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魑魅涅槃

    俗話說無利不起早,天下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特別是在“伊核問題”上,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不斷的對伊朗進行施壓圍堵,光是在去年美國就在伊朗近海多次派遣軍艦巡邏示威,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伊朗原油價格從去年跌至冰點。所以在伊朗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的時候,法國一方面在伊核問題上敦促伊朗儘快計劃減少彈道導彈計劃和繼續進口伊朗石油,另一面又派出自家航母前往紅海參加美國航母戰鬥群在紅海海域的圍堵伊朗油輪計劃,那法國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首先法國作為北約成員國之一,又是歐盟重要成員國,在歐盟和北約有相當重的話語權,但是更大的話語權也代表了更大的責任,所以法國從今年年初開始正式對伊朗進行軍事上的施壓,不斷敦促伊朗改變紅海地區的軍事力量平衡問題,又與英國和德國形成統一意見,研發新的石油結算機制來擺脫美元控制來支援伊朗。之所以法國這樣做是為了安撫並招順伊朗,但是隨著年初給的2個月時間到期,法國開始全面轉變態度像伊朗以軍事手段施壓。其實法國這麼做的目的還是很明確的,雖然法國在北約和歐盟有相當大的話語權,但是面對美國對法國的間接施壓,法國也明白美國不好惹,所以不管是以往的出兵利比亞、敘利亞、阿富汗都是美國隨叫隨到,特別是在近幾年的美俄之間的站隊問題上,雖然法國也明白俄羅斯不好惹,但是從經濟結構、國家實力以及文化傳統和國際身份上來說,法國也只能選擇傾向於美國。其次藉著這次美國主導的伊核問題上,法國剛好也借這次機會給伊朗一個態度,畢竟在過去一年時間內,雖然法國在經濟問題上明面上幫襯著伊朗,但是伊朗也曾多次用彈道導彈瞄準法國來威脅法國,所以面對這種威脅法國肯定不能善罷甘休。所以在這次美國主導的軍事行動中,法國便派出了自家的航母給伊朗一點顏色看看,當然從派遣航母來看,法國明面上是在支援美國,實際上還是為了能夠借這次機會再次拉低伊朗原油價格,為自己賺取更多的利益,畢竟真的美伊之間開戰,光憑一艘小毛病不斷的航母也驚不起多大的浪花。再一個就像開頭說的天下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相比得罪伊朗來說得罪美國的做法目前還是法國萬萬不可取的做法,所以藉著這次機會,剛好能夠改變過去歐盟在伊朗緣由結算方式上徹底擺脫美國的控制,削弱美國對歐盟的控制和擺脫歐盟對美國的依賴。再一個自從伊核問題出現後,川普多次對歐盟商品增加額外關稅來打壓歐盟經濟體的實力來逼迫歐盟站隊,所以在那個時候對於歐盟來說,只要歐盟稍微支援伊朗,那伊朗就會持續對美國造成麻煩,所以伊核問題對於歐盟來說就是對抗美國的一張王牌,但是隨著美國和歐盟之間的經濟制裁已經成為過去,那法國手中沒了底牌,但是又不好明面上和美國對抗,所以還不如趁著這次機會在伊朗身上撈點錢。所以從明面上來說,法國派遣航母到紅海表面上是為了支援美國在伊核問題上態度和行動,但是從根子來說一切都是為了利益,畢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 2 # ruixuezhaofeng

    這個問題得兩說,戰略上法國、美國是一個陣營,戰術和策略上法國會時常鬧點“小獨立”,至於這次“戴高樂號”助力美國,又得具體分析。

    所謂一事一議,就是法國航母與美國編隊的演習與合練計劃至少在三個月以前達成,屬於常規演練,不針對特定國家,地點應是東地中海。

    法國作為北約成員,不會退出預定計劃駁美國老大的面子,只得硬著頭皮進行例行演練。而媒體也不含糊,管它法國還在伊核協議之內,美國兩個航母編隊+一個兩棲攻擊群再加法國“戴高樂”,四個艦隊圍在地中海、紅海與阿拉伯海,你法國就是美國的幫兇。

