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海看浮沉

    獨立混成旅團就是在普通步兵部隊的基礎上,另外配備炮兵、裝甲兵等各種單位的作戰部隊。主要分為三種:機械化野戰旅團、火力強化的野戰旅團、地方守備旅團。

    混成旅團為了適應一些特殊作戰,部隊具有一定的獨立性。

    為了獨立作戰的需要,派往滿州的旅團配屬了騎兵、炮兵、工兵等各種單位後,以「混成旅團」的臨時性師團派遣單位的姿態出現在中國戰場上。混成旅團不歸師級單位指揮,擁有獨立的指揮和作戰權利。

    地方守備旅團:編成的獨立混成旅團基本上是由旅團本部、5個獨立步兵大隊、旅團炮兵隊(野炮或山炮2~3箇中隊)、旅團工兵隊、旅團通訊隊等單位構成,總兵力約5,000人,但無論在火力、機動力還是兵站能力上都相當的低劣,純粹是以靜態守備任務為主。

    野戰旅團:這個單位是純粹以從事野戰的目的編成,所在火力、機動力上都有大幅提升。總結自從侵華戰爭開始到太平洋戰爭爆發總共編成了23個混成旅團,而直到終戰前總共編成了104個獨立混成旅團。

    隨著二戰的發展,混成旅團已經不能很好的適應戰場需求。特別是兵員數量擴充,大部分混成旅團相繼改編成師團。二戰後期,日軍的混成旅團少量存在於中國戰場。

  • 2 # 不勝寒秋

    二戰時期,日軍的獨立混成旅團是一種除了配屬步兵之外,另外配屬輜重兵、炮兵、工程兵等具有獨立作戰的旅團級軍隊,人數一般為6千至8千,其最高長官為旅團長,軍銜一般是少將,少數為中將。如1939年在黃土嶺戰役中被我軍擊斃的日軍第二混成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就是中將。

    日軍獨立混成旅團開始在中國戰場出現始於九一八事變之後,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其主要任務是負責治安和整備工作,到日本投降時日軍一共組建了104個獨立混成旅團。

    日軍獨立混成旅團下轄兩個步兵聯隊,其餘配屬其他兵種和日軍的支隊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 3 # 國平軍史

    二戰時期,日軍部隊戰鬥編制有軍、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等,其中,獨立混成旅團是後來形成的,是屬於比較特殊的一個戰鬥單位。

    旅團是日軍的基本戰術單位,編組此類部隊的任務目標各異,在使用上極少發生跨軍級單位的調動。

    1934年,關東軍率先組建獨立混成第1、11旅團,1938年2月,在華北組建獨立混成第2旅團始,遂形成定製,是兵員、火力僅次於師團、有固定編制的合成作戰單位。

    初期,獨立混成旅團轄5個步兵大隊與1個炮兵隊、通訊隊、工兵隊、輜重隊等,總人數約5000人。

    步兵大隊轄3個步兵中隊與1個機槍中隊,炮兵隊轄1個山炮中隊與2個野炮中隊。

    旅團司令部有27人,馬6匹;獨立步兵大隊有782人,馬40匹;炮兵隊有596人,馬366匹;工兵隊有176人,馬6匹;通訊隊有175人,馬27匹。

    1945年,日軍將獨立混成旅團的步兵大隊改為轄有4個步兵中隊、1個機槍中隊與1個步兵炮中隊,人數達1500人的大編制。

    旅團炮兵則轄有6門野炮與12門山炮,同時其工兵、輜重部隊也予以擴編,全旅團約8280人,配備軍馬1800匹、步騎槍4050支、擲彈筒120個、輕機槍120挺、重機槍30挺、平射炮10門、山炮20門、野炮12門等武器裝備,是具備相當野戰能力的作戰單位。

    日軍的獨立混成旅團是野戰部隊,說白了就是微縮版的師團,且戰鬥力還是不錯的,畢竟老兵多一些,旅團長一般都是少將,那時三級師團的師團長也是少將軍銜,大多是警備部隊。

    總之,獨立混成旅團不隸屬某個師團,是多兵種合成,加強了部分炮兵、工兵,執行獨立作戰、戰役任務的旅團級建制的部隊,是日軍師團的微縮版,有機械化野戰旅團、火力強化的野戰旅團、地方守備旅團等三種規模形式。

