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鴻門宴放走劉邦被後世很多史評家認為是敗筆,但後來出現了新的說法——鴻門宴之前項劉就達成協議,劉邦讓出關中,支援項羽的盟主地位,項羽封劉邦於漢中,項伯其實是兩人的牽線人,也就是說項伯並沒有違背項羽,而且一開始項羽就是這麼打算的。 殺劉邦是范增的意思,更有說法是范增其實是楚王的人,以殺劉邦而擺脫傀儡身份。 這兩種說法有可信度嗎?
6
回覆列表
  • 1 # 飛翔老大大

    鴻門宴並非是項羽夲意放走劉邦,而是項莊救了劉邦,為報其恩日後才封項莊為劉姓。此計是軍事范增想出來的,目的就是殺死劉邦,好讓項羽統一天下,殺劉邦去了一個與項羽爭天下的人。可惜項羽心慈太軟,沒按軍事所做,放走了劉邦,毀了項羽幹秋大業,最終命喪烏江。謝邀

  • 2 # 潘不安講究史

    從目前記載的史料中看,鴻門宴時項羽的確是故意放走劉邦得。但究其目的,一是從道義上考慮,沒有殺劉邦的理由;二是短期局勢上看,怕引起楚懷王和諸侯們的不滿;三是,劉邦演技太好,英雄項羽認為有其他處理辦法,沒有殺他的必要。至於其他盟約或陰謀沒有太多的證據。

    但司馬遷的時代離當時非常的近,又掌握了漢代國家記錄的第一手資料,依然是目前最可信的,至少現在沒有實力證據可以推翻他。所以關於問題,我們還是透過《史記·項羽本紀》的記載好好梳理一下。

    鴻門宴前

    在鴻門宴前,因為張良等人的勸說,劉邦封存府庫,秋毫不犯,自己駐軍霸上,擺出了一副我是為項王看門的低姿態。

    這一手從明面上,非常漂亮的消除了項羽殺劉邦的理由。如果說項羽要殺劉邦的理由是佔據關中自立為王,但是且不說楚懷王曾明言:“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現在劉邦可是老老實實的啊。如果項羽殺劉邦,天下人怎麼看?好面子的項羽本身是不願意的。

    但項羽為什麼又會同意殺劉邦?一是,劉邦之前入咸陽,後有表現出對抗項羽的姿勢,存在一些瑕疵疑點;二是漢軍中的叛徒曹無傷告密說:“劉邦想要佔據關中為王,任命子嬰為相,將所有財寶佔為己有。”脾氣暴躁的項羽,火氣一下就上來了。三又有范增的煽風點火:“沛公這個人貪財好色,現在入關卻不娶財務,不好女色,志向不小啊。我讓人看過相了,這人是要做皇帝的。”

    如果當時劉邦在身邊,項羽估計二話不說,直接一刀就宰了。但壞就壞在,這時候劉邦在40裡外,這中間就有了很多緩衝的時間。

    現實中如果有認識項羽這類性格的人知道,脾氣上來的快,去的也快,如果冷靜下來就判斷出不對了。如果現在殺劉邦理由不充分啊,難道說:“我看你像是以後要犯罪的,所以要先把你殺了!”所以殺意就弱了三分,但是還有對劉邦有所忌憚的,所以如果劉邦應對不當的話,還是可能會被咔嚓掉。

    再說項伯,很多人對項伯這個人物很不理解,這是因為不瞭解古人的思考方式。《史記》中有記載: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張良曰:“秦時與臣遊,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

    張良當年對項伯是有救命之恩的,講究忠義的古人甚至可能會有生命乃至一切報答,更不要說只是勸說張良儘快逃命。

    但很快項伯就落入了幾位影帝的套路當中。劉邦所表現出的姿態,所說的那些話,與其是說給項伯聽的,還不如是說給項羽聽的。相當於提前給項羽打個預防針,果然項伯將自己的那些話轉告給了項羽,同樣的理由經過親近人的轉述,解釋起來的效果是不一樣的。

    另外,劉邦和項伯結為婚姻,實際並不是個人之間,而是劉邦向項羽示弱,請求結盟,將女兒嫁給項伯的兒子作為人質,這相當於和親。(當時劉邦有一女魯元公主,項伯一子項睢,但之後的發展這場婚約當然作廢。)

    當然從事情的經過來看,項羽是很有可能知道項伯去漢營的,甚至根本就是派去透過張良瞭解情況的。因為張良當時名義上是韓王信借給劉邦的,外人看來還不算劉邦的親信。不過事情最後的發展還是如上所述。