    戰艦集結,不能與戰爭畫等號,美國真要對伊朗“動粗”,法國參與的機率很小。但顯示其大國存在感,包括預定的南海之行,都充分表明它是西方的合格成員,“獨立”只是相對的。

  • 3 # 道聽陳說

    法國就是一個政治投機分子,這就是為什麼法國會派出航母,去參加美國對伊圍堵的主要原因,這也讓世界上的很多國家,就此看輕了法國,畢竟法國再怎麼講也是聯合國五常之一,卻在制裁伊朗這個問題上,長期腳踏兩隻船,其所作所為實在是讓人費解。

    法國現任總統馬克龍,是一個典型的投機政客,這一點從他在任期內的所作所為,就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馬克龍很投機,關於這一點是有著十分明確的案例的,比如在2018年4月份,美國政府大量軍艦,準備對當時處於內戰中的敘利亞政府事實軍事打擊,當時的法國總統馬克龍也跟著湊趣,派出了本國的驅逐艦一同前往執行任務。

    但是在4月13號美軍針對敘利亞的軍事基地,發射了導彈進行攻擊之後,美華人卻愕然發現,真正發動軍事打擊的除了美華人自己的艦隊,法華人的驅逐艦卻一彈未發,結果導致美軍尷尬萬分,最終這場軍事打擊被草草收場。

    從這場軍事行動中,法國軍艦的詭異行動中,我們可以看出很多問題,那就是法國一方面跟隨美國的軍事腳步,希望從中獲得美華人給予的好處,而另一方面,法華人又不想就此與俄羅斯交惡,以免俄羅斯將怒火撒到自己的頭上。

    很明顯這就是一種投機取巧的“兩面派”行為,這讓美華人和俄羅斯人都感到十分的惱火,俄羅斯方面甚至寧願與自己的仇敵德國拉近關係,也不肯與法國走進,其主要原因就是擔心法國對俄政策的不確定性,導致在關鍵時刻被法國背叛。

    同樣,在此次美國針對伊朗實施的石油禁購令中,法華人很明顯也採取了兩頭下注的手法,一方面法國支援六國簽署的《伊核協定》,譴責美國單方面撕毀該協定的舉動,而在另一方面又在5月2日豁免最後期限到來前,派出航母部署到中東地區,用以威懾伊朗。

    我們可能不清楚美華人究竟給了法國什麼好處,才讓他開動航母去實施此項行動,但是有一點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法華人一定得到了美國的許諾,才會跟著美華人後面威懾伊朗。

    隨著法國投機主義的盛行,法國在歐洲的影響力正呈現出下降的趨勢,甚至已經趕不上他的盟友---德國。

    在二戰結束的七十多年時間裡,法華人一項都自詡為歐洲大陸的領導者,這個國家的總統,從戴高樂開始直到密特朗再到希拉剋,從來都沒有停止過這裡一努力,但是等到薩科齊和馬克龍之後,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影響力便開始江河日下,甚至在很多時候還不如他的老對手德國。

    在2018年舉行的紀念一戰一百週年的活動中,法國現總統馬克龍公開呼籲建立完全獨立的歐洲軍,為此還首次將美國與俄羅斯一起列為歐洲的主要威脅,結果導致整個歐洲都遭到了美華人的報復,整個法國都被黃背心運動所佔領。

    面對這樣的局面,法國馬克龍始終都拿不出什麼有效的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結果導致黃背心運動在整個歐洲的泛濫,而歐洲各國在美國的壓力下只得被迫聲稱沒有組建獨立歐洲軍的意願。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法國現在在歐洲的影響力,已經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甚至在很多時候,他的老搭檔德華人的表態,都要比法國有價值得多。

    事實上德國已經在2019年年初,提出要將法國拿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權利,將其交給歐盟來統一行使,如果這一目標得以實現,那麼法國必然會出現嚴重的衰落,淪為一個歐洲的二流國家。

    很顯然作為法國總統的馬克龍,在法國國力出現日趨下降的時候,執掌這個國家,他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很顯然由於馬克龍的個人性格原因,導致整個法國在對外政策上,出現了很多不符合一個大國形象的舉動。而這也正是人們認為法華人喜歡投機的主要原因。

