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會罵人的大熊貓

    倆原因:1.不想殺呂雉。2.即便想殺,也殺不掉呂雉。

    劉邦是個政治家,是個雄才大略的開國之君,用小兒女的情懷來猜度他,有點幼稚了。他寵愛戚夫人,加上劉如意比較像他,所以他對這對母子偏愛一些,但這並不能說明劉邦認為他死後這對母子能夠鎮住滿朝的開國老臣,坐穩皇位。

    呂雉是劉邦的結髮妻子,在他未發跡前跟著他吃了不少苦,為他生兒育女,操持家業,孝敬老父。後來劉邦起兵,在彭城之戰中大敗,呂雉和劉邦的父親劉太公一起當了項羽兩年多的俘虜,受盡了磨難。劉邦對呂雉必然是有感情的,即便可能這種感情無關風月。

    楚漢戰爭結束,大漢朝建立後,呂雉又為劉邦出謀劃策,除掉了異姓王韓信和彭越,這讓劉邦清楚地看見了呂雉的政治能力。

    所以,雖然他知道劉盈性子懦弱,不是帝國的最佳繼承人,但因為他的親生母親呂雉是一個政治手腕老辣之人,他相信他死後,只要有呂雉在,那幫開國老臣就翻不出什麼太大的么蛾子,他辛苦創下的帝國,也將安全傳遞下去。

    所以,無論從私人感情,還是從政治角度,劉邦都不會殺掉呂雉。

    事實上,即便劉邦想殺呂雉,也很難做到。

    身為劉邦的糟糠之妻,她與劉邦最重要的豐沛集團中的重要功臣都早已熟識,並深受他們的敬重。比如蕭何、曹參、灌嬰、周勃、夏侯嬰、樊噲等人。

    其中樊噲還是呂雉的親妹夫,除了他,呂雉的兄弟呂澤、呂釋之都是大漢朝身負功勳的開國功臣。

    呂雉的身後站著整個豐沛軍功集團,她和劉盈是豐沛集團的利益代言人。從劉邦要廢劉盈太子之位時,這幫人的反對態度就可以看出來,他們是劉盈和呂雉的堅定擁護者。

    所以,劉邦想殺呂雉,首先要面對的就是豐沛軍功集團。所以他殺不掉她。

    反觀戚夫人,完全就是一個繡花枕頭。唱歌跳舞一把好手,然而這項特長除了能把劉邦哄得心花怒放外,沒有其他任何作用。她背後沒有強有力的支援力量,兒子劉如意彼時又只是一個幾歲孩童,她壓根不是呂雉的對手。

  • 2 # 謙語謙尋

    劉邦目的是將來如意當王。骨子裡他就看不上劉盈。親口對呂后說的“此兒不類我也”。他想法是如果周昌保得了劉如意長大,那肯定要奪江山,犧牲一個戚夫人也不算啥,殺不殺皇后意義也不大。但人算不如天算,呂后忍了那麼多年還不就為了弄死那兩母子,周昌罩著也不行!

    帝王制度下,立一個王后都不知道要引起多大風波,換一個皇后更不容易,殺一個皇后那牽扯的就更多了!首先就於禮法所不容,能殺共患難枕邊人的皇帝也為天下人不齒,王后畢竟是天下主母,況且新皇基業剛穩,豈是說殺就能殺的?明的暗的都不行,一有風吹草動各路造反派立馬就會煽動討伐他,豈不完蛋,所以劉邦情願犧牲戚夫人也不會輕易動呂后。

    況且呂雉也不是吃素的,能夠陪劉邦打得了天下的女人豈能沒點手腕?從她當皇后就親手扶植呂家哥哥和子侄們在朝中做官,勢力不是一般大,劉邦死後呂氏一族簡直到達人生巔峰!完全把持了朝政。所以劉邦真想殺她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那樣做恰好可以給呂家蠢蠢欲動的造反勢力一個完美的藉口。

  • 3 # 縹緲峰下一粒沙

    劉邦得知呂后母子請到了商山四皓的那一刻,就知道劉盈很得天下臣民之心,不能輕易動搖他的太子地位,也就代表著戚夫人奪嫡失敗。那麼劉邦為什麼不對自己偏愛的戚夫人、劉如意母子做出安排呢?比如殺了呂后?我認為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夫妻之情殘存

