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難得青史名姓

    和珅趨炎附勢的時候,紀曉嵐在編書;

    和珅一手遮天的時候,紀曉嵐在編書;

    和珅富可敵國的時候,紀曉嵐在編書;

    和珅被下大獄的時候,紀曉嵐在編……哦,編完了。

    紀曉嵐七歲考得童生,十七歲拿了順天府解元。接著,因為狂妄、守孝諸多原因耽誤了好幾次考試之後,還在三十歲考中了全國第七。(范進兄難受啊)

    這樣的人才,不去編書太可惜了。

    ——乾隆

    所以從入仕第三年(乾隆二十一年),一直到乾隆五十八年,紀曉嵐陸續擔任了不下十次纂修、總纂。像什麼《功臣館》《國史館》《四庫全書》,都是他的手筆。

    除此之外,他還得讀書、寫詩、寫《閱微草堂筆記》、“日御數……”,咳咳。

    所以,他幾乎沒時間,也沒能力參與政事。乾隆曾經因為紀曉嵐干政發過火,說朕對你,不過是以“文筆尚優”,“倡優蓄之”。這話雖然難聽,但的確是事實。

  • 2 # 趣談唐宋元明清

    趣談史間奇事,曉悟歷朝真理!

    紀曉嵐活得很好,一直活到八十二歲。八十二歲是什麼概念呢?這和當時的人均壽命來看,相當於現在103歲左右,那可不是一般的長壽。

    事件回顧

    紀曉嵐,出生於1724年,死亡於1805年;

    和珅,出生於1750年,死亡於1799年。

    我們可以做一個大致的類比:紀曉嵐比和珅早出生二十餘年。在和珅去世的時候,紀曉嵐已經76歲了。

    所謂的古稀之年,紀曉嵐早已度過,七十六歲應該還得拄著個柺杖,一走三顫,保不齊就掉溝裡了。

    紀曉嵐生於雍正二年,在乾隆五年的時候成婚,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在乾隆二十一年的時候,紀曉嵐伴駕熱河,並且正式走上政治生涯。

    從乾隆二十一年到乾隆四十七年,是紀曉嵐最為輝煌的幾年。紀曉嵐尚處在中青年的狀態,為人處世還算可以,做事也不馬虎,一不留神就成了國家棟梁。

    最重要的一點:紀曉嵐幫助皇帝寫了很多書,並且很會玩一些文字遊戲。

    乾隆五十年開始,紀曉嵐步入老年生活。在這個時間段的紀曉嵐,處事稍不如意,可追隨了和珅,從中撈了不少好處。

    嘉慶上臺,滅了和珅,紀曉嵐照樣一個飽三個倒,活的甚是滋潤。

    沒錯,這就是事實

    和珅為什麼死?

    因為嘉慶想要獲取更多的權力和錢財。

    事實上,和珅死後,他的家人並沒有遭受太多的報復,幾個姨太太也活得很好,除了最開始殉情的那兩位之外。

    所以,與和珅有關聯的官員理論上不會受到太多的血腥鎮壓。再加上紀曉嵐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顯眼,充其量就是個修書的,皇帝能不能正眼瞧一眼都是二話。

  • 3 # 秉燭讀春秋

    乾隆死後不到十天,嘉慶(乾隆之子)就在老師朱珪的幫助下軟禁了和珅,然後收集他的犯罪證據。

    最後查抄和珅家產,他聚斂的鉅額財富價值約合白銀8億至11億兩,是清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和珅因此成了清朝最大的蛀蟲和腐敗分子。

    在乾隆死後半月,嘉慶賜和珅自盡,並沒收其全部家產。從此民間留下了“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這句話。

    其實也不能全怪嘉慶師徒夠狠,和珅在乾隆活著時,侍寵打壓詆譭朱珪,更不把未來的皇帝嘉慶放在眼裡。

    和珅沒有為自己留下退路,被新皇帝殺死乃意料之中的事。

    乾隆、和珅、紀曉嵐號稱“鐵三角”,和珅被殺了,紀曉嵐下場如何呢?

