫耀其武力天下第一,可以征服任何國家。笑看靠演習撐門面的美國還能稱霸到什麼時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一桐版射鵰英雄傳中洪七公的扮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