    劉邦到了後期對呂后已經沒有愛情了,否則他們不會只有一兒一女。但要說一點感情都沒有,那倒未必,畢竟是同甘共苦走過來的夫妻。

    呂后對劉家真的仁至義盡了,哪怕劉邦是個鐵石心腸,也不可能毫無觸動。不是有人說過嗎?所有的夫妻之情到了後來都會從愛情轉為親情,劉邦對呂后也是如此,愛是不愛了,感情卻還有。

    而且在國事上,呂后和劉邦一向配合得很好,如果沒有一定的默契,做不到這麼天衣無縫。

    所以劉邦不可能為了一件不確定會不會發生的事情就殺了原配妻子,他還沒那麼狠。

    而且,如果他真的殺了呂后,那麼呂后之子劉盈再仁厚也會為報母仇殺了劉如意母子的,除非他連兒子劉盈也一起殺掉。

    那就太喪心病狂了。

    二、想不到呂后會這麼狠、戚夫人會這麼蠢

    劉邦在世的時候,呂后非常賢惠。

    也許劉邦知道她心中對自己、戚夫人和劉如意有怨氣,但想不到她會做到那一步。

    或者說,他想不到戚夫人竟會如此愚蠢。估計在他心裡,戚夫人是個溫柔而聰慧的女子,在自己死後也能審時度勢明哲保身,有可能吃點苦頭,性命是無礙的。只能說他老人家的愛情濾鏡太厚了。

    戚夫人就是這麼蠢,明明沒了靠山還一再挑釁呂后,甚至利用劉盈的仁善之心,徹底激怒了本就看她不順眼的呂后,落得那般下場並不奇怪。畢竟呂后又不是聖母。

    三、不想管身後事

    劉邦去世前,呂后一再詢問國事,蕭何死後誰接相國,劉邦說曹參;曹參死後誰接?劉邦說王陵為相,陳平輔佐,周勃可以做太尉。

    呂后還要再問,劉邦不耐煩地說“此後亦非而所知也”,意思是此後的事情誰知道呢,你就別管了。這倒很符合他的一貫脾性。

    估計他對自己的身後事態度也是一樣的,死都死了,哪還管得了那麼多?所以直接撒手,戚夫人母子自求多福吧。

    總之,如果戚夫人聰明一點,低調一點,不一定會有那種殘酷的結局。而劉邦活著時不能壓制戚夫人的野心,也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

  • 4 # 希望星晨58298869

    劉邦為何不殺呂雉?

    1.呂雉是好女人,為劉邦爭取了利益。

    呂雉是劉邦的正妻,在他為革命顛沛流離時,作為妻子的呂雉吃了很多苦,為他生兒育女,操持家業,孝敬老父,而且任勞任怨,從沒改變心志,這難能可貴。劉邦在彭城之戰中大敗時,呂雉和劉邦的父親劉太公一起當了項羽28個月的俘虜,受盡了屈辱與磨難。這一切,劉邦是感激的,二人是有感情的。

    2.呂雉有政治手腕與謀略,有能力。

    大漢朝建立後,作為結髮妻子,呂雉為維護丈夫劉邦的利益,經常為他出謀劃策,輕而易舉地除掉了尾大不掉的異姓王韓信和彭越,解決了劉邦的後顧之憂。劉邦懂得她是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政治鬥爭中的狠角色,政治能力卓越,手段高超,對延續國祚是用的。

    儘管劉邦知道劉盈性格懦弱,不是帝國繼承人的最佳人選。但因為劉盈的親生母親呂雉手腕老辣,政治經驗豐富,有巾幗不讓鬚眉的氣概。所以,他有理由相信:自己去見項羽後,有長袖善舞的老婆呂雉在,那幫開國老臣不敢呲牙咧翻唱信天游,更弄不出五彩斑斕的么蛾子。

    3.劉邦要滅她,就要花費高昂的政治成本。

    1身為劉邦的糟糠之妻,她與劉邦最早最重要的豐沛集團中的骨幹成員早已熟悉,甚至有千絲萬縷的聯絡,還贏得了他們的敬重。如蕭、曹、灌、周、夏侯等人。

    2其中屠夫出身的樊噲還是呂雉的親妹夫,且能征慣戰,手握軍權(劉邦臨死有派陳平、周勃滅他的意思),呂雉的兄弟呂澤、呂釋之都為大漢朝出生入死、南征北戰過,是名副其實的開國功臣,有一定的影響力。

    3劉邦要廢黜太子劉盈時,呂雉用張良的計謀請來了商山四皓。一番表演後,劉邦感覺到太子有了班底,勢力已經形成(劉邦是這樣認為的),羽翼已豐。就打消了換太子念頭,他是有點忌憚呂后兒子劉盈背後的武裝力量的。