    三人是“鐵三角”的關係實乃電視劇之說,從真實歷史來看,紀曉嵐與和珅並沒有太多的交集。

    三人論年齡乾隆(1711~1799)最大。乾隆比紀曉嵐(1724~1805)大13歲,比和珅(1750~1799)大40歲。

    假如按照“代溝”來衡量,乾隆應該和紀曉嵐更容易接觸,畢竟年齡差距不太大,有共同語言。

    然而現實恰恰相反,乾隆不像電視劇中演的那樣很欣賞老紀,而是對老紀很厭煩,說他很圓滑。

    無論戲說還是真實歷史,乾隆對和珅始終如一的重用和信任,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為什麼一貪汙腐敗分子這麼吃香呢?

    究其原因實則是和珅會偽裝,比如乾隆喜歡聽奉承話,和珅總是製造一些噱頭給皇上驚喜。為了突出皇上比自己聰明,和珅總是在作詩時故意寫錯幾個字,目的就是讓乾隆糾錯,然後和珅順理成章的奉承幾句,這樣聽上去一點不肉麻。

    紀曉嵐不會這一套,自然不討乾隆的喜歡。

    論資歷,紀曉嵐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的進士,殿試二甲第四名,入選翰林院庶吉士,相當於皇帝的祕書。

    此時和珅還是4歲的小屁孩。

    當和珅15歲(1769年)進宮接了他老爸輕車都尉之職,成了乾隆貼身侍衛時,紀曉嵐卻捲入了親家公盧見曾的“鹽政虧空”一案。

    原來老紀的親家,曾經的兩淮鹽政盧見曾任前貪汙挪用公款被查了出來。這時盧已經退休了,老紀在皇上身邊得到了訊息,於是想出妙計,用一隻信封,裡面裝了一點鹽和茶葉,派人送給了親家公。

    老紀不敢明著告訴盧,通過暗示“鹽案被查(茶)出來了,朝廷馬上派人去查賬,趕緊把虧空補齊”。

    親家也是聰明人,一下明白了意思,於是把虧空補齊了。但事後鹽政案子還是被查了出來,老紀因通風報信被髮配烏魯木齊贖罪。

    也就是說,和珅進宮得寵,紀曉嵐被貶出宮,二人仕途截然不同。

    兩年後,乾隆要編撰清宮國史,在劉羅鍋的老爸劉統勳薦舉下,老紀這才重新回到了宮中。

    回宮這一年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老紀被任命《四庫全書》的總編纂官。這時和珅升任皇上的御前侍衛。

    親們想想看,紀曉嵐此時相當於大學教授,和珅不過是一個為皇上站崗放哨的士兵,二人怎麼能有交集呢?

    常言道:“要想升官快,圍著皇上轉”,機會往往青睞有準備的人,你看有些領導的小車司機或者祕書升官都快,原因就是直接和領導打交道。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這一年是和珅仕途轉折的一年,也是和珅“火箭提拔”上升的一年。這年3月,和珅被乾隆任命為軍機大臣,戶部右侍郎。次年六月(1777年)和珅升任步軍統領,兼吏部右侍郎,從這一年起,和珅乘風直上青雲。

    此時老紀仕途也不錯,(1779年)提升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這時才與和珅有了交集。

    這一年和珅29歲,紀曉嵐55歲。

    親們想想看,一個如日中天皇上眼中的紅人,一個年過半百失意的文人,老紀有什麼能力與和珅鬥?