  • 4 # 憤叔史評

    獨立旅團不屬於任何一個師團,只隸屬於某個軍,為獨立的作戰單元。 他的兵力比師團少,卻遠遠比聯隊兵力強大,有炮兵,步兵,騎兵等各軍種。 早起,很少見獨立旅團,多為什麼什麼支隊,比如波田支隊,後期,在支隊的基礎上,正式叫為旅團。 旅團,說白了,就是為了某場戰鬥的需要,因為兵力不足不能給師團的番號,而叫獨立旅團罷了。

  • 5 # 蕭十一瀾

    九一八事變後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及至日本投降,侵華日軍建制及隸屬關係很複雜,除原有的中國駐屯軍,關東軍,臺灣軍以外,先後編設了上海派遣軍,華北方面軍,華中方面軍,駐蒙兵團,華中派遣軍,華南方面軍,中國派遣軍等等等等。

    總體來說,日本陸軍的編制從小到大依次是: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混成旅團),師團,軍(臨時單位,戰役需要臨時編成),方面軍(同上),總軍等等……

    旅團,是聯隊以上師團以下的戰術編制單位,因戰局變化,不同階段,編制也不盡相同。普通步兵旅團人數約為3000——8000人,而題目中提到的獨立混成旅團人數約為6000——8000人以上。

    所謂獨立混成旅團,『獨立』意指不隸屬師團;『混成』意指多兵種組成,執行獨立的戰鬥任務。實際作戰中,獨立混成旅團戰鬥力不一但普遍低下。比如,一九三四年長城戰役後,最早編成並派遣到中國戰場的獨立混成第一旅團和第十一旅團,前者擁有兩個戰車大隊,後者擁有山炮及野炮各一大隊,屬於火力強化的野戰旅團,戰鬥力不錯。

    而一九三八年之後,為適應全面侵華戰爭需要,日本陸軍陸續編成多個獨立混成旅團,以應付佔領地區的治安及整備,戰鬥力就很弱了,日軍大本營自己定義其為守備部隊,執行治安任務,戰鬥力在日本陸軍中屬於第三流甚至以下。一般由旅團本部(一個),獨立步兵大隊(四到六個),炮兵隊(二到三個炮兵中隊),工兵隊(一個),通訊隊(一個),輜重隊等單位構成,總兵力約五千人。

    上述獨立混成旅團,無論火力,機動力或者兵站能力(後勤保障)方面都很不理想,純屬於靜態(原地)守備任務為主。唯一的例外是一九四一年由中國派遣軍方面編成的獨立混成第二十一旅團,因野戰需要,火力機動力及軍官配置上得到大幅提升。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開始到一九四一年“偷襲珍珠港”,日軍共有獨立混成旅團二十三個;而戰敗投降前的日本陸軍總共編成了一百零四個獨立混成旅團。

    戰爭後期,日軍節節敗退,狼奔豕突疲於應付,情急之下打腫臉充胖子,將不少獨立混成旅團改編為三單位(聯隊)師團,日軍稱為“丙師團”或“治安師團”,也基本用於中國東北,中國臺灣,菲律賓等地治安守備。

    整個戰爭期間,這類由獨立混成旅團拼湊擴編,軍官嚴重不足,只得大量動員新兵或已轉預備役人員(這類日軍多服役期滿回國而被再次徵召,心中怨恨,且有家有室有兒有產,所以能混就混,戰鬥力極弱,但殺人放火禍害百姓是其所長)勉強編成的師團一共有二十四個。

    抗戰八年當中,處於華北抗敵前線“白袍將軍”楊成武(開國上將)的晉察冀一分割槽,如果不算獐頭鼠目(偽軍)之輩,有身分夠得上與一分割槽勢均力敵的日軍總共有三支,分別是:大本營在石家莊的日軍第一一〇師團;大本營在張家口的日軍獨立混成第二旅團,以及後來接管一一〇師團防區的日軍第六十三師團。