    所以,他不敢除呂雉。

  • 5 # 妖鬼雜談錄

    如果呂氏家族的記錄沒有被抹除,那在史書上能看到的呂氏是劉邦的合夥人而不僅僅是一般的臣屬。呂氏龐大的勢力劉邦不得不忌憚一下。

    呂雉的哥哥呂澤,司馬遷給予的評價“發兵佐高祖定天下”,說明了呂澤的重要性。

    至於呂雉通篇《史記》唯一一個皇后進入《本紀》行列,同樣的評語是“佐高祖定天下”

    一個“佐”字將呂氏兩位重要人物的功績拔升到超過蕭何、韓信、張良。

    呂氏的勢力有多大

    雖然因為呂氏的叛亂,導致功臣集團誅殺諸呂之後,大規模銷燬了呂氏的記錄。但是呂氏勢力太大,導致仍然有很多蛛絲馬跡留下來。

    那呂澤的勢力如何呢?我們可以考究一下《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再結合史記記載的劉邦軌跡,側面觀察一下。

    在反秦起義階段,唯一一個明確標屬呂澤部下的是東武侯郭蒙"屬悼武王,破秦軍槓裡、楊熊軍曲遇",這表明呂澤是獨立帶兵。在楚漢戰爭階段丁復、蠱逢、朱軫、馮無擇、周信、呂嬰明確標屬呂澤部下。

    呂澤部下有如此眾多的“侯爵”,可想其本人勢力之強,如果不是劉邦的大舅哥,也許呂澤也能當個諸侯王。

    呂澤死後,呂氏家族的勢依然不可小覷,比如劉邦想要廢太子時,呂雉派呂釋之找到張良出謀劃策。

    看記載“呂后使建成後劫留侯”“彊要曰:“為我畫計。””一個劫,一個疆(通強),這可是大名鼎鼎的張良,但呂后依然敢用強硬手段。

    呂后對劉邦的恩情

    劉邦對呂雉是有愧的。

    劉邦還是個小亭長的時候,呂雉嫁給他,結果後來劉邦私放囚徒逃亡芒碭山。

    楚漢相爭時,彭城一戰,劉邦大敗,老爹跟老婆都淪為俘虜三年。

    所以劉邦對呂雉有愧,從恩義上講,劉邦也不能殺呂雉。

    何況呂雉配合劉邦演戲演的那麼好,有功無過。

    所以無論從情感還是現實,劉邦都殺不了呂雉。

    戚夫人有的不過是一點寵愛就想爭皇位,難免有點痴心妄想了

  • 6 # 北疆同心聊歷史

    戚夫人試圖奪取劉盈的太子之位,改由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繼為儲君,這無異於以卵擊石自取敗亡!呂太后的位置是輕易難以撼動的,因此即便是身為皇帝的劉邦,對於更換太子也是猶豫不決的。是四個原因導致了殺伐果斷地劉邦如此為難,淺析如下。

    一、呂雉是劉邦的結髮之妻,也是糟糠之妻,兩人結合於貧賤之際——呂雉家中富有,但劉邦卻並非如此。以呂家之富有來看,呂雉嫁給劉邦屬於下嫁。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劉邦對此當然也會感恩。

    二、當劉邦舉兵反秦之後,他家中的親人都受到了牽連。不僅如此,在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的過程中,呂雉和劉邦的父親——劉太公,都曾被項羽俘虜過,乃至於項羽在對劉邦無可奈何之際,曾經要用把劉太公煮了的辦法去恐嚇劉邦!而呂雉身陷楚營,當然也會隨時面臨著生命危險!雖然最後是有驚無險,但是呂雉為劉邦做出的犧牲,劉邦是難以忘懷的。因此共患難的經歷,使劉邦難以輕易割捨對於呂雉的感情。

    三、在劉邦打天下的過程中,呂雉的親族子侄們出力不小,也為劉邦能夠成就帝業作出了貢獻。況且在長期的戰爭中,呂家人的勢力早已遍及了劉邦陣營。在有呂雉為依靠的情況下,呂家人掌握了權力。因此在劉邦建漢以後,呂太后的身邊著一個強大的外戚勢力集團,這股力量是呂太后的基本力量。就連劉邦對此也忽視不得,因而在要因為換太子而觸及到呂家人的利益時,也不能不猶豫再三。