    按照資料記載,和珅後來集“政、工、商、軍”大權為一身,三十多歲就成了炙手可熱權勢熏天的人物。他根本不鳥紀曉嵐,哪有像電視劇裡對和珅嬉笑怒罵,講真老紀給和珅提鞋都不配。

    得勢的和珅讓老紀難望其項背,其實老紀沒捲入政治漩渦是他的福氣。

    乾隆死後(1799年),當和珅被嘉慶賜死時,老紀仕途又上了一個臺階。被新皇帝加封為兵部尚書,兼左督御史。親們看到了吧,老紀與和珅的仕途就是此起彼落和此落彼起的關係。(和珅50歲就死了,當時紀曉嵐75歲)也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緣故吧?反正老紀的結局很圓滿。

    次年(1800年)紀曉嵐遷升吏部尚書,加太子太保。

    嘉慶十年(1805年),81歲的紀曉嵐在家中無疾而終。(和珅死後六年,紀曉嵐去世)

  • 4 # 小龍談歷史

    紀曉嵐是乾隆年間的大才子,赫赫有名的文學家,在文學上頗有造詣,備受乾隆賞識,乾隆幾次南巡都要求紀曉嵐伴駕。和紀曉嵐一起編纂《四庫全書》的官員,除了紀曉嵐以外,其他全部受文字獄牽連,只有紀曉嵐得以善終,活到了80多歲,紀曉嵐歷經兩朝而屹立不倒,這點比和珅強。

    和珅被認為是中國史上第一大貪官,有“貪汙之王”之稱號,和珅是乾隆非常寵信的大臣,乾隆去世後僅15天,和珅被嘉慶帝賜死。

    嘉慶帝賜死和珅的原因

    和珅19歲參加科舉考試落榜,後以文生員世襲家族輕車都尉的職位。3年後,和珅做到了三等侍衛。和珅為官期間精明狡猾,且善於交際,得到乾隆的信任和賞識,一路加官進爵,最終官至文華殿大學士(正一品),同時還兼任軍機大臣。乾隆還將自己的小女兒嫁給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

    到了乾隆晚年,和珅可謂是一手遮天,成為朝中無人敢惹的權臣。權力大了慾望就強,和珅利用自己的權力,結黨營私,聚集錢財,用各種卑鄙的手段拉攏地方勢力,極力打擊政敵。除此之外,他還開設70多家當鋪,300多家銀號。

    乾隆帝退休後,嘉慶即位,嘉慶沒有實權,朝中掌握大權是乾隆和和珅,清朝人稱他們倆為“二皇帝”,而且就連嘉慶帝的人身自由都受到和珅的限制,和珅還嘲笑嘉慶帝,說其智謀方面不如他。和珅的所作所為威脅到了皇權,其倒臺後,嘉慶帝很想除之而後快。

    嘉慶四年,乾隆駕崩,嘉慶給和珅列了20幾條罪狀,抄其家,讓嘉慶帝驚呆了,和珅聚斂的財富價值約八億兩,相當於政府15年的財政收入,嘉慶賜和珅自盡,年僅49歲。

    紀曉嵐升職記

    紀曉嵐出生雍正二年(1724年),其六歲就參加童子試,以優越的成績獲得“神童”的稱號。紀曉嵐19歲參加科試,榮獲第一名,23歲參加鄉試,獲第一名解元。乾隆十九年(1754年),30歲的紀曉嵐參加會試,獲會試第22名,後參加殿試,高中進士,被任命為編修(正七品),入翰林院工作,主要負責編纂國史,文獻修撰等方面的工作。

    之後歷任功臣館、國史館、方略館總纂等職務。紀曉嵐38歲時,升任都勻知府(從四品)。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也就是紀曉嵐調離京師六年後,乾隆覺得,紀曉嵐學識淵博,在外地為官,有點大才小用,於是乾隆將紀曉嵐調回京師,留在自己身邊,並加四品銜,授命為翰林院侍讀學士(從四品)。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開設“四庫館”,紀曉嵐被任為總纂,負責主編《四庫全書》。第二年,由於紀曉嵐之子紀汝傳任職期間觸犯律法,紀曉嵐受牽連而獲罪,被乾隆降三級後留任。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紀曉嵐被任命為翰林院侍讀學士(從四品)。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紀曉嵐升任太子詹事(正三品),同年四月再次升任為內閣學士(從二品)。第二年,乾隆迅遊江南之時,由紀曉嵐伴駕。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任命紀曉嵐、陸錫熊總纂《河源紀略》,此書一共36卷,用了2年時間完成編修。編纂《河源紀略》的第一年,《四庫全書》編纂完成,紀曉嵐是首要功臣。