    鴻門宴中

    實際上,鴻門宴危機真正的解決是在宴會前。有了一段緩衝時間和項伯的轉述,鴻門宴時項羽殺劉邦的想法已經弱了很多。對於項羽和項伯來說,殺劉邦是不符合道義的,只有范增對未來風險的擔憂,可能只是杞人憂天而已。

    從項羽第一句話說出:“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就說明項羽已經認為自己當初想殺劉邦是受了曹無傷的矇蔽和挑撥,劉邦不會死了。

    想殺劉邦的只是范增一個人了。這從項羽之後的表現可以看出,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但項羽都默然不做迴應。

    後來范增找來項莊舞劍,項伯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這明顯是項羽的意思,不然項伯是傻了嗎?哪有內奸是這樣跳反的。

    此後張良找來樊噲,從項羽和樊噲的對話也可以看出,項羽已經完全沒有殺劉邦的想法,完全是在攪局。

    再然後,劉邦藉著尿遁,實際也應該是項羽默許的。因為就算是上大號,哪有出去這麼長時間的,還要張良計算劉邦騎馬抄近路跑回20裡外的漢營,再進去稟報。

    這一切只不過是為了安撫范增而已,如果直接放劉邦走,一定會引和范增之間更大的衝突,情況難以控制。

    鴻門宴後

    劉邦自鴻門宴回來後馬上就殺了二五仔曹無傷。而在數天後,項羽也暢通無阻的進入咸陽。

    鴻門宴對於項羽和項伯說是成功的,不動用一兵一卒降服了劉邦,順利進入咸陽,至於范增所說的未來威脅,他們也認為有自己的解決方式。

    項羽沒有違背楚懷王的約定,封劉邦為漢王,但卻把他封到了到時偏僻的巴、蜀、漢中。再以秦朝降將章邯、司馬欣、董翳封鎖劉邦的出口,這樣便消除了劉邦的威脅。

    但項羽又怎麼會相到,劉邦這種人到哪都能鑽出一條出路,范增的話最終成真。

    總結

    整個鴻門宴前後項羽都是絕對的主導地位,劉邦則是想盡辦法展示自己的無害恭順,降低自己的價值,讓項羽認為當下環境殺死自己是得不償失的。

    應該有盟約,但一切是以劉邦主動降服的姿態下進行的,項羽不需要也沒必要得到劉邦的支援。當時的項羽已經是事實上的盟主了,而劉邦在他眼裡只是一個小角色,如果反抗直接屠戮過去,如果順服就給他一個王又如何。

    殺劉邦也的確是范增主導,但應該並非是為了楚王。范增應該可以確定是鐵桿支援項羽的。劉邦本來就是楚懷王扶持起來對抗項羽的,當時項羽想要和劉邦一起攻咸陽,被楚王否決,並要求他去攻打秦軍主力就可以看出。所以范增如果是楚王的人,殺劉邦就是自斷手足。

  • 3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既然項羽計劃了鴻門宴放走劉邦,並在鴻門宴前項劉達成協議,那又何必來這麼一出流傳千年的鴻門宴?豈不是畫蛇添足?

    現在流行一些新的翻案手法,以陰謀論、推理論去否定一些歷史事件,完全是沒有根據的。

    鴻門宴前,項劉兩方軍事實力差距巨大,項羽於鉅鹿之戰消滅秦軍主力,成為天下諸侯共主,獨領40萬諸候聯軍,天下莫敢不從,靠的是神勇。

    劉邦雖先入關中,一路過關斬將,接收秦朝降軍,擁兵近10萬,但無論是軍事實力、名聲威望均無法與項羽相提並論。

    項羽強,劉邦弱,談判桌上永遠都是實力說話,戰爭中奪不來的談判桌上更奪不來,項羽有必要跟劉邦協議嗎?不服,直接滅了你,罪名都有了:那曹無傷不是說了,劉邦想據關中稱王,封降王子嬰為相,還派兵把守函谷關。以此為理由,滅了劉邦,理由充分,天下諸侯敢說個不字嗎?

    函谷關就是項羽用武力打下來的,項羽滅了秦軍主力後就已經是天下諸侯的盟主,己是既成事實,還需要劉邦支援嗎?顯然不需要,況且談判協議這種事也不是項羽的風格,項羽的風格就是四個字:不服就幹!