    簡單說一下獨立混成第二旅團,其編組地(番號編成,代號“響”部隊)是日本大阪市(商販城市,充滿商人特有的、傳統的狡黠,參見日軍第四師團經歷),一九三八年二月在北平地區正式編成,隸屬駐蒙兵團駐防張家口,歷任旅團長有常岡寬治、上野龜甫、阿部規秀、人見與一、真野五郎、松浦豐一、渡辺渡、湯野川龍郎,人員六千多。抗戰期間,該旅團作惡多端,兇殘無比,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難書。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後隨駐蒙軍司令部退至平津地區,後在沙河鎮被我軍繳械。

  • 6 # 賽門之略

    1939年11月,剛晉升為中將的日軍華北方面軍駐蒙軍、獨立第二混成旅團長阿部規秀,率部對八路軍晉察冀根據進行大掃蕩時,被八路軍115師團獨立團團長楊成武部發現,後被戰士李二喜用迫擊炮擊斃於黃土嶺上,阿部規秀是日軍最出名的獨立混成旅團長。

    阿部規秀的獨立第二混成旅是在1938年初在當時的北平編成的。七七事變爆發後,日軍撤銷了中國駐屯軍建制、組建了華北方面軍,由寺內壽一大將擔任司令官,下轄兩個軍、板垣師團、第一零六師團和關東軍最早正式編制的獨立第十一混成旅團(還有最早的關東軍第一旅團,阿部規秀也擔任過少將旅團長)。

    為了維護佔領區治安和警備需要,華北方面軍組建了首批獨立第二至第五混成旅團,直接受華北方面軍司令部的指揮。七七事變後,日軍的獨立混成旅團由華北方面軍起開始組建,為適應戰場情勢的需要,“獨立混成旅團”建制應運而生,直到日本投降前先後組建了一百多個獨立混成旅團。

    以阿部規秀的獨立第二混成旅團建制為例:

    獨立第二混成旅團下轄一個旅團司令部,人員定製為27人、27輛卡車;五個獨立步兵大隊,每個大隊800餘人;一個旅團炮兵隊600餘人;一個旅團工兵170餘人對一個和通訊隊170餘人,總兵力五千餘人,這是日軍二戰初期獨立混成旅團的基本建制,直接受方面軍或者軍司令部的指揮,參與獨立的作戰任務,旅團長一般由少將擔任,但也有少數是中將擔任,例如阿部規秀。

    日軍最早正式編制獨立混成旅的是1935年成立的第一個第十一獨立混成旅,七七事變爆發後華北方面軍成立的首批第二至第五獨立旅團守備部隊,由於沒有守備經驗,最初是模仿了岡村寧次擔任關東軍副參謀長在東北為針對打擊義勇軍建立的“獨立守備隊”而組建的,是為了適應作戰需求而組建的小型多兵種協同作戰單位。

  • 7 # 鹿鹿帶你看歷史

    總有人說獨立混成旅團是專門為敵後存在的戰鬥力倒數的部隊,這個是瞎說的

    最出名的獨立混成旅團長應該就是阿部規秀了,話說八路軍同時期也打掉一個參加過南京大屠殺的114師團長,為啥沒人提?這就很有意思了,慢慢看最後我告訴你。

    獨立混成旅團

    77事變之前日軍總共有四個獨立混成旅團:第一獨立混成旅團、第十一獨立混成旅團、臺灣獨立混成旅團以及中國駐屯軍獨立混成旅團。

    這個時期的獨立混成旅團除了第一獨立混成旅團外剩下的三個都是小號師團,這麼說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時候的獨立混成旅團就比當時的常設師團少一個步兵大隊外加一個非戰鬥部隊,整體戰鬥力槓槓的,而另外那個獨立第一混成旅團戰鬥力更是爆表,各種車輛700+是日軍在二戰時期針對蘇聯的摩托化部隊模板,後來日本有三個坦克師團由他擴編髮展來的,這個從關係上來說這不是親爹也得是親叔叔。

    這四個獨立混成旅團戰鬥力也是極為驚人:

    中國駐屯軍獨立混成旅團,77事變的時候旅團中是馬來之虎山下奉文,一手挑起了七七事變

    第一第十一獨立混成旅團編入關東軍駐察哈爾派遣部隊,首任司令官東條英機,橫掃了河北山西北部,東條英機也就是這次因為作戰順利回國當陸相然後升任戰爭狂人首相

    臺灣獨立混成旅團,後來改名波田支隊,是不是很耳熟,是的武漢會戰期間這幫子臺灣人攻城略地極為顯眼,畑俊六專門給他們請功。

    這就是早期的獨立混成旅團情況

    ———————————————————————————————————

    38年2月份日軍根據戰況需要,由各部隊抽調部隊元件新編制的獨立混成旅團,這時候的獨立混成旅團就從最早的對蘇作戰或者是駐屯任務轉入了守備任務, 編制就變成了獨立步兵大隊為主體的了,但是並不代表這些部隊就是沒有戰鬥力的,簡單的舉幾個例子:

    1、第二獨立混成旅團前身第二混成旅團,下面兩個步兵聯隊,第一聯隊和第三聯隊,以前是守東京的,再換個名詞就是天皇的御林軍,要不是226事件他們造反也輪不到他們來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數星星。

    2、43年日軍抽調一部分華北老兵去太平洋,第二獨立混成旅團就有一批去了硫磺島,太平洋戰場日軍傷亡低於美軍的就這一次,整個太平洋戰爭也沒有幾個戰役比這個更血腥的,日軍23000人上下,被俘虜了1000出頭,剩下的全部戰死,另外說一下硫磺島日軍指揮官是華北三光政策的實際提出者。出自電影硫磺島的廁所紙

    3、沖繩相當部分的日軍也有從華北抽調的獨立混成旅團以及補充人員,那地方美軍打出來了太平洋戰場最大傷亡,另外還有1300個精神病。血戰鋼鋸嶺,電影后面再多拍一部分就該手撕鬼子了。

    等等吧,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在華北長時間呆過的日軍普遍上神經都比較粗大,最起碼是比同時期的日軍更能打……

    ———————————————————————————————————

    進入44年的日軍獨立混成旅團,主要駐紮在佔領區,由於43年老兵有部分被抽調,武器裝備也隨之下降,這時候的獨立混成旅團確實是稱得上是戰鬥力渣渣了……不過這時候八路軍已經開始打反擊了。

    總的來說分三個階段,早期的獨立混成旅團,作為對抗蘇聯的種子培養;中期是佔領區的主要守備基幹力量,戰鬥力並不弱,其元件師團之後在正面戰場一樣有精彩表演,去太平洋也有上佳表現;後期的獨立混成旅團就是送裝備的,不過那時候師團都是送裝備了何況一個獨立混成旅團。

    然後咱們說一下前面阿部規秀的問題,為啥說阿部規秀才應該是被中國軍隊幹掉的最高級別軍官,阿部規秀這個人什麼軍刀組什麼的就不提了,單說官職,77事變之後東條英機從關東軍帶過去一支部隊叫關東軍駐察哈爾派遣部隊,這支部隊前期目標是輔助華北方面軍對國軍的攻擊,但是第一階段結束之後,他的作戰任務轉變為對蘇作戰,這時候他就已經獨立成了一個單獨的方面軍,阿部規秀簡單的兼職過這個方面軍的司令官跟當時的寺內壽一、岡村寧次平級,被幹掉的時候恰好就是兼職期間,楊成武在回憶錄裡面也是強調這哥們是駐蒙部隊的司令,換句話說在官職上阿部規秀是應該比那個海軍大將要高的,只不過是兼職多少總有那麼一點名不正言不順。

    碼字不易,如果覺得有幫助請點一下贊和關注。

  • 8 # 史論縱橫

    在影視劇《亮劍》中,就多次出現獨立混成旅團的身影,昨晚半夜縱橫點燈熬油寫李雲龍看見穿皮鞋的日軍沒敢動手,因為這支部隊不是日軍在據點的鬼子,而是日軍的第四混成旅團。

    對於日本的獨立混成旅團,我們並不陌生,八路軍早期擊斃的日本最高級別將領阿部規秀,就是擔任日本華北方面駐蒙軍獨立第二混成旅團長。

    今天,縱橫就來和大家掰扯掰扯這個獨立混成旅團到底是個什麼鬼!