    文字獄案

    文字獄始於秦朝,到了乾隆時期,文字獄達到鼎盛時期,史上第一次把思想犯罪納入犯罪範疇。在開設“四庫館”期間,發生了50多起文字獄案,除了紀曉嵐以外,所有擔任編撰的官員要麼被嚇死,要麼被罰得傾家蕩產,紀曉嵐也幾次受到牽連,最終都得以脫身,可能乾隆真的很賞識他的才華,捨不得下手。

    紀曉嵐結局

    乾隆晚年,舉辦宴席或者外出巡演和避暑,都由紀曉嵐伴駕。嘉慶即位後,紀曉嵐升任為兵部尚書(從一品)。嘉慶九年,紀曉嵐80歲大壽,嘉慶帝賞賜珍品,嘉慶十年封紀曉嵐為協辦大學士(從一品),加太子少保,主要負責教導太子,同年紀曉嵐病逝,享年81歲,嘉慶帝賜其諡號“文達”。

    正史上的和珅和紀曉嵐,並不是像影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所描述的那樣,兩位常常鬥嘴,是對活冤家。正史上的和珅比紀曉嵐小26歲,他們也不在同一個部門工作,紀曉嵐文官出身,他是靠自己的本事中進士入朝為官。

    而和珅是武官,是靠繼承家族官銜步入仕途。紀曉嵐一生不攀龍附鳳,不爭權奪利,做自己的本職工作,相比和珅他的結局好太多,和珅是因為太過於貪權,而威脅到皇權,最終落得抄家的下場。

  • 5 # 歷史塵埃中的小石子

    真實的歷史是,紀曉嵐與和珅是忘年交,互相扶持幫助,但是紀曉嵐不參與和珅的貪腐,這點是與電視劇相吻合的。

    紀曉嵐的結局可以說是很好,年老得到了善終,活到了80歲。他的一生跨越了雍正、乾隆、嘉慶三朝,可以說是非常長壽了。他是個文官,對於文學創作貢獻了幾乎一生的精力。

    紀曉嵐原名叫做紀昀,曉嵐是他的字。歷史上紀曉嵐也不能說是絕對的忠臣,他也曾因犯錯被乾隆皇帝發配到烏魯木齊,後來因為朝廷要修訂書籍,劉墉在乾隆皇帝面前求情,才讓紀曉嵐重返朝廷的。