    四、太子劉盈雖然與劉邦性格不合,但是他卻並無過錯落在劉邦手裡。所以劉邦想換太子無非是從打擊呂家勢力,以防止其尾大不掉生出變亂,以及維護寵子劉如意的安全,這兩個方面做考量的。但是當建成侯呂澤“劫”留侯張良,逼其獻上了“請出商山四皓,以為太子羽翼,藉以打消劉邦換太子的企圖”後,劉邦便知道這太子是換不成了,而且假如戚夫人敢於冒犯呂太后,必將難以保全自己!也因此他才會趕緊將劉如意分封到趙國,並派能臣輔佐。然而劉邦的苦心安排還是落空了——就在劉邦死後不久,呂太后就毒死了劉如意,並將戚夫人的手腳斬去,將耳朵刺聾、眼刺瞎、舌頭割去,最終折磨致死。

    綜上所述:呂太后的資歷、聲望以及背後的家族勢力之強,這三個資本皆非戚夫人所能相比的!而且戚夫人只是憑藉因年輕貌美,而受劉邦寵愛這一個資本,就想讓劉邦廢掉太子劉盈,改立自己的兒子為儲君,這難道不是在以卵擊石嗎?

    而劉邦就算是不喜歡呂雉,但卻不能不考慮呂雉曾經為他所做的犧牲,以及呂家人在朝中的影響力!況且就算將劉如意立為太子了,以其勢力之單薄,將來又怎能駕馭這紛繁複雜的朝局?而呂家又豈肯服輸?搞不好在劉邦死後,立刻就會激起變亂!所以儘管劉邦可以冷落呂雉,但卻不可也不能廢掉呂后,當然就更不能除掉呂后了!

  • 7 # 梨叔說史

    一、呂雉是劉邦患難夫妻

    劉邦的人生髮跡,是他從娶了呂雉之後開始的。呂雉的孃家頗有資產,老丈人又十分喜歡他。呂雉自己不僅年輕美貌,而且十分能幹,裡裡外外都是一把好手,她嫁給劉邦後,帶來了一筆豐厚的嫁妝。劉邦起義後,又是呂雉為劉邦造勢,說是根據五彩龍雲找到的劉邦,喻為劉邦有天子氣,有天命在身,早晚會成就大業。這使劉邦得到了很多人的擁護。

    二、呂雉始終忠心於劉邦

    在劉邦與項羽爭奪天下之時,呂雉多次被項羽所擒,但是,她始終保持氣節,沒有辱沒劉邦,而且在她的努力周旋下,反而使項羽對待她十分敬重,劉邦的父親也得到了禮待。由於呂雉有這樣的一段經歷,也使她倍受劉邦部將們的尊重。劉邦死後,那些跟隨他打天下的老臣,誰都不服,但是都十分敬畏呂雉。劉邦心裡清楚,自己死後,那些老臣們可能不甘心,大家都是泥腿子出身,憑什麼劉邦當了皇帝,肯定會鬧事,而只有呂雉可以震懾他們。

    三、呂雉非常有政治能力

    劉邦取得天下後,異姓王韓信、彭越、英布,成為了他的心腹大患。劉邦年事已高,如果他死了,朝中無人是他們的對手,自己的天下隨時都可能移主。但是,呂雉處治他們如同探囊取物般容易,最讓他害怕的韓信,說收拾就收拾了,而且做的滴水不漏。這份氣魄,就連他自己都不如。劉盈雖然不是當皇帝的料,但是,只要有呂雉在,他就走得非常放心。

  • 8 # 布衣淘史

    無非兩種原因,一是劉邦不想殺呂后,二是劉邦有心殺也殺不了。

    首先, 劉邦和呂后不僅僅是夫妻關係,而且呂后和漢初幾位重臣一樣,輔佐劉邦取得天下居功至偉,有很高的威望,地位很難動搖。

    尚劉邦有愧於呂后,公元前205年,項羽大敗漢軍,呂雉等一眾劉邦家屬為楚軍所俘。直到公元前203年,楚漢議和方被放回歸漢。呂后照顧一家老小,過了幾年的囚徒生活,吃盡苦難,幾乎送掉性命。呂后迴歸漢後成為漢決策集團重要人物。