    日本獨立混成旅團的由來

    一般來講,日本常規作戰單位從高到低依次是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分隊,根本就沒有獨立混成旅團,這個獨立混成旅團說到底是有點抄襲北洋軍閥的混成旅,北洋政府成立後將清末的鎮、標、協改成師、旅、團,原來的混成協就變成了混成旅,混成旅也就是介於師和旅之間的作戰單位,沒有師正規,但是比旅一級作戰單位綜合能力強一點。

    北洋政府後期一度發展了將近一百個混成旅,可以說是比較靈活又實用的戰術單位了,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本執行小一點的任務不可能出動一個師團,然而旅團一級綜合能力較差,沒有配屬相應的炮兵和工兵等單位。

    日本在九一八事變的時候,為了能夠適應中國戰場,建立了獨立混成旅,在一定的步兵數量上,配備一定的輔助作戰單位,就形成了獨立混成旅團。

    所以,按照字面的理解,獨立混成旅團中,“獨立”二字就是獨立於師團,有一定的作戰指揮權;“混成”二字,就是比原來的旅團兵種全一點。

    日本獨立混成旅團是一個什麼樣的建制?

    跟中國的混成旅區別的地方在於,中國的混成旅一般都比旅一級單位厲害一些,但是日本的獨立混成旅真的就是抄襲中國的混成旅,其野戰能力是不如一般的旅團的,只是在執行綜合性作戰任務的時候,比野戰旅團應用面更廣一些。

    全面抗戰爆發後,日本戰線不斷拉長,需要的作戰單位也不斷增多,在這樣的情況下,日軍逐漸加大了獨立混成旅團的編制。

    在這一時期,獨立混成旅團一般是由5個獨立步兵大隊,2到3個炮兵中隊,以及工兵和通訊等單位組成,總人數在5000人左右,基本執行的都是守備任務,作戰壓力比較小。

    武漢會戰結束後,中國戰場形成僵持局面,日軍開始將獨立混成旅團投入到第一線作戰任務中,獨立混成旅團的步兵大隊改為轄四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總人數達6000-7000人。加強的獨立混成旅團用於一線部隊,守備部隊編制上沒有變化。

    一直到戰爭結束,日本相繼組建了104個獨立混成旅團,是較於師團級別 次一級的重要戰術單位。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由於日本師團一級作戰單位嚴重缺乏,到了太平洋戰場也都成了炮灰,因此開始將獨立混成旅改變為三單位制的師團,或者加強旅團的作戰能力。

    1945年日本投降前,一個獨立混成旅團甚至能夠達到八千人。

  • 9 # 迷彩派軍事

    我是迷彩派編輯,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很多人都覺得日本混成旅團戰鬥力不高,但實際上,它可不算像“神劇”演的那樣弱不禁風!

    日軍混成旅團最早成立時間是在1934年,當時成立混成旅團的作用,僅僅是因為長城抗戰時期,日軍佔領的熱、察兩省。由於熱、察兩省的抗日勢力較多,所以才臨時組建的所謂混成旅團。直到太平洋戰爭時期,派遣東南亞的混成旅團那可是真正從各個常設師團抽調的精兵。當然,我們所“熟知”的混成旅團可是專門用來“維持治安”的。

    日本野戰師團雖然戰鬥力強悍,但有一個問題,就是諸兵種混合比例較差,再加上日本陸軍規定,戰役休整期間,配屬部隊都要會原部隊休整,這就給抗日武裝一個機會。百團大戰正是利用了這一點。

    為了穩定佔領區,日本陸軍決定在佔領區建立一支以“穩定治安”為主的部隊,這就是中國佔領區混合旅團的由來。雖然都是兵員素質良莠不齊,但他們的諸兵種混合比例,非常高。具體編制見下一段。

    日本混成旅團編制由司令部、獨立步兵大隊(根據戰時需要3-8)、步兵中隊(3-5)

    1個重機槍中隊、1個步兵炮中隊(根據佔領區需要,靈活配置92步兵炮或者75口徑山炮)、1個旅團炮兵隊(75口徑以上)、以及1個旅團工兵隊和通訊隊。可以這樣說混合旅團是諸兵種混成編制試驗的試驗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奶水量多或少是不是與人的胖瘦有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