    回到鴻門宴,項羽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人,劉邦主動示弱,讓項羽覺得很正常、很自信,之前的諸侯不是都服我項羽嘛,劉邦也例外,項羽反而因為沒給劉邦關中王而有一絲絲羞愧,再加上劉邦敘舊拉感情,項伯幫著劉邦,都讓無政治頭腦、無城府的項羽覺得不是威脅,於是沒殺劉邦。

    至於說范增是楚懷王的人,更是無稽之談。雖說立楚國王室是范增提議立的,但范增也並不知道楚國王室有誰還活在世上。如果范增是楚懷王的人,為何不阻止項羽殺宋義。

    范增是個謀士,清楚知道是跟著傀儡楚懷王混有前途,還是跟著實權派項氏混有前途?想必是個人都知道怎麼選,況且范增長年跟隨項梁、項羽在外作戰,與楚懷王並無交集,怎麼就成了楚懷王的人了?

    而范增在鴻門宴要殺劉邦,完全是為項羽考慮,為項羽除去爭奪天下的對手。如果是楚懷王的人,怎會殺劉邦?要知道劉邦就是楚懷王制衡項羽的唯一人選。

  • 4 # 南方鵬

    應該是臨時起意,但符合項羽的戰略規劃,秦末義軍四起,各自打出旗號為六國復國,各地呼應陳勝的首倡者和繼任者基本都是原六國貴族,一時天下大亂,秦二世命章邯平叛先勝後敗,在與項羽相持過程中投降,成為秦地義軍的代表,項羽打敗河北的秦軍主力後,西入關中欲取咸陽,得知劉邦已得咸陽,並派人把守函谷關不讓其他諸侯進入,大怒,打破關隘直入關中,來到戲水西,命軍隊在新豐鴻門休整,打算第二天攻滅劉邦軍隊。

    本人在分析項羽方面寫過幾篇文章,包括他的不可能定都咸陽王關中、和其時並不能真正掌控天下、項羽受到懷王和諸侯的制肘等等,在此不再贅述。范增的殺是直線視角,項羽的不殺意在長遠。後來發生的事,當時實難預料,如果沒有韓信,誰敢說項羽就一定不能一統天下呢?

  • 5 # 唯戀無名

    為什麼要設鴻門宴?意圖何在?大擺鴻門宴之後為何又要放走了劉邦?

    莫非這是項羽的本意?

    據史記載,楚懷王相約劉邦,項羽以及各路英雄。說道,若是誰先進入關中,便可稱王。就在當時兵力厚壯的項羽在北路段攻下了秦軍主力之時,忽然間聽聞在西路軍兵力薄弱的劉邦竟比自己快先一步,進入了關中。

    公元前206年,劉邦拿下秦王子嬰並且約法三章。他派遣人守住函谷關,自己前往霸上駐軍。項羽很快帶領了40萬大軍攻進函谷關,這時只有10萬兵馬的劉邦準備面迎項羽。之後項羽便總是察覺到了劉邦的不軌,是劉邦的手下曹無傷親口對項羽告密說劉邦有違反之心,再加上項羽的亞父范增之前也一直主張提出說要滅了劉邦,不然的話就會後患無窮。於是項羽就決定要想個法子將劉邦及其軍隊一夥人給消滅掉。

    就在項羽佈下這一場好局的時候,卻發現項羽的叔父項伯在宴會上。正當劉邦上前謝罪時,亞父范增派項莊借舞劍之機除掉他。項伯見色起意,也拔起了劍揮舞起來,以此保護劉邦,危急的情況下,樊噲跑來護主鬧事,劉邦借如廁之機離開了,一走了之。范增知道項羽就這樣放走了劉邦後,氣得一下就坎碎了玉斗,大叫道“豎子不與為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將為之虜也”

    有些人認為在宴會上放走劉邦,這是因為項羽頭腦簡單,不聽臣言,缺少謀略而帶來陷入了四面楚歌,自刎烏江的下場。並且還覺得這一結果是與項羽殘暴魯莽的性格脫不了干係,確實,項羽是存在性格弱點的,成長經歷造就了他的性格。項羽是從小浸泡在一個充滿了復仇氛圍的社會環境裡。春秋時期,楚國稱霸中原,隨後勢力逐漸走向平緩期,可在當時的戰國七雄中,楚國和秦國還是可以平起平坐的。然而楚國卻被秦國滅亡,楚華人自然是心裡頭不舒服,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懷著復仇的心理。項羽不僅僅是楚華人,而且還是貴族的後代,祖先世世代代為楚將,項氏家族一直在採取復仇活動。所以項羽是一個將家國兩者仇恨集於一身的人,造就了他的野心和以暴抗暴的這一人物形象。