    畢竟法國作為聯合國五常之一,又是歐洲經濟發展兩架馬車之一,他的對外政策必然是清晰而明確的,絕對不能呈現出模糊的狀態,很顯然馬克龍沒有做到這一點,再一次開始在伊朗、俄羅斯和美國之間兩頭下注,這麼做最終損害的必然是法國的國家利益,關於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 4 # 白鴉月染

    1.轉移國內矛盾,國外事越大、死人越多,人們就更少考慮政府是否稱職的問題,發生戰爭的話還可以臨時變法爭取非常規連任;

    2.破教堂的修復費用被人給捐了,法國有閒錢。

  • 5 # 淡然小司

    法國最近幾年一向是一個兩面派的國家,通常都採取兩面下注的行為,那哪邊風硬就會朝向的哪邊。不過,在伊朗問題上,咱們實事求是的來講,法國方面並沒有實質上參與圍堵伊朗。法國海軍派出代戴高樂號航母,是參加與美國在4月15日紅海地區舉行的軍事演習。帶高六號航母並沒有進入波斯灣水域,也沒有抵達伊朗周邊。▲法國海軍戴高樂號航母

    那麼就談不上,法國海軍跟隨美國航母圍堵伊朗,畢竟法國戴高樂號航母返回地中海是屬於正常的回航。美國斯坦尼斯號核動力航母金屬地中海,是與在4月13日進入地中海的林肯號航母戰鬥群會合。美國組成雙航母戰略編隊在地中海方向上,威脅意味不僅僅是伊朗,還有俄羅斯一方。

    但是法國對於維護《伊核協議》是有積極的貢獻,畢竟作為《伊核協議》自國之一的法國,在2015年7月《伊核協議》生效以後,就對伊朗的石油設施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資。比如2017年7月伊朗和法國道達爾公司達成合作關係,共同開發南帕爾斯天然氣田第11期專案(南帕爾斯-11),總價值48億歐元。在2018年5月美國的干預下,法國有意退出該專案,截止到2018年底,法國一旦退出,將損失前期投入的9000萬美元。

    正是因為法國與伊朗之間存在著諸多的投資專案,法國才全力維護《伊核協議》。畢竟這裡涉及到眾多的歐洲投資公司在伊朗的利益,因此,歐洲國家,英法德等在今年二月初準備建立一個與伊朗單獨的石油貿易結算通道,以避開美元結算體系的限制。美國對於歐洲的公司進行其它方面的制裁,也會導致眾多歐洲公司不得不放棄與伊朗之前簽訂的相關協議。但是作為法國政府間的協議,法國政府是在極力維護與伊朗之間的協議。

    因此,在利益上來講,法國方面要維護其在伊朗的投資,而美國方面又不對歐洲國家的損失給予一定的損失。美國方面只是拿出霸道的行徑,和歐洲國家退出《伊核協議》,斷絕與伊朗之間的貿易往來。顯然這樣的霸道行為直接損害的就是歐洲國家的利益,作為歐洲各主要大國自然不願意與美國為伍。因此,在維護《伊核協議》上能夠與美國針鋒相對。

  • 6 # 金哥超短操盤

    法國在刷存在感,不僅法國,英國也跟在美國後面刷存在感;

    他們可都是伊核協議的簽字國,見證者!為何又跟撕毀伊核協議的美國後面對伊朗進行圍堵?

    老金認為,這裡面有一個區域性利益和整體利益的關係;

    區域性利益就是英法在伊朗有比較多的經濟利益,比如伊核協議簽署後,伊朗馬上派出採購團,一次性購買了180億美元的空客飛機!對於參與空客公司的英法來說,當然有很多的經濟利益,此外在其他比如石油石化機械製造領域都有很大的經濟利益;

    而老大美國的根本利益受到觸犯的時候,再大的經濟利益都是區域性利益,美國的根本利益是什麼呢?就是美國的美元霸權。

    為何美國這次對伊朗下狠手?平時美國對別國制裁的時候,都考慮到人道主義這一塊,不會全部制裁,這一次一刀切的制裁伊朗,不讓伊朗賣出一滴油!明顯是美國的重大利益受到嚴重觸犯!那就是美元捆綁石油的政策。

    大家可能只注意美國製裁的源頭是特朗普2018年5月撕毀伊核協議,要逼迫伊朗重籤一份特朗普滿意的協議,卻很少人注意到2018年2月,伊朗將石油貿易由美元結算,換成了歐元和人民幣結算!直接將美元拋棄了!