    第二,劉邦不是神,他預料不到自己死之後,呂后會私慾膨脹專權到無可限制。先是剪除諸侯王,劉邦的八個兒子,(兩皇六王)幾個都因為呂后而亡。然後大封諸呂,從前187年開始到前184年,呂后先後分封呂氏家族十幾人為王為侯。為呂氏家族謀富貴的私慾達到了高潮。呂后開啟了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這是劉邦萬萬沒想到的。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 ,劉邦知道呂后會對劉如意母子不利,但他不可能因為一個不確定的可能殺掉原配妻子,風險得失也令他不可能下那麼大決心的,於情於理於理法都不可能那麼做。

    我們可以看出,呂后從最初下嫁劉邦,善待繼子劉肥,(那時的呂后還是非常賢惠的)到最後的諸呂被蕩平。心態的變化是隨著權利的取得不斷髮展的。劉邦做夢都不會夢見的。劉邦去世時的呂后也還沒那麼喪心病狂吧。

    況且劉邦認為採取了幾道防護措施保護劉如意母子,就足夠了吧。

    為了漢家江山劉邦情願犧牲戚夫人也不會輕易動呂后。

  • 9 # 夜航船水手

    手心手背都是肉,呂雉是劉姓王室的主心骨

    劉邦是一家之主,劉如意、戚姬與劉盈和呂雉都是跟他最親的。劉邦藉助功臣集團的力量剪除了異姓王,培植的劉姓諸侯王勢力還沒有養成,老劉家的勢力與當時的軍功集團相比沒有多大的優勢。放眼最親的兒子們,都還沒有人能夠挑起支撐整個王室的人。

    呂雉雖然是個女兒身,從開始就參與劉邦的革命工作。劉邦帶領十來個人隱居芒碭山的時候,天下已經不太平了,像劉邦一樣上山為王的人不在少數,所以,連秦始皇都坐不住了,要到東南巡視。這麼惡劣的環境下,呂雉就敢組織人親自去給劉邦他們送飯送衣物。試問一下,各為讀者,不論男女,有幾人有呂雉的膽氣和器量。

    就是在平時威信自然形成,呂雉其人又強毅果敢,所以,眾將多畏懼她。這是呂雉最大的護身符。動了呂雉,可能老劉家也保不住。

    呂雉開始的時候對劉家的人還是不錯的,包括劉邦的私生子劉肥與呂雉的關係也很親密。呂雉還替劉邦養著趙姬的兒子---劉長。當時呂雉也不會傻到表達要收拾戚姬母子二人,而是相反,她會表現的很大度。

    雙保險變單保險,劉邦總歸是看錯陳平被咬一口。

    歷史上有個戚鰓掌管京城防衛,據說是戚姬的父親。

    劉邦曾經很憂慮劉如意將來的命運,所以排除耿直的功臣周昌輔佐劉如意。周昌正直敢言,連蕭何、曹參都畏懼三分。周昌輔佐趙如意,則內外都有一個保障。周昌做輔佐,其實有利有弊。如果做御史周昌很合適。但是,如果想保全一個人,只靠耿介還是不夠的。

    呂家雖然開始時勢力強大,尤其是呂澤對劉邦得天下有大半功勞。但是呂澤已死,呂家的後人,有出息能撐起局面的也幾乎沒有。單純靠呂家的力量已經難以亂來。

    劉邦在臨死之前,又做了進一步的安排:派陳平和周勃處死樊噲。樊噲即使功臣又是外戚--是呂雉的妹夫,而且有勇有謀。殺死樊噲,呂雉將會失去巨大的支援,呂雉將難以有實力為所欲為。只是劉邦時日無多,陳平詭計多端,為了自身利益出賣了劉邦--沒殺樊噲。

    而樊噲活著,陳平、周勃隨風倒向呂雉,以呂雉的手腕,藉助樊噲支援,功臣集團保持中立,戚鰓、周昌無力迴天。

    劉邦既想借呂雉保持劉家的江山,又想保住戚姬和劉如意。可以說,壞事兒的大部分原因就是陳平的投機。

  • 10 # 有趣的小D

    劉邦為什麼不廢掉呂雉?原因有三點:

    一、呂雉有手段,呂雉跟著劉邦這麼多年,一路風雨生死,她不是單純的不諳世事的小姑娘,她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劉邦不能輕易對付她。

    二、呂雉對劉邦而言有價值,呂雉做得很多事情,都為劉邦鋪了路,很多事情是為劉邦做的。

    三、呂雉和劉邦是患難夫妻,在劉邦還是個平民的時候他們就在一起了,一路走來,坎坷不斷,這份情感,與對於寵妾的感情是不一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還記得小時候用黑白電視機看的最多的是哪部劇麼?我喜歡《西遊記》,《霍元甲》,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