    司馬遷則認為項羽放走劉邦的原因有三點:

    ①背關懷楚,即項羽放棄了佔領關中地帶。

    ②放逐並殺害義帝,在政治上處於被動地位

    項羽放走了劉邦,真的是他優柔寡斷的做法造成的嗎?其實不然,這也許就是他的本意。前後經過計劃好了的,因為在項羽看來,劉邦不足以成為他的絆腳石,而且當時秦患未徹底解除,他還需要劉邦的配合,這時殺了劉邦反倒會引起諸侯的不滿與恐慌,會導致抗秦聯盟團隊的分離,並且在當時劉邦降歸的登門謝罪與項伯的撮合下,項羽認為放走劉邦或許才是明智的抉擇,所以說,這不是項羽的盲目,而是經過了深思熟慮一番。

    其實對於歷史的存在我們無法去認定就是哪個某一特定的答案,因為有來自各方的看法與聲音。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項羽放走劉邦這一事件?不管是不是項羽的本意,我們要尊重歷史,全方位看待此事件,結合古人的智慧以及現代的思想。

  • 6 # 歷史雲頂

    秦朝末年,秦王暴政,民不聊生,百姓紛紛高舉反旗,其中勢力最為龐大的就是項羽和劉邦,為了一席皇位,劉邦和項羽開始了楚漢爭霸。當時劉邦和項羽停戰在鴻門,當時項羽的謀士就提出讓項羽在鴻門設宴架次殺了劉邦,以消除日後的禍患,項羽猶豫不決,但最終還是答應過,於是就有了歷史上的鴻門宴。大家都知道鴻門宴上放走劉邦的項伯,劉邦坐穩江山之後,他去哪裡了?

    在鴻門宴上,劉邦沒死,一方面是因為他自己的聰慧,還有很大一方面原因就是項伯,是項伯放走了他。我們都知道,楚漢爭霸中,劉邦勝了項羽,那麼劉邦在稱帝后對項羽部下,這個在鴻門宴中放走他的人,會怎麼樣呢?

    在劉邦和項羽爭霸期間,不止項伯救過他,還有丁伯丁固也曾在戰場上放了他一馬,早在彭城之戰中,劉邦又一次敗給了項羽,當時的丁固作為領兵的將領一路追殺逃跑的劉邦,在彭城的西面,丁固追上了劉邦,劉邦無奈之下只得求饒,當時的丁固就想著他這個時候放走劉邦,也可以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倘若日後項羽敗兵,自己也不至於無路可走,於是就假意感動放走了劉邦。然而放了劉邦一馬的丁固,最終結局又是什麼呢?

    丁固在項羽戰敗後,便主動的來到劉邦帳中要求索要獎賞,然而卻被劉邦直接在軍中殺死,已達到以儆效尤的作用,丁固放了劉邦一馬,卻被殺死,那麼項伯也救過劉邦是不是下場也會和丁固一樣呢?答案當然不是,丁固放了劉邦是背叛了項羽,是不忠,所以被殺雞儆猴,但是項伯就不一樣了。

    公元前202年,項羽聽了范增的建議想要設鴻門宴將劉邦殺死,這個訊息被項伯知道了,項伯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早在楚國的時候,張良曾經救過他一命,而如今項羽想殺了劉邦,張良又是劉邦軍中的人,自然難逃一死,所以項伯念及張良的救命之恩,自然是會想辦法救張良的。於是當天,項伯就找到張良,將此事告訴了他,想讓張良和他一起走。

    張良以去和劉邦告別為由,將所有訊息全部告知劉邦,劉邦自然知道自己不是項羽的對手,於是便聽了張良的建議,見了項伯,便與其說他不想與項羽為敵,憑藉自己的巧舌如簧說服了項伯,項伯要求劉邦與項羽道歉,劉邦也欣然答應,就這樣兩人達成了協議,項伯說服了項羽不殺劉邦,並在鴻門宴中保護了劉邦的生命安全。

    項羽兵敗後,劉邦下令誅殺項羽部署,但是對項氏家族的人皆未屠殺,還將項伯封了射陽侯,其實項伯與丁固同是救了劉邦,但是其性質是完全不一樣的,丁固是背主,而項伯是為義和國家,其結果自然也是不一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格力5088淨水器怎麼沖洗?