    等於是伊朗啟動了去美元化,以後美國將不再能透過美元和石油價格的雙重波動來洗劫伊朗的經濟!而這種製造美元和石油價格波動來洗劫別國經濟是美國稱霸世界的經濟基礎!簡單的說,美國是靠洗劫別國經濟為生!

    如果伊朗去美元化搞成功了,別的產油國都效仿,那麼能洗劫別國經濟的美元霸權就不存在了!支撐美國強大軍事力量的資金也就沒有了!這直接關係到美國的根基問題,當然特朗普要用最狠的招數來應對伊朗!

    要迫使伊朗放棄去美元化,重新回到美元捆綁石油的政策,這樣美國才有可能繼續定期洗劫伊朗經濟,用來支撐龐大的軍事力量!

    對於英法來說,如果伊朗這次去美元化成功,引發美國美元霸權的衰落,進而引發軍事霸權的衰落,那以後面對強大俄羅斯的時候,勢單力薄的他們怎麼應對?所以伊朗的這次去美元化也連帶將歐洲處於危險境地!關係到自身安危,英法當然要放棄暫時的經濟利益在一邊,要全力維護美國的根本利益!維護了美國的根本利益,也就是維護了未來自身安全!所以英法派軍艦幫著美國大哥撐門面是必須的!
  • 7 # Global防尉

    法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之一,對美國這個老大哥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唯命是從,早在之前對敘利亞境內的恐怖組織進行軍事打擊上,儘管法國國內反戰浪潮激烈,反對對敘作戰,但法國政府依舊緊跟著美國的腳步展開了對敘恐怖主義的打擊。此次法國對待伊朗問題上同樣如此,依舊站在了美國老大哥這邊,作為伊核協定的主要簽署國之一,非但沒有承擔一個大國應有的責任,還縱容美國,配合其對伊朗採取的各項措施。這次派出“戴高樂號”核動力航空母艦高調亮相中東不僅僅是響應美國的號召,更多的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馬克龍和特朗普)

    最近中東地區動亂的不止是美伊、巴以以及恐怖主義,利比亞局勢更是刻不容緩。法國作為非洲地區最大的主導國,在利比亞更是一家獨大,曾經的利比亞戰爭就是法國打了第一槍。此次法國與美國在紅海地區進行軍事演習,表面上是進行兩國早先達成的軍事演習共識,實際上更多的是增加地區戰略威懾,尤其是伊朗以及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恐怖分子。但不可否認的是法國此次一定程度上有支援哈夫塔爾統一利比亞的意圖,這樣就可以使自己在利比亞的利益最大化。(法國戴高樂號航母和美國航空母艦)

    法國“戴高樂號”航空母艦在母港進行了十五個月的維修,在法國國防部長的親切問候之下出港,帶著法華人的希望開赴世界各大洋。其主要任務不僅僅是和美國航母進行演習,印度日本等國同樣如此,但最主要的是打擊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恐怖分子。(利比亞局勢)

    所以此次法國派出“戴高樂號”航空母艦主要目的並不是和美國一起圍堵伊朗,當然法國也不願意冒這個險,目前美國和伊朗之間的局勢非常不明朗,有大戰一觸即發之勢。“戴高樂號”航空母艦是法國唯一一艘航母,法國只能用其威懾一些小國家,但是面對伊朗這種擁有大量彈道導彈的國家還是有所畏懼的,一旦開戰那是法國所不能承受的。所以法國路過配合一下美國放出威脅的口號,然後借事走人不失為一個好計策。(法國黃背心事件)

    法國最近國內動盪不安。恐怖主義襲擊,黃背心事件,巴黎聖母院被燒等,這些難道不值得法國思考嗎。大批的難民潮,為何會有難民,一個連本國都管理不好的國家怎敢對他國指手畫腳。

  • 8 # 白雲歸處3

    沒有辦法,不得不違背良心看人家臉色行事!人家是沒有辦法,小日本是因為自身的卑劣,讓它自己上趕著去做美霸的狗!