    電視劇中的紀曉嵐幽默,帥氣,但是歷史中的紀曉嵐相貌醜陋、近視口吃。

  • 6 # 東方大史

    嘉慶四年,嘉慶皇帝下旨將和珅革職查辦,最後和珅家產被抄沒,他本人被嘉慶帝賜死。

    紀曉嵐與和珅並沒有什麼牽扯,兩人也不是對頭

    在影視劇中,紀曉嵐是和珅的死對頭,但實際上紀曉嵐和和珅並沒有什麼交集,兩人官職差別太大。

    紀曉嵐在嘉慶十年才升任禮部尚書,外加協辦大學士,太子少保,但這也只是從一品官職。

    而和珅在乾隆四十一年就成為軍機大臣,乾隆五十一年就升任文華殿大學士,兼管戶部、吏部和內務府,此後還兼管刑部尚書,步軍統領,而且還獲封一等公。

    可以說,在和珅面前,根本沒有紀曉嵐說話的餘地,甚至紀曉嵐還要看和珅的眼色行事。

    而且紀曉嵐的主要工作就是修書,在乾隆年間獲得的最高官職也就是個禮部尚書,但根本就沒有實權。可以說他與和珅既沒有利益衝突,也沒有矛盾糾葛。

    因此在嘉靖帝賜死和珅後,紀曉嵐並沒有受到牽連,相反的,紀曉嵐還很受嘉慶看重。畢竟紀曉嵐只是個修書的文人,並不是掌握實權的和珅同黨。

    屢被提拔

    在嘉慶八年,紀曉嵐過八十大壽,嘉慶帝派人送來賀禮,賞賜了不少財物。

    但好景不少,就在同一年,紀曉嵐舊病復發,很快於京城病逝。嘉慶帝得知訊息後,親自書寫了一副碑文賜予紀曉嵐。

    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

    由此可見,相比於乾隆,還是嘉慶帝更欣賞紀曉嵐。

  • 7 # 一半秋色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有這樣一個人,每天能吃十斤肉,一粒米都不碰;有這樣一個人,每天要過五次兩性生活,而且每次都要換人;有這樣一個人,嗜煙如命,天天叼個大煙袋子;有這樣一個人,天天愛捉弄大臣,但大家還不討厭他。

    紀曉嵐、和珅和乾隆,三個男人一臺戲,曾經火遍大江南北,插科打諢、風趣幽默的紀曉嵐,溜鬚拍馬、曲意逢迎的和珅,稀裡糊塗、吹鬍子瞪眼的乾隆,演繹出了啼笑皆非的《鐵齒銅牙紀曉嵐》。

    然而,電視是電視,歷史是歷史。正史中的可全然不是這麼回事。

    三十歲時,紀曉嵐考上了進士二甲第四名,開始了他的官宦生涯,當時的和珅還是個四歲娃娃。

    四十四歲時,紀曉嵐幹上了貴州知府,當時的和珅幹了粘杆處侍衛。

    五十二歲時,紀曉嵐幹上了侍讀學士,和珅幹上了軍機大臣。

    六十歲時,紀曉嵐幹上了禮部侍郎,和珅幹上了吏部尚書。

    縱觀兩人的提拔之路,紀曉嵐是一步一個腳印,和珅像是做了火箭一般,歷來領導身邊的人最容易最獲得提拔,從古至今,莫不如此。

    和珅究竟有何能耐,會得到乾隆如此恩寵呢?

    一是長的帥。和珅的顏值相當高,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比尖嘴猴腮、黑不溜秋的紀曉嵐強過幾百倍,乾隆是個附庸風雅的人,自然偏愛相貌英俊的又年輕的和珅了。

    二是血統純。和珅是正兒八經的正紅旗人,他是鈕鈷祿氏,從血緣上,乾隆肯定更青睞滿族人了。

    三是會理財。和珅是天生的理財高手,幫乾隆小金庫賺滿了白花花的銀子,因為不差錢,乾隆才能瀟灑自在地六下江南。

    所以當年流傳著一句話叫作“和珅被搞,嘉慶吃飽!”嘉慶憑空賺了八億兩銀子,這小日子一小子舒坦多了。

    和珅死了之後,紀曉嵐的官運突然亨通了起來,被嘉慶皇帝提拔為兵部尚書,第二年又幹了吏部尚書。

    又過了八年,紀曉嵐因哮喘病醫治無效死亡,享年八十一歲。

    而且,大文豪魯迅閒著沒事就愛拜讀此書,還給打了個五星好評,看來大文豪也有低階趣味啊!

  • 8 # A走走停停

    嘉慶四年(1799年),嘉慶帝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賜和珅自盡,和珅死時年僅49歲 。

    嘉慶十年,正月二十六日,命紀昀以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管國子監事。二月十四日去世。嘉慶帝御賜碑文,“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在乾隆死後和珅與紀曉嵐的結局截然不同。

    想必張鐵林、張國立、王剛三位老師主演的《鐵齒銅牙紀曉嵐》大家都應耳熟能詳,劇中的紀曉嵐,風流倜儻、幽默機智,經常在乾隆皇帝面前與大貪官和珅鬥智鬥勇,當然,不管鬥爭的過程有多曲折,最後的勝利一定是屬於紀曉嵐的。然而現實中的兩人又如何啦?

    其實歷史中的兩人相差26歲之多,並無什麼交集,在乾隆時代紀曉嵐更是無法與和珅相提並論。紀曉嵐最高官職也不過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擔任的各類總纂管也是文職為主,而和珅為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領銜多部尚書,權柄之盛無人可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的手機操作功能中有哪些你開始不知道見別人操作了你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