  • 9 # 儒道之主

    首先更正一點:法國派出其唯一一艘航母戴高樂號赴中東地區,並與美國海軍的斯坦尼斯號航母戰鬥群於2019年4月15日在紅海地區舉行了海上聯合軍演,但法國出動航母戰鬥群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圍堵、打壓伊朗,更不是準備對伊朗開戰。實際上,法國此舉主要是為應對利比亞的局勢,而不是伊朗。利比亞屬於法國的傳統勢力範圍,2011年多國發動意在推翻卡扎菲的利比亞戰爭就是由法國牽的頭。

    就伊朗核問題來說,英、法、德與美國並不在同一陣線,原因只有一個:利益不同。保留《伊核協議》,符合歐盟的利益,這是英、法、德支援伊朗留在《伊核協議》框架內、堅持《伊核協議》的根本原因。對美國來說,《伊核協議》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威脅到了美國的利益,將其撕毀已是必然——伊朗自簽署該協議之後,經濟、軍事、國際形象、地區影響力等都得以快速提高,已經威脅到了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很多人認為“美國是為了使伊朗棄核”,這是大錯特錯。

    在美國特朗普政府於2018年5月8日撕毀《伊核協議》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向伊朗開出了取消對其實施經濟制裁的13個條件,有關核問題的條件不足1/3——毫無疑問,核問題只是美國的一個幌子或者說是藉口而已。對法國或者歐盟來說,中東地區局勢平穩更符合它們的利益,與美國恰恰相反,這也是美歐在伊核問題上“分道揚鑣”的根本原因,也是特朗普政府未給予歐盟(除了義大利)制裁豁免權的重要原因之一。借參與國際問題來轉移國內的輿論關注,以減輕執政壓力,這是馬克龍慣用的伎倆。

    還有一點:不能排除法國總統馬克龍有“兩面下注”的投機之意,儘管這種可能性極低、極低。不過,有幾點是可以肯定的:一、美國短期內不會對伊朗動武,法華人心裡很清楚。二、限制伊朗石油出口為零,這一目標根本無法實現,法華人也清楚。三、若美國不計後果對伊朗發動戰爭,法華人絕不會派兵參與,這一點美華人也清楚。四、美國與法國(準確的說是歐盟)出現矛盾,特朗普只要仍堅持“美國優先”,這個矛盾就不可能調和。這意味著:對法國沒有絕對好處的事,法國不會參與——美、法(歐盟)都清楚這一點。

  • 10 # F高山松

    籤伊核協議時,敘利亞沒爆發戰爭,伊朗沒派軍隊保護巴沙爾。伊朗對以色列的威脅也沒現在這麼大,那時伊朗的手也沒伸得現在這麼長。後來發生的一切都是因為2015年簽了那個協議。後來發生的一切都證明:那份協議籤錯了,籤錯了。伊朗核協議對民主自由不利,對恐怖組織有利,是一份反民主反人類反人道的協議,是一份反科學反自然的協議。那份協議直接導致中東的動亂,打破了中東的平衡。巴沙爾應該保護嗎?指責美國退出伊核協議意思就是保護巴沙爾是對的,意思就是獨裁者應該保護,恐怖組織應該保護。世界應該獨裁化,而不是民主化。事實上,法國派航母圍剿伊朗完全是一片好心,遲時把伊朗拉回到全人類都能接受的民主道路上來,這不是治病救人嗎?如果放任伊朗不管,任其任意妄為,任其為非作歹,那大戰還在後面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湖人今天主場擊敗國王,詹姆斯三雙,湖人進不了季後賽是因為其他隊友實力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